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原卷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6431212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原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3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原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3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原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2013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原卷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原卷及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题号知识点考察方式分值1字音辨析选择题3分2字形辨析选择题3分3成语运用选择题3分4病句辨析选择题3分5语言得体选择题3分6名著阅读主观题5分一、1、【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慰藉(ji)/嫉妒(j);告罄(qng)/惟吾德馨(xn)考点:字音辨析难点与易错点:形近字读音(“炫”与“眩”;“罄”与“馨”;“缀”与“辍”;“粹”与“猝”)习惯性误读,“辍”(chu)易读成zhu,“炽”(ch)易读成“zh”,“藉”(ji)易读成“j”攻关建议:多读多用,把常读错的抄进错题本,常常翻看。2、【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A“人声顶沸”应为“人声鼎沸”

2、、“搏学多才”应为“博学多才” B“家瑜户晓”应为“家喻户晓”、“妇儒皆知”应为“妇孺皆知” D“禁固思想”应为“禁锢思想”、“张惶失措”应为“张皇失措”。此题注意“器宇轩昂”与“气宇轩昂”都是对的。考点:成语、字形难点与易错点:对成语的熟悉度,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攻关建议:可按意思记忆字形。如“人声鼎沸”中“鼎”是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用来煮东西的。而“鼎沸”的意思是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大声响。“博学多才”指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博”是“广博”,自然不是“搏斗”的“搏”。3、【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眼花缭乱:缭乱:纷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

3、清。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既然已经“眼花缭乱”了,又岂会“清晰真切”?前后矛盾。考点:成语运用难点与易错点:辨析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攻关建议:翻阅较权威的中考备考书,总结自己平常容易用错的成语,重点标记或者抄在小本子上,多看。若对某个成语有疑问,要及时翻阅字典,以便准确记忆并且加强记忆。4、【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分类不当。“衣物”不属于“学习用品”。考点:病句辨析攻关建议:熟记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判断方式。成分残缺(通过划分句子成分确定);语序不当(多重定语: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多重状语:表目的或原因的介

4、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表情态的动词或形容词。多个谓语:注意其是否符合人类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一般规律。还要注意关联词语次序、主客体次序、前后对应次序、分句次序);搭配不当(关联词、固定搭配);用词不当(注意词语的词性与感情色彩,是否符合描述对象、句意);重复啰嗦;分类不当(不同类不可包含);不合逻辑(包括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注意“避免”、“防止”这类词后面的事情需是不好的事情);歧义(包含代词的“指代不明”,需确保句意明确。)5、【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A肯定句,语气过于强硬;C反问句,有嘲讽意味;D语气过于随便,有点冲,不够尊重客人。

5、考点:语言得体难点与易错点:根据情境,恰当运用句式与词语。攻关建议:语言得体除了要注意句式、词语的恰当运用,还要注意语气。要么诚恳,要么善意地高雅地幽默。特别是在做错事要认错,或者是别人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6、【参考答案】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的迂腐与自命清高。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

6、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的黑暗统治。【答案解析】仿句式:人物+身份+事迹或经历+“我”的感悟。考点:名著阅读、仿句难点与易错点:不了解人物及其事迹攻关建议:多看书,积累素材,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共鸣力。古诗文积累与运用题号知识点考察方式分值7古诗文默写选择题+主观题10分8文言词语解释填空题5分7、【参考答案】(1)C FA、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E、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备考建议】古诗词默写选择题难度较小,依旧以考察前后诗词顺序为主,考生背诵时

7、不仅要记清楚正确的书写,还要避免记混了。(2)猛浪若奔、苔痕上阶绿、似曾相识燕归来山回路转不见君更著风和雨黑云压城城欲摧(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参考答案】(1)做标记(2)通“贴”(3)给予(4)竭尽、用尽(5)意动用法,以为亲【注】文言文实词解释考点,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故人不独亲其亲”的第一个亲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第二个亲是名词,亲人。【备考建议】可以说近六年来中考文言实词的考点都没有变化,重点集中在上述四种实词类别,建议同学们有目的地做好归纳,针对性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文言文阅读题号知识点考察方式分值9词语解释选择题

