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微波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6454630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3.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合肥工业大学微波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合肥工业大学微波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合肥工业大学微波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合肥工业大学微波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工业大学微波实验指导书(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一 微波常规测量系统的熟悉与调整、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微波常规测量系统的组成,认识常用微波元件,熟悉其特性、在系统中 的作用及使用方法。2、熟悉常用微波仪器的调整和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1、实验系统简介频舉与功率监视部分图1-1常规微波测量系统微波常规测量系统如图1-1所示。系统中的仪器和主要元件作用如下:(1) 、信号源:产生微波信号。常用的简易信号发生器,包括速调管振荡器、速调管电 源和调制器。速调管振荡器产生并输出需要的连续或调制信号,速调管电源供给速调管振 荡器所需各组稳压电源,调制器产生方波调制信号(重复频率一般为1000Hz),对速调管 振荡器进行方波调制。标准信号发生器主要有

2、速调管和体效应管两类,在包含上述功能的 基础上增加了输出幅度调节器(可变衰减器)以及频率计等。(2) 、频率与功率监视部分:由正向接入的定向耦合器从主通道中耦合出一部分能量, 通过对该部分信号的监测,确定其信号源的频率并监视输出功率的稳定性,标准信号源往 往附有监测系统。(3) 、隔离器:是一种铁氧体器件,用于消除负载反射对信号源的影响。理想的隔离器 只允许信号由源向负载单方向通过(即对入射波衰减为零)。而全部吸收由负方载向源的反 射功率(即对反射波衰减为无穷大)。利用其单向传输特性,既保证了信号的正常传输,又 防止反射波进入信号源影响其输出功率和振荡频率的稳定。实用的隔离器正向衰减为零点 几

3、分贝,反向衰减为几十分贝。在没有隔离器时,可用固定衰减器代替。此时,对正向、 反向信号有同样衰减。(4) 、衰减器:分固定衰减器和可变衰减器两种。为电平元件,用来调节输出功率的大 小。调整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可以控制到达负载的功率,使指示器有适度的指示。固定 衰减器也可以用定向耦合器代替。(5) 、测量线:用来测量负载在传输线上造成的驻波分布,确定驻波系数、驻波最小点 位置和波导波长等,以便计算各种待测参数。(6) 、指示器:指示检波电流的大小,对连续波信号、常用微安表、光点检流计等指示 器。而对调制波信号,常用选频放大器做指示器。(7) 、负载:包括匹配负载、短路器及其它任何待测终端器件。(

4、8) 、频率计:用于测量信号源频率。在简单的测量系统中也可以将其接在主通道中, 接在副通道中的目的在于防止对主通道产生影响。在进行微波参数测量之前,首先要对系统进行调整。主要包括:根据要求调整信号 源频率及输出功率;调整可变衰减器使功率电平满足要求;系统调配;测量线探头 调谐,该部分调节本实验系统可不进行。主要调整步骤和原理介绍如下:(1) 、信号源的调整试验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不同型号按“点频”方式工作的信号源,其机械调谐旋钮置 于某一位置时,输出相应的单一频率信号。信号源的调整主要包括:调整频率旋钮,选 择需要的频率;系统调配使振荡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且输出功率最大;调整输出衰减 器,使信号源

5、输出功率满足测量要求。在使用信号源之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2) 、谐振式频率计的使用在厘米波段,广泛使用谐振式频率计(也称为谐振式波长计)。测量微波频率,实际上 是使用一只一端尺寸可调(一般用短路活塞)的单模谐振腔,将其以适当方式接入到测量 电路中,调整短路活塞(即改变腔体长度),使之与信号源频率谐振,谐振时活塞位置刻度 所对应的频率值,即为待测频率。谐振式的频率计读数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频率计上仅有用螺旋测微器读出的活塞 位置刻度,使用前先用外差式频率计或数字频率计校准,做出刻度一频率校正曲线(或校 正表);使用时根据读数从校正曲线或校正表上查出频率。另一种是直读式,即将校准的频 率值直

6、接标注在测微器的外侧圆筒上,使用时可直接读出频率。根据谐振式频率计藕合元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入测量系统中,其调谐指示曲 线也不相同。第一种:通过式频率计的接法。这种接法的频率计腔体具有两个基本耦合元件。通过 输入、输出耦合元件串接在测量系统中。当腔体与待测信号失谐时,通过输入棍耦合元件 进入腔体的信号很微弱,因而耦合输出也很弱,检波器指示会很小。严重失谐时,检波电 流接近于零,无检波指示。当调谐腔体尺寸使之与待测信号谐振时,进入腔体的信号最强, 耦合输出也最大。测量时,只要连续调节调谐机构,同时观察检波指示。当检波指示最大 时,频率计所对应的频率就是待测频率。第二种:吸收式频率计接法。该

