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二)(4课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496353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法(二)(4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法(二)(4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法(二)(4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语法(二)(4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二)(4课时)(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 语法(二)(4课时)第一节 判断句(1课时)第二节 被动句(1课时)第三节 语序的变化(双宾语)(1课时)第四节 句子成分省略(1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古今汉语句法结构的差异,重点掌握古代汉语特有句式,并能正确分析一般的句子结构。【教学重点】宾语前置句、判断句、被动句的句式、语序的变化以及常见的习惯句式等。【教学难点】宾语前置中结构助词的用法、判断句的句子成分分析【教学方法】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所用课时】6课时【教学内容】导 言本章连续上章内容,继续讲授古代汉语的语法。在这一章里我们主要带领学生来一起学习古代汉语句式和语序的特点。所谓句式,即句子结构的各种方式。汉语的句式,古今相

2、比,大同小异,本章就判断句和被动句的表示法、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及句子成分的省略、习惯句式等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古汉语句式的特点。“今京不度,非制也。”(左传隐公元年)“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 学习了本章,上面这些句子的训释就可以迎刃而解。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 判断句(1课时)判断句是判断事物属性的句子,即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判断句的主要作用是对事物进行解释和分类。判断句的谓语多为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也有用形容词、动词、副词甚至句子作判断谓语的。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发展及其特点甲骨卜辞中判断句很少,西周开始

3、发展起来,至春秋战国时期,其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但总的来看,上古汉语的判断句基本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句末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有时主、谓之间用副词帮助判断,也有少数句子使用判断词“是”、“为”等。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以下五种基本形式:(一)主语者谓语也这种形式就是在主语之后用助词“者”表示提顿,在谓语之后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这是古汉语判断句中最典型的一种形式。例如: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柳宗元童区寄传)(二)主语谓语也这也是古汉语判断句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即只在谓语之后用语气助词“也”帮助判断,强调了

4、谓语,加强了判断语气。这类句式在诗经中开始出现,春秋以后的作品普遍应用。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一)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三)主语者谓语这种形式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是强调主语的,提示语气较重。例如: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二)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四)主语谓语这种形式不用语气词帮助判断,只有主语和名词性谓语,因而判断语气较弱。例如: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史记高祖本纪) 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以上四种形式的判断句,在译为现代汉语时,一般要在主谓间加上判断词“是”,如上面最后一例

5、可译为“农业是天下的基础”。(五)主语副词谓语(也)这种形式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副词帮助判断。常用的帮助判断的副词有“乃”、“即”、“则”、“诚”、“非”等,其中前四者是肯定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的,使句子具有肯定判断的语气,“非”则是否定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的,使句子具有否定判断的语气。例如:(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一) 项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在古汉语中,副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性谓语,例“乃”可译为“就是”,例“即”可译为“就是”,例“则”也可译为“就是

6、”,例“诚”可译为“实在是”,例“非”可译为“不是”。但应注意,以上这些副词在句中只起帮助判断的作用,作句子的状语,而非判断词。尽管翻译它们时可带出判断词“是”来,但“是”不是它们本身译出来的,而是根据现代汉语句式的需要增加的,所以当“是”成为判断词后,这些副词可以加在其前,构成“乃是”、“即是”、“则是”等。三、用系词的判断句 (一)用“为”的判断句“为”用来表示判断,已见于先秦典籍,后世仍有沿用。例如:余为伯倏,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夫执舆者 为谁?(论语微子)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北史何妥传)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洢核舟记) 以上各例中的“为”都可译为“是”

7、,应视为判断词,但这类句子在古汉语中很少出现。多数情况下,“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用“为”的句子绝大多数为叙述句。例如:颍考叔为颍谷封人。(左传隐公元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例中的“为”应理解为“做”,例中的“为”可理解为“认为是”,例中的“为”可理解为“算作、算是”。这些句子中的“为”都不应视为判断词。(二)用“是”的判断句 汉语真正的判断词是“是”,它作为判断词开始于先秦,汉代逐渐增多,魏晋以后用得就更多了。1、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以“是”作判断词的判断句,但文献中用例极少。例如: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是

