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6428825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课 春天来了教学目标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四:进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第一课时春天来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2、学唱歌曲。(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2)师引导学

2、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三、拓展(环保):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春天来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春天来了、播放课件,

3、学生安静地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师弹钢琴,学生复习旋律。、播放课件的伴奏录音,学生跟唱歌曲。、分组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并说出优缺点。、个别学生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说出优缺点。三、鼓励学生在唱歌曲时,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个人的表演也可小组表演。四、引导学生用敲击乐器伴奏。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相同与不同去选择打击乐器,并用不同的节奏型进行伴奏。鼓励学生大胆选择打击乐器,自己创编节奏。五、巩固知识。做课后练习“我的小音库”,在脑海中建立fa的相对音高概念,会用手号表示。六、课后拓展(环保):画出心目中的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用语言

4、说出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怎样保护大自然。)五、总结六、下课 第三课时春天在哪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教学过程:春天在哪里1、读读、拍拍节奏学习歌曲前练习XXX节奏,进行朗诵,师指导学生读准、拍好XXX节奏。2、听唱歌曲师指导学生唱准嘀哩哩 嘀哩 嘀哩哩。这一句歌词。师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灵活清晰的吐字演唱。3、师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创编或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编表演。4、拓展:看画寻找春天。师课前准备好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画(如:枝头吐新芽、蚯蚓出土、农民春耕、春雨绵绵、

5、春花开放等)和其他内容的图画,给每幅画进行编号,请学生看完后选出属于春天内容的图片。此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气息。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我们四季永远都非常鲜明。三、总结四、下课 第四课时 欣赏乐曲春和百鸟朝凤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教学过程:欣赏乐曲春和百鸟朝凤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该乐曲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第一乐章,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第一乐章音乐所描写的内容:春天来,鸟儿欢唱,欣喜若狂,来把春报。泉水潺潺,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闪电雷鸣,转瞬风停雨止,鸟儿

6、重又歌唱。音乐通过独奏小提琴和乐队之间的对比,表现出春天蓬勃的朝气。(1)用春的音乐做背景,有感情地进行朗诵春的诗歌。(2)欣赏全曲。欣赏音乐时引导学生用身体随音乐轻轻地摆动,充分感受音乐,也可闭上眼睛认真倾听。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3)启发学生谈对音乐的感受: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4)鼓励学生用动作感受音乐。当听到音乐中出现小鸟歌唱或电闪雷鸣时做出相应的动作(5)教师弹钢琴带领学生唱熟主题旋律。(6)复听全曲。指导学生倾听主题旋律,教师要求学生用举手的方法,让学生听到主题旋律时举起右手,计算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2、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原是

7、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师用看彩图、听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教师一幅百鸟为凤凰庆祝生日的图画,边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课题。用形象的语言、美妙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持生态平衡)(2)鼓励学生模仿音乐中的动物形象或听音乐做律动。3、通过欣赏了春和百鸟朝凤两首乐曲,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两首乐曲有什么区别?(2)、“一年之计在于春”请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出自己的学习计划。三、拓展:思考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什么要爱护它?学生回答。四、总结五、下课 教学

8、反思:第二课 听听、唱唱、跳跳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乐曲瑶族舞曲、学唱歌曲瑶山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可创造性,学会举一反三。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感知34拍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能用身体语言表现歌曲、感受音乐,并进行歌曲的创作活动。旋律中跳进和级进是本课需掌握的知识点。三通过认识音名在键盘上的位置,继而进行“玩乐器”的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演奏的能力;并结合乐曲中的动物,激发学生表达对动物的认识,自己如何爱护动物。四、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重点、音乐的创造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玩乐器”的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演奏的能力;并结合乐曲中的动物

