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卷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468086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卷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卷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卷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23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卷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卷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卷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基础卷)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题(9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体无咎言咎:责备 B謇朝谇而夕替替:废弃 C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空,徒然 2下列各句中,对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借喻) B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设问) C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夸张) D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作者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C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其继承了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 D“乐府双璧”指汉末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均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二、名篇名句默写(10分) 4根据情景,默写相关的句子。(10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3)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

3、打通道路的两句是:“,。” (4)蜀相中的“,”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5)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两句,写达官贵人愿将好景画成图本献给朝廷,向同僚夸耀,从侧面烘托出杭州之美。 三、语言运用(14分) 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诗经读书交流活动。主题是“诗经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紧扣主题,表达得体,富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不超过90字。(5分) 6阅读下面的材料,给“楚辞”下定义。(不超过80字)(5分) 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楚辞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楚辞的形成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也离不开屈

4、原的创作。现在从楚辞等书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歌等。另一方面,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鸿篇巨制。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同时,楚地盛行的巫教,也融入了楚辞,使之具有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7.请根据孔雀东南飞的有关内容,为下面对联配出下联。(4分) 上联:纫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 下联: 四、古诗文阅读(27分) (一)课内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89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5、?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8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名。“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频烦”犹频繁,多次。“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的计策。“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济”是扶助。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

6、。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民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9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并简要分析。(6分) (二)课外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姜夔的淡黄柳,完成1011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注】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

7、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江左:泛指江南。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前二句与扬州慢(淮左名都)“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居的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 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境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

8、。 D刘禹锡曾写“我言秋日胜春朝”,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1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6分) 阅读柳永的卜算子慢,完成1213题。 卜算子慢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江

9、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 B“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出了抒情主人公。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的古代楚地,故自称“楚客”,“登临”补出了前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见,并暗示了主题。 C“对晚景”三字,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相继”两字说明“愁”与“恨”相继而来,表明词人愁情之重。 D下片抒情,直接写出了愁恨的缘由。“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一个“念”字,令词人的情感顿生波澜。

10、1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五、写作(60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为进一步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添耳中学诗社计划举行一系列古诗词阅读推广活动: (1)作为添耳诗社社长,你将在学校周一升旗仪式上面向全体师生演讲,主题为“宣传古诗词当代价值,强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 (2)作为添耳诗社社长,你将要向团委书记申请开展“流觞曲水,吟咏古诗”活动,请写一篇书面申请,表达你开展活动的意图,从而获得校方经费及活动场地的支持。 要求:选取

11、其中一个活动作为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基础卷) 参考答案 1.A【解析】A项,灾祸。 2.A【解析】A项使用了借代的手法。 3.B【解析】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4.(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5)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5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脍炙人口,耐人寻味,让我们走进诗经,去鉴赏其中无穷的璀璨与绚丽吧。

12、【解析】本题考查写开场白的能力。既然是诗经读书交流活动的开场白,那么可以从诗经的重要性说起,除了说到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可以引用诗经中的名句。注意一定要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注意字数上的要求。 6.楚辞是一种脱胎于楚地歌谣,经过屈原的创作并以其作品为代表的,以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代表着楚文化辉煌成就的新诗体。 【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首先,要确定句子主干:楚辞是一种的新诗体。其次,找出语段中能体现“楚辞”的形成、特点等重要信息的词句。再次,把这些重要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填入主干句中。为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在填入信息时,可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

13、,尽可能多地容纳一些信息。如“以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代表着楚文化辉煌成就”等。 7坚似磐石,情仲卿殉情挂南枝。 8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两朝指东汉和蜀汉”错误,“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9“自”“空”两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自”“空”两字修饰,则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婉转动听,可有谁听呢?借此突出了诸葛武侯祠的寂寞、荒凉、凄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

14、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阶

15、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婉转动听,可有谁听呢?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借此突出了诸葛武侯祠的寂寞、荒凉、凄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10B【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A.“词的前二句与扬州慢(淮左名都)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时伤世的意味。”错误,扬州慢(淮左名都)“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并没有表达客居的凄凉意味。C.“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

16、尽春色之意”错误,“池塘自碧”四字以池水的无情表达人之多感多情,并无指责池水占尽春色之意。D.“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理解错误。“我言秋日胜春朝”是诗人被贬朗州后写的,表现的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诗情。 11词人看初春的柳,觉得此乃江南旧识,这鹅黄嫩绿的垂柳就带有了词人客居异乡的万般愁绪;异乡又逢寒食,词人唯恐花落春去,可见词人的惜春伤春之情;全词写生机勃勃的柳色春景,反衬空城巷陌的荒凉凄清,这些景象则暗含了词人伤时感世的家国之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根据题目对有我之境的提示“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从“我”的思想情感与“物”的色彩特点进行分析。如:由“唯柳色夹道

