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述——东方航空头等舱烙画餐具文献综述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6435520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0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孔子礼述——东方航空头等舱烙画餐具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孔子礼述——东方航空头等舱烙画餐具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孔子礼述——东方航空头等舱烙画餐具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礼述——东方航空头等舱烙画餐具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礼述——东方航空头等舱烙画餐具文献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孔子礼述东方航空头等舱烙画餐具文献综述导言作为儒学思想的核心部分,礼学的理论体系由于被孔子之后的众多儒学家所推崇与宣扬而极大地充实和发展,进而为研究礼学的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孔子的礼学思想在孟子、荀子、董仲舒、朱子乃至唐玄宗等帝王那里都得到了深刻的阐述,以及更新或改造。毋庸置疑,对于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礼”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的诸多学者对孔子礼学思想是批判抨击亦或是褒扬提倡,我们发现它在提升国民素质与建设和谐社会方面仍然能够发挥不可小觑的实际功效。本文以“孔子礼述”为主要素材,通过结合烙画的呈现方式,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正文一、 国外对孔子“礼”的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

2、意义在世界范围内虽比不上在国内那样直接和深远,但也是不可轻视的。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均对孔子及其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近些年中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国家将孔子及儒学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参照、学习的对象。同时,有很多国家建立研宄或学习孔子的专门机构,诸如建立孔庙、孔子博物馆以及与我国合办孔子学院等等。另外,西方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研究著作层出不穷,特别是近现代,发行了许多相关研究的专著和文章。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可以说是一名孔子的崇拜者,他曾经赞美孔子是一位圣人,肯定其用理性的解说开启人们的心灵。伏尔泰指出,孔子论述的诸如“己所

3、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是比立法者宣布的更有意义的真理,乃至于基督教最纯粹的道德都无法超越。总之,伏尔泰表现出对孔子及其思想十分尊崇的态度。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站在人类哲学的角度,在大哲学家一书中对孔子及其思想展开了评述。他高度赞扬孔子是“思想范式的创造者”,与苏格拉底等人共同创立了哲学并确立了哲学的研宄尺度。同时,他指出孔子突破性地赋予了“礼”来自于自身传统而非求助于神灵的生命与意义,合乎理性的重新阐释了当时的礼乐实践,因此不能仅仅把孔子看成是复辟周文化的守旧派,更应该肯定他希望挽救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从而建立新世界的革家的身份。孔子不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但是在中国特殊的情况下,他使得人们看到

4、了理性的范围和实现的可能性。另外,他又指出,孔子的理论也存在非理性的因素,孔子提倡的“利”侧重于鼓励人们多交往。德国另一位哲学家黑格尔对孔子及其礼学思想则持否定和消极的态度,认为孔子所说的道德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民族里都能找到,是一种没有特别之处的常识性道德。孔子思想只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些道德教训,毫无没有思辨的特点。美国著名的中国思想史专家约瑟夫列文森与黑格尔对于孔子的态度相似,指出孔子及其思想已经衰亡,孔子只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出现在共产主义的中国,他已经成为过去。孔子的思想不利于现代化的发展,他创立的儒学已经博物馆化,成为失掉生命力的思想。二、 国内对孔子“礼”的理解有关孔子礼学思想的研

5、究现状。从哲学以及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在文章孔子礼学思想的哲学诠释及其政治文化意义中,赵炎峰提出孔子的“礼”与“法”共同规范人们的行为,但他更鼓励礼义道德来教化民众,“礼”是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也是国家的纲纪,祛除其中的糟粕部分,礼学思想就可以古为今用;在概述孔子礼学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李晓虹在其硕士论文孔子礼学思想研究分别从身心、社会、政治,以及超越层面论述了孔子礼学的特点,同时强调了孔子礼学的历史文化意义,指出孔子既继承了古礼又赋予其新的生命,但是融入政治的礼学己经不是孔子原本意义的礼学,而是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政治文化;夏冰的论孔子的礼学思想指出秩序与和谐是孔子礼学思想的