9、,激发学生表达对动物的认识,自己如何爱护动物。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电脑,教学课件第一课时欣赏乐曲瑶族舞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教学过程:欣赏乐曲瑶族舞曲(1)复习第二册学过的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再次播放课件中的瑶族长鼓舞,让学生感受瑶族的舞蹈特点。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欣赏了瑶族的长鼓舞,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描写瑶族人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场面的乐曲。(2)欣赏全曲。欣赏音乐时鼓励学生用身体语言(轻轻摆动身体或晃动脑袋)帮助感受音乐,学生进行律动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动作。 (3)听完乐曲教师引导学生谈乐曲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

10、析乐曲的节拍、节奏、情绪、音色等,讨论完毕,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对各组的分析做出评价总结。 (4)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课前准备好的主题旋律卡片,带领学生唱熟主题。 (5)听主题出现的次数。(6)用舞蹈动作感受音乐,模仿瑶族人拍长鼓的舞蹈动作,教师和学生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进行师生互动。三、拓展(环保)爱护我们的祖国,爱惜我们祖国的资源,热爱我们祖国的文化,保护我们祖国的文化四、总结五、下课第二课时瑶山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教学过程:1、学唱歌曲瑶山乐(1)教师导入:“刚刚看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长鼓舞,老师也很想给同学们表演一个节目,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瑶山乐”。(2)先

11、用“lu”进行哼唱旋律,作为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声音的连贯性。(3)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歌曲中多处出现连音记号,所以应注意声音的连贯和圆润。(4)鼓励学生把歌词直接套进歌曲中进行演唱,也可让学生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5)指导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自由律动。(6)歌曲瑶山乐是由乐曲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改编而成的,说明了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小组进行讨论汇报。(7)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乐器、并自创节奏型进行伴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三、拓展(环保):和学生一起讨论做这些乐器的材料,我们要怎样保护我们的资源,不浪费。大自然中的这些资源是如此奇妙,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带给

12、我们这么多的快乐。四、总结五、下课第三课时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1、欣赏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1)欣赏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请学钢琴的学生弹奏乐曲(教师自己弹奏乐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挖掘学生潜能,真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拓宽音乐视野。(2)哼唱第一主题旋律,熟悉歌曲旋律,感受3/4拍音乐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也为后面学习我们大家跳起来做铺垫。(3)结合音乐做4/3拍子的律动,并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感受4/3拍子舞步,鼓励学生动起来:开火车前后拍手。学生按横排坐,第一个人排第一下手(即强拍)另外两拍与下面的同学互拍,一直

13、这样传下去。、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1) 歌曲简介。教师简单介绍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是根据巴赫的小步舞曲填词而成的。(2) 学唱歌曲。由于旋律学生已经很熟悉,引导学生自学歌曲,让学生之间互相聆听,互相评价。师在教唱歌曲时指导学生唱好跳音,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并且要唱好5 1 1 和 1 1 1的音准。(3) 学习知识。学习级进和跳进。(4) 创编表演。鼓励学生自由组合,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歌曲。(如:小组进行重新填词演唱、舞蹈创编表演、用敲击乐器伴奏等)在理解和感受歌曲、乐曲情绪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5) 评价。对各组同学的表演做出评价,自评、学生评、教师评,给

14、予最佳表演组的同学进行奖励。三、拓展(环保):鼓励学生多跳多运动,锻炼好身体,少生病,减少吃药以及因此带来的副作用,也减少某些药品对自然的污染。四、总结五、下课第四课时 玩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玩乐器通过动手制作键盘可让学生具体了解键盘的构造,各音的排列位置,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1、师课前布置学生带硬卡纸、剪刀、粗线笔、尺子等工具。2、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制作。3、制作完毕,教师为学生讲解键盘构造和C、D、E、F、G五个音的位置。A、导入:利用学生资源,请学琴的同学说说自己学琴的历程。并让具备较高演奏水平的同学为同学演奏一曲,以此激发学生学琴的兴

