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工具书笔记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441967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史工具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史工具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史工具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文史工具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史工具书笔记(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史工具书笔记第一章 工具书的类型,结构与排检第一节 工具书的特点与类型一 工具书定义:工具书就是将汇辑编著或译述的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释疑解难时查考之用的图书。特点:1.从编辑目的看,它是供人们有目的地查考。 2.从取材范围看,它比较完整的汇辑了某一方面的材料,既吸收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又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学术研究的成果。 3.从编排方法看,为了简明易查,中文工具书通常按照汉字音序,形序等方法编排,以便于人们查考。 4.工具书按一定体例,有概括性,可查考性,没有作者自身的观点。功用:1.查找词语释义 2.了解图书内容 3.提供文献线索 4.检索参考资料 5.掌握学术信息 6

2、.获取各科知识局限:1.思想内容方面,从资料取舍都多方面都可看到它的政治倾向性。 2.知识性方面,工具书受编者所生活的时代及其社会地位,学术水平的限制。 3.资料性方面,任何一部工具书都难以完美无缺。 4.功能性方面,工具书不是万能的,需要利用相关资料书与参考书。类型:字典,词典,类书,百科全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表谱,图录,地图,名录等。工具书结构:是指工具书的整体构成形式和各部分的基本体制。二 工具书分类1.字典和词典中国第一部以分析字形,探讨字体结构源流为主要内容的字书: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以训释字义和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尔雅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以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

3、主要内容的韵书:广韵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现存第一部大型官修字书:康熙字典中国第一部创立“词条”,首次收录了反映科学文化知识的百科词条:辞源,辞海中国第一部按 注音 字母音序排列的词典:国语词典分类:从查找,使用字典和词典方面可分为:1. 语文字典:标示汉字形体,注出读音并解释字义,如新华字典2. 语文词典:解说词语的概念,意义与用法,对字的形,音,义也加以说明,如现代汉语词典3. 学科(百科)词典:解说单科或各门学科知识语词的,如政治经济学词典4. 专名词典:解说专门名称语词,有人名词典,地名词典,书名词典等。附:八十年代出现的“辞典”可分为:通代诗文鉴赏辞典 专类诗文鉴赏辞典 书

4、画鉴赏辞典 专书鉴赏辞典结构:分为前言:一般是对字典,词典编纂意图,编纂过程,编纂工作中的某些具体问题以及主要内容,功用的概括说明。凡例:是对字典,词典编纂体例的介绍,附录:是字典,词典的附属成分,主要提供一些常用的参考性,指南性资料。索引:是查考内容的检索途径。正文:是字典,词典的主体,它由具体的词条构成。 词条:词头 释文:注音,释义,举例 参见:就是对内容相关的词条所作的指引互见,拓展了知识范围,深化了词条内容,便于人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全面深入的了解词意义。2.类书定义:类书是辑录古籍片断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以供寻检,征引,校勘或辑佚古典文献的工具书,具有中国特色

5、的工具书,内容最广泛,资料最丰富。结构:古代类书以“天,地,人,事,物”为类书分类的框架结构,再设置大类,小类,区别子目,形成一个互相区分又互相联系的分类系统。 现代类书采用了现代科学分类体系,提供了较多的检索途径,查考性有所加强。编排法:按类别汇集资料,“事以类聚”“事类想从” 按韵目编排,如永乐大典,此法强化了类书的检索功能。区别:由认识模式为基础的分类结构,变为以既定韵目系统为依据的韵目结构。特点:资料来源上,博采群书,内容广泛。 编纂方法上,抄录古籍,采辑资料。 编排体例上,按类别编排,或按韵部编排。功用:从类书中可以查找事物的起源,查考典故出处,查检诗词文句,检索参考史料。 校勘考证

6、古籍及辑录散佚或残缺古文的佚文。内容:主要是辑录各类古籍中的原始资料,其性质为资料汇编。局限性:具有封建迷信,伦理道德色彩,书中还有不少错误。作为工具书,古代类书缺乏完备的检索系统。中国第一部类书:三国曹丕时皇览 (已佚)中国最大的类书:明代朱棣时永乐大典中国现存最大的类书:清康雍时古今图书集成中国第一部开创“事文合编”体制的类书:唐 欧阳询 艺文类聚中国最早按韵目编排的类书:唐 颜真卿 韵海镜源类书与丛书的区别:丛书是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了多种书的一套书,每一部单行的图书,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目,因此丛书能起到保存整部图书的作用。类书则是把从许多图书中抄录出来的资料,分门别类的编排组成一部新书

