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专用中考社会思品第一轮复习第15课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501201 上传时间:2020-10-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专用中考社会思品第一轮复习第15课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专用中考社会思品第一轮复习第15课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专用中考社会思品第一轮复习第15课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专用中考社会思品第一轮复习第15课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专用中考社会思品第一轮复习第15课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5课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基础盘点 考点自清,【考试要求】 考点18: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a 考点19:说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b 【考点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群星灿烂、盛况空前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文文化生活的高峰期,是我国古代史上光辉的一页。考点18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包括:儒家的孔子与孟子、道家的老子与庄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子和孙膑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很有作为的三个封建皇帝是政治家。考点19说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主要活动包括治国的

2、理念、采取的措施、具体的行动;影响既指对当时社会经济、国家强盛的影响,更是指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1.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想一想:列举上述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的思想与主张对 我国现在科学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三点现实意义。 答案: 示例: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道家的“无为”思想退耕还林、还草、 还湖;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2.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 (1)秦始皇的主要活动及影响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

3、政陆 续灭掉六国,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 国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 来400多年国家分裂的局面,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想一想:请你说出秦始皇的功与过各两点。 答案:功劳:顺应历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国家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极其深远。 罪过: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他的残暴统治,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汉武帝的主要活动及影响,(3)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

4、影响,想一想:说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的共同之处。 答案:示例:在活动方面:都是历史上公认的比较有作为的帝王,他们都是杰出的政治家,他们都励精图治,注重改革吏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在影响方面: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边疆,为我国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网络构建,基础自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 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 C. 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 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2.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人

5、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A. 兼爱,非攻 B. “法治”,中央集权 C.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 “为政以德”,以“礼”治国,B,D,3. 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法政”不包括()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 4. 下列思想家中,_的学说在秦帝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A. 墨子 B. 孟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5. 下列所列计量单位属于中国传统的是() A. 千克 B. 千米 C. 尺寸 D. 小时,A,D,C,二、非选择题 (10分)6. 阅读材料

6、,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1)上图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答案: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4分) 答案: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合同为一家”。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答案: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和好)为主。,解题指导 讲练互动,【例1】(2011河南)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孔子的思想

7、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 为政以德 B. 仁者爱人 C. 因材施教 D. 有教无类 分析:前两项体现在要求统治者的实行仁政,C项体现在教育方法,D项体现了对不同的人都要进行教育,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具有指导意义。 答案: D,【例2】(2011浙江嘉兴、舟山)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 虚心纳谏 B. 轻徭薄赋 C. 科举选才 D. 微服私访 分析B项体现统治者对农民实行仁政,注重减轻农民负担;C是注重人才选拔;D是防止官员腐败。只有A是发扬民主,要求官员畅所欲言。 答案A,【例3】(2011湖南湘潭)阅读

8、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李斯说):“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

9、何消极作用? (2)请概括材料二的主张。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 (3)材料三对儒家思想持何态度?在当时有何意义? (4)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分析:第(1)题是讲焚书坑儒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第(2)题是讲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事件及其影响。第(3)题是考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时对儒家学说的态度及当时的意义。第(4)题是考查我们应一分为二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答案:(1)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确立。(如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亦可酌情计分)(3)否定或批判。(开

10、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如答案有思想解放的含义亦可酌情计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地继承)。(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即学即练,1.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 面完善了() A. 三省六部制 B. 行省制度 C. 金瓶掣签制 D. 君主立宪制 2.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A,D,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1)根据上图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例。 答案:首设私学,提倡“

11、有教无类”,打破了教育上贵贱贫富的等级,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下移。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权利。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 答案:隋朝;进士科。 材料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义,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 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 本人

12、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 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 答案:开办学堂,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材料四: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邓小平文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材料三,你获得什么启示? 答案:我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跟踪训练 素能提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公元前210年,一位前

13、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C,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3. 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正式创立 于()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A,C,4. 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 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 车同轨,书同文 C. 废分封,立郡县 D. 焚书坑儒 5. “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 A. 道德经 B. 论语 C. 孙子兵法 D. 孟子,C,C,6.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

14、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 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排斥异己 C. 平定叛乱 D. 发展经济 7. 下列关于秦始皇与汉武帝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都执行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两人在位时,社会 经济都非常繁荣都对匈奴一贯执行和亲的政策都实现 了国家的大一统 A. B. C. D. 8. 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的 是() A. 墨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孔子,A,D,B,二、非选择题(共24分) 9.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是很重 要的几个学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15、2分) (1)这些学派主要政治主张与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 答案:儒家:“仁政”;道家: “无为”而治;墨家:“兼爱”“非攻”;法家: “法治”。 (2)我国现在的哪些国策、方略分别体现了这些主要政治主张与观 点?(8分) 答案:“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儒家的“仁政”;“以法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的国策道家的“无为”;和平崛起,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墨家的“兼爱”“非攻”。,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

16、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1)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为什么?(4分) 答案: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使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 在?(4分) 答案:唐太宗意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提醒自己和臣下要爱护百姓,减轻百姓负担。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答案: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国家繁荣富强,从而使统治者地位稳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