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6481509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引言农民工,一个特殊的称谓,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农民进城务 工现象产 生于改革开 放以后, 一些农民离 开农村到 城镇“上班”拿工资,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社会上把这些人称为“农民 工”。“农民工”首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即户籍制度规定下的农民,在 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其次才是表示一种职业,即城市中事实上的工人。农民工处于中国社会的底层。他们干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最苦最累最 脏最险的工作,工作时间最长,获得报酬最低。在城市,他们受到社会的 排斥和歧视,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根本没有享受任何基本的国民 待遇和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的权利。而随着这一队伍的壮大凸显出的问 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所

2、以解决农民工问题迫在眉睫。解决好农民工 问题意义深远。一、农民工的概念界定与解析“农民工”是我国特殊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农 民”是这一群体的身份标志,表明他们虽然工作在城市,但仍然是农村户口,是 农村居民;“工”则是这一群体的职业标志,表明他们从事的不是农业生产,而 是非农业生产,是工人或职工。自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掀起 打工潮。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他们进城或务工或经商,对我国城乡快 速发展及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1 农民工的由来农民工的称呼彰显中国时代的意义,它的产生时间不长,但却含义深远。主 要是上个世纪

3、8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城市,城市的二、三产业 大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涌向城市,他们的户口是 农业户口,户籍身份还是农民,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但他们在城镇里上班, 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拿城镇企业的工资,但不是城市居民,而是农民工人 农民工。1.2 农民工的社会贡献 国家之所以十分关注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是因为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2010 年国务院研究室的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 从业人员中占 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 52,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 展的重要力量。第一他们为中国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并且壮大

4、更新了中 国产业大军 。其次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难题,为三农问题困境踏出一条坦途 , 农民工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脱贫的主力军 。再次就是大量农民工进城冲击着城市 消费,已经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城市消费规模、消费结构,为中国市场化的进程 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此外,农民外出务工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了 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促进了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1.3 农民工的生存境遇(1)农民工工资存在严重拖欠现象 目前,农民工的工资被用人单位、包工头拖欠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工不能按时、足额拿到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对农民工工资被拖 欠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强力措施解

5、决的情况下,拖欠工资问题仍然没有 得到根本的解决,前清后欠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另外,多数农民工经常加班加 点工作,其工资却不能正常足额领取。调查表明,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 46 小时,有些地方,农民工每天工作在 11 小时左右,每月工作时间在 26 天以 上。(2)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恶劣 由于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农民工已经成为生产安全事故中的主要受害者。他们大多从事城里人不愿意干的重、脏、苦、累、险等工种,普遍处于 劳动强度大、劳动保护条件差的工作环境中,致使其患职业病和发生工伤事故的 比例较高,尤其是经常面临重大特大伤亡事故的威胁。(3)工资增长缓慢,工资水平普遍低 由于劳动力市

6、场上的供过于求,使得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先天的弱势地 位,在用人单位特别是雇主用人行为不规范和追求超额利润的情况下,不可避免 的存在着压低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据调查,目前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 是集中在 500 到 800 之间,并且几乎没有增长。而近年来的物价水平已明显上升, 导致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4)遭遇各种歧视 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的名义社会地位与实际社会地位相差较远。鄙视农民 工、歧视农民工的观念意识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农民工被一些城里人看成 “盲流”,得不到作为公民的应有的基本尊重。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思想 深处,存在着农民工不应与城镇职工享受

7、同等权益和待遇的意识;少数非公有制 企业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甚至将其当作随意盘剥的对象;在城市的公共服务、公 益单位,一些工作人员在向公众提供服务时,对没有城镇户口者强化区别对待, 不能一视同仁。(5)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平等 还有就是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依然是农民工的心头之患。据接受调查的 农民工反映,子女在城市内就学的主要困难是:学费高、负担重,占被调查者的 81。高额的子女教育费用,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工家庭而言,是一道难以逾越 的门槛,于此同时给农民工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二、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现状发展中的城乡二元化格局与传统户籍制度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农民工这个特 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是中

