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因芯片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物信息技术硬件方面的研究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6497896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835.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基因芯片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物信息技术硬件方面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于基因芯片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物信息技术硬件方面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于基因芯片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物信息技术硬件方面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基于基因芯片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物信息技术硬件方面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基因芯片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物信息技术硬件方面的研究(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交叉领域一门新兴的学科起源:计算机技术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l 学科组成:传统意义上的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用于建立现代生物学所需信息系统框架(支持生物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工具和通讯网络)的研究开发工作。计算生物学(computational biology):旨在理解基本生物学问题的基于计算的研究工作。生物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与提供 基因组序列信息的提取和分析 功能基因组相关信息分析 生物大分子结构模拟和药物设计 生物信息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 应用与发展研究 揭示“基因组信息结构的复杂性及遗传语言的根本规律”。两种研究方法和工具:细胞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 即2-D-

2、gel及相应的质谱法测量蛋白质分子量 生物芯片技术(Biochip技术)80年代,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恩格尔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和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始探索生物芯片技术 1989年,在美国AFFYMETRIX公司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块原位合成基因芯片 1992年,斯坦福大学P.B.Brown实验室发布了世界第一个微阵列技术 1996年,AFFYMETRIX公司登陆纳斯达克 2004年,全球有超过2000家公司和实验室从事生物芯片相关研究和产业 基因芯片 蛋白质芯片 组织芯片 细胞芯片基因芯片是按特定的排列方式固定有大量基因探针(或基因片段)的硅片、玻片、塑料片。基因芯片的特点:技术操作简单 自动化程高 序

3、列数量大 检测效率高 应用范围广 成本相对低 基因芯片按其材质和功能,可以分为一下几类:l 元件型微阵列芯片 生物电子芯片 凝胶元件微阵列芯片 药物控制芯片l 通道型微阵列芯片 毛细管电泳芯片 PCR扩增芯片 集成DNA分析芯片 毛细管电层析芯片l 生物传感芯片 光学纤维阵列芯片 白光干涉谱传感器芯片按基因芯片点阵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原位合成 适用于寡核苷酸。根据预先设计的点阵序列在每个位点通过有机合成的方式直接聚合得到所要求的探针分子。两种途径:光刻法:可合成30nt左右,每步缩合率较低为95左右,产率仅20,需要特殊的合成试剂。压电打印法:可合成50nt左右,每步缩合率为99以上,产率可

4、达74 不需要特殊的合成试剂。直接点样 多用于大片段DNA,有时也用于寡核苷酸,甚至mRNA。将合成好的探针、cDNA、基因组通过特定的高速点样机器人直接点在芯片上。优点:方法较原位合成简单,定量准确,重现性好,使用寿命 命长。缺点:喷印的斑点大,探针密度低。按基因芯片的支持物,可以分为:l 薄膜型:如聚丙烯膜、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等。其点阵通过“点膜”形式制作,并 通过一定的方法使探针能够牢固地结合在上面。l 玻片型:其点阵通过原位合成技术制作,点阵密度很高,必须借助于特殊的仪器对测 定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l 微板型:一种具有高密度、小容量测试孔的小型酶联免疫检测板l 集成电路型:将杂交技术

5、与微电子技术结合于一体有目的地通过电子装置检测或控 制DNA等生物大分子的作用过程。l基因表达检测l寻找新基因lDNA测序l突变体和多态性的检测l其它:如药物筛选、疾病诊断、基因扫描、基因文库作图等基因组序列分析与待检基因探针序列的确定检测样品 的制备探针阵列的准备杂交检测与数据分析检测设备的研制研制方向的确定 合适探针的选择 PCR技术 点样技术 包被技术 Microarray和Macroarrayl 制作设备 杂交箱 洗板机 点样仪 烘箱 成像及分析系统 原位合成仪 分子交联仪 激光共聚焦扫描仪l 点样机器人l 玻片l 扫描设备组成:光纤光谱仪、控温器、x-y扫描平台检测方法:基因芯片非标记检测法 FITC标记检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