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燃料基础知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435910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章燃料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章燃料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章燃料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燃料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燃料基础知识(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由电厂燃料和电力用油两部分组成,是一门理论和应用并重的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了解和掌握动力燃料的基本知识及其物理化学特性和煤质分析的方法;了解和掌握电力用油和六氟化硫绝缘气体的物化性质,质量指标的检验、监督和运行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学生在电力系统或相关专业部门从事生产和科研打下必要的基础。电厂燃料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发展电力的基本特点,是以燃煤为基础,以火电为主,煤电占总发电量的80。从提高发电效率、节约能源和解决环保三方面来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电力燃料,特别是电煤质量与上述三方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002年原国家电力公司直供燃煤

2、发电厂耗煤总量达3.68亿吨,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直接从事燃料监督和试验工作。随着电力生产的发展,锅炉机组容量日益增大,就需要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电力燃料。了解和掌握动力燃料的基本知识及其物理化学特性,切实做好火电厂燃料的采制样及化验工作,对降低发电成本,确保锅炉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章 燃料基础知识第一节 煤的形成、组成和特性一、煤的形成煤是由古代植物形成的。植物分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在地球上储量最多的煤由高等植物形成,统称为腐植煤,即现代被广泛使用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高等植物的有机化学组成主要为纤维素和本质素,此外还有少量蛋白质和脂类化合物等;无机化学组成

3、主要为矿物质。古代植物随地壳运动而被埋入地下,经过长期的细菌生物化学作用以及地热高温和岩层高压的成岩、变质作用,使植物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发生脱水、脱一氧化碳、脱甲烷等反应,而后逐渐成为含碳丰富分可燃性岩石,这就是煤。该过程成为煤化作用,它是一个增碳的碳化过程。根据煤化程度的深浅、地质年代长短以及含碳量多少可将煤划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大类,其演化过程可用下列框图说明。组成植物质的有机元素主要为碳、氢、氧和少量氮、硫和磷。这些元素在成煤过程中随着地质年代的增长,变质程度加深,含碳量逐步增加,氢和氧逐步减少,硫和氮则变化不大。二、煤的组成煤在成煤过程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其原始的组成和结构发生

4、了变化,形成一种新物质。煤是由多种结构形式的有机物(或称煤素质),与少量种类不同的无机物(或称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煤中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主要是带有侧链和官能团的缩合芳香核体系,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基本结构单元中六碳环的数目不断增加,而侧链和官能团则不断减少。煤中无机物的组成极为复杂,所含元素多达数十种,常以硫酸盐、碳酸盐(主要是钙、镁、铁等盐)、硅酸盐(铝、钙、镁、钠、钾)、黄铁矿(硫)等矿物质的形态存在。此外还有一些伴生的稀有元素,如锗(Ge)、硼(B)、铍(Be)、钴(Co)、钼(Mo)等。煤仅作为能源使用时,就没有必要对其化学结构作详尽的了解,只从热能利用(即燃料的燃烧)方面去分析

5、和研究煤的组成,基本上就能够满足电力生产的要求。在工业上常将煤的组成划分为工业分析组成和元素分析组成两种。了解这两种组成就可以为煤的燃烧提供基本数据。工业分析组成是用工业分析法测出的煤的不可燃成分和可燃成分,不可燃成分为水分和灰分;可燃成分为挥发分和固定碳。这四种成分的总量为100。工业分析法带有规范性,所得的组成与煤的固有组成完全不同,但它给煤的工艺利用带来很大的方便。工业分析法采用了常规重量分析法,以重量百分比计量各组成,可得到可靠的百分组成。这有利于煤质计量、煤种划分、煤质评估、用途选择、商品计价等。元素分析组成是用元素分析法测出煤中的化学元素分析组成,该组成可示出煤中某些有机元素的含量

6、。元素分析组成包括C、H、O、N、S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加上水分和灰分,其总量为100。元素分析结果对煤质研究、工业利用、锅炉设计、环境质量评价等都是极为有用的资料。三、煤的性质煤的性质指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这些性质都与成煤的原始物质、聚积环境、地质条件和煤化程度有关。作为动力用煤的主要性质包括发热量、可磨性、煤粉细度、煤灰熔融性、密度(包括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和堆积密度)、着火点。1发热量(Q)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是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经济价值愈大。同时发热量