8、什么东西呢?)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2、汉代以后,“是”作判断词的用例大大增多了。例如: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马王堆三号墓帛书)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客舍人不知其是商君也。(史记商君列传) 余是而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篇)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由以上所举各例可以看出,在早期用“是”作判断词的句子里,谓语后大都还用语气助词“也”煞尾,这条尾巴随着“是”字句的发展、成熟而逐渐退化、消亡,判断句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应该看到,“是”作为判断词来使用在古代汉语里很不普遍,特别是在以先秦作品为准则的文言文中,这种以“是”作判断词的句式始终没有被普遍采用,

9、甚至到了明清以至近代,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采用先秦的形式,即不使用判断词。“是”在先秦时期基本上是个代词,从汉语的发展来看,判断词“是”正是由指示代词“是”演变而来的,所以指示代词“是”在有些情况下很容易被误认为判断词,要注意区分。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僖公三十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左传哀公元年)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曹操集孙子序前三例中的“是”均是指示代词,复指上文,作后一分句的主语,可译为“这”。例、中的“是”亦为指示代词,作

10、后一分句的谓语,可译为“(就是)这样”。古代汉语中,“是”还可以充当谓语动词,例:“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的意思是“认为是对的”,即认为汲黯的意见是对的。 由于指示代词“是”处于一种稳定的位置,而这一位置按照汉语的习惯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应是判断词所处的位置,久而久之,随着“是”字复指作用的减轻和判断作用的加重,就逐渐变成了判断词。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是判断事物属性的句子,主语和谓语在逻辑上应构成同一或类属的关系,如“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主语和谓语之间是同一关系,“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主语和谓语之间是类属关系。有些判断句虽采用

11、了判断句的形式,但主语和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属于判断句式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表示比喻。例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二)解释词语。例如: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孟子滕文公上) 厥,其也。(尔雅释言)(三)表示内容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例如: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四)表示原因。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芥之祸者,冯谖之计也。(齐策四)第二节 被动句(1课时)一、被动句的特点 被动句

12、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和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和施事者。 汉语中表达被动意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主动句的形式,一是采用被动句的形式。远古时期的汉语里,在句子的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文中还是这种情况,而且甲骨文中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也很少。西周金文中开始出现形式被动句,春秋以后被动句的形式丰富起来,而真正用介词“被”的被动句则出现在东汉以后。二、被动句的形式()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意念被动句。例如: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彼窃钩者诛,

13、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逢丑父)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成公二年)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以上各例中加“”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都不是主语发出的,即主语都不是施事者,而是受事者,对这种被动句要根据语言环境去辨识。从以上各例还可以看出,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中及物动词大多不带宾语。(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所谓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就是在动词前后借助虚词来表示被动意义的被动句。现代汉语的形式被动句一般借助介词“被”来表示,古汉语的形式被动句相对来说则复杂些,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1、动词于施事者 这种形式是在动词后用介词“

14、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这是出现最早的形式被动句式,西周金文中已开始出现。例如: 叔勉锡贝 于王姒,用作宝尊彝。(叔勉方彝)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 于人。 (荀子荣辱)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例“锡(赐)贝于王姒”即“被成王妃赐以宝贝”,例“伤于矢”即“被箭射伤”,例“制于人”即“被别人控制”,例同。“于”字句经常用在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上面例、。由于介词“于”的用法较多,它除了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外,还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等。因此对于“于”的用法需要悉心辨认。有时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动的句子里,介词“于”也只是介

15、绍动作行为的处所,而不是引出主动者。 “吾围于陈蔡之间。” 这一句很显然是被动句。“围”是被围的意思。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陈蔡之间”只是表示被围的处所。所以,这一句应当属于意念被动句。 “百里奚举于市。” 这一句显然也是被动句。“举”是被举荐的意思。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市”只是表示百里奚被举荐的场所。所以,这一句也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 介词“乎”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相同,也可以引出施事者。例如: 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书)2、见动词 这种形式是在动词前加助动词“见”,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 乐