8、3分10句子翻译主观题4分11内容理解选择题3分9.【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动词,亲手;名词,手这个器官B.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C.跟从,跟随。D.比得上;你。【备考建议】理解、记忆常考文言实词,注意课下的注解。10.【参考答案】(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解释及语句的通顺。援:引、提出。质:询问。【备考建议】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信”、“达”、“雅”。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留、补、调、删、换。11.【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

9、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而不是求学之“精”。【备考建议】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文章中找到选项出处,再仔细对比分析。古诗词鉴赏题号知识点考察方式分值12(1)词语解释主观题2分12(2)思想感情主观题3分12.【参考答案】(1)了却:完成。可怜:可叹。【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词语的理解。结合词句内容来分析即可。【备考建议】本词选自九年级上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因此同学们在复习古诗词时要回归课内,关注课下的注解。(2)【参考答案】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

10、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题答题步骤: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内容;概括诗句构成的图景或意境;分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备考建议】古诗词的思想感情题,既要求考生要理解诗句的内容,也要求结合诗句,知人论世,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议论文阅读题号知识点考察方式分值13内容理解选择题3分14观点提炼选择题3分15词语含义主观题4分16概括题主观题4分17开放题主观题4分四(一)三种诸葛亮13、【参考答案】B【解析】题干“比较多的是”与原文意思不符,以偏概全。文章第二段,“比如在云南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

11、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文章第四段,“这些当然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14、【参考答案】A【解析】B、第七段第二行,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的还是因为他。C、偷换概念,“误用马谡使长亭失守”是为了证明“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不宜于过分加以夸大”。D、与原文不符,“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宁可多一些时候的诸葛亮倒也不坏”“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13、14题【答题思路】直接根据中心论点找出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如13题A选项文章开头就有提到。注意选项的用词,是否与原文不符。比如13题B选项中的“比较多”就属于以偏概全。注意论点论据

12、与材料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偷换概念。15、【参考答案】两个“诸葛亮”不一样:指存在于人们设想中,并被人们当作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历史人物。指学习、效仿诸葛亮的后人。【答题思路】把握文章中心论点,从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思考。注意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的观点一般是由点到面的,因此阅读时注意将深入挖掘。16、【参考答案】(1)、过于高傲自负,使旁人难以亲近。(2)、自以为是,遇到失败就消极落泪。【答题思路】1,注意分值,判断答案大致有几点内容。一般3分3点、4分两点。2,根据文章内容,按照“谁做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进行概括,注意信息不要遗漏。3,注意扣题。题目问“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

13、,因此回答时应该概括人物性格特点。17、【参考答案】我认为作者的身份、立场对于创设作品人物具有极大影响。陈寿是西晋史学家,因此更注重于对史实的真实记录,在他的三国志中,诸葛亮精于政务但谋略一般;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表现故事的曲折离奇,他笔下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文韬武略;甚至在京剧“借东风”中,为了舞台效果,诸葛亮的形象更为夸张,简直无所不能。因此,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如果从作者的身份、立场等背景进行分析,结论能够更全面客观。【答题思路】围绕“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结论会有所不同”这个观点,结合文本,简要展开讲述,最后总结。格式:总(观点)+分析(结合文本)+

14、总(重述观点)【变式题型】你同意文中“”观点吗?为什么? 你身边的人是否能做到(文中提及内容)?请举例说明,并为他们提出建议。 文中有两种以上观点,问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 通读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某一句、某一段的感悟联想。记叙文阅读题号知识点考察方式分值18概括内容填空题4分19内容理解主观题4分20开放题主观题4分21形象分析主观题4分22写作手法主观题4分18.【参考答案】舍钱救猫归还猫意外获支票【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概括内容的结合。难点在于准确精炼地将对应情节概括出来,考生易错点在于将每个情节独立概括,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行文的思路,最终导致前一情节与后一情节没有直接的