7、也是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和煤耗的依据,以及锅炉设计的参数。2可磨性煤的可磨性是指煤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用可磨性指数表示,符号为HGI(哈氏指数)。它具有规范性,无量纲。其规范为规定粒度下的煤样,经哈氏可磨仪,用规定的能量研磨后,在规定的标准筛上筛分,称量筛上煤样质量,并由用已知哈氏指数标准煤样绘制的标准曲线上查得该煤的哈氏指数。它是设计和选用磨煤机的重要依据。3煤粉细度(fineness of pulverized coal)煤粉细度是指煤粉中各种大小尺寸颗粒煤的重量百分含量,它表征煤粉颗粒分布的均匀程度。通常以 90m和200m筛上煤粉量来表示。它可用筛分法确定,即使煤粉通过一定孔径的标准筛,

8、计量筛上煤粉重量占试样重量的百分数。符号为Rx,下标为标准筛孔径。在一定的燃烧条件下,煤粉细度对磨煤能量耗损和燃烧过程中的热损失有较大影响。4煤灰熔融性煤灰熔融性又称灰熔点,是动力和气化用煤的重要指标。煤灰是煤中可燃物质燃烬后的残留物,由各种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没有一个固定的熔点,只有一个熔化温度的范围。当煤灰受热时,它由固态逐渐向液态转化而呈塑性状态。煤灰熔融性就是表征煤灰在高温下转化为塑性状态时,其粘塑性变化的一种性质。煤灰在塑性状态时,易粘附在金属受热面或炉墙上,阻碍热传导,破坏炉膛的正常燃烧工矿。所以煤灰的熔融性是关系锅炉设计、安全经济运行等问题的重要性质。表示熔融性的方法具有较强的规

9、范性,它是将煤灰制成三角锥体,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根据其形态变化而规定的三个特征温度:即 DT(变形温度)、ST(软化温度)和FT(熔化温度)。一般用ST评定煤灰熔融性。5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和堆积密度煤的真(相对)密度定义为在20时煤(不包括煤的孔隙)的质量与同温度、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符号为TRD,无量纲。视(相对)密度定义为在20时煤(包括煤的孔隙)的质量与同温度、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符号为ARD,无量纲。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包括煤粒的体积和煤粒间的空隙)中所含煤的质量,单位为g/cm3。真密度用于煤质研究、煤的分类、选煤或制样等工作。视密度用于煤层储量的估算。而堆积密度在火

10、电厂中,主要用于计算进厂商品煤装车量以及煤场盘煤。6着火点煤的着火点或称着火温度,是将煤加热到开始燃烧时的温度,也称煤的燃点,临界温度和发火温度,单位为。它的测定具有规范性,使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煤样,着火点的值也会不同。一般是将氧化剂加入或通入煤中,对煤进行加热,使煤发生爆燃或有明显的升温现象,然后求出煤爆燃或急剧升温的临界温度,作为煤的着火点。我国测定着火点时采用亚硝酸钠做氧化剂,在燃点测定仪中进行测定。着火点与煤的风化、自燃、燃烧、爆炸等有关,所以它是一项涉及安全的指标。第二节 煤的基准一、基准表示法由于煤中水分和灰分的含量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其它成分的百分量亦将随之变更,所以不能简

11、单地用成分百分量来表明煤的种类和某些特性,而必须同时指明百分数的基准是什么。“基”即是表示化验结果是以什么状态下的煤样为基础而得出的。煤质分析中常用的“基”有空气干燥基、干燥基、收到基、干燥无灰基、干燥无矿物质基。1收到基(as received basis)收到基(旧称应用基),是以进入锅炉房原煤仓内(或进入贮煤场内)的煤作为基准,表示符号为ar。其表达式为 Car十Har十Oar十Nar十Sar十Aar十Mar100 FCar十Var十Aar十Mar100收到基成分含量反映了煤作为收到状态下的各成分含量。锅炉热力计算均采用收到基成分。2空气干燥基(air dry basis)空气干燥基是指