16、羊以有功见疑。(韩非子说林上)“见恶”、“见杀”、“见疑”即“被讨厌”、“被杀”、“被怀疑”。要注意这种表示被动意义的“见”和指代性副词“见”的区别,分辨二者主要看句中主语是施事者还是受事者。如果主语是施事者,则“见”为指代性副词,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中的“见”为指代性副词,指代第一人称“我”;如果主语是受事者,则“见”为表被动的助词,如上两例。“见”表示被动出现较早,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了,但它和动词之间一直不能插入施事者。如果要引进施事者,需在后面用介词“于”来引进,即“见动词于施事者”。表被动的助动词“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

17、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见仇”即仇恨我(或自己)。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见用”即录用我。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见恕”即原谅我。 现代人们通常所说的“请勿见笑”(取笑我)或“请勿见怪”(责怪我)等,“见”都是同样的用法。 因此,对于动词前的“见”的用法要根据上下文加以辨别。3、见动词于施事者 这种形式是在动词前用助动词“见”表示被动,在动词后再用介词“于”引进施事者,是用“见”和“于”配合表示被动意义的。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 吾尝三仕三

18、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不遭时也。(史记管仲列传) “见笑于大方之家”即“被知识渊博的人耻笑”,“见爱于卫君”即“被卫君宠爱”,“见逐于君”即“被国君罢职驱逐”。4、为施事者动词 “为”字被动句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这种形式就是在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例如: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例“为宋国笑”即“被宋国人耻笑”,例“为我禽(擒)”即“被我捉住”,例“为”引进的施事者“秦国”省略了。5、为施事者所动词 这种形式是介词“为”引进施事者和助词“所”配合表示被动

19、意义的,构成了“为所”的固定格式。例如: 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例“为秦所轻”即“被秦国(所)轻视”。例“为人所制”即“被别人控制”。例“为人马所蹈藉”即“被人马(所)践踏”。例的施事者未出现,“为所虏”即“被(刘邦)俘虏”。 “为所”式起源于战国时期,是由被动式“为”字句发展而来的,在先秦文献中出现频率很低,汉以后开始增加,东汉以后成为一种主要的被动格式。这种句式主要是强调了动词,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格式,并一直沿用至今,如“流行歌曲为青年人 所喜爱”。

20、6、被动词这种形式是在动词谓语前用助动词“被”表示被动关系。例如: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列传)在先秦时期,“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意为“受到、蒙受”。例如:“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三)战国末期,“被”可以带动词宾语,就有了虚化的可能性,用“被”字的被动句即大约萌芽于此一时期。到了汉代,“被”字句就普遍应用起来,不过当时的“被”字句还不容许有施事者出现,如上面两例,特别是例“见”、“被”对举使用,可见二者用法一致,都为助动词。东汉以后,“被”字的用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介绍施事者,成了介词,例如: “臣被尚书召问。” (蔡

21、邕被收时表) 第三节 语序的变化(双宾语)(1课时)句子成分前后的次序称为语序。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一般都有较固定的次序,从古到今,变化比较小。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或介词)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定语、状语)在被修饰语(中心语)之前,补语在中心语之后,古今都是一致的。但古汉语中也有少数特殊语序,如谓语在主语之前、宾语在动词(或介词)之前、定语在中心语之后等现象较现代汉语突出,下面将就这些特殊语序进行重点讲述。 一、谓语前置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把谓语提到主语之前,叫作谓语前置。谓语前置常见于感叹句和疑问句中,有时也出现于祈使句中。例如