15、趣,引导学生爱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B、复习C D E三个音在键盘上的位置,请学生思考:比E还高一些的两个音应该是什么音?接着引出F和G另外两个朋友。教师弹奏这两个因请学生记住这两个音的音高。C、 按课本上的几首歌曲如我有一只小羊羔小铃铛小蜜蜂上面都标有指法,引导学生先唱旋律再唱指法歌。D、弹奏乐曲。 练习弹奏我有一只小羊羔小蜜蜂小铃铛三首乐曲。(用“假键盘”的学生,教师和学生同时在钢琴上弹奏,引导学生想象这就是自己弹出来的琴声。)E、歌曲伴奏。学会弹奏简单的乐曲后,进一步指导学生为学过的歌曲进行伴奏。如歌曲春天来了:三、拓展:将我有一只小羊羔小蜜蜂创编改歌词,换别的动物,并讲述自己对动物的认

16、识,自己是如何爱护动物的?四、总结五、下课教学反思:第三课 多彩的乡音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歌曲风阳花鼓,让学生了解我国安徽省地理风貌、民间艺人生活状况启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怀及喜爱安徽民歌的风格并能流利歌唱与表演。二.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让学生领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感,了解蒙古族的风情、风貌并学习掌握“ ”速度渐慢记号以及学会蒙古族舞蹈扭肩膀的特色动作及巩固四拍子拍号的打法,描述优美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三.通过听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以及用马头琴独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蒙古族两段音乐。让学生感受两首同民族地方风格民歌及精彩的歌舞表演(课件),并能用不同打击乐器为歌曲

17、伴奏或即兴画画。复习巩固已学过的 等节奏型。四.探究森吉德马音乐旋律相同,音乐速度变化后不同形象的两段音乐变化的奥密,了解音乐中速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掌握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描绘了美丽辽阔大草原的秀美景色,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凤阳花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凤阳花鼓1、轻声播放高胡演奏的凤阳花鼓 旋律,提问: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听到过?师讲解美的民歌音乐有其流传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蕴涵着一个美妙或凄婉动人的故事。2、师放课件凤阳花鼓讲述了旧时代劳动人民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卖

18、唱的苦难经历以及现在改革开放后风阳花鼓唱遍大江南北,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来自劳动人民创造的意义,它是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情感宣泄的一种表达方式。3、师带着愉悦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4、放凤阳花鼓旋律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曲调中,使学生为学唱歌曲做铺垫。5、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比比谁模仿得最好。6、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分组让学生按乐谱边唱边敲击小乐器等;让学生自带铜碟、不锈钢碟、陶瓷制的碟以及一对筷子,创编简易节奏律动边唱边表演,通过动手、动口、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三、拓

19、展(环保):讨论怎样保护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四、总结、下课第二课时 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两幅画创遍故事并选代表讲给大家听。师先不要提醒包办,让学生自己观察,组织语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2、师播放课件管弦乐曲森吉德马主题片断(两次),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风格并利用钢琴或跟随录音机唱会音乐主题。教唱主题曲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掌握好歌曲速度。(第一次是慢反映牧民温馨幸福美满的生活环境、第二次奔放热情速度加快)。3、学生听两段音乐,分别将音乐、画面与相应的形容词搭配连线。(第一幅是描绘美丽辽

20、阔大草原的景象;第二幅是表现蒙古族人民欢天喜地载歌载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感受在森吉德马中不同形象的两段音乐,它们的旋律是不 是相同?如果旋律相同,作曲家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创造出两种不同形象的音乐的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美丽的景色呢?4、自学探究评价:作曲家是用了速度的变化,第一段慢,第二段快。所以,音乐中的速度非常重要,我们唱歌时可一定记住掌握好速度。5、简单介绍:节拍机的作用。三、总结四、下课第三课时 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1.师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课件,教师描绘了美丽辽阔大草原的秀美景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

21、爱大自然的感情.2、放课件歌曲范唱。要求学生认真聆听。3、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出现的不同节奏型;并处理好一音多词,引出难点。4、学生分若干小组即兴创作表演。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表演时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小乐器的为歌曲伴奏,增加场景气氛。三、拓展:在情景画面中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特色等, 启发学生是否了解别的民族,能否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自己如何表达对它的热爱之情?四、总结五、下课第四课时 草原就是我的家,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听。