7、种频率计腔体只有一个耦合元件。腔体通过耦合机构 与待测信号的传输系统相耦合,形成主通道的一个分支。腔体失谐时,基本上不吸收微波 功率,从而不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检波指示正常,当调谐腔体使之与待测信号谐振时, 腔体吸收功率很大,从而使检波指示明显下降。因此,在测量时只要缓慢连续调节调谐机 构,同时观察检波指示。当指示突然下降到最小时,频率计所对应的谐振频率就是待测信 号频率。(3)、测量线的调整与使用 测量线的构造主要包括开槽线段(波导、同轴线或者平板式)、探头装置(包括探针、 检波座和调谐器)、探头移动机构和位置测量装置等。探针伸入开槽线段中并通过轴向槽缝 可以左右移动,拾取开槽线段中的电场能

8、量,感应出与场强幅度成正比的电动势加到检波 晶体上。检波输出由指示器指示。因此,指示器的指示大小可反映出开槽线段内探针所在 位置的相对电场强度,再由测量线的位置刻度指示可确定一系列参数。探针伸入波导,相当于在波导中引入不均匀性,从而影响了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称 为探针的加载作用。为了分析方便,通常把探针等效成与传输线并联的导纳y二g + jb。 ppp 其中g为探针归一化电导,反映探针吸收功率的大小;b为探针归一化电纳,表示探针 pp引起附加反射的影响。在信号源和传输系统匹配的情况下,当终端接任意阻抗时,由于gp的分流作用,将使测得的驻波幅度比真实值要小。因为驻波波腹附近为高阻抗区,g的影p响

9、较大。b的存在将使驻波波腹点和波谷位置(主要是腹点位置)发生偏移。一般情况下 p探针电纳b为容性,将使驻波波腹点向负载方向移动。反之,当b为感性时,将驻波波 pp腹点向信号源方向偏移。但在终端短路或开路的情况下,由于此时驻波波节点处的输入导 纳y g的,所以y影响很小,驻波波节点位置不会发生偏移。而在驻波波腹点,b影 inpp响就将特别显著。减小g影响方法是适当的减小插入深度。插入越深,g影响越大,但灵敏度越高;pp插入越浅,g影响越小,但灵敏度越低。二者存在矛盾,必须权衡得失,适当选取插入深 p度。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灵敏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插入深度。一般插入深度为波导窄边的 10%左右。对三公分

10、波导系统,插入深度为l1.5毫米为宜。注一:交叉读数法如图 l-2 所示,首先将测量线探针置于驻波波腹位置,改变可变衰减器使之测量线检 波输出放大器的读数接近或达到满量程,然后移动测量线探针,在最小点两侧且在最小点 附近选取场强相等的两点,即等指示度点(测量线检波指示均为),记下测量线探针在1两个等指示度点的位置X和X,则最小点的位置为12图1-2交叉读数法确定最小点(1-1)X X + Xmin2(五)晶体检波器驻波幅度分布的测量表现为晶体检波电流的测量。预先知道指示器读数与开槽线中相 对场强的函数关系曲线。加到晶体检波器两端的电压V和检波电流I的关系,一般表示为I = KVn式中K为比例系

11、数,n为检波律。在一定电压范围内n可以认为是常数。通常检波电平较低小(对调制波而言,输出电压不大于几毫伏。对连续波而言,输出电流不大于10pA )时,即为小信号检波,可以近似认为是平方律检波,即n=2。在精确测量中,晶体的检波律n可利用对数关系。三、实验内容1、调整信号源,调整输出信号电平。2、测量工作频率,计算工作波长。3、调整测量线,用测量线测波导波长,计算工作波长,并与2中的结果比较。四、实验步骤在实验开始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各仪器使用说明书,熟悉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一)准备工作1、按图1-1检查测试系统,负载为短路片。2、将可变衰减器都置于最大衰减量位置。(二)信号源调整1、阅读信号源