22、: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真贤德阿!)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赵策三)(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 谁与,哭者?(礼记檀弓上)(哭的人是谁呢?)子邪,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难言)(说伐莒的人是您吗?) 勉哉,夫子!(史记周本纪)(努力吧,将士们!) 以上例、是在感叹句中为了突出强调感叹的中心,而将谓语提前。例、是在疑问句中为了突出强调疑问的中心,而将谓语提前。例是祈使句中为了突出强调希望的内容而将谓语提前。这些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应把谓语还原到主语之后,如果前置的谓语是形容词,还应适当加上“真、好、太”等状语,如例。 在古诗文中,为了押韵、平仄或对仗的需要,也往往作主谓易位的临时变动。例

23、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二、宾语前置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一般的语序,在总体上古今是一致的。但在古汉语里,由于需要加以强调或由于习惯,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就是所谓的宾语前置。甲骨文中由于语序很不固定,宾语的位置很灵活,往往可以置于动词之前,特别是代词宾语,先秦汉语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一点。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在疑问句中,如果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大都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例如: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大王来何操?(史记项

24、羽本纪) 沛公安在?(同上)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疑问代词“谁”、“孰”、“何”、“奚”、“曷”、“安”等作宾语的时候,一般要前置于动词或介词前。例、是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前置宾语。例是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前置宾语。例“谁”作介词“为”的前置宾语,“谁为为之”即“为谁去做事”;“孰”作动词“令”的前置宾语,“孰令听之”即“让谁听我的话”。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才能前置,如果宾语是名词或以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名词性词组,则一般不能前置。例如: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帝曰: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史记三王世家)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代词作宾语

25、前置是比较严格的,有人视为一种语法规则,尽管有例外,但极少。(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在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也大都置于动词前。这里包含两个条件:第一,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无(毋)”、“莫”、“弗”、“未”等作状语或者是有无指代词“莫”等作主语,从而构成一个否定句。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画策)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每自比于管仲、

26、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词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充任的状语,代词宾语既可以在状语之前(例),也可以在状语之后(例)。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远没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严格。例如,同样是在诗经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有的前置,有的则不前置: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这说明,从先秦时代起,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就已经开始从前置向后置发展了。到了汉代,这类句子中的代词宾语大都置于动词之后,而魏晋以后的口语性较强的著作中则绝大多数都移至动词之后了。(三)用“之”、“是”等结构助词构成宾语前置。例如: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非夫人之

27、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公山弗扰以费衅,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人名) 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季氏)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例“何厌之有”即“有什么满足”。例“夫人之为”即“为了这样的人”。例“不谷是为”即“为了我”,“先君之好是继”即“继承先君遗留下的友好关系”。例“尔是过”即“责备你”。例“此之谓”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例“我之谓”即“说的就是我”。如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往往只用结构

28、助词“之”帮助构成前置。如例和例。 这类前置的宾语前还常加上副词“唯”字表示限制范围,构成“唯之”或“唯是”的格式。例如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庄子达生)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例“唯蜩翼之知”即“只知看蝉的翅膀”。例“唯命是听”即“只听从(您的)命令”。例“唯余马首是瞻”即“只看我的马头行事”,意为“只听从我的指挥”。 此外,还有借助“焉”、“之为”构成前置的。例如: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委蛇还旅,二守焉依。(后汉书任李万刘耿传赞) 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例“晋

29、郑焉依”即“依靠的是晋国和郑国”。例“二守焉依”即“依靠的是二位太守”。例“唯弈秋之为听”即“只听弈秋的话”。以上讲的是有条件的宾语前置。在古汉语中,为了突出和强调宾语,也有时不借助任何条件,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四)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1、宾语直接提到动词前。例如:民献有十夫予翼。(尚书大诰)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予翼”即“翼予”。“尔瞻”即“瞻尔”。“寡人是问”即“寡人问是”,而不是“问寡人”。2、宾语直接提到介词前。例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室