12、把在实验室经过自然风干后的煤作为基准(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表示符号为ad),用下式表示 CadHadOadNadSadAadMad100 FCadVadAadMad100空气干燥基成分含量一般在实验室内作煤样分析时采用。3干燥基(dry basis)干燥基是指以完全干燥状态(去掉全水分)的煤作为基准,表示符号为d。以下式表示: CdHdOd十Nd十Sd十Ad100 FCd十Vd十Ad100由于干燥基成分不受水分含量的影响,所以用Ad来表示煤中的灰分含量更为准确。4干燥无灰基(dry ash-free basis)干燥无灰基是指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下的煤作为基准,表示符号为daf。

13、用下式表示: Cdaf十Hdaf干Odaf十Ndaf十Sdaf100 FCdaf十Vdaf100由于干燥无灰基成分既不受水分含量的影响,又不受灰分含量的影响比较稳定,所以常用来表示煤的挥发分含量。上述的煤的成分及各种分析基准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所示。 必须指出:收到基是包括煤中全水分的成分组合。全水分中的外在水分变易性较大,由煤矿发出的煤到火电厂收到的煤或进锅炉燃烧的煤都是用收到基表示其成分组合。但由于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差异,水分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同一种煤虽是按同一的收到基计算出来的成分百分含量,也会有差异。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分析结果给予合理地处理。煤的成分和特性(即煤质分析项目)通常都

14、是用一定符号表示,对于某些成分,由于它在煤中的有多种形态或分析化验时的条件、方法不同,使用单一的符号还不能完全表明其含义。例如水分有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硫有有机硫、硫酸盐硫和硫化铁硫等。为了区分诸如此类的差异,通常在符号的右下角外附加符号注明。国际标准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中对煤质分析项目的符号作了同一规定,即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符号。总结如下:表1.2 煤质符号表项目英文新符号旧符号工业分析成分水分MoistureMW灰分AshAA挥发分Volatile MatterVV固定碳Fixed CarbonFCCGD元素分析成分碳CarbonCC氢HydrogenHH氧OxygenOO氮Ni

15、trogenNN硫SulfurSS各项性质发热量Calorific ValueQQ真密度True Relative DensityTRDd视密度Apparent Relative DensityARDdsh哈氏指数Hardgrove Grindability IndexHGIKHG灰熔融性变形温度Deformation TemperatureDTT1软化温度Softening TemperatureSTT2流动温度Fluid TemperatureFTT3表1.3 煤质项目存在状态和条件符号项目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全水分有机硫硫酸盐硫硫化铁硫全硫弹筒硫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弹筒发热量碳酸盐二氧化碳英

16、文Free MoistureInherent MoistureTotal MoistureOrganic SulfurSulfate SulfurPyretic SulfurTotal SulfurGross Calorific ValueNet Calorific ValueBomb Calorific ValueCarbon Dioxide in Carbonate新符号MfMinhMtSOSSSPStSbQgrQnetQbCO2旧符号WWZWNZWQSYJSLYSLTSQSDTQGWQDWQDT(CO2)TS表1.4 煤质基准符号名称(旧名称)收到基(应用基)空气干燥基(分析基)干燥基(

17、干燥基)干燥无灰基(可燃基)英文as received basisair dry basisdry basisdry ash-free basis符号(旧符号)ar(y)ad(f)d(g)daf(r)二、基准换算由于煤质分析所使用的样品为空气干燥后的煤样,分析结果的计算是以空气干燥基为基准得出的。二实际使用和研究时,往往要求知道符合原来煤质状态的分析结果。为此在使用基准时,必须按符合实际的“成分组合”进行换算。表1.5列出了各种分析基准之间的换算系数。这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导出的,可以用于同种煤不同分析基准之间除水分以外的各种成分(如C、H、O、N、S、A)、挥发分和高位发热量的换算。表1.5

18、煤的各基准之间的换算系数K已知煤的基准欲求煤的基准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收到基1空气干燥基1干燥基1干燥无灰基1 下面通过两个例题来说明表1.5中换算系数K的导出方法和应用。 例1.1 已知煤的从Mar、Aar和从Mad,试导出其收到基和空干基之间的换算系数Kar-ad及收到基和干燥无灰基之间的换算系数Kar-daf。 第三节 煤的分类为了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便于工业利用途径,有效地进行科学管理以及商品计价等,应将煤进行分类。煤的分类是综合考虑了煤的形成、变质、各种特性以及用途等确定的。根据煤的分类表就可以按照需要选用合适的煤种。煤的分类方法很多,不同国家或不同的利用途径,有各自的分