8、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基本轨迹。农民工是介于农村劳动力和城市职工之间的一个社会特殊群 体,他们既非纯正的农民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这就决定了这个群体的难堪与 尴尬境地。“他们这个群体就像是生活在孤岛上,又远离家门徘徊在城市的门 外。”2.1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 公平的“调节器” 1。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四 个方面:一是政府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缺陷,城乡不对接,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内 缴纳的社会保险,回到户籍地既无法续保也不能享受相应待遇;二是保险基金的 区域统筹与农民工的跨省流

9、动之间存在尖锐冲突,使得农民工调换工作岗位后没 有办法转移、保持社会保险关系,即使个别能转移,但是费时费钱费精力,农民 工很难真正享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待遇;三是目前中国农民工所在单位主要 集中在建筑、餐饮、服装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用人单位主观上不 愿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买单”。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推进农民工参保也有顾 虑,主要担心社保制度的高额缴费会影响本地的投资环境,把好不容易引来的资 方吓跑;四是农民工自身的因素,有些农民工更在乎的是眼前的经济实利,宁愿 企业为他们支付更多的工资,不愿意花钱参加保险,有些是因为经济能力实在有 限,每个月的工资扣去相应的费用,所剩无几,无法支

10、付保险费用。所以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让完善保障制度的阳光 普照每一个人。2.2 司法过程困难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便产生权益 纠纷时走法律途径,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外 来的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一旦发生纠纷难以调查取证的后果。事实上,绝大 多数农民工没有正式劳动合同,工作时间被任意延长,克扣拖欠工资的现象严重, 有 50%以上的人不能获得加班费,39%的农民工碰到过老板克扣工资或拖欠工资 的事件,其中建筑业和餐饮业最为集中。49%的农民工有过用人单位或老板变相 收取押金的事件,49.7%的人表示自己工作条件恶劣,

11、19%的人遭遇过工商不给赔 偿的情况,7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2。不少务工的农民 工反映,所在城市虽然众多,但普遍存在着进厂就扣押身份证和一个月以上的工 资,如果对工作不满意,也难于离职。此外,工作时间长、没有休息日,每月工 资仅几百元,且只是先发生活费,其余的到年终才结算,有的甚至迟迟不予结算。司法是一项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不可或缺 的活动,但因司法过程中经费的短缺,以及法律援助律师资源的不足,还有司法 部门与政府相关机构的协作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大量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农民 工权益纠纷和案件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2.3 政治参与基础薄弱由于农民工

12、受教育程度低、身份地位不高及处于社会层次体系的底层等的限 制,使其参与政治的机会几乎很少甚至被剥夺,这样的结果使得农民工对社会政 治生活的影响力较低甚至几乎为零。法律是政治生活的产品,同时法律更是政府 权力机构对社会公共价值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分配的主要后盾。而在法律制订过程 中社会强势群体参与的机会大,会在参与过程中让其倾向自己的意志或不影响自 己的利益。然而农民工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他们的利益没有被关注和关心,使 得他们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这也说明任何时候他们的利益都很难以保障,因为 他们没有机会参与政治活动。同时,农民工政治参与权利被忽视、剥夺在其他方 面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农民工子女教育

13、问题、就业问题、培训问题、安全保 障问题等的权利都难以得到有效和长久的保障。“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充分关注保 障问题,特别是社会脆弱成员的保障问题,很可能要忍受破坏性不利后果的折磨3。”农民工政治权益保障虚置的现状,迫使其逐渐被逼向“违法犯罪”的边 缘。三、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成因农民工是上个世纪 80 年代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历史和现实的畸形儿, 其特殊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命运多劫的生活轨迹4。因此,农民工权益保 障缺失的深层原因成为社会亟待探究的重大课题。3.1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农民工就业面临多方面的限制,缺乏平等就业权,是由于城市相关部分对外 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实行分类控制,一些

