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6480304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目标:、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诵读诗句,自学古诗。2、送别诗。简介并了解一两首:高适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回顾学过的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愁别苦。3、介绍李白、孟浩然及他们两人之间的友谊。李 白:诗仙、酒仙、侠客 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这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诗歌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当时任工部侍郎的著

2、名诗人贺知章读了他的诗作,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拿去换酒,与他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他对李白说说:“莫非你是天上神仙下凡到了人间?”因此,李白被人称为诗仙。其诗气象宏大,格调雄浑,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清新自然,余味无穷,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孟浩然:大李白12岁,早李白成名。春晓 隐居一生。临洞庭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7

3、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诗意解读。(看看注释,查查资料,问问同学)5、上课要求。(了解会读书的学生。声音响亮。同座交流要主动。)6、描写春天词语、景物,高楼的词语。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为了提高你们的文化素养,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习中华字,读经典书,做文明人”的活动。喜欢老师为你们准备的那些经典诗词吗?今天,邓老师也为大家带

4、来了几首古诗,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高适别董大,生自由读诗。)2.大家看一看,这两首古诗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 对,这是两首送别诗。古代交通不便,相见时难别亦难。于是,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时尚,当时的送别诗差不多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多。像送友人赠汪伦山中送别易水送别等等等等。然而,在这众多的送别诗中有一首传诵千古、脍炙人口、堪称极品的送别诗,那就是诗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什么这样一首送别诗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李白,学习这首古诗。(课件出示古诗)二、读懂诗题 1.读准诗题 (1)谁来读读诗题?(很好,题目很长,但读得很流利。题目很长,注意停顿。)

5、(2)诗题中有三个生字,谁来读读?(课件出示:诗题生字变红)鹤:第四声,发音要到位,孟、陵:都是后鼻音。请你再读读诗题。 2. 个性读题谁知道诗题的意思?“之”这个词稍微难懂一些,聪明的同学已经发现书上做了注释。“去、到。”“广陵”是哪儿?通过读诗,我们可以知道广陵就是今天的扬州,在汉朝的时候称作广陵,到了唐代,扬州已经成了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知道黄鹤楼吗?(黄鹤楼位于武汉市的长江之滨,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孟浩然”是谁?(唐代有名的大诗人,李白的老朋友。) 3.感性读题(1)你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大家可别小看这一送,这一送曾经引起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名一别”。在名楼黄

6、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 (2)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遍题目吗?来,一起读。(3)我们这才算真正的“读懂诗题”。读懂诗题是我们学好古诗的第一步。三、读通诗句1.自由读学好古诗的第二步是读通诗句。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2.指名读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清清爽爽地读。读得不错!字字有交代。比如,“西辞”的“辞”是平舌的,“扬州”的“州”是翘舌的!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3.配合读。A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

7、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B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C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D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还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四、理解诗意1.诗读通了,下一步咱们该理解诗意了。(板书:理解诗意)理解诗意,你有什么好方法吗?2.那就请大家看看注释,查查资料,问问同学,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A谁来说说这首诗的大致意思?B这首诗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字词吗?辞?“辞”好理解,辞别。 “西辞”是怎么回事呢?(你看,课件出示:长江自西向东流入大海,黄鹤楼在长江的中

8、游,扬州在下游,你明白为什么是“西辞”了吗?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所以说是“西辞”咱们在理解的时候,可以这样说,老朋友孟浩然辞别了西边的黄鹤楼。)下?(相当于诗题中的?为什么用“下”?下游。古时候,自西向东,由北往南都叫做“下”,反之叫“上”。)尽?什么意思?“碧空尽”是不是碧蓝的天空消失了?古诗词为了合辙押韵,在词序上有时会做出调整,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学会变通。不是碧空消失了,而是消失在碧蓝的天空里。什么消失在碧空里呢?孤帆指的是?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帆船。唯?天际流?际?什么意思?(无边无际),天际流怎样理解?莫非浩荡的长江水只在天边流,在黄鹤楼这边就不流了?友