19、类要求。理想的煤分类方法是既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又有实际使用价值。1983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煤炭委员会制定的国际煤分类,将煤分为低煤化度、中等煤化度和高煤化度三类(大体上分别相当于褐煤、烟煤、无烟煤,不包括泥炭、油页岩等)。一、中国煤炭分类法(见表1-6,P9)经过多年研究,1986年国家标准局批准了新的分类方案并以“ GB5751-86中国煤炭分类”, 向全国发布试行。该标准以反映煤变质程度的挥发分产率和表征煤粘结性的粘结指数 G值为主要分类指标,以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和奥亚膨胀度b值为区分强粘结煤的辅助指标,以透光率PM和煤的高位发热量为区分长焰煤和褐煤的辅助指标。将煤分为十四大类,褐煤、

20、无烟煤各为一类。烟煤分为十二类,包括: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等。此外,褐煤还分为二小类,无烟煤分为三小类。在分类表中还采用数码编号来表示煤的性质,便于利用计算机对煤质实行现代化管理和指导煤的利用。1分类参数 1)本标准按煤的煤化程度及工艺性能进行分类;2)采用煤的煤化程度参数来区分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即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作为分类指标将煤划分为三大类: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凡Vdaf10的煤为无烟煤,Vdaf10的煤为烟煤,Vdaf37的煤为褐煤;3)无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干燥无灰基氢含量作为指标,以此

21、来区分无烟煤的小类,将烟煤分为三小类:无烟煤2号、无烟煤2号和无烟煤3号; 4)采用两个参数来确定烟煤的类别,一个是表征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另一个是表征烟煤粘结性的参数。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作为指标。烟煤粘结性的参数,根据粘结性的大小不同选用粘结指数、最大胶质层厚度(或奥亚膨胀度)作为指标,以此来区分烟煤中的类别,将烟煤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等12种;5)褐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透光率作为指标,用以区分褐煤和烟煤,以及褐煤中划分小类。并采用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辅来区分烟煤和褐煤,将褐煤划分为两类:褐

22、煤1号和褐煤2号。 2煤类的划分和编码 为了便于现代化管理,分类中采取了煤类名称、代号与数字编码相结合的方式。种类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十位数系按煤的挥发分分组,无烟煤为0,烟煤为14,褐煤为5。个位数,无烟煤类为13,表示煤化程度;烟煤类为16,表示粘结性;褐煤类为12,表示煤化程度。二、发电用煤的分类为适应火电厂动力用煤的特点,提高煤的使用效率,发电用煤的分类是根据对锅炉设计、煤种选配、燃烧运行等方面影响较大的煤质项目制定的。这些项目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干燥基灰分Ad、全水分Mt、干燥基全硫St,d和煤灰的软化温度ST等五项。因发热量Qnet,ar与煤的挥发分密切相关,并能影响锅

23、炉燃烧的温度水平,所以用它作为Vdaf和T2的一项辅助指标,两者相互配合使用。这种分类如表1-11(P12)所列,表中各项目均划分成不同级别,其中Vdaf(Qnet,ar)分为5级,Ad分为3级,Mf(Vdaf)、Mt(Vdaf)、St,d、ST(Qnet,ar)各分为2级。各项目的分级界限值是根据试验室和现场的大量数,经数理统计最优分割法得出的,它对锅炉设计、选用煤种及安全经济燃烧都有指导意义。Vdaf分为5级,各级间两个参数的界限值是相互适应的,按此分级选用煤种时,可以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最小的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若煤的Vd6.5,则煤粉的着火特性很差,燃烧不稳定,运行经济性差。Ad分为3级,

24、它可用以判断煤燃烧的经济性。Ad值超过第三级的煤,不仅经济性差,而且还会造成燃烧辅助系统和对流受热面的严重磨损以及维修费用的增加。Mf、Mt各分为2级,Mf会影响煤的流动性,Mf过大会造成输煤管路的粘结堵塞,中断供煤。当Mf8时(第一级),输煤运行正常,超过第一级则会出现原煤斗、落煤管堵塞现象;对直吹式供煤系统,则会直接威胁安全运行。超过第二级(Mf12)时,则无法远行。Mt决定制粉系统的干燥出力和对干燥介质的选择。Mt第一级(22)可选用热风干燥,超过此值应考虑采用汽、热风和炉烟混合干燥系统。St,d分为2级,其界限值是按煤燃烧后形成SO2 (少量SO3)与烟气露点温度的关系分档次的。当St

