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后护理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6483053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537.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术后护理(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心肺复苏术后护理急诊科:顾德钦组基本概念: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心肺复苏术(CPR)就是指为迅速恢复有效的心跳、呼吸以及脑功能而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最新“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用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3、

2、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心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约50%可被救活;4 6分钟开始复苏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可能性极小。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意外事故 以创伤最为常见 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是成人猝死的主要原因 麻醉及手术意外、心导管检查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重紊乱 药物中毒或过敏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 心跳骤停可分为三种类型:1心室纤颤,简称室颤 2心脏停搏,又称心脏静止。3心电-机械分离 上述3种类型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病理特点相同:心脏丧失有效的

3、泵血功能,血液循环停止。临床死亡期:心跳、呼吸骤停后46分钟内,机体生命器官的细胞还没有发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如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尚有恢复的可能。诊断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的抽搐以后意识丧失 多在心搏骤停后1020s内出现2.大动脉博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血压测不到(立即出现)3.心音消失,自主呼吸停止(立即出现)4.心搏骤停时心电监测或心电图 显示多为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5.呼吸骤停 或呼吸由抽泣样逐渐减慢继而停止6.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在心搏骤停3040s后出现。如用较大计量的镇痛药物,瞳孔可不散大。7.发绀 面色由苍白迅速转变呈发绀 当心肺复苏成功后,

4、患者的病情尚未稳定,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发生心跳、呼吸再度停止而死亡的危险。因此复苏后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处理原则和措施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等,通过对病人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及远期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上对所有心肺复苏患者均适用,其中重点是脑复苏。复苏后处理:心肺复苏后的护理(一)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二)神经系统观察护理(三)维持有效循环做好床旁监测(四)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五)肾功能监测(六)营养支持(七)用药护理(八)预防并发症及医源性感染亚低温治疗的

5、护理 亚低温治疗是指用药物与物理的方法使病人体温降低,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国际上按体温降低的程度一般将体温分为轻度低温33350C,中度体温28320C,深度体温17270C,轻中度低温被统称为亚低温。机制: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少脑水肿;抑制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内源性毒物对脑细胞的损害;减少钙离子的内流,阻断钙离子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修复。亚低温治疗期间体温监测 体温监测是亚低温治疗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治疗是否有效,有否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体温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保持病人的肛温在32350C,头部

6、重点降温的病人可维持鼻腔温度在33340C。若病人的体温超过360C,治疗效果较差,若低于330C,易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异常,低于280C易出现室颤。对于体温过低的病人,应适当降低冬眠合剂的量,必要时停用并对病人采取保温措施。物理降温的实施 在亚低温治疗中,使用冬眠合剂的时候必须配合物理降温。目前不主张用肌松剂。一般使用降温机或冰袋,应在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各种反应减弱或消失后开始物理降温,否则在降温过程中病人易出现寒颤反应而引起机体代谢增加。及早实施降温,优先和重点是降低脑温。心脏复律后能测到血压后应开始给患者头部戴冰帽 或冰枕降温,在6h内达到预期水平。低温在脑缺氧后3h内开始,其降低颅内压

7、,减轻脑水肿以及降低脑代谢的作用最为明显。随着时间迁延,低温疗效逐渐降低,8h后效果明显减退。亚低温治疗期间体位护理 冬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因此亚低温治疗中的病人最好平卧位,不能使病人突然坐起、激烈翻动或搬动,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体位性低血压。复温护理 亚低温治疗结束复温时应先撤去物理降温,让体温自然恢复,同时逐渐降低冬眠合剂的量,最后停用冬眠合剂。切记突然停用冬眠合剂,以免病情反复。若体温不能自行恢复应采用加盖被子、温水袋等方法协助复温。复温速度不可过快,应该用1012h以上时间逐渐完成(0.50C/2h)神经系统观察护理意识瞳孔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及瞳孔大小及

