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刘亚艳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6428892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刘亚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刘亚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刘亚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刘亚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刘亚艳(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惠安嘉惠中学 刘亚艳【教学内容分析】(一)、课程标准要求 :1、识记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的含义;2、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3、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4、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努力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认真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

2、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本课也是联系教材第一、二、四单元的关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表现在:第一,从马哲理论体系来看,联系的观点贯穿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揭示了矛盾内部错综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这一点,是开启唯物辩证法的钥匙。第二,从教材结构安排看,本框内容既是从唯物论向辩证法转变的思维节点,也是辩证法各部分的枢纽,在全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密切关系来看,能否搞好这一问题的教学,关系到全书教学的效果。在下半册人生观部分,许多内容都是以这些基本观点为指导去展开分析的

3、。【学习者特征分析】1、从学生的原有知识方面基础看,在学习本框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相关观点,并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一些方法,这就为学习本框题奠定了学科基础。2、从学生能力方面看,虽然高二学生的心理上尚未成熟,缺乏丰富的生活经历,知识也不全面,科学的思维方法还未最终形成。但是他们经过高中一年多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用理论来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3、从我班学生现状来看,可塑性较强,也普遍存在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的问题,对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有点吃力。4、根据以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在本框题的教学过程当中既注意发挥

4、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着重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理论联系实际法:通过对物价上涨原因和2010年自然灾难等多个实例的分析,将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培养自已思维的主动性、独立性与灵活性。【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本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理解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理解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联系的多样性2、能力目标: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不仅懂得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更重要的是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有机联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认识事

5、物内部联系到认识事物外部联系中学会全面的分析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认识社会和人生的能力。3、觉悟目标:以生动有趣的图片、故事、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有效地改造世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难点:联系的客观性与条件性。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策略与手段】本框的课标基本要求是: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6、为达成课标的上述要求,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适量的文字材料、音像资料、漫画等学习资源,通过事例探究、讲授分析、合作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人际协作等多种智能。【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导入新课1、 展示物价上涨表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是谁动了我们的物价?”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寻找多方面因素。2、 展示我国物价上涨原因的视频,帮助学生总结到底是什么推动我们物价的持续上升,从中引出联系。思考、互动1、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2、充分利用学生

7、原有经验。讲授新课(重难点突破)一、联系的含义 设问:什么是联系? 利用我国物价上涨和货币发行量之间的关系来详细分析联系的具体含义,并从中得出联系的一般含义。 首先、从我国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增加投入4万亿和人民币升值角度以及美国实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发美元)两个角度分析内外两方面的联系; 其次、分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最后水到渠成地概括出联系的含义。 二、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 引导学生从联系的含义中找出它的特点普遍性。 运用发改委提出的引起物价上涨的四大原因和学生归纳的其他方面原因从三个角度(内部、外部联系以及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论述联系的普

8、遍性。 理清易错的知识点:一事物总是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强调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为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埋下伏笔),通过思考练习加强理解。 最后、总结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2、联系的客观性(难点) 运用“福娃的传说”和“2010!灾难在我们身边!”事例从主观臆造联系和无视忽视联系的客观性两个角度反面论证联系的客观性。 利用视频从导致物价上涨原因之一的灾害天气角度分析:由于人们无视联系的客观性破坏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和连锁反应。从而论证联系是客观的,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从中引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用“2010!灾难在我们身边!”分析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9、移的,并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所以我们要正视联系的客观性,树立科学发展观。 因为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所以人们可以改变联系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如网络,便利的交通等等) 总结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和方法论。 3.联系的多样性 利用物价上涨原因以及课本事例导出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把握事物的多样性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单了解下联系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运用课本教材分析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所以要求我们注意全面分析和具体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

10、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总结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和方法论。 回答、互动 回答、总结 思考、讨论阅读、思考讨论、总结阅读、回答回答、总结 思考、讨论 1、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经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具体事例入手,通过师生谈话,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降低学生学习哲学的畏难情绪,贯彻生活化的哲学的思想。 3、从具体到一般,从部分到整体,从分析到综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思维方法,同时突破联系的含义。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初步了解和掌握科学归纳法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社会热点。活跃课堂气氛。 从反面论证,有针对

11、性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增强理论的说明力。引导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理解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并能初步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课堂小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又具有客观性,它是具体而有条件的,形式是多样的。 总结本课的原理和方法论 附板书设计 总结思考课堂作业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题目,并初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板书设计】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什么是联系?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二)联系的特性(特点)、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原理+方法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