30、于怒,而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三年) 介词“以”的宾语习惯上常放在前面。例介词“以”的宾语是“一言”,“一言以蔽之”即“用一句话概括它们”。例“是以”即“因此”。例“于”的宾语分别是“室”和“市”,此句意为“在家里生了气而到街市上去发泄”。三、双宾语汉语的动宾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最常见的单宾结构,也就是狭义的动宾结构;另一种是双宾结构,又称为双宾语。所谓双宾语,就是一个谓语动词带了两个宾语,第一个宾语称为间接宾语,又称近宾语,表动作行为的关涉对象,一般指人。第二个宾语称为直接宾语,又称远宾语,表动作行为的支配对象,一般指物。其结构形式为“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双宾结构是古今共有的句法结构。古

31、今汉语里,含有取予义或问告义的动词都能带双宾语。但是,古代汉语的双宾结构在结构形式和语义关系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一)古代汉语双宾语的结构形式一般说来,古代汉语双宾语有以下三种结构形式。1“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式。例如: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汉书张骞传)这是汉语双宾结构的典型形式。例句中的第一个宾语“之(颍考叔)”、“孔子”、“骞(张骞)”是间接宾语,第二个宾语“食”、“豚”、“大夏之属”是直接宾语。2“间接宾语动词直接宾语”式。例如: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诗经小雅小旻)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奈何?(吕氏春秋权勋

32、)寡人将谁属国?(吕氏春秋贵公)这是古代汉语双宾语特有的结构形式,即间接宾语前置式。具体说来,有“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直接宾语”和“疑问代词宾语动词直接宾语”二式。前两例的“我”、“吾”都是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不我告犹”即“不告我犹(不告诉我凶吉)”,“不吾假道”即“不假吾道(不借给我道路)”;第三例的“谁”是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谁属国”即“属谁国(把国事托付给谁)”。3“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式。例如:吾既已言之王矣。(墨子公输)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史记周本纪)又献玉斗范增。(汉书高帝纪)这是古代汉语双宾语典型结构的派生形式,即间接

33、宾语和直接宾语位置互易式。双宾结构中常使用代词“之”,“之”字应该紧接动词之后。当“之”字是指物(或相当于物)的直接宾语时,就要与指人的间接宾语互换位置。有时,名词性的直接宾语也可与间接宾语互换位置。例句中,“王”、“美人”、“成王”、“范增”是间接宾语;前两例的“之”和后两例的“政”、“玉斗”是直接宾语。(二)古代汉语双宾语的语义特点动词能否带两个宾语,是由动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决定的。现代汉语里,带双宾语的动词必须是含有取予意义或问告意义,这些动词是三价动词。古代汉语里,一些二价动词也能带双宾语,能通过表达特殊述宾关系的形式带上两个宾语。具体说来,古代汉语双宾结构有下列语义特点。1“取予

34、义”动词带双宾语。古代汉语的取予义动词有 “赐”、“与”、“授”、“予”、 “归”、“遗”、“贻”、“偿”、“藉”、“赍”、“取”、“夺”等。例如:赐我先君履。(左传僖公四年)活我,吾与女璧。(左传哀公十七年)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李斯谏逐客书)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孟子告子下)取予义动词的双宾语中,间接宾语是取义或予义行为的交接对象,一般指人,如上例中的“先君”、“女(汝)”、“冠”、“盗”、“之(兄)”;直接宾语是取义或予义行为的具体交接物,即受事,一般指物,如上例中的“履”、“璧”、“兵(兵器)”、“粮”“食”。有时,间接宾语或直接宾语表达的语

35、义关系表面上看来似乎不规范,其实是符合双宾结构的语义规律的。例如: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魏王遗荆王美人。(韩非子内储说下)秦昭公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国语越语上)例一,“偿赵城”中的“赵”是赵国,不是具体的人,然而“赵”是动词“偿”的交接对象,相当于人,所以和例二“偿赵王城邑”中的“赵王”一样是间接宾语。例三“遗荆王美人”中的“美人”当然是人,然而是动词“遗”的具体交接物,即受事,相当于物,所以和例四“遗赵王书”中的“书”一样是直接宾语。例五“纳之太宰嚭” 属于“动

