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29湖心亭看雪 (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497745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精品:29湖心亭看雪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精品:29湖心亭看雪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精品:29湖心亭看雪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29湖心亭看雪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29湖心亭看雪 (2)(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科目语文年级八班级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题湖心亭看雪节次“三维”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德育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2、熟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教法提示1、诵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教具准备含课件、电教手段等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第一课时一、导语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

3、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四、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

4、描手法,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1、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选一位同学翻译,学生明确: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2、学生齐读该段文字,想像画面。教师可显示课本中的配套插图,帮助学生再现形象。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像中的西湖雪景,体味白描手法的运用。教师提示: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什么是白描呢?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

5、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教师讲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4、师生共同回顾本单元的写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学生明确: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

6、“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而其他大部分的文字,如三峡中三峡春冬秋景的描绘、答谢中书书对四季常景和一日变景的描绘、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写、观潮中四幅画面的描写等都用的是渲染烘托的手法。5、多媒体显示白描手法用于写人的范例,要求学生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唐弢琐忆中的鲁迅先生选两位同学运用白描的手法说说自己的同桌,其余同学评点。6、学生背诵西湖雪景的文字,总结作者

7、的语言特色。学生明确: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五、作业背诵西湖雪景的文字板书没计: 白描1、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2、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3、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教 学 后 记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科目语文年级八班级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题湖心亭看雪节次“三维”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

8、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德育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2、熟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教法提示1、诵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

9、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教具准备含课件、电教手段等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第二课时一、全班朗读课文二、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1、学生齐背课文。2、提问: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

10、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3、学生齐背课文。三、课堂练习提问: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学生共同回忆江雪,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生思考,交流。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

11、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四、课堂小结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对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意绪,还应该批判地对待。五、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教 学 后 记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

12、课纸(NO )科目语文年级八班级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题诗四首节次“三维”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法提示诵读法教具准备含课件、电教手段等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第一课时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

13、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4、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三、研读与赏析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

14、,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教师明确: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 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

15、“自然、通俗”。四、小结与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游山西村陆游一、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全班讨论、交流明确: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

16、,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 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 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3、竞背课文 4、抽查背诵 三、研读赏析 齐背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四、拓展延伸1、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

17、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 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2、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歌? 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五、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 第三课时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

18、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3、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三、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a自己过了居延,就

19、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四、小结与作业背诵全诗 第四课时渡荆门送别李白一、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

20、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2、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2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

22、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3、齐读背诵三、作业1、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2、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板书设计:归田园居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使至塞上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渡荆门送别首联: 远渡的地点 此行的目的颌联: 写景(远)颈联: 写景(近)尾联: 抒情(思乡)游山西村受邀去农家 宁静、欢悦去山西村的路上 景美在山西村 风俗独特 别山西村 不舍教 学 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