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荆轲刺秦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486157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 荆轲刺秦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 荆轲刺秦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 荆轲刺秦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5 荆轲刺秦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荆轲刺秦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第一课时 习惯养成:1. 反复朗诵课文,独立完成学案相关内容。2. 整理并积累文言知识。预习指津:1. 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古代汉语字典,扫除文言障碍。2. 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 背诵易水诀别一段。效果落实:1. 利用早自习检查背诵情况。2. 利用学案检测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目标:1.了解战国策及课文的相关背景。2.掌握文言文字词,疏通课文内容。3. 学会整理并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文言知识的积累,提高文言语法的掌握能力。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知识链接(以下文学常识,老师可利用多媒体自行补充) 一、战国策战

2、国策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史书,杂记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宋、卫、中山十二国之事,包括了自春秋以后至秦统一天下245 年的历史。战国策是由 战国末期至秦汉间一部史料汇编,西汉刘向重新整理,分为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 该书记叙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的言论及其纵横捭阖的斗争,从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大事 和多种矛盾。全书侧重记叙了纵横游说之士急功近利、朝秦暮楚、玩弄权术的行为和耸人听 闻、放言无惮的辞令,突出表现出纵横家的思想:政治上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 贤任能;在人生观上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 色的人

3、物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写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 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其次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其文章风格是: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二、背景介绍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他十分愤恨,就逃回燕国,后来秦兵 进攻各国,滨临易水,直接威胁到燕国,太子丹就让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 仇,又救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的始末。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 剑,结交名士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老朋友。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 先找智能双

4、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任,便向太子丹推 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 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扫清字词障碍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注音,然后自读两遍。王翦(jian)谒之(y)邑万家(yD督亢(kang)更虑之(gng)樊於期(wu)戮没(IU)揕其胸(zhn)偏袒(tan)拊心(怕)淬之(cui)濡缕(rd)忤视(wd)变徵(zhi)瞋目(chn)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然后理解并加深记忆。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臣愿得谒之 谒:拜会,前往。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邑:封地。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 戮没:杀戮和没收。重要的人杀掉,其他人等收为奴婢。而右手揕其胸 揕:刺。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拊心:搥胸,这里形容非常心痛。以试人,血濡缕 濡:浸湿,沾湿。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并,列。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原谅。剑长,操其室 室:剑鞘。箕距以骂曰 箕距: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整体感知1.反复诵读课文,注意特殊字音和断句。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分角色朗读。(选择善于感情表达的学生朗读以渲染气氛) 【老师点拨】(文言知识积累)一、整理并积累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 “说”

6、通“悦”,喜悦,高兴)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通“已”,已经)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惊恐,害怕) 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两手捧着) 秦武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惊恐,害怕)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显现出来)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二、整理并积累古今异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困厄,处于困境。今义:贫穷。)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

7、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古义:侍臣。今义:方位名词,左和右两方面。)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读,掷击。今义:读,垂手拿着(有提梁,绳套之类的东西)。三、整理并积累一词多义。J兵:不得持尺兵(名词,兵器)L不及召下兵(名词,士兵,武士)L穷: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形容词,困厄,处于困境) -图穷而匕首见(动词,尽)f陈:恐惧不敢自陈(动词,陈述)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动词,排列)私: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名词,私事)乃遂私见樊於期(副词,私自,

8、私下)f发: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动词,出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动词,打开)V顾: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不过,只是)I终已不顾(动词,回头)厂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使工以药淬之(介词,用)以次进(介词,按照)箕踞以骂曰(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L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来)J而:今行而无信(连词,表假设)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连词,表并列)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连词,表因果)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连词,表修饰) 四、整理并积累词类活用。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樊於期乃前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

9、法,感到迟缓) 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群臣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奇怪) 剑坚,故不可立拔(形容词用作动词,插得紧)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五、整理并积累文言句式。事所以不成者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为”表被动)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见”表被动) 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即“燕王于庭拜送”) 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句,即“千斤金,万家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10、句,即“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句,即“侍殿上者群臣”,“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省略句)(荆轲)又前而为歌曰(省略句)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句)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句)【回顾与思考】 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问题。【教学相长】你对学案的意见或建议:第二课时习惯养成:1. 学会使用古代汉语字典。2. 借助工具理解并翻译文言文。预习指津:1. 反复朗诵课文,熟悉故事内容。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历史,解读荆轲这一人物形象。 效果落实:通过课堂相关问题的设置来检测。教学目标:

11、1. 理清叙事脉络,把握故事情节。2.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荆轲用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3.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重点:理清叙事脉络,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检查背诵。(抽学生当堂背诵或集体背诵) 2.整体感知,梳理情节。(根据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开端(“太子丹恐惧”“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 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