36、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式,代词“之”指“美女八人”,是动词“纳”的具体交接物,所以是直接宾语。2“问告义”动词带双宾语。古代汉语的问告义动词有“语”、“告”、“示”、“教”、“问”、“谓”等。例如: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既入焉,而示之璧。(左传哀公十七年)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豹往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续补)问告义动词的双宾语中,间接宾语是询问义或告示义行为的对象,一般指人。如上例中的“之(颍考叔)”、“之(己氏)”、“民”、“之(长老)”。直接宾语是询告或告示义行为的具体内容,即受事。如上例中的“故”、“悔”、“璧”、“稼穑”、“民所疾苦

37、”。有时,间接宾语或直接宾语表达的语义关系表面上看来似乎不规范,其实也是符合双宾结构的语义规律的。例如: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滕文公上)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左传隐公元年)例一“分人以财谓之惠”中的“之”即指“分人以财”,“教人以善谓之忠” 中的“之”即指“教人以善”,“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中的“之”即指“为天下得人者”,这些“之”都不是指人,然而都是告示义动词“谓”称谓的对象,所以和例二“谓之京城大叔”中的“之(共叔段)”一样是间接宾语。3普通动词带双宾语。古代汉语中一般意义的及物动词也能带双宾语。例如: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 襄公十四年)及魏围

38、邯郸,唐尚说惠王而解之围。(吕氏春秋士容)诸吕举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是益吕氏资也。(汉书高五王传)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上例中,动词“立”、“解”、“益”、“闭”分别与间接宾语“之(民)”、“之(邯郸)”、“吕氏”、构成关涉关系,分别与直接宾语“君”、“围”、“资”、“门”构成支配关系。“立之君”就是“给他们(民)立国君”。“解之围”就是“给它(邯郸)解围”、“益吕氏资”就是“给吕氏增加力量”。“闭之门”就是“对他(贤人)闭上门”。古代汉语里,普通动词用于表特殊述宾关系的“使动”义时,也能带双宾语。其结构形式是“使动义动词间接宾语(使动宾语)直

39、接宾语”。例如: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殴民而归之农。(贾谊论积贮疏)这类双宾结构的动词用于使动义,表示主语为间接宾语(使动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实施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间接宾语是动词的使动对象,直接宾语是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上例中,使动义动词“饮”(yn)、“生”、“负”、“归”分别与间接宾语“赵盾”、“民”、“秦”、“之(民)”构成使动关系,分别与直接宾语“酒”、“心”、“曲”、“农”构成支配关系。“饮赵盾酒”意即“让赵盾饮酒”。“生民心”意即“使民产生二心”。“负秦曲”意即“使

40、秦国担负不讲道义的责任”。“归之农”意即“使他们归向农业”。 4动词“为” 带双宾语。古代汉语里,动词“为”的涵义非常广泛,但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它的涵义又比较具体。“为”主要用于单宾结构。随着应用场合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做”、“作”、“造”、“治”、“处理”、“准备”、“安排”、“担任”、“认为”等意思。“为”也常常用于双宾结构“为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式。间接宾语是“为”的关涉对象,直接宾语是“为”的支配对象。例如:叔孙为孟钟。(左传昭公四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例一,“为”在句中有“制作”、“铸造”的意思,“为孟钟”即“给孟丙铸钟”。例二,“为”在句中有“做”、“进行

41、”、“给予”的意思,“为晋君赐”即“对晋惠公有过恩赐”。“为”字双宾结构中,间接宾语经常由代词“之”充当,这就形成了古代汉语典型的“为之”式双宾结构。例如: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论语先进)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厚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成公十年)子颓有宠,蔿国为之师。(左传庄公十九年)上例中,动词“为”根据上下文可分别理解为“置办”、“安排”、“准备”、“担任”的意思。“为之椁”就是“给他(颜渊)置办外椁(大棺材)”,“为之所”就是“给他(共叔段)安排处所”,“为之礼”就是“给他(秦医缓)准备了礼物”,“为之师”就是“给他(子颓)当老师”。第四节 句子成分的省略(1课时