14、工种禁止使用外来劳动力,加上农民 工自身素质普遍比城市市民低的现实,使农民工被排斥到次要劳动力市场。但最 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户口等管理体制性障碍。僵硬的户籍制度,使得流徙而来的 农民工到城市后,往往因一张农村户口,无法融入城镇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内, 更谈不上正规的城镇就业体系,他们不得不在体制外生存而形成一种漂泊不定的 流动人口。据调查,许多农民工进城后,由于其身份长期得不到改变,没有城市 户口,只能从事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差的工作。此外,一些雇佣农民工的 单位劳动安全保护措施简陋,甚至根本没有劳动保护措施,经常发生劳动安全事 故,对农民工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农民工在就业上有明显区别于

15、其他就业群体的特点,即流动性强、稳定性低、 失业率高、社会保障覆盖面极小。而现行的城乡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与就业群 体的就业特点的流动性背道而驰。所以我们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户籍管理制度,让 农民工成为真正市民。3.2 劳资双方地位悬殊就用人单位方面而言,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是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关键因 素。作为劳动关系主体一方的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相比,具有市场资源、物资资源 和社会资源三种资源优势。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追求利益最大化,降 低成本。在我国现阶段,没有技术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和 发展,往往无视和侵犯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知法犯法,在劳动合同方面采取不签 或只签短期劳

16、动合同的方式借以淘汰老、弱、病、残或者“不听话”、“难缠”的 农民工。用短期合同对劳动者进行施压,使劳动者权益收到侵害时敢怒不敢言。 而处于被动地位的农民工,他们靠的主要是出卖劳动力获得劳动报酬,技术含量 不高,工作的替代性很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出于弱势群体的 农民工如果维权就可能失去工作岗位。因此,有的农民工只有在离开岗位时才敢 拿起法律的武器。3.3 农民工的自身素质权益没有得到有效地维护,与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维权意识有关。劳动合同 是重要的维权凭证。而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除 了用人单位不予签订外,有的劳动者认为乡里乡亲,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签订劳

17、 动合同没有什么必要,有些农民工还认为这样更好,想干就干,想走就走,随意 性很大。在权益被侵害时,由于拿不出相应的凭据,维权难度加大。每当监察执 法人员提醒农民工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存好维权凭证时,“我们一个 干工夫的,哪里懂得那么多!”就是他们的口头禅和借口,对劳动权益的维护造 成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建筑领域层层转包,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严重。农民工大 多受雇于小包工头,他们之间既没有合同的约定,也没有工资支付的凭证,出现 工资拖欠现象后,将希望寄托在包工头的良心,只有看到包工头溜之大吉后,才 想到来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投诉。在投诉时,有的农民工还不知道自己为哪个用人 单位做事,他们记住的只

18、是小包工头而已。有的农民工对工作中出现的不公平忍 气吞声,很少努力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用人单位正是利用农民工的这一劣 势来逃避法律的制裁,纵容了对农民工权益侵害的滋生和蔓延。3.4 教育与培训体制的不完善在现代社会,接受教育与培训是保障人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之一。我国宪法 与教育法都强调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5。然而社会角色边缘化 使农民工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成了被遗漏的一群人。他们既不属于城市教育 培训的对象,也没有列入农村教育培训的计划。由于得不到适时的必要的培训 , 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与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他们缺乏竞争力,往 往使他们很难找到工作或即使找到了一份工作,

19、也一般是一些最脏、最累、最苦、 最险,收入不高、报酬最低的工作。不仅如此,农民工子女教育权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近些年来,尽管国家、 政府和社会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 ,使一 些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学校接受教育,但这与他们的期望有相当大的差距。四、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对策分析农民工权益缺失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归根结底是法律问题在作祟,是法律对 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造成的,是法律驾驭社会运行中的不和谐之音。因此,必须 构建一种公正的和谐秩序法治视野下的人权保障机制,来对农民工进行强势 关怀,这才是清源之术、治本之道。4.1 法律与保障制度的健全保障制度健全对于对农民工