12、”“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 水 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高潮(“既至秦”“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 结局(“轲自知事不就”“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 尾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荆轲震慑。【老师点拨】 1.荆轲和太子丹为刺秦王做了哪些准备?其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做了四项准备工作。其中取樊於期的人头,是详写。因为太子丹不忍心杀死樊将军,这 件“礼物”取之不易。而荆轲三言两语就说服了樊於期,使其自刎献头。作者详写这件事,是 为了表现荆轲能言善辩,也为后来荆轲能从容不迫地为秦武阳失

13、态一事进行解释作了有力的 铺垫。另外两件事,买匕首和找副手,是略写。因为办这两件事不能表现主要人物的什么品 质,所以略写。后文准备燕督亢的地图,那是现成的东西,所以未提。这样看来,记人的记 叙文,记叙的详略标准是看它能否表现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2.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廷刺秦王”两个场面的?(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突出重点,在众多 的任务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顾及全面,太子、宾客、 高渐离等在场人物都有所顾及,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 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

14、描写。结合写景,“风 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2)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一奉一发一 把持揕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起绝 拔一走一击”,从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通过语言、神态、 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箕距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3.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 国”, “报将 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 “必得约 太子也。 ”性格:深

15、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 易水,慷慨 悲歌。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 不迫,遮 掩搪塞,机智过人。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 复还”,仍然 一往无前, “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 值得称道。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 的矛 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格。如: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 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一句话,太子丹仁慈之心可见。荆轲与樊於期的一

16、席对话,荆 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齿拊心,复仇之心, 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态,“偏袒扼腕”,“自刎”的动作,使他的语言形象化了。“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 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似乎“万事俱备”了,但荆轲迟迟不动,不动也是一种行为。太子迟之,荆轲叱之,但均未名其妙处。直到“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方才省悟到荆轲为何“留待”。这就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荆轲的性格。 荆轲易水一曲,名垂千古。人物的神态、表情,慷慨悲壮。“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 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

17、”“色变振恐”的神色,写出武阳的年幼胆怯;“群臣怪之”的神态,说明荆轲一 行行迹可疑。荆轲一“顾”,一“笑”,一“谢”,竟然化险为夷。秦王“还柱而走”的狼狈,以剑击 轲的残酷,以行动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荆轲被断左股,虽然,仍“引其匕首提 秦王”;身“被八创”,“知事不就”,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通过荆轲的行动、语言,塑造 出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秦强燕弱,矛盾尖锐,斗争复杂。作者把人物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4.讨论: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荆轲刺秦王,反抗暴秦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 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

18、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其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消极因素 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 澜于既到的道理,也不懂得秦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 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陈道的。【课堂练兵】(链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题。金履祥字吉父,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及壮,知向濂 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自是讲贯益 密,造诣益邃。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

19、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 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 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 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 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德佑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辞弗就。宋将改物,所在盗起,履祥屏居金华山中。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烽。训迪后学,谆切无倦,而尤笃于分义。有故 人子坐事,母子分配为隶,不相知者十年,履祥倾赀营购,卒赎以完;其子后贵,履祥终不 自言,相见劳问辛苦而已。履祥尝谓司马文

20、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 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乃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 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之前,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 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初,履祥既见王柏,首问为学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举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 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此为学之大方也。及见何基,基谓之曰: “会之屡言贤者之贤,理欲之分,便当自今始。 ”会之,盖柏字也。当时议者以为基之清介纯 实似尹和静,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履祥居仁山之下,学者因称为仁山先

21、生。大德中卒。元统初,里人吴师道为国子博士, 移书学官,祠履祥于乡学。至正中,赐谥文安。(节选自元史金履祥传)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知向濂洛之学 向:崇尚。B. 造诣益邃邃:精深。C. 履祥倾赀营购赀:钱财。D. 勒为一书勒:镌刻。答案 D 解析:勒,在此应该是“编辑、编订”的意思。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然负其经济之略余嘉其能行古道B. 历历可据以行使工以药淬之C. 且举先儒之言且贰于楚也D. 履祥则亲得之二氏徒慕君之高义也答案C解析:A表归属,他的/表指代,他;B目的连词,来/介词,用;C表并列,并 且; D 代词,代指清

22、介纯实、高明刚正的品性/助词,的。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4 分) 平时单独居处,整天严肃庄重;至于和人交往,则(热情)洋溢和乐喜悦。(2)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4 分) 凡是引用的书籍,总是加上注解,用来裁断订正它们的意义,有许多先儒所没有阐发的(内容)。4. 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5 分) 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严谨治学,敢于创新;忧国而献良策;助人而不居功;立志为本,知行合一。5.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9 处)(4 分)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 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回顾与思考】 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问题。【教学相长】 你对学案的意见或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