7、,因此类书一般只能起到保存古籍中片断或整篇资料的作用。类书与诗文总集的区别:诗文总集收录的仅限于整篇的诗文作品,而类书辑录的资料既有诗文之作,又有其他形式的技术,既有整篇作品,又有片断资料。诗文总集按作品时代,作者等编排,类书则按辑录资料的内容分门别类或按韵部加以编排。类书与百科全书的区别:百科全书是采用条目形式,把某项内容写成专文,对各类知识作全面系统的叙述与介绍;类书是汇集前任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内容上总是沿袭传统观念,没有创新。类书与政书的区别:内容上,政书重点记述有关典章制度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专门的典制史;而类书则一般包罗广泛,兼顾百科,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类书

8、是一种资料汇编,而政书是一种历史著作。 编纂方法上,政书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做出融会贯通的记述。因此政书所提供的不是原始资料,而是系统论述;类书则只是辑录资料,“述而不作”,因此它只能提供有关某一方面的原始资料。3.百科全书定义: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之书,是历史上科学文化的一切成就的总结与总数,也是全面系统的介绍当代世界上各个学科的全部知识,特别是最新成就的总库。是否有一步优秀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尺度之一。分类:综合性与专业性 国家性和地区性 少年儿童和成年人特点:在内容方面,概述各门学科领域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对各类知识概述时,又都力求全面,客观,富有时代感,

9、撰稿人都是有名的专家学者。 在编排体例方面,以条目为基本单位,按词典形式加以编排。有完备的检索系统和完整的参见系统,有连续不断修订,补充的制度。功用:它宣传新思想 它传播新知识 它可以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 它既有可读性,又能满足人们检索学科资料的需要发展趋势:趋向系列化,日益加强其检索作用,不断提高装帧水平,在编排中越来越多的运用新技术。结构:前言,凡例正文:百科全书的正文是由条目组成的,条目是对一个独立概念或只是主题的系统概述。条目:条头释文:定性叙述,条头词的词源知识介绍,概念或主题的历史发展渊源沿革,概念或主题的基本内容,基本事实,基本状况,参阅性资料。参考书目插图:百科全书的插图具有数量

10、多,种类多,印制精美的特点附录:是为了扩大查考功能而编制的必要的附属成分。索引:是百科全书最重要的辅助检索系统。 近代最有影响的百科全书奠基之作:狄德罗法国大百科全书4政书定义:政书原是典章制度专史,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由于它具有资料汇编性质,所以一般也把它作为工具书使用。分类:通记历代典制及其史实的“十通”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只记一代典制及其史实的“会要”,“会典”特点:政书对具体典制的记述方法,一般依时代顺序,叙述,论说,自注相结合。这种“三结合”式的记述方法,不仅清楚的反映了具

11、体典制的原委流变,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而且列举了丰富的史实及论说,具有较强的资料性。类书政书的相似之处:编排体例上,二者多数都以“分类”的形式出现,结构相类似。 内容上,二者都较多涉及古代典故史实。5. 年鉴定义: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度重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以供人查阅的工具书。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编辑出版年鉴。分类:综合性:百科年鉴,时事年鉴,地区性年鉴 专业性: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出版年鉴特点:以年为限,报道上一年度的大事,动态,逐年编辑,连续出版。 以记事为主,资料新颖,系统,准确,以大量事实反应国际国内社会的发展变化。 它不仅可供检索资料之用,而且还具有可以阅读的价值。优点:年

12、鉴资料密集,事实可靠,有一定的权威性 项目齐全,内容完备 查考资料迅速方便 年鉴既是检索新资料的工具,又是编年体的信史结构形式:栏目化,以栏目作为容纳内容的基本单元,以条目作为表现内容的主要形式。分为:部分,单元,栏目 条目: 存在于栏目之下,是年鉴中最小的单位 它提供事实与资料 内容必须客观准确翔实,简介概括,避免个人倾向整体构成:概况:年鉴中对基本情况,基本进展的综合概述。百科或专题:是年鉴的主体部分,分门别类的记述具体的事件进展,动态,资料等。每一部类下又设置若干栏目:编排方法也有两种:分类编排,字顺编排。专栏:是年鉴主体内容以外介绍专门内容,提供专类资料的部分,一般所占篇幅较小。文章:

