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6442875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 申报专业 机械加工技术 所属专业大类 加工制造大类 项目单位(盖章) 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所属市州 长沙市 项目负责人 周永新 项目联系人 周永新 联系方式办公 073187030168 号码 电子邮箱 Zhouyongxin2000sina 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制二一一年六月序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20)、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2、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方案)的通知(湘教发201113号)精神,我校在充分听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意见、认真论证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决定申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通过三年的建设期,达到“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试行)”中的建设要求,以此带动我校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并在全县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湖南省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分析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中的任何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并提供装备;在国民经济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占60%以上。当前

3、,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已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通过实施集群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已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制造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和电气设备制造业四大优势产业集群,继2007年成功跨过千亿元产值大关之后,2008年又成功迈上2000亿元的新台阶。同时,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将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致力培育、打造“千亿产业”和“千亿企业”,力争2015年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000亿元。据湖南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调研结果显示,未来五年内,为支持行业的快速发展,每年至少需要新增6.5万名应用性技能型人才。2长沙市对机械加工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从长沙市劳动部门获悉,目前长

4、沙市的机电产业规模在全省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高新区发展迅速,现每年机械加工专业技术工人的缺口已经超过1万人。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沙市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行情,我们走访调研了三一重工、楚天科技、湖南三星机床、合丰数控、湖南中财集团、中联重科等企业,上述企业都是长沙地区重型机械、机电设备生产行业的骨干企业,它们均是集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在调研过程中,各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在机械加工、数控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相应紧缺,每年需求量较大,这也为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发展、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利的基础。3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金洲新区对机械技术人

5、才的需求分析近几年来,宁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工程机械加大配套力度,大力推进产业集群,促使全县工程机械形成主业突出、副业配套、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宁乡工程机械风起云涌,集群效应明显。特别是宁乡经开区、金洲新区、夏铎铺机械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近年来引进了三一重工、楚天科技、湖南三星机床、合丰数控、湖南中财集团等大型企业,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各企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中等技术应用人才。据调查,就宁乡经开区、金洲新区、夏铎铺机械工业园区每年机械加工技术人才需求量在1000人以上,这也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

6、广阔的就业空间。4政府、教育两级部门高度重视,加快学校硬件建设,为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009年6月,我校在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近2亿元在金洲新区建设全新职教中心,已于去年8月份实现了整体搬迁。其中,新校区实训楼、实习车间面积达m2,投入实习、实训设备1530万元,办学条件将大大改善。为加快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机械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建设基础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创办于2001年,是我校四大主体专业之一,创办以来一直作为拳头专业来重点建设,属加工制造大类专业。本专业现有在校学生315人,具有一支学历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

7、师资队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中级职业资格证获证率都在95%以上。近十年来为社会输送机械技术人才1600多人,为高等职业院校输送合格新生400余人,为沿海地区及宁乡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中级技术型人才。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毕业生就业渠道拓展等方面成绩斐然,专业建设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走在学校专业建设的前沿。1、坚持校企合作,初步形成了多样化的办学模式(1)建立了政府引导、校企互动、行业协调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校企合作指

8、导委员会,由政府牵头,学校、企业领导、技术人员、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制定了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章程及具体实施办法。学校不断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利用寒、暑假及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践,另一方面,每年均邀请企业专家参加专业调整和课程开发研讨会,共同修改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建设。(2)建立了工学结合、互利双赢、校企共赢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源、技术、信息等方面及学校在生源、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实训教师缺乏、

9、实习设备不足三大难题;企业解决了员工继续教育师资馈乏、劳动岗位应急困难等难题,同时,企业也能享受到政府相关优惠政策,提高经营收益。学校与湖南合丰数控签订了“外协零件加工合作协议”,利用我校现有实训车间实习设备开展零件加工项目,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参加真实性生产实习任务,达到“零距离”上岗目的;另外,通过学校培训中心,为湖南三星机床、湖南中财集团进行员工岗前培训、员工操作技能定级考核等,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双赢,也为学校培训创收开辟了途径。2、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初步形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理论与实践一体、考证结合、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能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机械制造类从业

