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6485535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7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7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7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7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大学语文专业班级 15高职财会1、2班,15高职护理3、4班授课教师吴亚亚授课序次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学时4授课题目(章节)第四单元16先请诸子语录教学目的与要求1.让学生认识先秦思想文化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2使学生既获得诸子的睿智来启迪智慧,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圆融,又受到思 想情感、审美体验、思想境界、人生价值多方面的感悟和熏陶;3滋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精神成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影响;2学习诸子思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提升人格,提高素养。难点:古为今用的契合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分组讨论法、启发法

2、、讲授法使用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大学语文主编:王荣生、吕志敏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参考书:历代文学作品选(第 册)主编:朱东润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第二版)主编:袁行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案续页教学内容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一、导入。有人说,两汉以前的文学像白酒,甘美醇厚,越久越有滋味;唐宋文学像红 酒,浓烈奔放,时时怀有极盛时期的大度;元明清的文学如啤酒,贴近市井,温 润可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的思想涉及面很广,其中的很多思想极具启发性,有着永久的价值。 就“为人处世”而言,他们并不是一些死板、严肃的“老古董”,也不是一群死 守门户之见的“老顽固”,而是一批“活

3、透” “悟透”人生、社会的“大明白”。 让我们好好读一读这些“大明白”的话,看看自己能不能变得更明白。本课精 选先秦诸子语录12则,内容涉及为人、立世、交友、治学多个层面。让我们用 诸子的睿智来启迪智慧,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圆融。、讲授新课。(一)知识链接。1儒家(1)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2)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3) 思想主张。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 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 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在教育上强调其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

4、幸福的 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 上下都成为道德咼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 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 荀子两派。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 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 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2.道家(1)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2)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3) 思想主张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

5、 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 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 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 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 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3.墨家(1) 代表人物:墨子。(2) 作品:墨子(3) 思想主张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 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 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

6、;思想上提出尊天事 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 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 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 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墨翟死 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 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 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4法家(1)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2) 作品:韩非子(3) 思想主张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

7、不殊贵 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 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 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 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 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 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二)布置本节课的解读文本的任务。任务一:布置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直, 伐,彰,要,狷,醴,谄谀(教师通过

8、提问学生,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任务二:师生共同疏通文句第一则:1学生结合注释,试翻译本则。2教师明确:有人问:“用恩惠来报答怨恨,怎么样? ”孔子说:“用什 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坦诚来报答怨恨,用感激、恩德来报答恩德。”3.教师讲解:论语注疏:“此章论酬恩报怨之法也。或曰:以德报怨,何如者,或 人之意,欲人犯而不校,故问。孔子曰:以恩德报仇怨,何如?子曰:何 以报德者,孔子答言,若报怨既用德,若受人恩惠之德,不知何以报之也,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者,既不许或人以德报怨,故陈其正法,言当以直道 报仇怨,以恩德报德也。“以德报怨”看起来宽容至极,代表了谦和、隐忍的中华美德,但实际上, 这却不是孔子的

9、本意。缺乏原则性和底线的宽容是对恶行的姑息和纵容。孔子 不仅反对“以德报怨”,而且还明确提出“以直报怨”的观点。所谓“直”,说文:“直,正见也。从丄,从十,从目。”“正见”,就是正视、直视。 孔子还曾说:“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这样看来“以直报怨”作 为一种处世态度,其基础在于儒家的“直道”。这种“直”,作为一种人格标 准,应该是以“坦诚”为特征的。不隐瞒、不修饰,让施怨之人知其不足、反 躬自省,也让自己活的坦然、潇洒。为人率直、方正,是给人生创造的最重要 的底色。第二则1. 提问了解学生对古文言句的掌握情况。2. 教师明确:做困难的事,先从容易之处着手;办大事,先从细小事上开 始。

10、天下难事,先必须从容易的事上开头;天下大事,必须先从细小事上起步。 因此,圣人自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而能成就其伟大的事业。轻易许诺必然少有 信用,把很多事看得很容易必然产生很多困难。因此圣人依然看重困难,所以 始终没有难事。3. 教师讲解。老子这段话有三方面意思。第一个方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处理 难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当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无从下手,在那里 犹豫,这样的状态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这个时候我们要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但很多难题的切入点往往看起来是简单的,这就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第二 个方面:夫轻诺必寡信。我们在与人接触的理想状态是相互信任,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要得到