13、主要包括专文与特稿两类,专文着重论述一个领域的形势,特稿着重介绍一个事物的情况。附录:一般是汇集参阅性,实用性,指南性资料。目录:用以展现整体框架结构和层次隶属关系的概貌,便于使用者从分类的角度查考具体内容。索引:是综合性的内容分析索引,全方位,多角度的揭示内容出处,便于使用者从栏目,主题等不同角度查考具体内容。6手册定义:手册是汇集经常需要参考的文献,资料或专业知识的工具书。手册对于我们查找党政文献,政策法令,国际国内时事资料,各学科基本知识及各类统计资料,都是很方便的。优点:手册汇总的是准确的资料,数据,公事,是公认的,确定的经典科技知识,反映的是该学科内容中较高深度和较成熟的知识,具有较

14、大的参考价值。7书目定义:书目是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分类:古典书目 包括:官修书目:即历代封建王朝设立专门机构,在征集,整理与保管图书过程中所编纂的书目,如清纪昀等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史志书目:主要指正史艺文志或经籍志。私家藏书目录:即为私人藏书所编纂的书目。古籍版本书目:是以专记古籍版本为特点的书目,遂初堂书目佛经目录:专记佛教经录,最早的是东晋释道安撰综理众经目录 现代书目 包括:国家书目:统计与反映某一时期内全国出版的图书总目,如中国国家书目专题文献书目:记载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的书目,如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个人著述书目:收录某人著述或兼收别人研究此人及其著述的文献书目。地方文献书目:专

15、门收录有关某一地区历史,自然和社会状况的文献书目。联合书目:反映书刊在全国过某崎岖内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的书目。功用:简介文献内容 提供查找文献的线索 考查书籍流传存佚 指明阅读范围8索引定义:索引又名“引得”,也有称之为通检的,它是将书中内容或文集篇目或报刊资料按一定方法排列,以供检索文献的工具书。分类:篇目索引:查文集篇目,查报刊资料篇名 人名索引 古籍词句索引 主题索引功用:索引主要供检索文献篇名,文句,词语与专题论述出处。索引与书目的区别:索引能进一步细致的揭示图书报刊的内容,便于检索到散见于书刊中的资料。第三节 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法定义:从编制的角度说,是使内容有序化的编排方法,从使用工

16、具书的角度说,是查考内容的检索方法。一 形序排检法定义:形序排检法是指依据汉字的形体特点设计制定的排列顺序的方法,主要包括部首法,笔画法和号码法。1部首法定义:部首法是我国工具书中传统的排检方法,首创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分为540部首,“以义归部”。辞海则力求做到“据字形定部”。有些工具书往往还附编“难检字表”,注明其所属部首,以便查检。优点:适应了汉字形体的特点,能把纷繁复杂的大量汉字,按部首归并集中。能比较准确迅速的查到所要查的字。缺点:分析判断一个字的部首,必须遵循既定的原则和规定,有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学知识作基础,会影响检索的准确和迅速。2笔画法定义:笔画法是按照汉字的笔画数目来排

17、列顺序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简单易学而又适应汉字特点的排检方法。缺点:由于汉字的笔画搭配比较复杂,简体与繁体等等,都会导致笔画判断的误差,给准确迅速的查考带来困难。3.号码法定义:号码法是以数码代表汉字的某些笔形或部件,并据以排列先后顺序的方法,常见的有四角号码。 四角号码定义:根据汉字的四个角的笔形决定其代码,按代码大小排列单字的先后顺序,四角号码相同的,再按附角号码排列。 笔形规则:1,2,3这三个号码所代表的笔形称为“单笔”,其余号码所代表的笔形,成为“复笔”。凡是能够成为复笔的笔形,在取号时,就不取单笔笔形的号码。 取角规则:(1)一个字的上部或下部如果只有一单笔或以复笔,无论这一笔在什么

18、位置,都算左角,右角取“0”。 (2)一个笔形只要在一个角上已经用过一次,如果再去充当其他角的笔形时,算“0”。 由整个“鬥”“行”“口”笔形组成的字,它们下面两角,改取内部的笔形。 (3)如果有其他笔形盖在上面或托在下面时,取盖在上面的笔形作上角,托在下面的笔形作下角。 附角规则:规定以一个字右下角上方最贴近而且露锋芒的笔形,作为该字的附角。如果此笔形在取四角号码时已经用过,那么,这个字的附角便作“0”。号码笔名笔形举例说明0头亠言 主 广独立的点和独立的横相结合1横一 乚天 土 地江 元 風包括横、挑和右钩2垂丨亅 山 月 千 則包括竖、直撇和左钩3点丶 乀之 宀 衤厶包括点和捺4叉十 乂