10、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需要,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仅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制订了如下“理论与实践一体、考证结合、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1所示)。图1-1:“理论与实践一体、考证结合、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模式(2)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根据企业的需要,按照专业对口、保证专业培养规格的基本原则,克服种种困难,大力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先后与三一重工、楚天科技、合丰数控等企业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2010届学生“订单式”培养的比例超过本专业同届在校生

11、的35。3、积极探索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课程结构。(1)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兴趣爱好,2009年我校打破了原有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的课程结构模式,科学合理地确立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设立了公共模块、专业模块和领域岗位模块三大模块,并在今后不断进行完善。模块一、公共模块:分人文素养、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模块;模块二、专业模块:按行业或岗位群设置(普通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焊接技术工种、钳工等),不同的专业方向体现不同的岗位模块内容。在专业模块中,对于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内容建立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公共模块。模块三、领域岗位模块:以具体的普通

12、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焊接技术工种、钳工等职业岗位流程为导向,分别设置操作岗位,每个岗位明确岗位目标和要求,知识和技能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力求反映实际工作的岗位要求和技术操作要求,避免教学和实际脱节的缺陷。各岗位模块的课程内容要遵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能了解不同岗位工种的操作内容,以便毕业后能更快更好适应岗位要求。(2)重视实践性教学,强调双证结合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达到4:6,且实践课的授课时数占专业授课时数的60。实践课程包括在专业实训车间的实习操作和多媒体机房教学中进行仿真模拟实训

13、,实践课程教学最终形成学生的专业技能。课内实训专业教师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来设计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习结束后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实习体会和经验,写出实习报告。同时,本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还积极引入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CAD证、车/铣中级证、数控车/数控铣中级证、钳工中级证、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实施双证书教育。学校将双证培训纳入了日常教学工作管理,将专业教师考证培训工作成绩纳入其工作质量评价机制,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的人数逐年不断增加。2010年学生考证合格率达到95。4、优秀的师资队伍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研组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拥

14、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长沙市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机械加工制造研究会理事1名、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钳工技能竞赛评委2人、数控车技能竞赛评委2人,数控铣技能竞赛评委1人,专业教师在本专业领域的学术造诣高、实践能力强、教育教学深受学生喜欢。主干课程教师本专业相关职业经历丰富、教育改革与质量意识强,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较全面的把握能力,应用技术开发、推广能力较强,教研、科研成果丰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目前共有专、兼职教师共24人,其中包括聘请有行业、企业专家3人,高职院教授1人。职称结构适当,学历结构优秀,年龄结构协调,教师队伍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表1-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5、一览表项目人数百分比专业教师人数241职称结构高级职称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业资格728中级职称或中级专业技术职业资格166667初级专业技术职业资格1417其中:“双师型”教师人数1458332学历结构硕士人数(含:研究生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人数1417本科学历1875专科学历520833年龄结构50岁以上6254050岁416673040岁62530岁以下833335、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实验实训设备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现有专业实验室、实习实训车间共8间:机械基础实验室、机械制图实训室、焊接实训车间、普通机械加工实习车间、钳工实训车间、数控(车、铣)实习车间、电火花成型、电火花线切割实习

16、车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ro/E)多媒体机房。现有实验实习设备:CA6140普通车床20台;普通铣床8台;普通磨床8台;CAK6140数控车床8台;HX7140数控铣床4台;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1台;线切割机床1台;B6063D牛头刨床1台,MBA1312精密半自动(万能)外圆磨床1台,X5036B-I万能升降台铣床1台,ZQ4116台式钻床8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ro/E)多媒体机房2间;钳工实训设备(可同时容纳60个钳位);焊接实训设备(24个焊接工位);常用机构及传动原理教学模型齐全;另建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三一重工、楚天科技、湖南三星机床、合丰数控、湖南中财集团、中联重科

