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和稳态复习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6460873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3.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环境和稳态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环境和稳态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环境和稳态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内环境和稳态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环境和稳态复习(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 内环境成分的判定及其与细胞内液的关系2.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 以探究人体稳态调节机制为背景的实验设计 重点难点:(1)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2) 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3)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 体液:人体内的全部液体,统称为体液,其组成如下:血浆一细胞外液丿组织液内环境体液I淋巴I细胞内液2. 内环境: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其各成分的关系如图:(1) 血浆成分通过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组织液,组织液成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渗入血 浆。(2)

2、 组织液成分单向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到达左右锁骨下静脉回 到血浆。(3) 淋巴循环可以调节血浆与组织液间的平衡。血浆绢织液内环境成分与细胞内液的判断方法:(1) 血浆与淋巴、淋巴与组织液之间是单向转变的,即组织液可以成为淋巴,淋巴可以回流 为血浆,但不能原路反向。(2) 血浆与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相互渗透。3. 内环境的成分(1) 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营养成分:02、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代谢废物:C02、尿素等。(2) 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H2O2 酶、细胞呼吸有关

3、酶、复制转录翻译有关酶、转氨酶等各 种胞内酶。4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5.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而血浆则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血浆蛋 白一般位于血浆内,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它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 分。特别提醒: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直接发生物质交换,没有细胞外液组成 的内环境。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虽来自于内环境,但不是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被 分泌后可以与外界直接接触,不属于内环境。二、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

4、关系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 器官系统的参与。组织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具体物质交换 过程如下图所示:co2 废物养料02内环境V组织细胞W养料细胞外液废物AX)2、H2(废物/卜食物021 CO2+H2O泌亦H20、无机盐L尿素等皮肤Ito、尿素、 L无机盐等外界环境1O2 的进入 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和系统的参与。首先氧气借助呼吸系统进入肺 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系统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 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2营

5、养物质的进入 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再经循环系统的运输才 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组织液,接着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3CO2 的排出与氧气的进入相反,其途径为:组织细胞f组织液f毛细血管f血液循环系统f肺部毛 细血管f肺泡。4代谢废物的排出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先进入组织液,才能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后,借助呼 吸系统、泌尿系统或皮肤排出体外。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1) 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 渗透压的成因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咼低1越多越大越高1越少越小越低1(3) 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其中

6、细胞外液渗透压 的90%以上是由Na+和C1决定的。2酸碱度(1) 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约在7.357.45。(2) 维持因素:与含有 碳酸氢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等离子有关。(3) 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Na+、K+和碳酸氢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有机酸 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3温度(1) 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宜温度也是37C左右。(2) 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四、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 内环境稳态的事实:pH(7.357.45),温度(36.537.5C左右),血糖浓度(0.81.2 g/L), 渗

7、透压(约为770 kPa)等,可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稳态,而不是某一恒定值。(2)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参与调节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体液, 但都经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实现。免疫系统则对稳态调节和维持起保证作用。各器官 系统的分工协作可在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中体现,如下图所示:皮肤泌尿系统食物。2、养料等 口十、组织细胞 co2尿素;等代谢产物门|排泄 空气=器=壮訐聲二卿應 比听(内环境) 消化系统厂纂T淋巴残渣排遗(3)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如温度、pH的改变会影响酶的活性。

8、五、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人体健康运用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如渗透压、pH、温度稳定的机制,分析有关人体健康的症状, 以便加深理解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渗透压的平衡。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四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 机盐,使无机盐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2血糖的平衡。当我们长时间没有进食时,常感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这是由于葡萄糖 供应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引起的。3体温的恒定。当我们感冒发烧时,食欲低下、精神不佳,这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 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生理活动紊乱的缘故。4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9、1)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 高,吸水造成水肿。(2)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 分进入组织液。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使血浆、细胞内液 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水肿现象。六、血浆中成分的变化与人体的代谢和健康1从水的含量及平衡分析 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取水,同时又通过多种途径排出水,当血浆中渗透压升高时, 抗利尿激素含量上升,增加对水的重吸收。2从O2的含量来分析(

