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对水分的吸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466146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根对水分的吸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根对水分的吸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根对水分的吸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根对水分的吸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对水分的吸收(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这一节是在学习了根尖的结构以后,进一步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由于这一节内容涉及一些理化知识(如:溶液、溶液浓度等),而初一的学生不具备这些知识,因此这一节只要求讲述生理现象,不要求深入讲述原理,只要把演示实验做好就能形象地说明问题。2、 教材地位:尽管这一节内容讲得很浅显,但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弄清水分进入植物体的来龙去脉,为以后学习叶、茎等器官的水分输导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高中进一步学习渗透作用做好铺垫。3、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B、理解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C、了解合理灌溉。其中重点为B,难点

2、为A。(2)、能力目标:A、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B、通过对合理灌溉的讲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思想目标:通过学习根对水分吸收的过程,向学生渗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二、教法设计1、 直观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而且这些理化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知识是本节课的关键。本人在这节课中充分运用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努力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 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材过程中,及时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

3、考、归纳、总结和判断,提问时应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使学生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3、 推理法本节课的知识主线为:萝卜条吸水(或失水)细胞吸水(或失水)根毛吸水(或失水)。这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三、学法指导1、 自学预习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学预习,不仅可以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中先教后学、学生被动学习的弱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从而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阅读,查找相关的教辅资料,这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讨论分析法要充分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多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后,让学生们讨论(或辩论),这样不但往往可以解决问题,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异向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 理论联系实际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最后也要回到实践中去。因此在上课时应注意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样可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如果教师经常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有重要作用。比如在做完演示实验以后,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来举出

5、生活实际中的有关例子(学生若举不出来可提示:家中腌的酸菜是软的还是硬的)。在讲完根毛吸水的道理后,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使根毛吸不到水?四、教学程序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溶液和溶液浓度。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逐层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复习提问,结合根的结构的功能引入本节课题。教师结合日常生活给学生讲述有关溶液和溶液浓度的知识。教师提出一系列有启发的问题。教师巡视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阅读,预习教材。学生通过再现实验过程、思考、讨论及阅读教材,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让学生去找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知识。 教

6、师活动 师生双边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多媒体演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道理。 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师生共同总结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道理及其内在规律。教师出示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通过做练习,检验和巩固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教师提问:为什么植物的根能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根毛细胞的结构,并提示学生土壤中存在土壤溶液。教师提示从细胞结构和细胞内外浓度关系去考虑,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总结。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演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根毛吸水的道理和过程。 理论联系实际,教师提出一些生活实际中与该知识点相关的问题。

7、学生讨论后得出答案,巩固本知识点。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作业布置:课本动动脑(P )。说明:、复习提问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根的结构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所学的内容。哪位同学知道植物的根主要有何功能?(固定和吸收)那有谁知道植物根尖由哪几部分构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等四部分)在这四部分中,其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什么?(成熟区)那么,为什么成熟区能吸收水分?成熟区又是如何吸水的呢?(不知道)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用这种连环提问式的引入方法一方面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先让上台观察实验结果的同学讲清放在清水中的萝卜

8、条和放在盐水的萝卜条分别发生的变化,然后问“放在清水中的萝卜条和放在盐水中的萝卜条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放在清水中的萝卜条变硬了,放在盐水中的萝卜条变软了) 很好,那有谁知道为什么放在清水中的萝卜条变硬了?(因为它吸水了) 那有谁知道为什么放在盐水中的萝卜条变软了? (因为它失水了) 好的,有谁能告诉我萝卜条是由什么构成的? (细胞)形码也就是说,萝卜条的吸水和失水实际上是什么吸水和失水?(萝卜条的细胞吸水和失水) 、问:什么是盐水?(加了盐的水) 好!盐水中能看到盐吗?为什么?(看不到,因为盐溶解到水中了) 对了!象盐水这种我们就把它叫溶液。那么,往一杯水中加一勺子盐和往一杯水中加两勺子盐得

9、到的盐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加两勺子盐的盐水更咸,因为它的浓度更大) 很好!那么谁来告诉我实验中盐水的浓度和清水中的浓度哪个大? (盐水的浓度大) 不错,那么细胞内的细胞液是不是溶液? (是)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清水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盐水的浓度三者的大小关系如何? (清水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盐水的浓度) 、在讲其内在规律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可以用拔河比赛的例子来 讲述:在拔河过程中,如果两边的人数不同(假设每个人的力气一样大),绳子会朝哪边移动? (人多的那一边) 其实这个道理和细胞吸水或失水相似,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就像一个个的人,而水就是拔河绳,他们也在拔河,大家想想,哪边会获胜

10、,浓度高的还是浓度低的?(浓度高的一边) 那么水(拔河绳)往哪边移动呢?(浓度高的一边) 、设计的练习题如下: 1、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吸水? ( ) A、周围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 C、周围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 D、任何情况都可以 2、做凉拌黄瓜时,为什么盘子里会留下很多水分? ( ) A、盐水的浓度大于黄瓜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B、盐水的浓度小于黄瓜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C、盐水的浓度大于黄瓜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D、黄瓜细胞通到盐变成了水。 3、发蔫的青菜放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会变得硬挺起来,这是为什么? (答:清水的浓度小于青菜细胞液的浓

11、度,细胞吸水。)4、家里腌好的酸菜是软的还是硬的?为什么?(答:软的,因为泡酸菜用的盐水的浓度大于青菜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而变软。) 、问题有: 1、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的根毛不但不能从土壤中吸水,反而会失水? (答: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时。)2、有的人在种庄稼时,一心想让自己的庄稼长得快,便一次施很多的肥料,这可取吗?为什么? (答:不可取,因为大量施肥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从而使植物不但吸不到水,反而会失水。)3、在一些地方,存在盐碱地(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盐碱),而这些盐碱地上一般的作物长不好,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盐碱地中土壤溶液的浓度太高,几乎接近细胞液的浓度,一般的作物都很难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所以长不好。)五、课时安排 本节课的安排为:引入3分钟,学生阅读预习5分钟,讲述新课30分钟(包括学生的讨论及中间的练习),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