浙江鸭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9热力环流与风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501214 上传时间:2020-10-0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鸭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9热力环流与风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浙江鸭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9热力环流与风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浙江鸭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9热力环流与风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浙江鸭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9热力环流与风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鸭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9热力环流与风课件新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微专题9热力环流与风,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研读设问明知考向,当堂巩固限时自测,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1.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c级规律点拨 等压面与气压的关系:高高低低(等压面凸向高处为高压,等压面凸向低处为低压)。 (2)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水平气流从高压指向低压,热上升,热低压,冷下沉,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冷高压,一个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空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两个气流运动方向

2、 a.垂直运动热上升,冷下沉。 b.水平运动从高压流向低压。,三个关系,a.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关系。 b.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热低压、冷高压。 c.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右图中处风向所示)。,2.三种常见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海风的形成: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陆风的形成: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较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 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3、,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影响与应用: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企业。,(3)城市热岛环流 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城市热岛的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镇或大气污染较重

4、的工厂布置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二、风力大小与风向的判断 1.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不同等压线图上,若比例尺相同, 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如右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不同等压线图上,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2.判断风向 利用作图法判断风向,是风向判断的最常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

5、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等压线的判读 1.判断风向和运用 (1)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2)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近地面风:,b级拓展延伸,北半球高空风:,(3)风向的运用 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 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判断南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判断高压和低压: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

6、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2.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3.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4.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研读设问明知考向,(1)假设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则正确反映

7、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 A. B. C. D.,例题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1)(2)题。,答案,解析,解析大气越稳定,越有利于雾霾的形成,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故雾霾的生消过程与逆温过程大体一致。图中顺序是逆温由出现到消失的过程,所以D项正确。,解析读图可知,情形时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及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故A项正确。情形时均存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情况,即三幅图中大气均存在逆温层。逆温层底部气温低、顶部气温高,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2)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

8、情形是 A. B. C. D.,答案,解析,当堂巩固限时自测,(20164月温州适应性考试)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表示两个不同的等压面。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最低 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丁地位于地面,气压高(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丙三点,乙处上空的等压面向高处凸出,说明乙处的气压高于甲、丙两处,由于丙在等压面上方,所以丙处气压最低。,1,2,3,4,5,6,7,8,9,10,答案,解析,11,12,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依据图示可知,因甲、乙、丙三处位

9、于高空,气温低,而丁地位于地面,气温最高。,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2018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指出青藏高原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完成34题。 3.关于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天气晴朗 B.青藏高原空气稀薄 C.下垫面大面积抬升 D.青藏高原距太阳近,解析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或称“下垫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抬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

10、得多。故答案选C项。,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4. 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可能会导致其与同纬度山脉相比 A.垂直自然带数量多 B.森林的分布上界低 C.雪线海拔高 D.相同自然带海拔低,解析青藏高原热岛效应会使得同一海拔高度,青藏高原的温度比同纬度山脉地区要高,因此森林的分布上界青藏高原更高;相同自然带海拔也较高;雪线海拔也较高,B、D错误,C正确; 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相对高度和山脉所在的纬度有关,因此不能根据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判断自然带的多少,A错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

11、0,11,12,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D图所示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在方向上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并与等压线有一定交角。,5.(2017丽水松阳调研改编)下列四幅示意图(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度数表示经纬度),能正确地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是,答案,解析,下图示意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68题。 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或 B.或C.或 D.或,解析PMPN时,为水平气压梯度力,为北半球高空风向,为近地面风向。,1

12、,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或 B.或 C.或 D.或,解析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PMPN时,为北半球风向,为南半球风向。,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8.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解析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反。,答案,1,2,3,4,5,6,7,8,9,10,11,12,解析,A.

13、 B. C. D.,9.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解析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201711月浙江选考)右图为“某区域某时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0题。 10.此时戊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解析戊处北侧是高压,南侧是低压,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风在此处偏转成为东北风。,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解析根据高空等压面可知A地气压比B地气压高,故热力环流

14、为ABA。,解析点位于等压面以下气压最高,点位于等压面以上气压最低。,11.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至点,气压最高的是_, 气压最低的是_。,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答案画图略(ABA)。,(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当地吹_风。,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解析白天,陆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故B为陆地,A为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B地,海,(4)如果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

15、(填增强或减弱)。,增强,解析AB间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热力环流势力越大。,(5)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解析北半球风向右偏,由此可知AB间风向为西北风。,西北,解析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受三种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当三种力平衡时,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已知风向为东北风,逆向推理可知A点位于南半球。,12.读“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_(南或北)半球。,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南,解析解答的关键是排除定向思维的干扰,因为题干已说明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这个假设条件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正南风,则A点位于_(南或北)半球。,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解析假设条件是“高空等压线”,因此可以不考虑摩擦力,根据已知风向同样可以逆向推理得知A点位于北半球。,北,(3)如果本图位于中国河南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风。,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