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发展史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6458294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机肥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机肥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机肥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有机肥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肥发展史(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有机肥料发展历史中国有机农业网 时间:2014.07.11 来源:有机农业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在肥料发展上也有着长期累积下来的经 验,其中有机肥料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拟就中国有机肥料发展历程与现状存在问题作 一研讨请大家指正。一、中国古代施用有机肥料简史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古老农业大国的地位,先民用自己的智慧与实践经验获得了用肥 养地的知识,逐步形成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种传统,使我国几千年的土壤肥力与粮食生 产得到相对的稳定。早在二三千年以前的奴隶社会中就有了锄草肥田、茂苗的文字记载。随 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编写了不少有关农事的书籍,如战国时期的礼记、汉代的

2、汜 胜之书、晋朝郭义恭的广志、唐朝韩鄂拼的四时纂要、宋朝陈敷的农书、元 朝王桢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清朝杨出的著作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 农业实践的深化,书中越来越详尽地论述了肥料的种类、作用、积造与施用的技术等;战国 时期荀子富国篇讲:“地可使肥,多粪肥田”。后魏时期 齐民要术更是讲述 了“踏粪法”。明代宝坻劝农书更是全面的讲述了“蒸粪法、煨粪法、酿粪法、窖粪 法等有机肥料制造方式。用现代科学观点来认识,可以说,在悠久的中国农业生产历史中孕育着如何充分地利用 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促其重新回归大自然,加速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以达到宏 观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保护人类生态环境

3、质量的先进思想萌芽。这种带有盲目性, 但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与劳动行为,使我国农业土壤的自然肥力得到了有效的然而是 较低水平的调节。上千年来文明古国得以生存下来,这一点在国际上至今还享有很高的声誉。二、中国近代肥料生产的发展20世纪初,在西欧学术思想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传播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化肥的生 产、试验与施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化肥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肥料的增产效果也得 到了较充分的发挥。就化肥工业而言,1905年中国开始引进化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只有两个小规模的氮肥厂,两个副产硫铵厂,当时化肥产品仅有硫酸铵一种,1949年年产 量约0.6万吨。新中国成立后,化肥工业

4、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3年前只生产氮肥,产量 约5万吨。自1960年起,在氮肥生产上采取大、中、小型厂并举的方针,即同时发展以生 产碳酸氢铵为主的年产合成氨0.3万0.5万吨的小型厂、年产5万7.5万吨合成氨的中 型厂以及引进并自行设计建立的、生产尿素为主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大型厂。到1983 年,全国氮肥生产量已经达到1109.4万吨;30年间增长了 220倍。磷肥生产是1953年开 始兴办的,仅是生产普通过磷酸钙的P2O5小型厂,至1956年产量为1.4万吨。1983年磷 肥产量达266.6万吨(P205)。由于资源所限,当时钾肥生产量仅2.9万吨。此外,微量元 素硼、锌、钼等肥料也有

5、生产。简言之,1949-1983年,我国化肥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生 产种类上,氮肥发展快,磷肥较慢,钾肥仅仅开始;而其中氮肥品种中碳酸氢铵占50%以上; 磷肥品种主要是低浓度的普通过磷酸钙与钙镁磷肥,占磷肥总量的98% ;高浓度的复合肥 料不到1%,同时还进口化肥,占国产加进口总数的1/5。按1999年我国化肥产量统计:总生产量为2938.4万吨,其中氮肥约占81.9%,磷肥近 17%,钾肥仅1.1%。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加快发展重钙、磷铵、硝酸磷肥与氮磷 钾三元复肥等高浓度磷复肥。到1999年上述复肥产量已占磷肥总产量的30.4%。大力加快 发展高浓度磷复肥生产也是为了加入WT0所

6、面临挑战的需要,一方面需要降低农业生产成 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需要提高我国复肥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在大力发展无机肥料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种问题:重无机,轻有机的不科学施 肥方式会污染生态环境,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威胁。通常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氮素肥料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1)氨的挥发和反硝化脱氮对大气环境的污染。(2 )氮素的淋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 污染。(3)氮素引起农产品,尤其是食品中硝酸盐的富集。(二)磷素肥料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1)磷素随地表径流造成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2)磷素生产过程中引起的大气氟污染, 而施用时可能带来重金属镉等的污染及放射性核素的污染。(三)有机肥料的缺乏和