22、2、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歌曲。3、分组展示,其他学生评价。4、个别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师生评价。三、欣赏马头琴独奏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播放课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安静地欣赏,并注意马头琴的音色特点。2、个别学生分析乐曲和马头琴的音色特点。3、师简介乐曲。4、复听乐曲,引导学生用画画的形式表现乐曲。5、各组展示自己的画,师生评价。三、拓展:在情景画面中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特色等, 启发学生是否了解别的民族,能否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自己如何表达对它的热爱之情?四、小结五、请学生分组讨论,用别的形式表现乐曲后,各组展示。六、下课。学生听着乐曲离开音乐室。教学反思

23、:第四课 音乐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木桶有个洞,学生能灵活运用力度记号,并巩固已建“小音库”中的音高和“认朋友”C、D、E、F、G、A。二、通过排演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学生能默契配合地参与表演。教学重点 培养小孩的幽默感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木桶有个洞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学习歌词木桶有个洞、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风趣地朗读歌词。、学生也风趣地朗读歌词,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歌词内容。、个别学生风趣地朗读歌词,其他学生评价。三、学唱歌曲木桶有个洞、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安静地欣赏歌曲,并注意教师的语气。、学生轻声跟钢琴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用

24、双响筒模仿老师将歌词唱出来。四、拓展:结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稻草、水以及木桶,教育孩子们要节约,能修好用的物品就不要随便扔掉去买新的,不要浪费资源。五、总结,布置学生课后创编歌词。六、下课,听着歌曲离开音乐室。第二课时 复习歌曲木桶有个洞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木桶有个洞、请个别学生用自己理解歌词含义的语气朗读歌词,师生评价。、学生欣赏课件的歌曲范唱。、学生用唱歌曲,注意将歌曲的情绪表现出来。三、拓展歌曲、学生展示课后创编的歌词,并演唱出来。、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表现歌曲。、分组表现歌曲。四、延伸部分:结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稻草、水以及木桶,教育孩子们要节约,能修好用

25、的物品就不要随便扔掉去买新的,不要浪费资源。 五师将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排练音乐剧,把讨论的剧本写下来。六、总结:布置学生课后准备剧本的排练。七、下课教学反思:第五课 动物人类的朋友教学目标一:学唱歌曲土拔鼠,能用体态感受6/8拍子的韵律。二:学唱歌曲小斑鸠对我说和绕口令练习,区分和节奏,并学会用活泼、天真的情绪演唱。 三:欣赏童声合唱海鸥,通过赞美海鸥,激励学生要像海鸥一样敢于拼搏,有刚强的意志。四:通过“认朋友”和“玩乐器”,能掌握音名A、B在键盘的位置,复习巩固已学过的音乐知识。 教学设计(一)学唱歌曲土拔鼠 1、课题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是否经常把喜欢的动物玩具带在身边?让学

26、生畅所欲言导入歌曲。2、拍手游戏:教师把学生说到的小动物编成儿歌,可让学生结合课本P31做拍拍读读练习,建议两人对拍或三人轮拍,还可以一横排连拍。调动学生的兴趣,儿歌熟悉后边拍手边摇摆身体感受韵律。 3、听听动动:播放课件土拔鼠,师生随音乐律动,要求学生用心听,身体充分放松,通过摆动身体感受6/8拍子的韵律,注意培养内心节拍感。4、学唱歌曲:土拨鼠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乐句(ab)、第二乐句(ac)、第三乐句(d+e)、第四乐句(d+f),可让同学分辨四个乐句中,哪些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哪些乐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运用这种相同与不同的辨识乐句与乐句的关系,培养学生从音乐审美中获得情感满足的同时,锻