19、草 杏 皮刹 大 对两笔相交5插扌 戈 耒申 史 战 打一笔通过两笔以上6方囗 口国 鸣 目四 甲 由四边齐整的方形7角 乛 羽 门 阳雪 衣 罕横和垂的锋头相接处8八八 人 入 丷分 页 羊灾 足 午八字形和它的变形9小小 忄 个糹尖 惟 粦 林小子形和它的变形三 分类与主题排检法1分类法定义:分类法是将词目,条目或文献按知识内容,学科属性分门别类的加以归并集中,按逻辑原则排列顺序的一种排检方法。体现了知识的学科数学和逻辑次序。优点:便于按类别查考某种知识或文献,而且能较全面的得到同类相关资料。强调“隶属性”。局限性:分类方法,类目设置,词目归并往往因书而异,极不固定。查考时需先熟悉分类情况

20、。2主题法定义:主题法是以规范化的自然语言为标识符号,来标引文献中心内容的一种排检方法。优点:能把属于不同学科,不同知识体系中论述同一主题的资料集中标引出来,揭示资料比较深入,广泛。强调“直指性”。局限性:查考文献资料时,需要正确的选取主题,否则难以准确查到。主题词随意性较大,增加了查找的困难。第二章 查考汉语字词第一节 查考古今常用字词1.新华字典建国后编纂的一部质量较高的小型字典。它的收字范围一般以常用字为主,兼收部分古籍,方言和各行各业的常用字。单字下面,还兼收以这个单字为词头的词语,均先注音,后释义。其最大特点是:汉字的形体和读音都比较规范,准确。2.现代汉语词典这是一部以记录普通话语

21、汇为主的中型词典,其在字词的选择,定形,注音,释义,用法等说明方面,都较好的坐到了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质量比较高。它是我国第一部比较详尽的记录,描写现代汉语的规范词典。3.新华词典这是一部以收一般语文词为主,兼收常见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词语的中型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互为补充。4.四角号码新词典这是一部以收语文词为主,兼收百科词汇,以收现代词为主,兼收古词,兼释古义的中型词典。特点:内容上,古今词汇兼收而以今为主,以一般语文词汇为主。编排上,采用了四角号码顺序编排,而且用的是“新法”。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是一部十分便于初学者使用的小型古汉语专门字典,释义简明扼要,正文后附难字表。优点:集中收录

22、了在古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经常使用的字词。解字释词比较好的坐到了通俗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在查考古今汉语字词的综合性语文字典,词典中,最为重要和适用的是辞海和辞源6. 辞海是我国自本世纪初辞源问世后出现的第二部大型综合性词典,是一部兼有字典和百科性质的综合性辞书,编排方法采用了“以字带词”的方法,释义采用“分条释义”的方法,部首分250个,“据字形定部”。检索途径比较完备,内容不断改版更新,不断完善原有的门类,兼顾各学科。7辞源是我国近代以来出现的第一部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语文辞书。新辞源问世后,辞源就成为一部主要供查检阅读古籍时产生的有关词语典故和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问题的大型辞书,即专门的古汉

23、语词典。内容上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采用康熙字典的214部首。目前,查考古今汉语词规模最大的工具书是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辞典它们既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是我国辞书历史上的里程碑。8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内容的巨型历史性详解字典。采用康熙字典214部首为基础,实行“据字形归部”原则,共设部首200个。特点:内容上以“字”为中心,形音义兼顾,力求历史的,全面的,正确的反应其演变和发展。字音方面,采用“三段标注法”。字义方面,注意清理源流,反映发展,并辅以丰富例证和书证。9.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其基本编辑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

24、并重”。全书以汉语一般词语为主,对语词的形音义等方面的发展演变做出了较为精审的清理和考释。按200部首编排。特点:收录一般语词数量多。注重对语词的历史演变源流加以全面阐述。10中文大辞典这是台湾编纂的一部大规模的综合性词典,其解释词的体例是:先列单字,并对该单字从形音义三方面加以解释,之后罗列并解释以这个单字为词头的词语。解字释词时均大量引用书证,并注明出处。11语言大典这是以收录现代汉语字词,解释字词的现代意义为主的巨型语文词典。它吸收了世界上大型现代用语词典的编纂经验,是一部综合性现代汉语词典,同时兼有汉英词典功能。特点:实行“古今结合,以今为主”的编纂原则。单字全部标注词性,同一单字按不