12、使用说明书,按其说明进行调整。2、减小可变衰减器1和3的衰减量,使指示器2有明显指示。(三)频率调整1缓慢调整检波器的短路活塞,反复调整检波器的调配螺钉,使检波器指示器2指示 较大或接近满量程。2缓慢调整谐振式频率计,使谐振于信号源频率(对吸收式频率计,检波指示器 2 突然减到最小。对通过式频率计,检波指示器2突然增到最大)。实验中用的是吸收式频率计。3、读取频率计上的频率值或读取谐振时测微计刻度值,记录信号源频率,并计算工作 波长。(四)测量线的调整1减少可变衰减器2 的衰减量,使测量线检波指示器1有明显指示。(最大偏转有三分 之二刻度以上)2移动测量线探针至驻波最大点位置(注意:在移:过程

13、中分需随时调整可变衰减器 2 使检波指示适中)。五)波导波长的测量。1、移动测量线探针,用交叉读数法(注一方法)测量测量线(开槽波导)中的驻波最 小点位置。两相邻驻波最小点之间的距离为才玉计算平均波导波波g 1、 由公式1-8)九rTT21c式中九=2a ( BJ-100 型波导:a 二 22.86mm, b = 10.16mm。BJ-48 型波导:ca 二 47.55mmb 二 22.15mm。可得1-9)按照式(1-9)计算工作波长,并与步骤(三)的结果相比较。思考题:1、在实验报告中需画出微波常规测量系统图,并说明各元件和仪器在系统中作用2、在实验报告中给出调整测量线为最佳输出状态的步骤

14、。3、如何用谐振式频率计监测工作频率?4、确定波导波长时,若用确定驻波最大点位置的方法,与用确定驻波最小点位置的方法有何区别?实验二驻波系数测量(一)、实验目的掌握用直接法测量驻波系数(电压驻波比)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如图2-1所示,测量单口器件的驻波系数时,待测器件接在测量线输出端;测量双口 (或多口)器件的驻波系数时,需要输出口接s 1.02的匹配负载。L _图2-1电压驻波比测量电路* 直接法对中小驻波系数(一般S 6或更小),可以用接法测量,即移动测量探针,根据在驻波 最大点和最小点时指示器的指示Q 和Q,按下式计算待测器件的驻波系数。maxmin(2-1)a )max2 .丿m

15、in式中n为晶体检波律。在检波功率电平最小(小信号检波)的情况下,可取n=2,则(2-2)amaxk amin为了消除由于检波律不确定而引起的计算误差,可以按实验一的方法预先对晶体定标, 确定出检波律,然后计算待测器的驻波系数。三、实验步骤(1) 按实验一的方法,调整测量线为最佳输出状态;(2) 用直接法测量以下五种不同负载情况下的驻波系数:(a) 短路片;(b) 开路负载;(c) 匹配负载;(d) 任意负载;(e) 喇叭天线;(3)结合传输线上不同工作状态的特性分析,联系以上实验结果,深入理解传输线 工作状态与所接负载的关系。四、思考题1、 结合实验内容,说明在测量线终端接以上不同负载时,传

16、输线分别工作在什么状态? 此时选频放大器的指示有何特点?如何解释该现象。实验三 阻抗测量与匹配技术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线法测量微波器件阻抗参数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阻抗(或导纳)圆图在阻抗测量中的应用。3、熟悉阻抗调配技术。二、实验原理(一) 驻波法测量微波器件阻抗参数的原理 当微波传输系统的终端负载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匹配时,就会产生反射,在系统中 形成行驻波或纯驻波。由传输线理论知道,对于一段无耗传输线,距负载参考面距离为d的任一点的阻抗Zin和负载阻抗ZL,传输线特性阻抗Z 0之间的关系为:2兀dZ + jZ tg L 0 入Zin4-1)-Zg-0 Z亠Z t 2乙 Z + j

17、Z tg 0 L 入又因为在电压驻波电小点的输入阻抗为:4-2)in所以,当线上某一电压驻波最小点距负载的距离为d 时,该点的输入阻抗同时满足(4-1)min和( 4-2)式,即Z + jZ tgL02兀dmin九2兀dZ 0 + jZLtg 丁简化此式,得到Z、Z、S、L0d 之间的关系为min1 - J Ptg2兀dmin(4-3)九2兀dmin九归一化负载阻抗Zl为.2兀 d1 j PtgminZ九Z Lgl z.2 兀 d0 P Jtg九 ming设 Z R +jX贝 yL LL2兀d.2兀dP2 COS2min + Sin2min(4-4)(4-5)G - P 2 )cOS 2:dm