11、别人的信任就必须承诺必达,但我们往往会因为不好驳别人 的面子而轻易的答应别人,到时候又做不到,给了别人面子但却失去了别人的 信任,这是得不偿失的。第三个方面:多易必多难。把事情看的简单势必会带 来更多的困难,往往我们做事的时候为了图快,而不深思熟虑,在执行的时候 就会出现很多突发事件,反而会拖慢我们做事的速度。第三则1. 学生讨论、翻译。2. 教师明确: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 远行。自逞己见的人,本意虽是要显示自己的意见,却往往不能使人明了自己 的意见;自以为是的人,本意虽是要彰显自己,却往往不能彰显自己;自我夸 耀的人,本意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

12、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 自以为贤能的人,本意虽是要显示自己的贤能,却往往不被人们认为有贤能、 不被人们敬重。3. 教师讲解。有一个成语叫“欲速则不达”,这个意思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是相 同的。老子反对急功近利、浮躁冒进,这是老子自然、虚静、无为之“道”的 反映,是符合人类本性的基本原理。踮起脚后跟是想站得高,看得远,结果呢? 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大跨步前进是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呢?反而走不 远、走不快。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超过了自己原有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 天性。 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要心平气和,稳步前进,不要躁动冒进;对统治者、 管理者来说,则要无为而治,不要为追求雷厉风行而超

13、越自我本能,给人民、 给下属带来灾祸。“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告诫我们应去除易犯的毛病,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 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 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劝解人们为人之道要内敛、谦和、虚心。第四则1. 学生结合注释讨论翻译2教师明确:不去预测寿命,又怎么会羡慕别人的长寿?不以地位高为荣, 又怎么会羡慕别人的名望?不求取势力,怎么会羡慕别人的高位?不贪图财富, 怎么会羡慕别人的富贵?3.教师讲解。人生所羡慕、所追求的大致不外长寿、名望、地位、财物四种,但是也为 这些名利所累;倘若不再昼思

14、夜想自己命长命短,也就不去羡慕长寿;不以高 贵为荣,也就不羡幕名望;不追求权势,也就不羡慕地位;不贪图富有,也就 不羡慕财物。不羡慕,不追求.也就不为其所累.一切顺其自然,就会成为一 个自由自在的人。这几句可用于表现一种旷达、自然的人生观;也可分别用以 表示不羡长寿,下慕名望,不争高位,不贪财货,不为利诱的自主自尊的超拔 脱俗的人格。第五则1. 学生翻译。2教师明确:孟子说:“众人厌恶他,一定要仔细审查;众人都喜欢他, (也)一定要仔细审查。”3.教师讲解。此章在论语中也可找到依据:“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 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5、。”两位圣贤都告诉我们:大家厌恶的人不一定就是 坏人,也可能是特立不群、孤傲自赏、有极高明见解而不为众人理解的人,或 者是其他被大家误解的人;反之亦然。其深一层的含义是,君子应当明辨是非, 独立不阿,不盲从于众人意见,好恶不以舆论为转移。第六则1. 学生翻译。2. 教师明确:一个人应当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3. 教师讲解。人生苦短,世事茫茫。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如果事无巨 细,事必躬亲,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所以,一定要舍 弃一些事不做,然后才能成就大事,有所作为。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现 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正是

16、孟子这里的意 思。总起来说,儒家所说的“不为”是为了“有为”,只不过是要有所选择而 为,与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不是一家人第七则1. 学生翻译2. 教师明确: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 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3. 教师讲解。由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 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所以他才能看到“狂 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狂”者考虑得不能像“中庸”那么周全,往往 不顾世俗的情理,没有过多的杂念,能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积极进取。“狷” 者仍不如“中庸”周到,也不像“狂”者

17、向外奋进争取,无心眷恋世人所追捧, 也无心迎合世俗的情理,仍没有过多的杂念,一心对自己用事,严格要求自己 的言行,规定其“所不为”,但求问心无愧。“中庸”自然好,但实为难做。 能做到“狂”和“狷”的人,就是有力量的真生命,已经十分难得了。第八则1. 学生翻译2. 教师明确: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清澈(纯洁)不含杂质,小人 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之交虽然平淡,但心地亲近,小人之 交虽然过于亲密、甜蜜,但是容易(因为利益)断交。3. 教师讲解。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淡的像水一样。这里的“淡若水” 不是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的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 之心,他

18、们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 功利之心,他们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看起来“甘若醴”,如 果对方满足不了功利的需求时,很容易断绝,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利益。所以 与人交往,要找君子,不要找小人。第九则1. 学生分组讨论、翻译2. 教师明确:批评我而且批评得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扬我而且赞扬 得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是我的敌人。3教师讲解:做为一名思想家,荀子是一位“性恶论”者,或许正是因为 他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在对待别人的时候才刻意地分类,什么人是老师, 什么人是朋友,什么人是敌人,分的清清楚楚。在这句修身的名言里,荀子特 地强调了