6、核心,“礼”在社会组织与个人修养方面彰显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同时他认为孟子与荀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补充和丰富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评价孔子及其学说;在浅谈孔子的“仁”“礼”思想一文中,黄素华侧重于探讨“仁”与“礼”何者为孔子学说的核心的问题,因此文章主要围绕孔子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来论述。他指出“仁”与“礼”互相补充、包含和制约,前者是后者的内在道德根据或内容,后者通过前者实现内在情感的回归,为进一步探究“仁”与“礼”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三、葫芦烙画的研究现状笔者以“葫芦烙画”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并没有找到相关的内容,然后又以“葫芦烙画”进行检索共出现20条相关信息,如郑

7、小良与葫芦烙画、魏彦刚和他的葫芦烙画、浅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以葫芦烙画与徽州三雕为例、葫芦烙画中西合璧等,这些文章只是对葫芦烙画的制作工艺等进行了描绘介绍,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论分析,侧重点一般都在不同对葫芦烙画的研究还是停留在表面,在对葫芦烙画的题材与主题、艺术层次、多元化价值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其主题与题材的总结更是零零散散。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

8、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等,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三年,才被河南南阳的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传,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大派系。烙画以前仅限于在木质材料上烙绘,如:木板、树皮、葫芦等。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地肌理变化,具有一定地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烙画用一种特制的铁笔,在扇骨、梳篦、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的工艺画。现代

9、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从而丰富了烙画这一门艺术形式。河南、广东、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都有生产。烙画以黑、棕、茶、黄、白五色为主要色调,线条粗细不一、简洁明快。完成一幅烙画作品需经过设计、构图、选料、拓稿、熨烙、修整、平磨、抛光、设色、装裱等步骤,要求创作者了解宣纸、绢、布、亚麻等材料的特征,根据构图需要掌握烙具的速度、控制烙具的温度、把握烙具的角度和压力,使用落、起、止、走、住、叠、圆、回、藏的运烙技巧进行创作。烙画包括点烫、立体烫、工笔白描烫、面烫、线烫、冷烫、烘烫、间隔烫、特技烫、混烫等多种技法。总结通过对一些文献的梳理以及观摩,我们可以看到资料中可挖的东西都很多,而且每一个模块中的文

10、化特色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施展空间能够。对孔子“礼述”及其思想和国外学者们的评价毁誉参半,国内学者孔子“礼述”基本上都停留在理论,能够从多个视角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或是与其他同时期的大思想家、哲学家进行比较,做出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这虽然能为我们开拓新的研究视角,更全面的研究孔子及其礼学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但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上的实际运用文献还是略有不足。参考文献1Wen-Chin Li, Don Harris Confucius in Western Cockpits: The Investigation of Long-Term Versus Short-Term O

11、rientation Culture and Aviation AccidentsJ. Engineering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Ergonomics,2007.2 XuanWang;Fu;C.R.;Cheok;A.D.;Nakatsu;R.ConfuciusChat: Promoting 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EnhancingJ.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Chat System.2013(06)3张德苏.再识孔子之“礼”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

12、99(04)4刘丽娜,余士军.孔子与旅游J.孔学研究.2000(00)5贺伟.还原真实孔子回归大众学术读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J.孔子研究.2008(02)5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6常强.孔子学堂:让老夫子回归精神家园J.寻根.2016(04)7包虹.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沈阳师范大学20148王一婷.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D.暨南大学20139刘烨.基于绿色理念的儿童餐具设计研究J.设计.2016(15)10甄光明.聚乳酸取代美耐皿餐具的新技术突破J.上海商业.2016(08)11卢忠仁.孔子的“精华”与“糟粕”J.南方论丛.2007(03)12张迪.孔子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J.赤子(下旬).2016(03)13楊朝明.孔子家語弟子行研究J.历史文献研究.2016(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