17、等。6、丰硕的教改成果与专业教学资源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从开办起,就以敏锐的技术眼光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并将其引入到专业教学中来,以面对当今加工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及市场对加工人才能力、素质提出的要求,构建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开发了机械加工技术模块化教学、车工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正在组织专业教师着力编写的数控车工实训指导书和数控铣工实训指导书计划于今年9月正式出版,在校内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开发了主干专业课程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建立了专业试题库,制定了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技能考评标准;自制及购置了视频教学带及相关软件。7、完整的教育教

18、学质量保证体系教育教学质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办学以来,我校一直坚持将“质量立校”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形成了教务科、专业教研组共同监督、共同考核的教学督导机制。为了保证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教务科、教研组会同专业负责人共同监督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建立了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职责分工上,教务科负责专业教风、学风建设日常检查、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估、教学建议收集和反馈、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教研组负责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带头人建设、专业科研工作。在教学督导的各个环节上,都有相应质量控制措施。8、专业研究与社会服务(1)教育教学研究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

19、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研究。尤其是近两年,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开展的“一体化教学”和“项目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块化”课程改革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几年机械专业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物(如湖南教育、中国模具信息、模具制造工业等)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2)专业应用技术研究、推广与咨询、研究:学校自主开发设计了应用于工程上的“升降机”,目前正处调试与试用阶段;另外,我组专业教师周永新老师、肖国华老师、易建华老师与电类教研组谭建明老师共同开发设计了“家禽自动喂食机”,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湖南教育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目前正在对产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有望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20、推广:学校自主编写的机械加工技术模块化教学校本教材已公开出书,现已在县内各中职学校同类专业中推广、使用。、咨询:学校培训中心协同专业组有效利用学校专业资源开展社会咨询和培训工作,近几年先后对外培训企业员工、务工人员等400多人。表1-2:近几年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对外培训情况培训内容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备 注车工职业资格证42人24人35人50人/钳工、焊接技术工35人22人30人64人/企业员工岗前培训/28人40人湖南三星机床员工技能定级考核/56人湖南中财集团合 计77人46人93人210人/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主要问题自我校2001年开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以来,专业建

21、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对照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认为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如何通过企业参与,按照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以及任务驱动的要求进一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创新教学模式;2、如何进一步提高本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教学能力,如何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并完善兼职教师的管理机制,打造一支结构更为合理的“双师”教学团队;3、如何完善具有真实企业环境的生产性实训条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4、如何进一步完善本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并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的力度。5、如何建立适应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

22、式要求的教学质量标准和柔性化管理体系。(二)指导思想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20)、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紧密结合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园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需求,紧扣学校“十二五”的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我校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合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提升办学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三)基本思路1、校企一体办学模式多样

23、化,校企合作长效化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校企合作制度,形成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校企深度融合上已有的优势,依托校企合作组织,开展引进企业、外协零件加工、合作开发、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构建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长效机制。2、培养高技能机械加工技术应用性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突出“个性、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工学结合育人思想,实施“工学交替,能力渐进”的教学模式,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同时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背景,依

24、托联合办学企业,根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车间+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本着“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探索与构建突出专业技能特色“三位一主体”的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3、对接区域企业,重构基于机械加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本专业以机械加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实训车间”的岗位按作业流程分解为不同工序,对各工序所需知识、技能和岗位职业标准进行分解,并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中;将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对接三一重工、楚天科技、湖南三星机床、合丰数控、湖南中财集

25、团、中联重科等企业,重构基于机械加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关键能力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在教学方法上实施讲练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机械零件生产掌握知识、技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模拟仿真和生产型设备及真实的职业环境等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培训的条件;在考核模式上实施“过程管理考核”模式,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4、以“双师型”为基础,建设高素质、精技术的三个教师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双向人才交流,教师挂职培训,有计

26、划的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科研开发,在实践中增长经验,更新专业知识,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与专任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造就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三个教师团队,即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的专业团队,以专业教学改革专家、专业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现场专家组成的课程团队,以科研骨干为核心力量的科研团队。 5、创建模拟加工与真实生产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开放型、共享型机械加工技术实训中心针对机械加工技术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岗位所需的素质和能力,并开发形成各类基础实训、专业实训、模拟加工实训和生产型实训项目。依据各层次