8、对光反应的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抽搐,以便尽早发现及防止脑死亡。如患者由浅昏迷转为昏睡,四肢有屈动。说明患者处于恢复中。若突然出现两瞳孔不等大。可能有脑疝形成,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立即抢救维持有效循环做好床旁监测 心电监测 连续监测心电图波形,注意心电图动态变化,注意心率快慢节奏是否规则,若出现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防止血压过高而加重脑水肿而血压过低会加重脑及其他组织缺血缺氧,一般维持在90100/6070mmhg左右。中心静脉压监测 它是临床上监测血容量及右心功能的基本项目之一,同时对于抢救输血输液也有重要辅助作用,监护仪上的数值单位为mmhg,转换为cmH2O需乘以1.36。末梢循

9、环情况观测,四肢末梢温度,皮肤色泽毛细血管和静脉床充盈情况反映了循环状况血容量不足应适当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压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护理,定时肺部听诊。做好人工呼吸道管理,注意无菌操作。充分湿化气道,如用生理盐水沿气道管壁滴入或加入沐舒坦等药物雾化吸入 合理使用机械通气,根据病情调整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初期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者,可选用辅助与控制通气模式。随着自主呼吸增强改用同步间歇指令加压力支持通气,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胸部起伏,双肺呼吸是否一致,呼吸机报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加强呼吸道管理,预

10、防呼吸道感染 做好基础护理,每天口护两到三次,气管切开者注意更换局部敷料,预防感染。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炎药,增强抗感染能力。定期痰培养,以指导用药。病情稳定后,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咳嗽咳痰。肾功能监测 在肾功能监测方面,主要是留置尿管,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如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可试用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若用药后1h尿量仍在30ml以下,可再用速尿40120mg静脉注射。若 注射后尿量仍未增加则提示肾衰竭。此时应严格限制入水量,防止高血钾,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治疗。营养支持 一般采用静脉营养支持及肠内营养支持。静脉高营养配制时严格无菌操作,输注时应用输液泵匀速泵入,不宜超过24小

11、时。肠内营养一般为鼻饲,鼻饲时应注意患者体位、营养液的温度、量、输注速度等,不能过快过多,定时回抽有无胃潴留。此外,若导管感染、严重水电解质失衡,难以控制的高血糖及氮质血症等,都因考虑暂停营养支持治疗。用药护理 CPR术后常用药物可升压、强心调整心率、利尿脱水等,如多巴胺、异丙肾、速尿、甘露醇等,20%甘露醇用法: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滴速为510ml/min,2030min内滴完。甘油果糖: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13h滴完。速尿:肌肉或静注,2040mg,每日12次,视病人情况可增至120mg,静注需缓慢。血清白蛋白,20%白蛋白50ml,1530滴/min,静脉

12、滴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药物做到现配现用,严密监测水电解质肾功能及血压动态变化,以便及时为医生提供信息,作出相应调整。用药护理 解痉镇痛药的应用复苏后抽搐,常是严重脑缺氧的表现,表现为间断抽搐或持续不断抽搐,抽搐可增加耗氧量而加重脑缺氧,必须给予控制。亚低温也需持续使用镇静药和肌松药,常用药物有地西泮,力月西、芬太尼。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每天做唤醒实验,以判断意识状况。预防并发症及医源性感染 因ICU患者均是特级护理,采取无陪护制度,加强基础护理相当重要,口腔、眼部护理23次/天,会阴护理2次/天,温水搽浴12次/天,同时保持床上用物整齐干燥,翻身拍背23h/次,以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由于CPR后患者通过插入性导管的侵袭,患者容易并发感染,护理应做好各项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如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小结 心肺复苏术既能体现治病救人起死回生的作用,又能充分反映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特色。ICU的护士对心肺复苏后的护理应特别注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及时头部降温,加强各系统监护,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心理护理等,保证稳妥静脉通路也是及时准确给药的关键。ICU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熟悉使用各种急救器械。加强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提高复苏抢救质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