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苏轼词两首四学问点

上传人:hong****2021 文档编号:16440620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必修苏轼词两首四学问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必修苏轼词两首四学问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必修苏轼词两首四学问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苏轼词两首四学问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苏轼词两首四学问点(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必修苏轼词两首四学问点 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接下来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问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问点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 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贬谪黄州的第三年。 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潇洒。

2、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4分)(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答:所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受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的“以曲笔直写胸臆”。(本题3分,答出“任天而动”的意思给1分,结合作品分析曲笔表意给2分。) (示例一

3、)风雨不定,依旧“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旧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赛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本题3分,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若认为“旷达人语”与“归隐人语”二者皆有,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四、阅读训练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亲射虎,看孙郎: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建安)二.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 (lin 语文必修四学问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