27、实训项目,校内建成基础实训、专业实训、模拟仿真实训、生产型实训四层次的开放型、共享型机械产品加工实训中心。服务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于园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服务;服务于同行,进行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学生实践。依据岗位技能要求及“零距离”上岗需求,校外建成教学、生产、社会实践、师资培训、顶岗实习、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实训基地,为师生服务,与企业共赢。6、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环境,建设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7、通过校级、教学教研主管部门、教学督导小组、专业教研组四个层次的专业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8、利

28、用专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及专业影响力。(四)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高素质、精技术的教师团队,以提升专业教学整体水平;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及专业影响力,全力打造湖南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2、具体目标(1)校企合作,构建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共同参与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和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

29、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校企合作制度,形成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业一体办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长效机制。(2)探索与构建“三位一主体”的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背景,依托三一重工、楚天科技、湖南三星机床、合丰数控、湖南中财集团、中联重科等校企合作企业,实践“专业+车间+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本着“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探索与构建突出专业技能创新

30、以“三位一体”为特征的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合作全过程贯穿(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校企共同承担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考核与质量监控);工作过程导向全方位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适应行动导向要求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学校专业教学向企业延伸等);工学交替全面普及(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双证”融通等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环节推进和普及);以“订单式”培养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体。(3)重建基于工作任务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背景,依托联合办学企业,根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重构基于机械加工技术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模

31、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三位一主体”的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设计和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将机械加工技术岗位需要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职业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按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建设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械制图与CAD、数控加工技术4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开发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将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将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加工技术两门课程建成市级精品课程,另外一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开发、建设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械制图与CAD、数控加工技术4本工学结合的特色校本教材,力争公

32、开出版一本。开发4门课程对应的课程资源包。(4)以“双师”建设为基础,构建高素质、精技术的教师团队建设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术应用能力强、教学能力突出的“双师”素质的三支队伍,即:建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的专业建设团队;建成以专业名师、专业骨干教师、现场专家为核心的一流“双师”课程建设团队;建成以科研骨干为核心力量的科研团队。在专职教师中,要把周永新老师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中职教育认识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引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发展的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1位市级专业带头人和1位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12位具备教研教改能力、课程开发能力

33、、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5)建成集教学、培训、生产于一体的开放型、共享型实训中心通过“自建、共建、捐建”,完善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具备齐全功能、模拟加工与真实生产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开放型、共享型机械加工实训中心。在原有8个专业实验室及实训车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械制图实训室、机械加工车间、钳工实训车间的建设,建成1个数控仿真实训室、1个金属材料实验室,使实训中心能同时满足300名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生产性实训。加快实训教学教材、仿真软件、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软件建设与培训包的开发,完善实训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

34、增8个,达到14个以上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6)建立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包括专业教学标准子库、专业教学素材子库、自主学习专业课程资源子库。(7)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8)积极拓展技术咨询、技术开发、项目研发与推广、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社会服务功能。3、预期效益(1)学校与企业深度对接,形成多样化校企一体办学模式。(2)形成突出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合格率达到100%以上,获得中级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比例达到98%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其中就业对口率达到95%

3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5%以上。(3)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4门优质核心课程及相对应资源包。(4)打造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的专业建设团队,以专业名师、专业骨干教师、现场专家为核心的一流“双师型”课程建设团队,以科研骨干为核心力量的科研团队。到2013年底,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专、兼职教师总数要达到40人,其中专职教师要达到30人,高级职称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数要达到13人,占教师总数的32.5%;“双师型”教师要达到35人,占教师总数的87.5%;兼职教师要达到10人,全部具有高级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建成机械加工技术实训中心。使实训中心能同时满足300