7、偏重无机的习惯:降低了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包括抗病虫、抗 倒伏、抗寒、抗旱等,致使减产和产品品质降低。同时恶化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 状,破坏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正常比例,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当前,发展商品有机肥料,推广有机肥料已是中国肥料发展的必然趋势。2002年我国 有机肥料通过了 GB18877-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标准和NY525-2002有机肥料标准。标志着 中国商品有机肥料正式规范的进入肥料流通领域,将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经 10 年来的发展中国商品有机肥料生产以及应用已初具规模综述如下:(一)区域分布:一是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广东、江苏、福建,特点是具有良好的环保意 识

8、、相对成熟的技术支撑;二是有机肥料资源丰富地区,包括山东、河北等地区,有机特殊 资源地区。(二)2006年调查结果表明,山东、广东、河北、江苏、辽宁5个省的有机肥料生产企业 占全国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的50%以上。我国有机肥料生产企业1580个,大小不一,品种相 当多,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精致有机肥料类,不含有特定效应的微生物,以提供有机质和 少量养分为主;占 43.5%;二是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由有机和无机肥料混合或化合制成,既 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又含有较高的养分; 占 38.9%;三是生物有机肥料,产品除了含 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性微生物,占14.6%。

9、(三)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的规模(产能)小型最多(0.5-2万吨)77.5%;中型次之(2-10万吨)20.9%;大型很少(大于10万吨)2.6%。 2006年我国的商品有机肥料应用量947万吨(2007年接近1340万吨)。其中精制有机肥料 用量318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412万吨,生物有机肥料用量151万吨。(四)商品有机肥料的应用:从商品有机肥料应用的作物来看,开始主要是蔬菜、果树等 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特别是精制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还有一部 分应用到水稻、棉花等作物,目前,已经逐步向大田作物推广。从区域使用商品有机肥料来 看,主要集中在商品有机肥料资源丰富的地区和经

10、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 四:有机肥料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必然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于种种原因,商品有机肥料一直没有开展,本世纪2002年后,有 机肥料开始受到重视,近年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人们更是对有机肥料有了新的深刻 认识,开发利用呈明显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有机肥料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有机肥施用范围较大,作物和地域之间不够平衡 从应用作物看,有机肥料适宜于各种作物施用,但由于目前对有机肥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数量有限,各地70%以上的优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沼气发酵肥、饼肥等主 要集中施用于价值较高的果树、蔬菜及瓜类等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施用很少。而小

11、麦、玉米 等作物秸秆由于受耕作条件的限制,一般被归还给粮田。从典型农户分析,坚持使用有机肥料的农户占到12.5%,四分之三以上的农户在粮食作物 上不使用有机肥料,而65%的农户在种植经济作物时一直使用有机肥料。分析发展趋势, 37.5%的农户认为与过去相比,有机肥料的总量是“增加”趋势, 15%认为 “减少”, 47.5%认为与过去“差不多”。有45%的农户认为多用有机肥料一定能生产出优 质的农产品,且认为以后农民种地使用有机肥料的会越来越多。(二)应用方法不断完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各级政府及农技推广部门对有机肥料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加强,我国广大农村积制和使用有机肥料的方法手

12、段不断提高和完善。如通过推行畜圈改造和饲养条件的 改善,农家肥有机质含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较十年前增加了 35个百分点;通过秸秆还田 技术的推广,产生了“四增一减”的良好效应,即产量、土壤有机质、水分、蚯蚓数量增加, 杂草减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良性发展。但是,在有机肥料施用技术方面还有一些盲目 性和不合理性。譬如,一些有机肥发酵不够充分,对于农家肥、果渣等,一般都须进行堆腐 发酵,这样既可活化肥料中的养分,又可以杀灭肥中各种寄生虫卵、病源菌、杂草种子,去 除有害的有机酸和有害气体,施入土壤才能保证肥效和不产生副作用。在施用时与化肥混合, 可以起到保肥效果,大大提高化肥利用率;秸秆还田中存在着

13、还草量不合理,还田翻压质量 差等问题。另外,对秸秆还田的田块,要补施少量氮肥,以防止土壤微生物发生“起爆效应”, 与作物根系争夺养分,影响产量。(三)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首要的问题是秸秆的利用率太低,秸秆是我国最主要的有机资源年生产量达 3 亿吨以上;目前将秸秆直接还田的农户只占到25%左右。不及秸秆总量的1/3,还有32.5%农户把秸 秆拉回家当燃料,仍有 7.5%的农户将秸秆在田间当场焚烧。秸秆资源需要一些肥料企业综 合开发利用,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使这一天然的有机资源得到广泛开发利用。增施有机肥料能够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显著改善收获物 的品质,提高农业生