27、炼逻辑思维能力与音乐的记忆能力。(1)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用准确的情感和歌声表达歌曲。(2)用“LU”哼唱旋律。因为学生气息较短,按4小节换气学生不容易做到,可按弱起拍的规律,2个小节换一次气,统一在弱拍前换气,这也是本课的难点。(3)歌曲基调比较忧伤,要求教师多次范唱,感动学生,让学生模仿,达到效果。(4)歌曲熟悉后,可让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如让一些学生强拍拍击鼓心,次强拍敲鼓边;或三角铁、响板、拍手拍脚,再次感受6/8拍。(5)可让学生自己创编一个固定节奏型,边唱边鼓。(二)学唱歌曲小斑鸠对我说1、听听议议,导入课题:教师播放课件小斑鸠对我说,以讲故事形式导入,学生边

28、看课件边听故事,然后议一议,猜一猜小斑鸠对“我”究竟说了什么。2 、听听说说:学生欣赏歌曲,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和感受歌曲的情绪。3、拍拍唱唱(1)教师带领学生先做P33读读、拍拍绕口令练习。重点练习 下面这一句:(2)按节奏读歌词(3)教师范唱歌曲,要求学生边听边打2/4拍的强弱规律。(4)用师生接唱方法一句一句接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服、咕、福、书、苦、五、足”等字的韵母“U”音,要求嘴圆,喉咙放松。(5)歌曲处理:唱熟歌曲后,启发学生带情感演唱。第一乐句唱得轻快、跳跃,唱出儿童内心的喜悦;第二乐句是问句,唱出少年迫不及待想问清对方说什么的心情;第三乐句不宜过强,活泼可爱

29、,声音要有弹性;第四乐句有力上面的保持音,应唱得饱满有力,情真意切。4、自编自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的表演形式。可以是歌表演,也可以是集演、唱、说、奏为一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谁的形式最新颖。5、互相评价,取长补短(三)、欣赏童声合唱海鸥1、议议、说说:查阅相关资料这个环节,可以在前一节课时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网上查阅有关鸟类的知识和有关海鸥的介绍。让学生谈谈自己所找到的资料的内容,互相交流,导入课题。2、听听:教师播放歌曲海鸥,要求学生用心聆听,请同学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听出歌曲由两个声部演唱。歌曲的基调欢快活泼,由于加入二声部,歌曲增

30、添了抒情优美的色彩,烘托出海鸥飞翔在辽阔的海面上的意境。3、想想:从情绪上进行对比,前两句欢快活泼,中间句抒情优美,最后一句前后呼应。4、动动:随着“海鸥”的音乐,由学生自行设计动作,表现海鸥勇敢飞翔,击风搏浪的形象。5、串编故事:把学生分成小组,将本课所学的歌曲与“绕口令”用故事情节串连起来,边讲故事,边歌唱。(四)认朋友: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1、把C D E F G A B做成与键盘一样大小的卡片。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出do 、re、 mi、 fa 、sol 各音, 让学生出示相应的音名,复习检查掌握程度。2、老师弹出la、si两音,出示不同颜色卡片A B ,贴到相应的键盘上,并让学生唱准,认

31、准A、B在键盘的位置。3、找到A、B位置后,让学生依次找到C、D、E、F、G在键盘的位置,再次巩固。(五)玩乐器:在认识A、B在键盘的位置后,再让学生接触玩乐器练习,要求学生移换右手一指位置,把原来C大调我有一只小羊羔转在G大调弹出,这时的A、B位置听起来为唱名re、mi的音响效果,让学生感受同样曲子,在不同高度上的效果。其他曲子依此类推。(六)拓展 教学反思:第6课 我们的节日教学目标一:能用愉快,活泼的心情演唱来吧!快乐的节日,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二:通过欣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学生认识卡农的演唱形式和特点。三:通过学唱欢乐歌,让学生感受轮唱形式的特点,能随欢快的节奏动起来,表达高兴的心

