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

上传人:hong****2021 文档编号:16445785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月挨次记事)。这是一部特别宝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很多重要的史料。这部书特殊长于记述战斗,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齐国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好的内容,盼望对你们有所关心,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一 学习目标: 1、深化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缘由。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解推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4、借助课文解释及词

2、典读懂课文内容,并把握文中对句意表达起关键作用的实词。 5、从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理解课文,为与下文的比较阅读作预备。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斗,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斗中把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由于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四 教学主要过程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同学朗读课文之后,老师订正读音,订正语调。)导入: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等导入。 1、个读、齐读课文。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

3、读出“否定”的语气。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确定”的语气。 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谈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2、再读课文。 二、点读课文: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解释,要求同学“点”着课文解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仔细点读课文解释。 2.同学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3.老师点出应当重点理解的10个词:鄙安加信孚狱绩轼焉靡 4.同学边读课文边温习对课文解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

4、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老师听同学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四、品读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大事进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第一自然段: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预备呢?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二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实词、虚词,特别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缘由。 力量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

5、”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诚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斗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齐鲁长勺之战就是其中的典型战例。今日我们学习的曹刿论战就是谈谈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1、左传 2、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斗故事。 3、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

6、曹刿是当时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播放示范朗读,同学听读,把握字音,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 刿() 2、同学大声读课文,结合解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争论沟通时解决。 3、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 明确:依两条线索概括: 一条是大事进展的线索(迎战奋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四、合作沟通,研讨探究。 阅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讨探究下列问题: 1、曹刿请战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三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

7、缘由。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同学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同学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本文记述战斗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理解曹刿有关战斗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朗读了全文并合作疏通了文意,同学们在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上还有什么困难吗?(有则关心解决) 今日,就让我们来一起关注文章的内容。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那么他是如何论战的呢?曹刿通过他的“论”又

8、表现出怎样的形象特点呢?让我们通过详细的分析来共同了解一下吧。 二、研读第一小节 1.让同学齐读第一小节 2.提问:面对“齐师伐我”这样的局面,曹刿有何反应? 3.让同学思索:一个“请”字说明什么? 曹刿是何身份呢? 那么在“齐师伐我”这件事上同乡人和曹刿的态度有何不同呢? 让同学再读两人的对话,并指名同学翻译这两句。 “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看出同乡人对战事漠不关怀,觉得事不关己。而曹刿的一番“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言论,不仅道出了他请见的缘由,而且表现出他是一个关怀国事,有责任感的人。 老师总结:从曹刿的请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一般的百姓,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主动恳求进见鲁庄公,足见他

9、一腔爱国的热忱和一份以国事为己任的责任心。 4.鲁庄公之后,曹刿和鲁庄公争论了什么问题? 5.齐读这一部分,让同学看看鲁庄公认为作战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又是怎样评价的。 6.曹刿在见鲁庄公时其实心中已有战略,为何还要问鲁庄公呢? (明确:引导鲁庄公,让他自己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 7.再齐声朗读第一段,让同学思索,在战前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是否印证了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老师总结:文章的第一小节,通过记叙曹刿和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两段对话,紧扣“论”字呈现了曹刿的爱国热忱和政治上的远见。 三、研读其次、三小节 1.战场上的曹刿是否也发挥了他的作用呢?让我们齐读二、三小节 2.指挥作战的

10、有两个人曹刿和鲁庄公,他们在战场上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 3.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曹刿的解释可分哪几层意思? (两层。指导同学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译一译,再理解。) 明确:不攻击的缘由时机未到,攻击的原因“彼竭我盈”; 不追击的缘由“惧有伏焉“,追击的原因“辙乱旗靡”。 表现曹刿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老师总结:曹刿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需把握有利的时机,要依据双方的士气、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推断。 4.再读这一部分,让同学思索,在作战和论战的过程中,是否又印证了曹刿的那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 老师总结:文章的其次、三小节,同样是紧扣“论”字,战场上的简洁坚决的话语和战后令人恍然大悟的

11、解释,不得不让我们佩服曹刿的卓越才能。 (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 1.争论归纳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要求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说出三句来。) 2.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支配的?为什么这样支配? (同学思索争论后归纳) 曹刿论战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斗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支配详略得宜,生动耐读。 (1)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 (2)其次段不作战斗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 (3)、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写曹刿论“何以胜”。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化的学习了曹刿论战这一名篇,了解了处于弱势的国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熟悉了深明大义,才能出众,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和责任感。课后你们还可以去阅读更多的惊心动魄的古代战斗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