20、权益问题起基础作用。要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必须从保障制度健全着手,而保障制度健全就是政府及各个相关部门机构为农民 工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待遇。保障制度的健全是以法律做坚挺的后盾 的。而现在亟待解决的是构建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监 察、建设等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严厉追究行政不作为者的责任,设立 以司法救助为核心的权利救助机制。从立法上看,现行法律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还不充分、不具体。虽然从宪法开始,到劳动法再到其他具体的法律,都规定了 公民作为劳动者享有许多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农民工的权益因法律的缺失而 落实不到实处。例如现行劳动法对农民工权益的一些规定相当

21、笼统与原则, 可操作性不强,从而给有些用人单位留下可乘之机。解决的途径就是在具体的劳 动立法中加以细化。要不断完善法律和基本保障制度,使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更加 细化及具体化,是他们权益保障最大的福音。4.2 对人权的尊重虽然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但农民工从来就没有真正融入 到城市中去,而城市也从未真正接纳过农民工。二元制社会结构造就了城市居民 种种特权,不少城市居民在心理上对农民工有强烈的优越感 ,他们把来到城市打 工的农民称为“外来者”、“二等公民”,对农民工的态度是冷漠、歧视、排斥。 城市居民的偏见,造成农民工严重的心理疏离。没有多少农民工把自己看作是城 市的主人,所以“外来者

22、”这样的概念,许多农民工自己也欣然接受。正因为如此, 农民工享受不到基本的国民待遇,甚至连基本的社会尊重都得不到。比如一些私 营企业主无视农民工的人格尊严,习惯以粗暴野蛮的方式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对 待他们。农民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这是社会的道德底线。 尊重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伦理准则,如果人与人之间连起码的尊重都不能获得 的话,那么,不被尊重的一方等于被否认了做人的尊严,这是社会不允许的。农民工无论在子女受教育方面和上岗培训方面及就业机会方面都受到社会 的歧视,也就是说他们的人权基本不能被保障,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 社会自发的尊重农民工,拥护他们的人权,彻底改变他

23、们的人权问题。4.3 自身保障能力的提高 事物总是相互关联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也不例外,它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 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投入,才能从治标与治本的结合上使其保障制度完善到位, 而提高自我保障能力,才是明智的选择。一是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 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包括文明素质、劳动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二是在农民工中 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使农民工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唤醒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意 识,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学会利用、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利益;三是向市 民介绍农民工的贡献,加强城市居民的感恩思想和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宜农 民工生存的、文明的社会环境;四是加强社区管理教育,并且建立

24、社区心理咨询 服务组织,增强农民工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农民工能够真正地融入城市。只有这样才能标本兼治,从根源上解决农民工权益问题。让每一个人都能感 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也是全人类最大的福祉6。结束语农民工作为社会流动中的边缘弱势群体,其权益保障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 会问题,我们要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就不能不考虑农民工权益缺损问题。 国家在培育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工人力资源、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以及其生存能 力的同时,加强法律对农民工权益的切实保护,才是我们社会对其人权保障的最 大福祉。和谐社会是一个崇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里 ,社会成 员的社会地位以及合法权益都必须得到有

25、效的保护。当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 个不和谐的音符就是农民工权益缺失及受到损害。只有他们的权益得到保护,才 能体现社会的和谐、公平与正义。参考文献1 朱镕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国家长治久安,载新时期劳 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2刘詇城镇就业族两成是农民工N.金陵晚报,2007-04-14。3曾湘泉:价值理念、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载北京社会保 障制度2002 年第1期。4 何勤华:西方法学家列传,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200 页。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1 页。6 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北京社研社95 年第4 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