32、情,充分张扬孩子的个性。四:通过音乐游戏雨的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音色等,并能运用所建立的“小音库”中的音创编音乐短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设计(一)、学唱歌曲来吧!快乐的节日1、看图片配音乐。先请学生谈谈印象中一年里有哪些节日?最喜欢哪个节日?与儿童相关的节日是什么节?接着媒体展示有关节日的图片,如新年好、祝你圣诞快乐、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等,请学生为图片配上相应歌曲的音乐。并导入新课。2、听听想想。播放歌曲,要求学生听完音乐后,谈谈对歌曲的感受,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个节日?怎样让自己的节日过得更有气氛。3、创设情境。为使“六一”儿童节过得更加热烈,请同学们用自己身边的东西设计现场,布置一

33、个过“六一”儿童节的场景。(边听音乐进行)4、学唱歌曲。(1)听老师范唱,边唱边跳,感染学生。(2)分句听唱,难点训练、如:切分音和附点节奏的处理,“啦啦啦、”一段要启发学生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达孩子欢快的心情,最后一句声音保持较强的力度。(3)歌表演本环节可作为本课的高潮,挖掘学生特长,如有的唱,有的跳、有的敲,分工合作,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体验音乐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5、评价:同学们参与活动的表现要及时进行评价,能更好调动他们积极性(二)听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学唱轮唱曲欢乐歌1、听听说说。教师播放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学生仔细聆听,然后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2、看看做做。教师出示各种

34、颜色卡片:红、黄、蓝、绿等,各摆放在两行,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请课件制作配合)教师小结,得出规律:卡农原意是“规律”,这首歌曲是黄自为训练轮唱而创作的,歌词本身就已揭示出卡农曲式的特点:虽则我先你后,各唱各的调子,其实只有一个旋律。教参后附卡农歌谱3、听听拍拍。歌曲欢乐歌 ,由四个乐句(abac)组成,教师范唱,学生跟随音乐的拍节奏。4、听听动动。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用四个动作表现四个乐句,进行律动5、唱唱比比。学会歌曲后,可进行轮唱。轮唱时,要抓住第二声部的起音,如:一声部唱“高”字时二声部准确进入唱“欢”字,以此类推。6、师生合作。请唱得较好的同学与老师进行轮唱练习。7

35、、学生合作。把学生分成演唱组、乐器组、舞蹈组合作表演(三)音乐游戏雨的节奏1、创设情景。2、创编活动。教师启发学生按书中下雨的情节创编旋律。3、交流汇报。各组间交流或个人汇报,教师挑出一些作品进行指导整合。汇报创编歌曲时,学生可配上伴奏(生活中的音源或敲击乐器)进行演唱。4、合作表演。教师把各小组创编的乐句按雨的情节连成音乐剧,请同学们分角色表演出来(分旁白、歌唱组、伴奏组、声势组等)5、评价。学生进行自评、他评、教师点评贯穿始终。(三)、拓展(环保):我们在过节的时候,在庆祝节日的时候,怎样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教学反思:第7课 环球音乐探宝(二)漫游亚洲教学目标一:通过

36、欣赏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歌曲木瓜恰恰恰、日本名歌樱花、渔歌拉网小调、歌曲邮递马车让学生感受印度尼西亚、日本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音乐文化,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二: 通过自学歌曲恰利利、恰利,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节奏与“小音库”已储存的五个音,结合键盘,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三:通过学唱歌曲红蜻蜓 ,学生能运用力度的变化来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感情,并巩固七个音名在键盘的位置。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护照及签证的作用、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国家的地理位置、民族状况、风俗习惯、国旗等知识。教学设计(一)、听赏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1、填护照。2、听中讲。教

37、师尽可能将收集到的印度尼西亚风光照片或影碟制作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上,听着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以导游的口气向同学们介绍印度尼西亚。3、听中动。教师播放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和学生一起随音乐自由律动。并简介甘美兰音乐。演唱歌曲恰利利、恰利1、听中跳。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并和学生一起听着音乐做简易律动。如恰利利,恰利一曲的结构与律动图: 全体一起按节奏拍手(全曲的脚步动作为踏点步)2、听中拍。先请同学们拍读歌曲中的节奏,充分感受和把握这一印尼民歌风格的特色节奏:2/4 X XX XX | XX X|。然后教师按歌曲节奏与旋律,打手号让学生唱出旋律。3、唱中弹。熟拍节奏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在键盘上弹