19、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希望人们不以个人喜好为标准,而要真心诚意地 分清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如果不分善恶,只凭个人意气行事,就有可能被小人 蒙骗和欺诈。就是到了今天,荀子这句话依然闪耀着智者的光芒。若我们都能 按照这个标准来完善自己,生活中便少了许多猜疑和不和谐。我们都需要都保 持一个善良的心态,而善良的心态其实就是要明辨是非,要严以律己、善意待 人,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第十则1. 学生翻译2. 教师明确:身边的人不亲近,就不要期望招徕远人。亲戚都不归附,就 不要追求对外交往;办事有始无终,就不要追求多种事业。一个事物都 弄不明白,就没有必要追求广博多识。3. 教师讲解:墨家修身的原则是固本为

20、先,务末次之。物或者人最终能够发挥作用的, 是他们本质的东西,根本不牢,枝节必危。君子修身,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 方面,则事半功倍,切中要害。不能舍本逐末,流于形式,失去修身的根本目 的。一个人要“为士于天下”,就必须首先找到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正本清源,排除杂念,静下心来,专心务本,丝毫不可以浮躁。在自己根本的 事业上奋发有为,精益求精,力求做成专家。根本的事情没有做好,就不要同 时做多种旁枝末节的事情。否则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忙这忙那,其结果是碌碌无 为。根本不牢,内在虚弱,外面矫饰,徒有其表,那么就背离正道了。第十一则1. 学生翻译2. 教师明确:(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

21、好,知晓比见到好, 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3. 教师讲解:本章意在说明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不论什么人,首先是要学,学了就要应 用、行为,某一种知识经过应用和行为,也就是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凡事 身体力行、勇于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一旦实践成功,那么对这种知识的学 习就可以停止了,然后去学习更多更新更好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步第十二则1. 学生翻译2. 教师明确:所以天下人都只知道追求他所不知道的,却不知道探索他所已经知道的; 都知道非难他所认为不好的,却不知道否定他所已经赞同的。3. 教师讲解:庄子的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知道的知识已经掌握, 却

22、不知道去弄清已知知识中那些自己还不尽明白的东西,人们往往批判自己认 为不对的,却忘了去寻找自己认为对的当中是否有不恰当的。这不是很大的迷 惑吗?“求其所已知者”和“非其所已善者”就要对世上占主导的知识体系和 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用批判的眼光、独立的思想去分辨是非,创造价值。三、课堂互动。分组讲故事。分别就这十二则中的一则,结合古今中外历史人物,组内轮 流讲故事分享交流,讲完之后每组选一个经典故事分享于其他小组。教师准备故事,见资料。(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以任务单的内容完成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 的汇报做些点评。教师讲评,挖掘文章深层内涵。)四、课堂活动。学生自行分组,从十二则中选取任则的

23、思想内容,组内分成正方、反方进行辩论,每组出一个裁判负责组织。(在准备过程中教师督促每个同学参与到本组的活动中来,结束之后,教师 点评,给予奖励)五、课堂小结。本课精选先秦诸子语录12则,内容涉及为人、立世、交友、治学多个层面。 让我们用诸子的睿智来启迪智慧,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圆融。为人坦诚,既是对 别人的尊重,也可获得内心的坦然快乐;关注细节,慎对困难,才能成就大事; 时刻反省,剔除易犯之毛病,才能获得人生之清明;抛却高门显位不为浮名所 累,认真省察不轻易从众;同时追求人生也应有所选择,或勇敢进取,或洁身 自好,都是生命的真性情;处世更应明辨是非,擅选朋友;也要静心除杂,专 心务本;而治学要注重实践,对已得知识更应反思批判。教案末页教学小结本课精选先秦诸子语录12则,内容涉及为人、立世、交友、治学多个层面。 让我们用诸子的睿智来启迪智慧,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圆融。为人坦诚,既是对别 人的尊重,也可获得内心的坦然快乐;关注细节,慎对困难,才能成就大事;时 刻反省,剔除易犯之毛病,才能获得人生之清明;抛却高门显位不为浮名所累, 认真省察不轻易从众;同时追求人生也应有所选择,或勇敢进取,或洁身自好, 都是生命的真性情;处世更应明辨是非,擅选朋友;也要静心除杂,专心务本; 而治学要注重实践,对已得知识更应反思批判。思考题 及作业题准备辩论赛的有关资料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