10、1) 刚进入高原的人,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呼吸频率加快,便于运输更 多的O2并排出CO2,以满足新陈代谢所需。(2) 短时间的剧烈运动,O2的量暂时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能量主要来自无氧呼吸。3.从蛋白质、废物的含量来分析(1) 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 营养不良使合成量减少; 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出现水肿现象。(2) 当代谢废物含量上升时,说明肾功能衰竭,会患尿毒症。七、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体温失调发烧、中暑等内环境与稳态全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中

11、,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 精子进入输卵管腔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2.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 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 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02C.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 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 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

12、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6. 人体组织液中的0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 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 2B. 2C. 3D. 67. 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A.3B. 5C. 6D. 108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 质( )A、NaClHClB、NaHCO3H2CO3C、NaOHHClD、NaHCO3 NaCl9. 一个健康

13、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A.盐增多,糖未增多B.糖增多,盐未增多C.两者都增多D两者都未增多10. 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A.增大B.减小C.不变D.趋于酸性11. 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是 ( )耗yzB.yzzC.zyzD.zxy二、多选题 (此类题型考试不考,仅供平时练习)15. 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浅黄色的液体 ,它来源于。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血清16.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17. 正常情况下

14、,在以下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葡萄糖B. 水和无机盐C. 激素D. 尿素18. 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 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B. 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屯匹C. HCO 分解成的 CO 可经呼吸排出232D.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19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20. 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B. 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C. 细

15、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D.肝脏储存的肝糖元在血液浓度下降时不断地释放入血液中21. 右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能推出的结论是( )A.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散失掉了B. 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C. 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 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非选择题:22.外界环境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 a 表示系统, b 表示系统, c 表示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2) 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3) 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

16、血液后,会使血液pH,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使血液的 pH 维持相对稳定。(4) 内环境相对稳定, 除了 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 还必须在 的调节下进行。(5) 外界中的0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层生物膜。破红细胞丙和矽滅(6) 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在图形 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0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23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 Na2CO3 溶液 乳酸、 pH 试纸。、实验流程步骤A组B组1

17、号试管2号 试管3号 试管1号试管2号 试管3号 试管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记录结果记录结果预测 结果结论(1)步骤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2)步骤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3)预测结果:A 组: 。B 组:。(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D)BDABDDBAABBCDABBCDABCDABCABDABDBCD3. D (点拨: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4精析: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代谢产物亦增加时,就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表现出 组织液生成增多

18、。由于淋巴是组织液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的,且单向汇入血液循环, 所以随组织液增加的同时,淋巴液的生成亦增加。 答案:A5.B (点拨:呼吸酶主要分布于细胞内)7.D (点拨: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要通过4层细胞膜,8层磷脂分子。血液中的氧气再 进人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还要经过红细胞膜的两层磷脂分子。因此共需经过 10 层磷脂分子)10. A (点拨:深呼吸有利于吸入更多的02,排出更多的CO2)11. B (点拨:依据变温动物体温调节规律分析作答)12. B (点拨,依据高等动物细胞获褥营养物质的途径分析作答)14.D (点拨:依据渗透作用的原理分析作答)21.BCD (点拨:安静状态下产热

19、主要是内脏,但骨骼肌产热是否完全散失不能确定)22解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 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 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1)由图可知a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为呼吸 系统;b吸收养料,所以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所以为排泄系统。(2)组织细胞内 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 遍认为,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0、。(5)外界中的02进 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 1 层细胞(2 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 层细胞, 2 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4)成熟红细胞 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O2。答案:(1)呼吸 消化 排泄 循环 (2)组织细胞内的 CO2 浓度高于组织液 (3)降低 NaHCO3 (4)神经体液免疫 (5)5(6)如图23: (1)等量蒸馏水(2)等量的乳酸(3)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上升;2、3号试 管pH变化不明显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4) 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 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