38、出书48页的指法谱,边唱边弹。先把1指放C音上按指法谱演奏,再把1指移放G音上按指法谱演奏。让学生感受用相同的指法谱可演奏两种音高的恰利利恰利。4、自学歌曲。分小组让学生自学歌曲。自学歌曲时,学生可选择按歌曲节奏与旋律打手号唱歌词,也可选择按指法谱演奏学唱歌词。注意:要唱好“f”记号与“p”记号及印尼民歌风格。自学后分小组进行汇报演唱,演唱时要把轮唱部分的勤耕作的愉快心情唱出来。5、听中编。教师播放恰利利,恰利,请同学们听完后编故事。6、合作表演。同学们自选表演形式:弹琴、唱歌、舞蹈或自选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进行合作表演。(一)听赏木瓜恰恰恰1、听听找找。教师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请学生找出“恰恰

39、恰”共出现了几次。2、听听动动。听赏歌曲木瓜恰恰恰,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听赏第一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随节奏做拍手的动作。听赏第二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做按节奏拍手、按节拍扭腰的动作。听赏第三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随节奏拍手、跺脚(左右左)和扭腰的动作。听赏第四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随节奏摇沙棰、跺脚(左右左)和扭腰的动作,其余音乐处随节拍跺脚(左右各一次)和摇动自制沙棰。3、听听讲讲。教师简介恰恰舞曲特点:舞曲热情奔放,舞步花哨利落步频较快,诙谐风趣。源于非洲,后传入拉丁美洲,在古巴得到发展。及印尼风土人情及相关文化。4、歌舞表演。教师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请学生分小组

40、分角色进行情节歌表演的排演。(四)听赏樱花1、听听读读。 教师播放日本民歌樱花并朗读歌词,请学生边看49页画面边听老师的配乐朗读,听后说说这是到了哪个国家? 2、听听动动。教师播放日本民歌樱花,并和学生一起做体验性律动。3、听听画画。教师播放课件日本民歌樱花,请学生先欣赏课件中的樱花,再画出想象中或印象中的樱花图。最后教师简介日本的相关知识。(五)学唱歌曲下雨了1、听听动动。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和学生一起做乐句的体验活动。2、听听想想。教师范唱歌曲下雨了,请学生想想歌曲内含是什么?教师范唱谱例参照见教参2、听听讲讲。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请学生讲讲日本小朋友唱的日本童谣下雨了是什么意思? 3、听

41、听唱唱。教师先范唱歌曲下雨了,再请学生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朗读歌词时,师生共同配合,可让学生从朗读一句过渡到朗读整段歌词。最后师生一起演唱歌曲共同感受这首独具风格的日本童谣。学生学唱歌曲时,一定要模仿教师的范唱语气及乐句间的连接进行演唱。4、忆忆唱唱。熟唱歌曲后,教师让学生回忆演唱已学过的广东民谣落水天,边唱边感受下雨了与落水天这两首不同风格的下雨歌。5、唱唱演演。教师启发学生创设情景进行歌表演。(六)听赏拉网小调拉网小调日本是一个岛国,渔业生产自古以来占着重要地位,作为反映人民生活劳动的民歌,以拉网捕鱼为题材的颇多,拉网小调就是其脍炙人口的一首。1、听听想想。播放日本北海道渔歌拉网小调,请学

42、生想想可以在哪句音乐作拉鱼网的动作。(第一句和第四句)2、听听动动。第二次播放日本北海道渔歌拉网小调,师生随音乐的第一句和第四句做拉鱼网的动作。第三次播放歌曲时,教师提出新要求:学生随音乐的第一句和第四句做拉鱼网的动作时, 要做出相应的力度和重音;第四次播放歌曲时,学生除了随音乐的第一句和第四句做拉鱼网的动作外,第二句和第三句要求自己创编描写有关渔民的动作来表达对歌曲的感受。2、听喊喊。(七)听赏邮递马车1、听听动动。播放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师生随音乐自由律动。2、听听选选。播放日本歌曲邮递马车,请同学们做练习。3、听听敲敲。播放日本歌曲邮递马车,请学生选用适合表现马蹄声响的小乐器,并随音乐敲击