25、,d1(第一级)时,露点温度较低;St,d3(超过第二级)时,露点温度急剧上升,会使含硫酸的蒸汽凝结在低温受热面上造成腐蚀。ST与Qnet,ar配合分为2级,第一级的煤种不易结渣,第二级的煤种易结渣。第四节 煤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一、几个概念:火电厂在将煤的化学能转换位电能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能量是有所损失的,能量转换效率很低。通常用“煤耗”这一指标来说明对煤中化学能的利用情况,用“能量转换系数”表示能量的转换效率。1煤耗:指每发1kWh(度)的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的量,用符号b表示: kg/(kWh)式中,G入炉煤的重量,kg;Qnet,ar按收到基计算的低位发热量,MJ/kg;E发

26、电量,kWh;29.27标准煤的发热量,MJ/kg(相当于7000kcal/kg)。2标准煤:指把低位发热量29.27MJ/kg作为一个计算基本单位的假定燃料。3能量转换系数用下式表示:式中,3.6热功当量,1kWh3.6MJ; b供电煤耗,kg(标准煤)。二、火电厂的燃料管理工作 火电厂的生产运行,首要的是安全,再就是经济效益,而燃料工作与安全、经济效益都有密切关系,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进厂商品煤的质量验收和计价 进厂煤都需要按照订货合同规定的质量进行验收,并作到按质计价使质价相符。动力用煤的计价按照国家规定是以发热量(Qnet,ar)的高低,从9.5129.5MJ/kg,每间隔0.5M

27、J/kg为1个等级,共划分为40个等级,每一等级给予一定的比价率。此外与计价有关的其它项目还有:挥发分、硫分、品种、灰分、块煤限下率等。这些项目又各自划分成若干等级,每1等级都有一定的比价率。这种计价方案能够合理地反映出商品动力煤的价值,体现以质计价、优质优价的原则。因而对煤质的验收工作也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它必须提供准确可靠的有关计价的煤质数据,特别是发热量的数据,尤为重要。同时需要正确地进行采样、制样和分析化验。由于煤是一种极不均匀的物料,要获得代表性的供分析化验用的煤样有很大难度,但为取得有意义的数据,煤的采样工作应居首位。采样、制样和化验都必须遵照国家标准执行。 2炉前煤的质量检验 炉前

28、煤是指进入锅炉内燃烧的煤。对炉前煤的质量检验关系到燃烧工况的调节、锅炉运行的安全、热效率和煤耗的计算等。每一台锅炉的结构、受热面的布置及辅机的定型,都要求在适应煤的质量和特性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现场锅炉的运行工况也要求根据炉前煤的种类和特性的变而加以调整;或者按照锅炉的要求对不同煤种进行掺配混合。因此,及时了解炉前煤的组成和特性,是提高燃烧效率,保证安全生产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如同进厂煤一样,对炉前煤也要进行采样、制样和分析化验,以便为锅炉的安全、经济燃烧,锅炉热效率和煤耗计算提供科学依据。 3燃煤管理火电厂的燃煤管理关系到火电厂的连续发电和经济效益,它的工作内容很多,涉及到的专业和技术范围较广泛,在火电厂占有重要地位。它主要有:按生产计划编制煤的供应计划;根据锅炉参数选择合适的煤种进行订货;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组织煤的分配和调运;科学地编制投入和产出的综合平衡表。对到厂煤要及时地安排煤量和煤质的验收及必需的贮备;对入炉煤要按照锅炉燃烧的要求进行不同煤种的掺配和混合。此外,在企业的经济核算方面,还要承担燃料的业务核算,它包括有燃料验收、货款承付、耗用计量、贮存盘点等。问题1何谓燃煤基准?有哪几种基准?答:在工业生产或科学研究中有时为某种目的将煤中的某些成分除去后重新组合并计算其组成百分含量这种组合体称为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