17、,依依可怜”可知作者初见柳树,就感觉柳树带有可怜的姿态,这与刚刚被贬来到这里的作者有相似之处,再加上后文提到“都是江南旧相识”,这更引发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忧愁;由“正岑寂,明朝又寒食”,作者想到这个时候马上花落春去,这引发了作者惜春的忧伤;由“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可知,作者用生机勃勃的柳树反衬空城的凄凉,这让作者想到金入攻前是一派繁华,而如今却如此凄凉,这也引发了作者感世伤时的家国之恨。 12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C项,“说明“愁与“恨相继而来,表明词人愁情之重”错,愁为新,根为旧,“相继”两字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

18、,才见景生“愁”。 13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满目衰残之景引起无限伤感。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等直接抒发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奈归云谁寄”,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全词大意,然后抓住写景抒情的词句揣摩其所表达的情感。“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点明词人的身份和季节,描写了游宦异乡的客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伤感。“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写出了词人与思念之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景,充满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19、之情。“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是说即使把万千柔情写成书信又能托谁寄给远方之人呢?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全词以真挚、浓厚的情意和流利的词笔,描写了游宦异乡的客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感,抒发了异乡客子对伊人的深切怀念和望而不见、传书无凭的凄苦情怀。作答时要分条写出答案,并结合词句进行分析,切不可泛泛而谈。 14.【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本次写作任务有二:一是写一篇面向全体师生的演讲稿,演讲的主题为“宣传古诗词当代价值,强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二是写一篇书面申请,申请开展“流觞曲水,吟咏古诗”活动,要表达出开展活动的意图,和希望得到校方经费及活动场地支持的愿望

20、。 就第一个任务来说,考生可以选择一首对自己内心触动最深的古诗词。通过这首古诗词感动自己的原因,从而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当代价值,表达出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有了这个目的,这个演讲就不是个人才华和诗词解读能力的展示,而是要说出古诗词的魅力和当代价值。 就第二个任务来说,考生可以写出开展吟咏古诗活动的意图主要是借举办“流觞曲水,吟咏古诗”的活动,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体会古诗词的当代价值,表达出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最后表达出想要校方在经费及活动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的愿望。 【例文】 中国古典诗词的当代意义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国旗下讲话。

21、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现代意义”。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古诗词不仅概括了古代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也浓缩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西方国家的艺术代表是雕塑建筑,而我们中国则是诗歌书画。从周朝开始的采风辑诗经,到孔子不遗余力的推广教化,这是中国现实主义精神传统的发轫,自此,中国人的智慧总结就离不开诗歌表达。骚客屈子胸怀理想与苦闷投身汨罗,写下了光照千古的伟大诗篇离骚,成就开山绝唱。自此开创了中国精英文人浪漫主义先河。中国人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的角度观察问题。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承

22、担着浓缩历史、记述历史的作用。诗圣杜甫的作品被称之为“诗史”,可能我们从卷贴浩繁的官方史册上并不能了解“安史之乱”对社会民生带来的具体影响,但从三吏三别,从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中今人也能感同身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动荡历史。近代诗人黄遵宪的一句“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传达给了我们清政府无能,在甲午战败后屈辱割台湾给日本的历史。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古典诗词锻炼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中国的知识精英讲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达观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中能感受到一种永恒亘古的孤独感;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

23、散尽还复来”中感受到天才的自信和气度。所以,古典诗词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培养了中国精英的胸襟和豪情。中国文化是一脉传承的,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今人也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当今台湾著名填词人方文山,香港著名填词人林夕,他们在古典诗词当中获得灵感和有益的启示,创作了一首首风靡的流行中国风。 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古典诗词总能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用过两句诗表达自己的施政决心:“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不仅指引着温总理治理国家,也教育着所有的为政者当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灿烂

24、,但也经历了近代的屈辱历史。如今民族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树立好今天的强国心态,我们不妨钻进古典诗词中的灿烂篇章,以资参考。这其中有鼓舞人心、激励人民的雄心壮志的初唐边塞,有民族主义豪情洋溢的满江红,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降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的情况下,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猛烈攻击下,如何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就需要我们坚持优秀传统,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 中国人要表达自己的心声,要在西方文化的夹击下树立信心,就要充分挖掘我们的传统文化,挖掘古典诗词的丰富宝藏,在世界发出真正的东方声音。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绝无仅有的精神宝库,她涵盖了一切中国人的精神情感。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