14、产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 和途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广大农民群众对有机肥料有了更加深刻 的认识,因势利导,加强有机肥料的开发应用,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 要进一步加大对有机肥料建设的重视和宣传力度增加有机肥料投入,搞好耕地地力建设,是“沃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正 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时期,种植业乃至整个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都与土壤结构 和肥力的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重要关系,而增施有机肥料,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才能够保持地 力常新,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各

15、级政府、农业技术部门都应切实重视加强有机肥料建设工 作,把有机肥源建设与保护、开发利用、有机肥应用技术的完善与提高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 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扩大宣传,认真落实,使广大农民群众正确认识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 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从而自觉施用有机肥料,使施用面积和数量都有一个较大提高。二 加大有机肥料商品化生产开发力度针对目前我国商品有机肥开发刚刚起步,层次低,规模小,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 对该类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对我国的秸秆等有机肥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研究制订有关开 发生产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快商品有机肥的开发和应用。三 加强对有机肥料建设的监督与管理目前,焚烧秸秆现象仍然比较

16、严重,每当夏收和秋播期间,就地焚烧小麦、玉米等秸秆现 象时有发生,这既污染了环境,破坏生态,又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建议政府制定相关的管 理措施,加大媒体的舆论监督,对一些违纪者要进行曝光和处理。另外,对市场流通的商品 有机肥料要按照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严格管理,确保有机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农业在使用有机肥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化肥工业的兴起而被冷落了,不少人 为此忧虑呼唤。随着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有机肥重新得到重 视,并逐渐作为产业悄然兴起。如今,只要在网上点击“有机肥”三个字,便有大量生产企 业的介绍成串而来。传统的有机肥被注入了新的生机。应运而生“运

17、”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农田一方面缺乏有机肥料,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大量有机肥资源 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污染环境。究其原因:一是有机肥料积制方式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笨重费 力、污秽脏臭的传统有机肥投入方式已难以实施。二是经济效益较低,垃圾、粪便的产出集中,要均匀分散到广阔的农田,必然要远距离运 输,这在劳动力价值上升的今天是不易办到的。发展有机肥料产业化,实行工厂化生产、无 害化处理,即通过就地收集、发酵、脱水、除臭、复混造粒等工序,生产有机肥料,解决有 机肥积、制、运输和施用过程中的“脏臭、苦累、效低”等问题。采用“先处理、后使用、 效益好

18、”的现代有机肥投入新途径,可以大大提高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秸秆综合利用 率。目前,不少有机肥企业正是利用上述有效途径发展起来了。前年,在全国农技中心主持召开的“全国有机肥料产业化研讨会”上,来自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代表们建言献策。他们认为,我国有机肥料产业化还处于一个初期的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机遇。但不容忽视的是,有机肥料行业发展不平衡,需要进 一步的引导和支持。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地区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发展、生产技术水 平、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国家对有机肥料行业的引导和支持。 一方面,国家要引导、规划有机肥料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应

19、在相关的政策上做倾 斜,使有机肥料生产企业享受到优惠的政策,包括产品增值税的减免、铁路运输的价位优惠, 以及项目建设和贷款等方面的优先考虑。业内人士呼吁,有机肥料管理缺乏必要的依托,急 需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否则将会严重地破坏行业的有序发展。在有机肥料发展初期,产品 均由企业自行制定标准,造成市场商品有机肥料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监督管理困难。目前, 部分不法企业趁机利用行业发展的不完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包括有机肥料中养分含量 不足、粒度不强、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给有机肥料行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行业管理 部门要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合法企业和广大农民利益,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有机肥 料行业行为。有机肥料生产也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必须加强技术突破。专家指出,目前该 产业化发展最直接的制约因素是有机肥料资源的发酵腐熟技术。这项技术一是缺乏优良的菌 种,二是对从国外引进的菌种缺乏规范管理。因此,除了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引进菌种的安 全性检测、监督和规范管理外,还应加大科研的力度。广西平果恒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利用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养殖粪便产业化 运作生产精制商品有机肥料,诚邀同仁到我公司指导共商大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