36、名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生产性实训。达到14个以上校外实训基地。(6)建立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积极拓展技术咨询、技术开发、项目研发与推广、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社会服务功能,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500人。4、主要特色(1)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背景,依托校企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车间+师生员工”的专业模式,形成场景互通、校企互赢的教学模式。(2)本着“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构建突出专业技能特色“三位一主体”的工学结合、校企一体

37、人才培养模式。三、重点内容建设(一)校企合作,构建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目标】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业一体办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参与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比例达本专业在校生的40%以上。【建设思路】1、有效推进学校与企业各方面的深度对接,加强与合作企业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建立校企合作联络员队伍,协助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推荐学生就业。2、开展校企合作,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参

38、加生产实践,掌握岗位技能要求,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了解企业技术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加快校企“一体化”教师建设。3、对接企业岗位需求,扩展“订单式”培养规模。【建设内容】1、召开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健全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创新多样化校企一体办学模式。2、在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探讨专业建设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合作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等,使专业建设紧跟行业发展,课程建设紧跟岗位能力需求。3、在教师队伍建设,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学校有计划的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掌握岗位技能要求,

39、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了解企业技术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加快学校“一体化”教师建设;学校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提升员工理论水平,提升员工发展空间,开创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4、在文化建设方面展开合作。在学生管理上,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管理模式,逐步依照现代企业普遍推行的6S管理方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考核,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5、与合作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为学生上岗就业提供保证。与三一重工、楚天科技、湖南三星机床、合丰数控、湖南中财集团、中联重科等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表3-1

40、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表序号建设项目完成时间年度经费投入(万元)2011201220131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2013年10月0.202012合作师资培养、企业员工培训2013年10月0.150.53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10月0102024联合开发教材2013年10月02502065共建实训基地2013年10月/10756企业文化建设2012年10月0102/7“订单式”培养2013年10月015050758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教师驻厂培训管理办法校企共建评价及奖惩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绩酬发放办法指导教师顶岗实习

41、评价办法2011年10月01/小计10531总计705【保障措施】1、成立了由政府牵头,学校、企业领导、技术人员、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主要研究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岗位能力和制订校企合作教学计划,监督检查学生学习培训的全过程,协助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推荐学生就业,有效推进学校与企业各方面的深度对接。2、由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学生上岗就业争取更优的条件和待遇。3、每年招开一次校企联谊会,加强与合作企业管理、文化、理念的交流,促进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推广。(二)实践“专业+车间+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探索与构建“三位一主体”的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42、建设目标】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背景,依托三一重工、楚天科技、湖南三星机床、合丰数控、湖南中财集团、中联重科等校企合作企业,实践“专业+车间+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本着“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探索与构建突出专业技能特色“三位一主体”的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做中学”、“做中教”内涵,到2013年形成突出专业技能特色的稳定的工学结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比例达到98%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建设思路】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实施“工学交替,能力渐进”的教学模式,在注

43、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创新为动力,以特色和品牌求发展,通过工学结合、校企设备、校企文化、人力资源、师生评价机制、国际交流合作等项目的完善。【建设内容】1、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背景,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实践“专业+车间+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如图3-1所示)。图3-1:“专业+车间+师生员工”专业建设模式2、本着“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探索与构建突出专业技能特色“三位一主体”的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2所示)。图3-2:“三位一主体”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3、校企合作改革与推

44、进:增加校企合作实训基地8个,拓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渠道;并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技能考核等。4、根据机械制造行业工种及从业资格的要求,将相关各工种的职业资格证培训和考证直接纳入教学当中。5、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进行“外协零件加工”,按照“教、学、做“合一原则,强化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使生产性实习实训比例达实践教学总课时的50%,促进实现“零距离”上岗。6、探索国际交流合作。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聘请国际技术人员充当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等项目的顾问,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表3-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45、进度与资金预算表序号建设项目完成时间预算资金(万元)2011201220131专业建设模式的实践2012年10月0202/2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2013年10月020.4063完善教学日常监控,实行“双证书”制度2013年10月0.20.20.24校企合作改革与推进2013年10月0101015工学交替模式2013年10月0202026国际交流合作国际顾问聘用制度2013年10月0.10.101小 计11212合 计34【保障措施】1、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所属企业产学项目的合作关系。学校建立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寻找合作项目,和企业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2、加大“以赛促练”力度,