15、联系。19.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1)老人“用手杖敲了三下地板”,店主就走到老人身边。从这一细节里,你看到老人与店主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关系熟络有默契,但是店主同时又非常敬重老人。【解析】本题考点是细节描写的作用,透过细节看人物的关系。本题难度较大,用准确的词语形容两人的关系不容易。(2)店主为什么说“那张支票无效”?除文中说店主认为“从他妻子去世后,这个老人精神错乱了”这一原因外,你觉得可能还有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我仅仅用了100元从四个青年手中救回了猫。店主说“只有傻瓜才认为一只猫值那么多钱。”店主受到老人的嘱托,故意这么说。【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信息提取与推断

16、的能力。难点在于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20.阅读故事,离不开想象。请你以老人的身份,把“老人跟店主耳语了几句”中“耳语”的内容写出来。(4分) 【参考答案】你把这张支票给年轻人,并告诉他支票是无效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节间的逻辑联系,做题时要联系上下文。难度在于把握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易错点在于考生往往忽视联系上下文。21.“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反映了“我”怎样的品格?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我”是一个崇尚精神但又不拒绝物质、矛盾、有侥幸心理的人。如文中当店主拿出支票时,“我吃惊地扬起眉毛”,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我”

17、救猫是出于自己善良的本性和对生命的尊重,没有想过因此而获得物质奖励,所以当店主给“我”支票时便是“吃惊”。而“扬起眉毛”则表现了“我”的惊喜。当“我”知道买船需要2500元时,又侥幸地打电话给银行查支票是否有用。【解析】围绕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人物的性格特点,难点在于准确地概括出人物性格特点。22.故事情节出人意料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举一例简要分析。(4分) 【答案及解析】本题相对较开放,围绕“出人意料”的写作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谈即可,如文中店主告诉我们老人“精神错乱”,结尾处交代确是“经营大部分木材”的富有老人;被认为“无效”的支票,最后竟然是有效的;整个买船过程竟

18、然是老人一手安排的。本题因出人意料的情节较明显,难度不大,但考生在答题时往往分析过于简单,没有将“出人意料”表现在哪分析清楚。第三部分、写作题号知识点考察方式分值23命题作文主观题60分 请以“出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评分标准:考阅卷老师人手一份!这个重要的表格,就是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从这个表格中,聪明的你都知道我们的中考作文都是怎么构成了吗?60分的作文满分分别由内容(25分)、语言(25分)、结构(6分)以及文面(4分)综合得来的。那么接下来,周彤老师将从这四大方面来为你分析今年的中考作文。第

19、一版块内容 内容,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你的文章所描述的故事及想要传达的思想,它由审题、立意、选材这三大步骤构成。所以,拿到题目,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审题。一审题:根据考试题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重要信息:1.题目要求:命题作文,题目出错 这是近几年来,广州中考作文的一个趋势,今年也毫无例外地延续了命题作文的路线,想必聪明的你早已有所准备了吧?2.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中考中,字数不足会被扣分,并可能直接被划入三、四类作文中;而字数过多,则会耗费你宝贵的考试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此次作文写作的最佳字数,应控制在作文稿纸标注“600字”那一行的下边3-5行为最佳。3.文体要求:不限练兵3年之久的

20、你应该知道,虽然“文体不限”,但这只是一个表象,不足以让我们放松警惕。在中学阶段,大多数同学运用最多的文体通常是记叙文和议论性散文,而究竟文体应该怎样拿捏,我们还是要紧紧把握命题题目本身来最终定夺。二立意:我们都知道,阅读题最重要的是要抓准文章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来答题,而作文和阅读其实是亲密的两姐妹,她们的关系就像照镜子一般,所以对于作文而言,最重要的依旧是明确中心,即你想通过怎样的故事,表达怎样的情感。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立意。那么今年的中考作文,我们可以如何立意呢?首先,立意一定是积极的、有根有据的。那么何为根据的?请回归到我们的作文题目,这就是我们的根据。由一个小小的题目出发,发展成