25、同词性分别立目,分别解释。所有字词按义项列有英语的对译。在古代和近代早期编纂的综合性语文字典中,目前仍占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且在中国字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康熙字典和中华大字典。12.康熙字典是根据清朝康熙皇帝的指令,由张玉书等多人编纂的。以明代的字汇,正字通为基础编成,全书分12集,每集分上中下三部分,分214个部首,卷末附有备考,遗补。特点:收字较多,在单字的辩形注音等方面都比以前的字数完备细致。引证比较丰富。13中华大字典其编纂目的是为了纠正康熙字典的错误,弥补其不足,试图取而代之。主要的创新和改进之处,是在编排的体例上,采用了现代字典“分条释义”的方法,更加简明清晰。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

26、的字书编纂在形式上开始进入现代。近年来,我国开始出现了按“逆序”方法编排的汉语词典定义:即所收词目的词尾与统领词目的单字相同。优点:为人们查考古今汉语常用字词提供了新的途径,为诗文写作,语言翻译等工作提供了方便。第二节 查考古今专类字词定义:专类字词是指某一类有共同属性,功能或使用范围的字词,如动词,虚词,外来词,联绵词,成语典故,断代语词等。而集中收录和解释某一类专门字词的工具书是专类字典,词典,专类字典词典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近年来辞书编纂出版事业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语文字典词典在宏观上向体系化,系列化迈进的重要标志。一 动词:动词用法词典,动词逆序词典二 虚词中国最早的一部专门汇集解

27、释虚词的著作:元 语助 (内容简略)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作:王引之 经传释词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言语法著作:马氏文通 标志着汉语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虚词词典:词诠三 义类词(同类,同义,近义,反义等)1同类词定义:是指在语义上属于同一范畴但又“同中有别”的词语。同类词词典又称类别词词典,重点内容是对词语按意义进行分类归并与集中。尔雅:为分类汇集解释同类词的词典代表作,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字书发展史上影响极大,并形成了中国字书发展史上特有的一类“雅书系统”的字数,亦称“雅群”有:释名广雅尔雅翼通雅别雅比雅叠雅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字书。简明汉语义类

28、词典:近代以来,分类汇集解释同类词的词典代表作。类别词汇释:专门收录古汉语中同类词的词典,对于辨析古汉语中意义微殊的词语很有帮助。2.同义词定义:是指任何一个语言词汇中,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材料构造上不同的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目前质量较好的一种词典同义词词林:只提供同义词汇,不做解释辨析,不举书证,按词义分类编排。3.反义词定义:是指意义相反或相对,所指范畴相同,词性相同,结构相同的词。代表作:反义词词典现代汉语反义词小词典四 外来词:汉语外来词词典定义:指从外族语吸收而来的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五 新词新义:汉语新词词典现代汉语新词新语新义词典六 联绵词定义:是指那些由两个单字联缀成

29、义而不能分割的双音词,又称“联绵字”或“连语”,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和即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联绵词。联绵字典:集中收录解释联绵词的工具书,收录六朝以前古籍中的双音词,是一部双音词典。按康熙字典部首分部排列词语。优点是:收录完备,解释详细,异体写法收罗详备,缺点是:讨论文字形体完全拘泥于说文解字,义项区分过于琐碎。七 通假字:上古汉语通假字字典通假字例释通假字小字典辞通:成书较早且有代表性,正文依每组领头词词尾的韵部顺序排列。古汉语常用通假字字典:专门的通假字字典,目前有代表性的一种八 作品语词:诗词曲语辞例释戏曲词语汇释小说词语汇释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中国第一部作品语词的工具书:诗词曲语辞汇释九

30、 方言词 :汉语方音字汇汉语方言词汇分类:全面收录和解释某一方言的基本词汇 只收录和解释某一方言中与其他方言有区别的词汇。中国第一部具有方言词典性质的汉语比较方言词汇集:西汉 杨雄 方言方言的第一个注本:东晋 郭璞 方言注十 成语,典故1.成语定义: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代表作: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世界成语典故辞典2典故定义: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代表作:古书典故辞典多形式典故词典中外典故大辞典十一 俗语,谚语,歇后语定义:它们都是流行于民间,在群众口头上广泛使用的比较定型的语句。古谣谚:查考古代谚语,收罗较为宏富的专属,清杜文澜编