9、情提示:“碧空尽”。学会变通。4.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首诗讲了什么啊?用一句话说?用一个词说?用一个字说?五、体验诗情 1.对,“送”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同学们,咱们说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李白这“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凭什么“堪称极品”呢?这样吧,一般送别诗除了记叙送别的情形,还往往通过景物的描绘来烘托氛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黄鹤楼、扬州、孤帆、长江、烟花三月)2对比赏读,感受明快A黄鹤楼,我们已经说过,来,看看吧。(课件出示:黄鹤楼)这“天下江山第一楼”怎么样?你能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它吗?(巍峨,雄伟,金碧辉煌,流光溢彩。)我曾亲眼

10、目睹它的风采,真是巍峨雄伟,金碧辉煌,流光溢彩。B扬州,盛唐时期的扬州可是国际有名的大都市,那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那如织的人流、热闹的集市。想不想去?(多问)还有谁想去?孟浩然想不想去?李白想不想去?C其实在这些景物中,还有一样最重要的景物,你们没找出来?烟花三月。可能有同学说了,这不是送别的时间吗?对这是时间,农历三月,暮春时节。这个时节会让我们想到哪些景物?哪些画面?哪些词语?(杨柳依依,烟雨蒙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绿草茵茵,百花争艳,草长莺飞,莺歌燕舞)太多了,太多了。(课件出示:春景)此时的黄鹤楼正是烟花三月,浩荡的长江两岸也是,孟浩然要去的扬州更是。D这些景物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

11、?(色彩是明快的,景物是优美的。)E我们再来看看别的诗人送别诗里的景物:(课件出示:诗句)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读到这样的诗句,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是啊,“寒雨连江”、大雪纷飞让我们一读就心生寒意,深感离别的愁苦。读一读这两句诗。F但是,李白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绚丽的景色,明媚的春光,同学们,这就是李白,浪漫的李白,大气的李白!来,一起读读这首诗,感受这种诗意的告别。(课件出示古诗)生齐读。3深挖细究,感受不舍A同学们,诗仙李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绚丽的景色,明媚的春光。你看,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李白同孟

12、浩然就曾经在地此游玩多天。现在,这位一见如故,情投意合的老朋友就要走了,李白会想起往日的哪些情景呢?但是老朋友就要离开他们曾经饮酒作诗的黄鹤楼了,故人西辞。他们的告别之地,有点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失落,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故人西辞B并且这正值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这正是与朋友一起踏青游玩的好时节啊,李白舍得朋友走吗?故人西辞C原来,诗人写景,意在言情。这看似绚丽的美景,更加衬托了作者心中的那份依恋。同学们,这就是李白,高明的李白,飘逸的李白!读,故人4品词析句,感受深情A这众多的景物,最终落在李白眼里的只有那一种?孤帆唯见B孤帆。长江自古就是黄金水道,交通要塞,怎么会只有一只帆船呢?

13、(作者只关注友人的这只船,江帆点点,只见一船。“过眼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读。 孤还有什么意思?(孤独、寂寞。没有了好朋友的亲密相处,人再多,帆再多,心都是孤独寂寞的。)孤独的李白啊!读:孤帆唯见C这里老师有些不明白了,为什么这高大雄伟的天下名楼李白不去观看,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李白不去欣赏,偏偏只看这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呢?他为什么不继续目送“孤帆”呢?D原来,李白送别友人,朋友走了,他是否转身离去?没有!他仍独立江楼,目送友人。朋友的人看不见了,李白走没有?没有!他依然看着逐渐变小的船;船也看不见了,李白走没有?他还在看着船上的帆;直到 帆也看不见了,他仍不肯离去,孤独的站在那里,只看见

14、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东边流去。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目送之中!读。孤帆E流去的仅仅是滚滚的长江水么?第二年,李白又为这次送别写了一首五言诗。江下行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原来,随江水远去的还有作者那颗孤独的心。F同学们,这就是李白,深情的李白,豪放的李白!他对孟浩然的情谊不是一丝丝,不是一缕缕,而是深深的,如同长江水那样浩瀚,滚滚流淌G你听,这是古人深情的吟咏。(课件播放吟诵。)六、背诵古诗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关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但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样的美好。让我们闭上眼睛,(音乐)一起将这美好的情谊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留存我们心中(播放音乐,背诵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