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

上传人:99****m 文档编号:16465463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课件【三篇】【篇一】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教学重点: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2、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教学难点:把握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读,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

2、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

3、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2、创作背景黄河颂是抗日战争时期,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中一首独唱歌曲的歌辞,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三、解题: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四、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注音山巅(din)澎湃(pngpi)狂澜(kungln)屏障(pngzhng)哺(b)育浊(zhu)流九曲(q)连环浊流(zh

4、u)滋长(z)2、释词山巅:山顶。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哺育:喂养。五、合作探究: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一往无前、无坚不摧2、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颂黄河部分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历史贡献、地理特点、自然特点3、结合时代背景,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精神。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5、4、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5、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六、总结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七、作业布置【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诵读文本,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字的

6、读音及在文本中的含义。2、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3、把握全诗语言特点。4、反复诵读,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力。过程与方法1、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如歌曲黄河大合唱龙的传人。2、搜集有关黄河的图片。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主体部分2、关键语句的理解、领悟。3、课文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难点1、把握语言特点。2、通过抓关键语句理解内容。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

7、合唱。2、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了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积累运用: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气魄()澎湃()滋长()屏障().宛转()哺育()狂ln()山din().二、完成下列多音字和形近字。(1)多音字。曲劈中长强(2)形近字。篮洲浊拜颠蓝州独湃巅伟彰阑违障澜癫嶂斓幛谰三、填空。(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原名()。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音乐作品,由()谱曲。作品由8个乐章组成,它

8、以()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2)诗人从自然特征、()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的思想感情。四、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1)黄河之水天上来,()(2)(),万里写入胸怀间。(3)()一片孤城万仞山(4)白日依山尽,()(5)大漠孤烟直,()五、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六、诗中望黄河滚滚的望字所望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表达作用?七、诗歌中反复出现啊!黄河!起来什么样的作用?八、把诗文分为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九、尝试着完成本文板式。我的问题: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黄河颂问题生成-评价单设计者:朱晓娟学校:北郭中学姓名:班

9、级: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列题目,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多元化展示。问题一、语言体味:1、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想想看,劈字好在哪里?能否换成分?2、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在你这儿发源。你认为把黄河比作摇篮好吗?3、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你怎样看待作者在文章最后反复吟诵这句话的意图?问题二、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2、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问题三、诗

10、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问题四、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问题五、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2、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问题六、请写出本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拓展题你平时了解历史典故吗?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写出下列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1)卧薪尝胆(2)三顾茅庐(3)负荆请罪(4)破釜沉舟A古战场:B历史人物(1)小组评价:2)(3)教师评价:(4)(黄河颂问题训练-评价单设计者:姬秀珍学校:方井小学姓名:班级:积累运用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山巅()澎湃()哺育()屏障()刀劈(

11、).二、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写出恰当的动词。()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万丈狂澜;浊流(),()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南北两面。三、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2)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伟大坚强!()(4)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四、词语填空。不屈不()惊涛()浪一()千里浊流()转九曲()环万丈()澜文明()国奔腾不()课内阅读。朗诵课文,回答1、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什

12、么?2、诗歌以啊!黄河!为标志,从哪三个方面歌颂了黄河?3、诗歌通篇用了第几人称的口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诗歌最后两句是重复的,作者这样写是想达到什么效果?课外阅读。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用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1、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什么?2、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两句中我分别指的是什么?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

13、抒写了大地遭受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翼。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拓展题你能列举出沿黄河各省区一些的石窟吗?【篇三】教学目标1、识记诗中的一些字词,读准字音,并体会诗中的一些句式和修辞的用法。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教学内容师生互动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合作、讨论、探究课前准备准备相关资料设计说明个案补充教学环节由描写黄河的古诗词名句导

14、入。1.课前导入2、检查预习情况3、整体感知内容4、合作探究5、拓展延伸6、当堂达标讨论学案课前准备部分。反复诵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作者感情课文内容的分析与评价对于课文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及理解拓展延伸生:七嘴八舌话诗句。师:肯定学生的内容并适当作出补充。生:讨论学案课前准备部分。生: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感情:1、进行个性化诵读课文。2、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3、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歌中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诗中哪一句给了你强烈的感染?并说说理由。师:指导诵读。把握节奏、体会感情。生:分析课文内容。并组内讨论问题:1、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师:作出评价,并作出补充。师生合作分析作者感情。生:积累与黄河有关的各种知识点。并完成学案达标题,并讨论答案。生:当堂背诵优美语句。1.用学生感兴趣的诗句导入,引出本文内容。2.了解本文的体裁、作者,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3.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线索及情节。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复述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及分析能力,深入发掘文章内容。5、培养学生说真话的品质,通过不同意见的讨论,开阔学生思维,培养良好品质。学生自主学习指导:1、读课文,反复品析2、读课文方法指导。3、赏析方法指导。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