31、,从上古到明代各类古籍中引用的歌谣谚语的概况,但没有索引,查考不便。二十五史谣谚通检:集中收录解释二十五史中歌谣谚语的工具书。中国俗语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古今兼收的大规模俗语词典。中国谚语资料:汇集中国谚语最为丰富的资料性工具书。歇后语大全:汇集歇后语最为丰富的资料性工具书。十二 断代词语定义:是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通行的词语,既包括稳定流传下来的旧词,又包括当时出现的新词,还包括产生了转义,引申义的就此,语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宋元语言词典:目前仅有的一种断代语词典。十三 专书字词定义:是指某一部专门著作中的字词。例如:诗经词典红楼梦大辞典等。第三节 查考字词专项资料定义:以提供字词基本信息,

32、反映字词基本属性,汇集字词某一方面专门资料为主要内容的工具书所提供的资料,称之为字词的“专项资料”。一 字形1甲骨文 定义:是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于清光绪二十五年被发现,早在清代末年就有专门汇集著录甲骨文的资料性专属,如殷墟书契甲骨文合集:郭沫若编,具有集大成性质,是目前汇集建国前发现甲骨最丰富,完备的资料性专集。甲骨文字典:专门汇集,考释甲骨文,目前规模较大的字典。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更为适用一般人的甲骨文字典。2金文定义:金文是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对金文的系统研究始于宋代,按照韵部排列金文,并有释文和考证。三代吉金文存:罗振玉编,是现有搜罗最丰富的金文拓本汇

33、编。金文编金文续编:容庚所编,是收字最多,影响最大的金文字典。金文常用字典:目前更适合一般人使用的金文字典。3小篆定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小篆字体为正体,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系统的文字规范。说文解字:是查考分析小篆的形体构造,字音,字义,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工具书。它首创了按部首归并汉字的方法,开创了字书编纂的体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其对单字解释分为三部分:解释字义分析形体构造注明读音功用:查考一个字比较原始,比较基本的意义。 查考古人一句“六书”理论对汉字形体构造的解说,有助于科学的分析汉字结构。 考察汉字形体发展变化的历史源流。研究其书可参考说文解字诂林二

34、字音上古音时期:先秦魏晋中古音时期:南北朝唐宋近古音时期:元明两代现代音时期:清现代韵书:三国时期开始出现的用来分析归纳汉字读音的字书,也是以审音辨韵为主,同时也兼有释义作用的综合性字书。中国古代最早的韵书是声类和韵集,已亡佚。切韵:唐宋韵书的始祖,对后世韵书影响较大,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方面有重要价值。广韵: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韵书,宋代。它反映了我国中古时期的语音。集韵:是在广韵基础上增订而成的,特点:收字数量多注解内容有变动反切用字多所不同上古音手册:从汉字的今音入手来查对上古音。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从汉字的今音入手来查对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语音。汉字古音手册:列上古音和中古音,可代替以上二书

35、。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目前汉语异读词读音,注音标准。现代汉语异读词词典:比较全面准确的反应现代汉语异读词标准读音的专门工具书。三 训诂定义:简单的理解就是对字义,词义的解释,传统的训诂学发展到现代,就是语义学,其主要任务就是解释字义词义。经籍纂诂:阮元编,训诂资料汇编专书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优点:是以字为单位,集中汇集了在不同古书和古书文句中的训释资料。其编排体例是按佩文韵府分韵编字。四 频率定义:专门反应字频词频统计成果,按字词出现频率高低编排的词典成为“频率词典”。世界上第一部频率词典:德语频率词典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汉语频率词典: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目前国内对汉语频率最

36、大规模的一次统计五 属性定义:汉字的属性,就是指汉字所包含的信息,如读音,部首,笔画,代码等。汉字属性字典:目前规模较大的属性字典。第三章 查考古今图书第一节 查考古籍一 古籍流传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可以系统的查考正史艺文志(经籍志)。查阅这部引得,可以了解到一部古籍曾在哪几部书目中著录过,及某人写过哪些著作,在哪些书目中有著录。二 现存古籍四库全书总目:查现存古籍,一般可先翻阅此书,然后再查其他书目。总目中全部书籍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另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及后世为补充纠谬所著的书,例如书目问答清代禁书知见录等。古籍目录:可了解建国以来的古籍出版情况,这是查考新版古籍的书目。三 古籍丛书