43、拼好的节奏型。(八)学唱歌曲红蜻蜓1、听中动。听琴声做书中53页“玩玩”的音乐活动。教师弹高声部旋律,请高声部同学模唱高声部旋律。教师弹低声部旋律,请低声部同学模唱低声部旋律。2、学唱歌曲。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的高声部和低声部。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歌曲所描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有条件的可以播放这首歌曲的录音。学唱歌曲时也可按两个声部分别学唱歌曲。学唱歌词时注意第二、第六小节,由于三段歌词在词曲搭配上的不同,学生常要唱错,可在唱前提醒学生注意或练习几次。3、唱唱谈谈。学会红蜻蜓后,试用以下两种不同方法演唱并谈谈两次歌唱的感受(感受力度的表现作用)。自始至终用一种力度演唱。按乐谱上标记的力度演唱。

44、4、拓展。学了歌曲之后,谈谈我们怎样保护蜻蜓等等这些小动物。请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学反思:第八课 先辈们唱过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先辈们唱过的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2、能感受和分辨旋律和伴奏。教学设计(一)学唱红星歌1、观看影碟。教师播放故事片闪闪的红星片断。简介红星歌的创作背景。2、听唱歌曲。教师教唱歌曲时,可单独教唱旋律声部的演唱也可教唱二部合唱。(1)全体学生拍手击b、c、d乐句高音声部的节奏。(2)全体学生唱前b、c、d乐句高音声部旋律,唱过两次后要求背唱。(3)全体学生默读后b、c、d乐句低音声部旋律,教师请轻轻拍击节奏,锻炼学生内心听觉。(4)全体学生背唱b、

45、c、d乐句低音声部旋律。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背唱准确,可以打开谱子看唱一遍后,再背唱,锻炼音乐记忆能力。(5)学生视唱完整旋律。学生歌唱时,教师歌唱与之对比的声部。(6)教师演唱旋律,学生视唱与之对比的声部,并且要求分句背唱。(7)全体学生歌唱高音声部,同时拍击低音声部节奏。然后交换,歌唱低音声部、拍击高音声部节奏。(8)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歌唱高、低音声部,做二部合唱。(9)由两个学生分声部歌唱,检查学生个人掌握情况。(10)由学生个人歌唱一个声部,在钢琴上弹奏一声部,并注意按照教师的要求,并随时进行声部交换。4、学习知识。播放两种形式演唱的红星歌,请同学听音乐看画面选择:哪幅图画像音乐中单

46、旋律的演唱?哪幅图画像音乐中带有伴奏的演唱?教师总结:旋律与伴奏,旋律可以是单独演唱的或演奏的,有时听见伴奏在陪衬它。5、巩固知识。听辩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片段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片段,请学生做活动:如果是单旋律的演唱请举右手,如果是带伴奏的演唱请举双手。(二)学唱读书郎1、看看。播放课件读书郎。向学生提出要求:哪个地方出现了衬词?共出现了几次?2、听听。教师范唱读书郎,要求唱出歌曲情节变化的语气。3、唱唱。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歌曲,让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范唱过程中掌握对歌曲的演唱。4、敲敲。请同学们按指定的节奏型演奏各敲击乐器为全曲伴奏。5、演演。熟唱歌曲读书郎后,请几名同学根据歌词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方式可个人即兴,也可以经过同学们集体讨论创编),其他同学边唱歌曲边敲击小乐器伴奏。6、拓展。我们要珍惜我们身边的资源,珍惜我们的生活。讨论我们怎样珍惜我们的生活,怎么样保护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