18、in - sinX LP2 COS2.2兀dmin-九2 兀 d2 兀 d ”-min + Sin2ffiin-九九gg(4-6)九九阻抗测量装置如图4-1所示。短路活基图4-1 阻抗测量装置图为了避免复杂的运算,可以利用阻抗圆图求解,如图4-2所示。在图圆上,以测得的Sd 做等S圆。从等S圆与极小点轨迹的交点A处做沿等S圆逆时针(向负载方向)转动mn九g 电长度到B点,贝忡点的阻抗即为归一化负载数阻抗。图4-2用阻抗圆图求解负载阻抗(二)驻波最小点的位置的确定通常测量线探针至负载参考面有较长的一段距离,不能直接测出负载至第一个驻波最小点 的距离d ,需要采用间接的方法。其原理如图4-3所示。

19、min匹配信号源 监视部分和 可变裒减器时布7?器布rI图4-3最小点偏移量Jin的确定终端接短路片,将探针置于测量线终端短路时的驻波最小点位置Di,设标尺刻度为Jn九该点至短路面的距离为寸。去掉短路片,接上待测器件,则驻波图形将发生变化,最小 点Di将向信号源方向移动。向信号源方向移动测量线探针,找到邻近的第一个驻波最 小点位置D,设标尺刻度为d2,则D距终端的距离为 2 2(47)d = |D D | = |d d |min2121(三)匹配技术为了使负载与传输系统匹配,可以在负载与传输系统间加入调配元件。调节调配元件, 使之产生一个附加反射,它与由于负载不匹配而产生的反射波大小相等,相位

20、相反,互相 抵消,从输入端看去没有反射。调配元件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要求灵活选用。例如可以在系统中加入隔 离器(主要用于源端匹配)、膜片、销钉等。也可以加入可移单螺钉、固定位置的多螺钉、 支节线等。以可移单螺调配器为例,说明调配原理。在一段开槽波导段上安装一个位置可调的螺 钉,螺钉插入波导中,插入深度亦可调,就构成可移单螺钉调器。将其接在测量线与被调 配负载之间,即可进行调配。图4-7调配原理图解设系统终端负载的归一化导纳为yL,在圆图上处于位置A点,如图4-7所示,移动单 螺钉的位置和插入深度,就是要找这样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参考面上向负载端看入一输 入导纳为y = 1+jB。在圆

21、图上相当于从A点沿等圆移动到等S圆与G = 1圆的交点B(或in交点C),(图上B点导纳值1 + jB,C点导纳值为1-jB)在这个位置改变螺钉插入深度, 相当于传输系统上并联一电纳卩jB,使与原来的土 jB相抵消。此参考面上总的导纳值为1。 实现匹配。在圆图上相当于从B或C点点沿G = 1的圆移动到原点。此时S=1达到了阻抗 匹配的目的。实际上,通常采用逐步减小驻波系数法进行调配。即先把测量线探针置于驻波波谷点 处,配合调节单螺调配器的水平位置和螺钉插入深度,使指示器读数有所增大,并随时跟 踪驻波波谷,看其是否增大,如此反复进行,直到驻波波谷值再不能增大为止。或把测量 线探针置于驻波波腹点处

22、,配合调节单螺调配器的水平位置和螺钉插入深度,使指示器读 数有所减小,并随时跟踪驻波波腹,看其是否减小,如此反复进行,直到驻波波腹值再不 能减小为止。然后测量其驻波系数,看其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继续上述方法进行 调配。三、实验内容1、测量开口波导或任意负载的归一化阻抗。(1)测量线调整至最佳输出状态,输出端接短路片,用谐振式频率计测量并记录工作频率用实验一方法计算波导波长九。g(2)在测量线中段取一驻波波节点位置必,设标尺刻度为di,置探针于位置必保持不动。(3)取下短路片,使测量线输出端开口或接上任意负载。向信号源方向移动探针,找到与D相邻的波节点位置D (设标尺刻度为d2),计算d = |d -d I,即为从负载向 122min21信号源方向出现的第一个波节点的位置。(4)用前直接法测量驻波系数。(5)计算开口波导或任意负载的归一化阻抗2、用双T调配器或单螺调配器调配,了解双T调配器的原理用逐步减小驻波系数法,仔细调整可移单螺调配器的螺钉的位置和插入深度,用测量 线检查驻波系数。(调配方法见(四)匹配技术的有关部分),例S 1.05。思考题:1、测定d 时,是否一定按本实验所述向信号源方向移动探针?如果向负载端移动min探针找驻波节点,应该如何处理。2、波导终端短路时的阻抗值为零,而开口时的阻抗值为什么不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