46、以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为契机,强化技能训练,争取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3、定期召开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会议,加强并保持校企双方的密切联系,以保证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性。4、尽可能与在岗各类毕业生取得联系,了解所在企业用人需求信息、企业文化。请他们根据亲身体会对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并协助吸收应届毕业生成功就业等。5、每年召开一次实习基地联谊会,请各实习基地领导、代表来校交流产学的经验,共商基地建设事宜。6、对现有教学管理及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与补充。7、建立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理论和实践教学基本文件,强化对实验实训、毕业实习、顶岗实

47、习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三)对接区域企业,重构基于机械加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终身发展为目标,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组织形式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着手,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抓好落实,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并开发其对应的特色教材和课程资源包。【建设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的发展道路”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易教、易学、符合岗位实际需要的原则,把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

48、法渗入到教材中,开发适合本专业教学的特色教材。【建设内容】1、按工作岗位的要求将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组合出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模块,依据职业能力模块,最终构建模块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表3-3岗位、能力及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普通机械加工普通机床设备(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的操作;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产品加工质量检测;机械加工刀具的正确选用及刃磨;机床通用夹具设计;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调试及安装。车工铣工刨工磨工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机床设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

49、)的操作;程序程序及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产品加工质量检测;数控加工刀具的正确选用及刃磨;数控设备的维护、调试及安装。数控车数控铣线切割加工电火花成型加工钳工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划线、锯削、锉削、錾削、钻孔攻丝、刮削与研磨等;零部件的装配工艺及方法;机械设备的检查、修理等操作。工具钳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焊接技术掌握各种焊接技术(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等)的基本操作技能;气焊与气割的原理及应用;焊接缺陷和检验方法、常用钢材及其焊接安全生产操作;常用设备维护与保养。焊条电弧焊气焊(割)钨极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电阻焊等离子弧切割与焊接计算机辅助设计熟悉并掌握国家制图标准;AutoCAD2010

50、操作技能;Pro/E野火版操作技能。AutoCAD绘图与设计Pro/E绘图与设计2、精品课程建设。组建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械制图与CAD、数控加工技术四个课程团队,建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及标准。其中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建成省级精品课程,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加工技术建成为市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建成校级精品课程。3、教材建设。学校与出版社签定教材及课程教学资源包合作开发的协议,通过与出版社和兼职教师合作,建成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的立体教学资源库。学生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

51、表3-4: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度与资金预算表序号建设项目建设进度年度经费投入(万元)2011201220131课程建设研讨2013年10月025050252开发、优化课程体系2013年10月0250250253开发、构建课程标准2012年10月025025/4调查论证2011年10月025/5专家指导2013年10月0202026专家论证2012年10月/0250257专家评审2013年10月/0250258专家验收2013年10月/025059各类资料费2013年10月02502502510精品课程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2013年10月02502505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2012年10月02505/机

52、械制图与CAD2011年10月05/数控加工技术2012年10月02505/11资源包开发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2013年10月020204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2012年10月0204/机械制图与CAD2011年10月02/数控加工技术2012年10月0204/12资料打印、复印2013年10月015015015小计365463总计1125【保障措施】1、建立专业课程建设队伍。由专业骨干教师负责课程开发和建设工作,必要时邀请学生参与。2、实行课程建设责任制。由各课程骨干教师牵头,做好教学内容遴选工作,按课程内容模块化,每年根据执行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将职业素质培训、安全知识等纳入课程内

53、容中。3、建设课程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课程按标准来建设。4、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优质教材资源,吸取其精华,进一步优化教材建设体系,丰富教材内容。5、开发实训教学资源。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编写出一套具有职业特色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教材、题库和课件,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技能鉴定提供保障。6、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四)以“双师”建设为基础,构建高素质、精技术的教师团队【建设目标】建设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术应用能力强、教学能力突出的“双师”素质的三支队伍,即:建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的专业建设