21、600字以上的文章,其实作文就是一个有趣的破案过程,唯一的线索即是题目本身。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出错,是一个两字词语构成的题目,久经沙场的你应该不难判断,题目的题眼就是词语本身,我们可以使用题目扩展法来解决:谁出了错?出了怎样的错?为什么出错?结果会如何?我们可以得出的思路有:个人出错学业的思考、友谊的得失、亲情的迷失、陌生人的言行所带来的思考社会出错问题牛奶/药物、酒驾、小悦悦事件等等社会热点问题所带给我们的关于社会责任、社会道德的反思人生出错(逆向思维型)身残志坚、在逆境中创造人生辉煌的人们,他们原本出错却更加精彩的人生所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激励小到实际生活,大到社会和人生,生活处处皆精彩,到处

22、都是我们可以使用的题材,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不断思考总结的心。三选材: 如果中心已经明确了,我们便可以进入构思的最后一个环节选材了。如果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那么选材则是让你的作文丰满起来、有血有肉的过程。 周彤老师想告诉大家有关选材的一些重要指标新颖、深刻、以小见大。在通过扩展提问得到的写作思路中,请排除掉那些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材料,因为那些主题一定也是绝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的,如果不想让阅卷老师因为审美疲劳而忽略掉你的试卷,那么就请果断地放弃那些老掉牙的题材,大胆启用那些经过你的思考后由浅入深、以小见大的主题吧!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一篇文章的中心一定有且只有一个,所

23、以,你的材料可以是多个,但是一定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而展开,不可都略略提及,也不可都细致入微,详略得当才是王道!第二版块语言 中考作文中,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查部分,如果我们能做到语言准确、流畅、生动,那么语言部分的失分就能控制在4分以内了。在上文中,老师提到过阅读和作文的关系就像照镜子一般亲昵,那你是否还记得阅读中那些常被我们赏析的句子有什么特征吗?对,它们通常都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法,比如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写作手法等等,于是它们从众多句子中脱颖而出,让我们眼前一亮。那么,这些漂亮的手法,我们为什么不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呢?这才是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在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中比较常用的有比喻、拟人

24、、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引用等,而描写手法中的人物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环境描写(以自然环境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是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精彩的不二选择,聪明的你今天使用了吗?第三、四版块结构与文面 通常来说,阅卷老师平均1-2分钟内会读完你的作文并给出分数,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他快速对你的作文产生好感呢?秘诀就在于得分的第三四版块结构与文面中了。 首先来讲,我们通常都说“审美”而非“审丑”,美好的事物通常都能更加地吸引我们的眼球,赢得我们的掌声。作文更是如此。同样的作文,如果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就能再第一时间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注意,老

25、师在这里使用的是“工整”,而非“美观”哦,所以没有练过书法的同学们千万不要沮丧,我们要做到的只是整齐、端正就可以了,出现错字请用统一的符号划去即可,切忌把这个错字涂成一个“补丁”,数个“补丁”加起来,文面的分数就不保了。 此外,如果说作文是由首段、中间段、尾段构成,那么需要我们花费更多力气的,是首尾两段。首段优美的引入,能使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评价直升为一、二类作文,而中心突出、语言精彩、感情深刻的尾段,则能让阅卷老师的好感始终维持在最高点。至于中间段落,我们可以采取比较经典的三段式结构,方式可以是并列式、由深入浅式、详略分工式,如此一来,一篇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作文便由此形成,而结构上的分数,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收入囊中了。 这次的中考作文就和大家一起分析到这里。正在奋战的同学们,决战2014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不负青春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