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6468264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单元 第4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庶几(j)疾首蹙安页 ()羽旄(mo)B沼(zho)上 灵囿(yu) 麀(yu)鹿C於(w)牣 朝儛(w) 琅邪(y)D省(shn)耕 睊睊(jun) 作慝(t)【答案】C(A几:j,B.囿:yu,D省:xn)2下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好乐甚(很,非常)疾(疾病)首蹙安页顾(环视)鸿雁B庶民攻(攻打)之与民偕(一块儿)乐春省(视察)耕C述职(职责)夏谚(谚语)吾王不豫(犹豫)D为诸侯度(法度,标准)忘反(同“返”)乐酒无厌(同“餍”,满足)【答案】D(A疾:痛,B攻:制造,D豫:出游,特指帝王秋日出巡)3下列句子中的

2、“见”,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庄暴见孟子B暴见于王C孟子见梁惠王 D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E见羽旄之美 F就之不见所畏焉【答案】EF(EF都当“看见”讲,A拜见,B召见,C进见,D接见)4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天下之欲疾其君者C不若与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可得闻与闻寡人之耳者【答案】D(A极:名词,相当于“极点,这里指坏的极点”/程度副度,相当于“尽情享受”。B疾:病痛/厌恶。C与:介词,相当于“跟”/动词,可译为“结交”。D闻:使听到)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B老吾老

3、,以及人之老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D见牛未见羊也【答案】D(A前“王”为名词“大王”,后“王”作动词“称王”。B项前“老”为形容词作动词,“尊重老人”,后“老”是形容词作名词,“老人”。C项前“乐”为“欣赏音乐”,后“乐”为“快乐”。D均为“看见”)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直好世俗之乐耳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C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D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答案】B(例句与B都当“只,仅仅”讲)7下列句子中的“乐”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独乐乐,与人乐乐。B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C与少乐乐,与众乐乐。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4、【答案】CD(CD都是“欢乐”的意思,A欣赏音乐,B音乐,E以为乐)8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述职者,述所职也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B巡狩者,巡所守也C浴乎沂,风乎舞雩D由也兼人,故退之【答案】C(例句和C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

5、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9下列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则”字不同,两个“今”字也不同。B两个“则”字相同,两个“今”字也相同。C两个“则”字相同,两个“今”字不同。D两个“则”字不同,两个“今”字相同。【答案】A(两个“则”字不同,前一个表示假设关系,可翻译为“那么,就”;后一个表示承接关系,可翻译为“就”。两个“今”字也不同,前一个表示假设关系,可翻译为“如果”;后一个

6、可翻译为“今天、现在”。)10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他日,见于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不若与众今王田猎于此何以能鼓乐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 /B/C/D/【答案】D(为被动句;为状语后置句;是省略句;是宾语前置。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B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D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答案】C(A项,“妻子”,古义为妻子儿女,今义指男女两个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B项,“其实”,古义为他实际上,今义为实在、确实。D项“殷勤”,古义指关切、问候,今义为热情而周到。)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A孟子以欣赏音乐和田猎为例,先说不与民同乐会遭百姓厌弃,再谈与民同乐就会得百姓爱戴,形象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B孟子善于使用对比手法,把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地阐发出来,达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C孟子以对话的形式切入论题,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与感染力。D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完全符合当今构造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我们要彻底继承下来。【答案】D(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确有其积极意义,但也有他的局限性,其“与民同乐”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他心中理想的封建秩序。)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

8、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

9、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傥:假如。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0、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与:帮助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通“扣”,拉住。C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徂:通“殂”,死D糟糠不厌,而卒早夭 厌:厌恶【答案】D(“糟糠不厌”中的“厌”是通假字,应为“餍”,意思是吃饱,吃足)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B(B项中的两个“而”均表转折。A项中第一个“于”的意思是“在”;第二个“于”的意思是“被”。C项中第一个“其”是代词,意思是“他们的”;第二个“其”是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D项中第一个“以”的意思是“因为”;第二个“以”的意思是“把”)15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明伯夷、叔齐“义

11、”的一组是()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伯夷、叔齐)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ABC D【答案】D(主要表现的是西伯昌善养老,与伯夷、叔齐没有关系)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躲避,国人只好另立他人。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

12、食,不幸早逝。D作者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答案】C(“他立志糟糠之食”不对。)【参考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躲避起来。叔齐也不肯即位,也躲避起来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侯姬昌善于养老者,心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侯姬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侯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没有下葬,就发动战争,能够说是孝顺吗?作

13、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死他们。太公(姜子牙)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起他们使其离去了。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豌豆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做了一首歌,歌词是:“登上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豌豆。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生命就这样凋谢!”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是好人呢?他们积累仁德,保持高洁

14、的品行,最后却这样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老天对好人的报偿又是怎样的呢?盗跖每天杀害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横行天下,竟然长寿而终。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些都是重大而又显著的事啊。至于到了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不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不抒发愤慨之情,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灾祸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深感困惑不解。倘若有所谓的天道,那么这是不是天道呢?孔子说:

15、“思想不一致的人,不能相互商量。”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所以他又说:“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做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意。假如寻求不到,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即可。”“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呢?四、高考热点17下面是一则简讯,其中有语法错误,请找出四处并进行修改。王某因在商都网阐明观点而遭人恶语诽谤,在无法找到“肇事者”的情况下,他以监督不力将商都网告上法庭。日前不久,王某收到法院的判决书,判决如下:商都网不仅要向王某公开道歉,还要支付20

16、00元精神赔偿。(1)将_改为_(2)将_改为_(3)将_改为_(4)将_改为_【答案】(1)将“恶语诽谤”改为“诽谤”(或将“恶语”改为“恶意”);(2)将“以监督不力”改为“以监督不力为由”;(3)将“日前不久”改为“日前”;(4)将“精神赔偿”改为“精神赔偿费”。18“充电”原指将电能输入蓄电池等,使其重新获得放电能力。如今也可以指通过再学习补充新知识,增长新能力。例如:技术培训市场鱼龙混杂,想要充电先擦亮眼睛。这类语言现象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请举一例分析说明,要求:正确解释原义;能说清新的含义;举例恰当。_【答案】示例一:“桑拿”指在高温浴室内用蒸汽排汗的沐浴方式。如今,人们又把湿度相对

17、较高的潮湿闷热天气说成“桑拿天”。例如:今天,长沙又是一个38的桑拿天,又热又潮,闷得人实在难受。示例二:“瘦身”指采取节制饮食、增加锻炼、服药按摩等方式,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使肥胖程度减轻。如今人们也用来指通过调整结构或缩减项目等方法,使原有规模、规章制度等得以压缩或简化。例如:奥运会要“瘦身”,羽毛球混双比赛将被“砍”。19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两个句子。(以下三个句,任选其二)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边塞诗是_。李白诗是_。杜甫诗是_。【答案】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李白诗是倚

18、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而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杜甫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天高、浊酒、涕流,肠热黎民。五、读写创新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常引起人们的诸多感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曼舞的黄叶展示着秋的衰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荒野的草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树叶,一株小草,短暂一生,令人感慨系之。请以“一草一木总关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佳作赏读】细观草木悟人生安徽涡阳一中张校常言道:“一叶落而知

19、天下秋”“红杏出墙而知春之至”。生活的细微深处往往能见真谛。细细观察,一草一木无不动情;慢慢品味,一花之中也能现出一个世界。竹子的节节上升是向人们展示生命的力度,四季常青的松柏是向人们展示生命的长度,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是向人们展示生命的韧度。一节竹子,一株青松,一棵小草往往是生命真谛的最好解释。世界上最不起眼的也许就是那一棵棵任人踩踏的小草,但又有几个人真正看过小草求生的欲望。大雨淋漓时万物都弯腰低头似乎是被大风大雨所震撼,而小草没有屈腰低头,它们向万物展示活就要活出生命的韧度的信念,真如它们所为,它们成功地完成誓言。有随风拔根的大树,但没有随风而逝的小草,因为它们的心早已交给了大地。它们完成了

20、对命运抗击的最好诠释。活就要活出个样子。秋风吹落叶,随着那一次又一次的呼唤,最后一片叶子也飞离枝头,也许你只看到了落叶纷飞的凄凉,但岂知落叶真正的归宿。“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们落下不是对命运的屈服,它们落下后,是为树提供了养分,为下一代能更好地生活。“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所展示的不仅是秋的衰飒,细微深处你会发现它们是生命宽度最好的诠释,生要为树提供养料,死要护根成灰烬。青青的竹子是人们常见的事物,但你我看见的又是什么?只有竹子吗?砍过竹子的人都会发现竹子是空的,于是有了虚怀若谷的赞誉,但又有几人发现那一节节的竹子真正的意义。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它是在向世界宣誓:有

21、一种草木,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节操。这是对生命力度的最好诠释,生要虚怀若谷,死要坚守节操,这才是生之大义,死之大气也。一草,一叶,一树,虽只有短暂一生,但着实令人感叹,令人敬畏,令人引以为鉴。生要如夏花般灿烂,死要如竹子般不毁其节,也许真如所言,一草一木总关情,细微深处有真谛。花开花落似乎在诉说生命的交替;草长莺飞似乎在诉说春日的来临;梅花傲雪似乎在诉说生命就应该如此绚丽。一草一木,细细品味,那里面蕴藏着生命的真谛。【名师点评】这篇文章立意新颖,角度独特,文采飞扬。作者从自然万物中选材,表达了“竹子的节节上升是向人们展示生命的力度,四季常青的松柏是向人们展示生命的长度,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是向人们展示生命的韧度。一节竹子,一株青松,一棵小草往往是生命真谛的最好解释”这样的主题。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扣住话题行文,结构严谨,语句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