54、团队;建成以专业名师、专业骨干教师、现场专家为核心的一流“双师”课程建设团队;建成以科研骨干为核心力量的科研团队。到2013年底,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专、兼职教师总数要达到40人,其中专职教师要达到30人,高级职称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数要达到13人,占教师总数的32.5%;“双师型”教师要达到35人,占教师总数的87.5%;兼职教师要达到10人,全部具有高级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建设思路】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突破口,以校企合作培养师资为途径,以教师队伍能力提高为重点,骨干教师为中坚,名牌教师为龙头,构建一支与机械加工技术发展、教学改革相适应,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素质优良,

55、职称、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内容】1、专业带头人培养 2011年启动专业带头人的建设,三年内培养周永新老师为省级专业带头人、卢碧波老师为市级专业带头人、黄晓老师为校级专业带头人,建立专业带头人工作室。到2013年必须具备:中职教育认识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成为专业建设的龙头,具备最新的建设思路,主持专业建设各方面工作;能够指导骨干教师完成专业建设方面的工作;牵头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和建设。2、骨干教师培养培养骨干教师12名,使之具备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应用技

56、术开发能力、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针对专业核心课程,从相关企业中聘请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个稳定的“兼师库”,保证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能及时反映在专业教学中。4、团队建设建设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术应用能力强、教学能力突出的“双师”素质的三支队伍(如图3-3所示)。使其具有较高的中职教育认识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学术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图3-3:教师团队建设【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表3-5:专业教师培养、引进与兼职库的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表建设项目培养人数培养进度年度资金预算(万元)201120122013专业带头人教学能力培训3

57、人2013年10月0.20.20.5专业管理能力培训2013年10月0.20.20.5实践能力培训2013年10月0.511学术交流2013年10月0.30.50.75学历进修2013年10月0.30.30.4骨干教师培养校级骨干教师培养7人2012年10月0.70.7/市级骨干教师培养4人2013年10月0.81.01.5省级骨干教师培养1人2013年10月0.30.51.0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普车、铣、刨、磨实训指导老师(从事相关工种工作5年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3人2012年10月0.850.8/线切割、电火花成型加工实训指导老师(从事相关工种5年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1人2011年10

58、月0.25/数控车实训指导老师(从事数控车工作5年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1人2011年10月0.25/聘请高职院机械类教授1人2012年10月/0.4/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团队/2013年10月11.51.5课程建设团队/2013年10月11.51.5科研团队/2013年10月0.750.81制度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选拔制度专业带头人年度考核办法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兼职教师管理制度/2011年10月02/小 计7.69.49.65合 计26.65【保障措施】1、建立专业带头人培养选拔机制,建立专业带头人年度考核机制、“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确定评聘标准,实行淘汰制,选拔校级专业带头人,并推荐参评市、省

59、级专业带头人。2、加强与国内一流职业学校及园区企业的交流,主持及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和教研教改能力,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组织协调能力。3、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方案,采用从“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建设骨干教师队伍。4、定期聘请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拓展教师视野,提高骨干教师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水平。5、积极创造环境、提供平台,帮助教师进行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其他的学术研究,提高骨干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6、建立兼职教师评聘标准,确定专业兼职教师的规模,明确兼职教师的任职要求、任务方向。建立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定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实行

60、淘汰制,动态优化兼职教师库。(五)建成集教学、培训、生产于一体的开放型、共享型机械加工技术实训中心【建设目标】通过“自建、共建、捐建”,完善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具备齐全功能、模拟加工与真实性生产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开放型、共享型机械加工技术实训中心。在原有8个专业实验室及实训车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械制图实训室、普通机械加工车间、数控实习车间、钳工实训车间的建设,建成1个数控仿真实训室、1个金属材料实验室,使实训中心能同时满足300名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生产性实训。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增8个,达到14个以上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加快实训教学教材、仿真软件、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软件建设与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