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 名词解释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6464507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文学 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文学 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文学 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 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 名词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文学研究会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团。19 2 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 冰、郑振铎、王统照、孙伏园、叶绍钧、郭绍虞、许地山、朱希祖、耿济之、瞿 世瑛、蒋百里等十二人。以改版后的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主张“为人生的 艺术”关注社会和人生问题,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在文学创作、翻译、 研究等领域均有所成就。2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东京日本,主要由留日学生组成,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 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创办创造季刊、创作周报、创造日、创造 月刊、洪水等刊物。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也同时受到了 “新浪 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应忠于作者内心

2、,重 视文学的美感与时代使命感,推崇创作直觉与灵感,奉行浪漫主义,受到当时新 兴的现代主义创作潮流的影响。体现出与文学研究会迥然不同的艺术倾向和美学 研究。3创造社小说主要作家有郁达夫、郭沫若、周全平、倪贻德、王以仁、张资平、成仿吾等。文 学研究会作家庐隐的创作风格和创造社相近。4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 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 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 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

3、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5. 学衡派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秉承新人文主义立场的流派。其基本主张也代表着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趋势,与新文化运动殊途同归。1922年创刊学衡杂志, 标志着该派的诞生。代表人物为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以 东南大学教授和学衡杂志为基地。6. 甲寅派1925年,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甲寅周刊,发表 了评新文学运动等文,倡导尊孔读经,提出“读经救国”反对白话文学。 甲寅派以章士钊为代表,以甲寅为阵地。反对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 主要反对派。7. 一校一刊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一校指“蔡元培执掌的”北京大学。

4、蔡先生倡导的“思 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使北大不再是“官僚培养之所”成为新文化 的发源地和五四精神的摇篮;一刊指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1 1917年冬迁北京 后,由新文化倡导者担任编辑和撰稿,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8.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 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 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 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 刊和1930年创

5、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 卞之琳等。9. 新月社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 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该社活动在 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等。前期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期创办新月月刊(1928310),诗 刊周刊(1931年)。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 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10. 问题小说由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作家发起的小说创作潮流,是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 的小说。主要涉及劳工

6、、女性以及伦理和宗教等问题。初期问题小说中的部分作 品专以“爱”与“美”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但大多只提出问题而没有答案。主 要作品有胡适的一个问题、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叶绍钧这也是一 个人、王统照沉思、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11周译小说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在清末合作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与晚清译界在翻译 中随意发挥不同,周氏兄弟采用直译方式,使用文言、古字,并关注西方文坛最 新出现的小说和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此集在当时声名不著,销售很惨淡,但 其翻译理念和文学趣味却对后世影响至深。12. 林译小说中国清末民初著名翻译家林纾,运用古文,且全部采用合译的形式,即在别 人的口头翻译合作下完

7、成。他以极好的古文修养,娴熟的表达技巧和流畅 的文笔,形成了他独特的译文风格。第一部林译小说是1899年出版的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译成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以后著名的如黑奴吁天录 等。为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开辟窗口的同时也对周氏兄弟、钱钟书等众多新 文学作家产生了影响。13. 自序传小说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叙述者、作者和主人公的合一;以内心独白的形 式,进行自我表现和自我暴露,表现青春期的情感 性的苦闷与生的苦闷,挑 战了古典文学的禁忌。13.乡土小说所谓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 色彩的小说,也指“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

8、 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 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 农、彭家煌、许杰等。14. 双簧信新文化运动初期,胡适、陈独秀等提出“文学革命”的有关主张没有引起社会的 广泛关注,于是,钱玄同即化名为王敬轩致信新青年模仿旧文人的口吻, 将反对派的主张加以汇集,之后由刘半农复信并逐条批驳这样发表了 “双簧信”, 从而引起了广泛注意。15. 零余者 新文化运动初期,文学革命的主张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钱玄同化名 王敬轩致信新青年模仿旧文人的口吻,将反对派的主张加以汇集,然后由刘 半农复信,逐条批驳,从而引起了

9、广泛的注意。17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便以此为肇始,陈独秀主编,初为同人刊物,1917年冬迁北京后,新 青年集结了一批倡导新文化的人物,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919年借 “五四”运动大势将整个新文化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 动的思想特色,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用西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 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新青年的带动下, 各种报刊和出版物争相译介西方人道主义、进化论和社会主义思潮等思潮理论, 刷新了中国人的思想,为批判封建专制文化提供了各式武器,同时也是进行了思 想启蒙。18.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 “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 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 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 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 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 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 启后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