37、中国最早的丛书:儒学警悟包括6种书,41卷,成于南宋,流传较少。中国丛书综录:主要的一部古籍丛书目录。分为3册。另有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中国丛书目录及子目索引汇编以予补充。还有丛书总目续编第1册:总目,书后附“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丛书书名索引”按四角号码检字法排列。本册供查找丛书之用,可从类别或丛书名两方面查出某部丛书包括哪些古籍及哪些图书馆收藏这部丛书。第2册:子目,每部古籍下注明在哪些丛书中收入了这部古籍。本册供查找古籍所属丛书之用,可按类查出某部古籍及其收在哪一部或几部丛书内,然后通过第1册获知这些丛书为哪些图书馆收藏。第3册:索引,包括“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均按四角

38、号码排列。通过此书,可以找到作者或古籍在第2册中的位置,从而找到所属丛书名。四 古籍版本查古籍版本主要依靠搜集与使用版本目录,善本目录与善本提要。常用的版本目录: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四库目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查古籍善本,最重要的善本书目。善本书目:可了解台湾省所藏古籍善本情况。五 善本提要目的:可了解古籍善本书的内容特点中国善本书提要:查善本提要首先要使用的书,重在版本记述。解决同书异名与同名异书的问题:同书异名通检同名异书通检古书同名异称举要解决古籍辨伪的问题:古书真伪及年代伪书通考第二节 查考近现代图书一 通行图书民国时期总书目:可查考民国时期产生的学术论著和历史文献(生活)全国总书目:可查到

39、有关新文化,自然科学的著作,三世年代革命文艺作品,世界名著以及各种译本。抗战时期出版图书书目:可以查到从其他书目中不易查到的抗战时期出版的图书。解放根据地图书目录:可查到从抗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解放根据地出版的图书和民国统治区出版的进步书籍。全国总书目:可查建国以来出版的书目中国国家书目:标志着全面系统的检索现行图书进入一个新阶段,可查到我国出版,并由北京图书馆通过接受,公麦等渠道入藏的各种出版物,包括我国著者在别国发表的著作,海外华侨和外籍华人著述及外国出版的中文图书。二 丛书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可查找近现代丛书。中华书局图书目录:可查到中华书局自创办以来至1986年所出版的文学,语言文字

40、,历史及综合性丛书。三 译书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收录了自同治以来翻译出版的著作。1979年翻译出版外国古典文学著作目录:可查三十年间翻译出版外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情况。四 禁书忽略第三节 查考专科图书一 文学,艺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查找文学名著中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当代中国文学名著提要及评析:查找当代中国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题解:查找外国文学名著。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书目:查找现代作家著译作品。每位作家均附专记。中国小说史略:可查找古代小说。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查找通俗小说晚清小说目:查找近代现代小说。曲海总目提要:查找古代戏曲剧目。二 历史,考古八十年来史学书目:查找史学论著史籍举要:查找中国古

41、代史籍介绍。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查找中国近代史料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查找中国现代史资料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查找世界史资料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查找考古学文献三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查找中国哲学史料中国现代美学论著译著提要:查找美学著译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查考佛教,道教典籍四 经济,法律经济学著作要目:查找经济学的论著中文法学和法律图书目录:查找法学,法律著作五 其他学科国学论文索引:查找国学文献敦煌学论著目录:查找敦煌学文献中国禁书大观:查找历代禁书第四章 查考篇目文句第一节 查考诗文集篇目出处定义:诗文集有总集和别集之分,总集就是把许多人的作品汇编在一起形成的集子,别集则是某个人一生作品的总汇。诗文集索引分为“专集篇目索引”和“群集篇目分类索引”两类。一 专集篇目定义:专集就是指一部具体的诗文总集或别集,专集篇目索引是专门揭示某一部诗文集中篇目出处的索引。按照标引对象的不同,专集篇目索引主要有篇目出处索引和作者索引。功用:在已知篇名或作者的条件下,查考某一具体篇目或某一作者作品在诗文集中的准确出处。局限:由于一部索引只揭示一部诗文集中的篇目出处,这就要求人们在查考时应知道所查的篇目是收在哪种诗文集中,即“专指性”。 由于这种索引只是按篇名,作者的某种自然顺序加以编排,并没有对篇目的内容进行分析归并。因此查考结果是单一的,了解不到内容性质相近的相关篇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