42、)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汉语都有,比较起来,古代汉语要突出得多。句子成分的省略主要有两种情况:承上省略和蒙下省略。所谓承上省略,指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在上文已经出现,可以承上文而省略;所谓蒙下省略,指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在下文将要出现,可以蒙下文而省略。在句子成分的省略中,主语的省略是最普遍的,这与古汉语中缺少用作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有一定关系。另外,谓语、兼语、宾语和介词都有省略的。一、主语的省略 在古汉语中,主语往往被省略。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 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豳风七月) 孟子曰“许子冠乎?” 曰:“ 冠。” 曰:“ 奚冠?” 曰:“ 冠素。” (孟子滕文公上) 请京, 使

43、居之, 谓之京城大叔。(隐公元年)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触草木, 尽死,以啮人, 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例三个 处都省略了主语“蟋蟀”,是蒙下文而省略。例是对话中的省略,也是承上文而省略。 处分别是省略了主语“陈相”、“许子”、“孟子”、“许子”、“陈相”、“许子”。例 处省略的主语分别是:“姜氏”、“郑庄公”、“时人”。对于这种暗换主语的现象,应结合上下文意仔细分析。例 处的主语分别是“蛇”、“草木”、“人”,都是承上省略。二、谓语的省略谓语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情况下不能省略,但在文言文中却有不少省略谓语的现象。例如: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44、躬自厚 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又请杨子之竖子追之。 (列子说符) 公曰:“制,岩邑也,佗邑唯命 。(左传隐公元年) 例两个 处都省略了谓语“鼓”,是承上省略。例省略了谓语“责”,是蒙下省略。例省略了谓语连同宾语“追之”,是蒙下省略。例“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这在左传中是一种习惯用法,也可以说是省略了谓语。三、宾语的省略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介词的宾语则是不能省略的,而古汉语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都有省略的,一般是承上省略。例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 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孟尝君予 车五十乘,金五百斤。(同上) 尉剑挺,广起,夺

45、而杀尉。(史记陈涉世家)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 (左传隐公元年) 烦大巫为 报河伯。(史记滑稽列传) 竖子不足与 谋!(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前三例是动词的宾语的省略,后三例是介词的宾语的省略。例 处省略了“之”(指冯谖),是承上省略。例 处省略了“之”(指冯谖),“之”是双宾语的近宾语,这种省略较常见。例 处省略了“剑”,是承上省略。例 处省略了“之”(指“君之羹”),是承上省略。例 处省略了“我”(指西门豹),是承上省略。例 处省略了“之”(指“竖子”),是承上省略。古汉语中介词“以”、“为”、“与”等介词的宾语往往可以省略。四、兼语的省略 现代汉语中兼语一般不

46、能省略,而古汉语的兼语则往往省略,一般是承上省略。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左右,皆肘之,使 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 愿令 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战国策赵策四) 以上几例 处省略了兼语“之”,都是承上省略。 五、定语中心词的省略 古汉语中,定语的中心词及其前面的结构助词“之”,往往因为语意明确而省略。例如: 多行不义 ,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诸葛亮出师表) 赏必加于有功 ,而刑必断于有罪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以上 处分别省略了“之事”、“之地”和“之人”、“之人”。六、介词的省略 古汉语中有的介词可以省略,其中“于”和“以”的省略最常见。例如: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 道中。(齐策四) 将军战 河北,臣战 河南。(史记项羽本纪)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 万方,故不笑。(史记周本纪) 遣使者 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齐策四)例、 处省略了介词“于”,都是介所在的,可译为“在”。例、 省略了介词“以”,都是介凭借的,可译为“用”或“拿”。 实践教学内容课内指导:l 以韩愈师说为例,具体指导学生掌握古代汉语中常用句式的用法。课外指导:l 组织学生讨论系词“是”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查找相关资料撰写专题小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