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功法双人对练的初级训练法

上传人:gp****x 文档编号:16423422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李氏功法双人对练的初级训练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氏功法双人对练的初级训练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氏功法双人对练的初级训练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李氏功法双人对练的初级训练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氏功法双人对练的初级训练法(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霸王举鼎 甲乙相对而立(着白衣者),两脚向左右分开,比肩略宽,双膝微屈,呈马步式站立。同时,双臂微屈,双手搭放在乙之肩头.乙(着黑衣者)把右脚放在甲两腿间,呈右弓步式,两手分别放在甲肋部,用力上托.甲则用力下坠。乙上托后缓力,再上托,如此反复(图1)。当乙疲劳时,改用左弓步,继续重复上述动作。 乙在用力上托甲时,要注意配合腹式呼吸,呼吸频率与上托甲的动作相一致。如果乙功夫很深,可以在乙上托自己时,用双手抓住或贴住乙的双肩,向前后、左右摇动乙,破坏乙的身体平衡(如图2)。 功理:竖项、身体后倾,双脚向斜后方用力蹬,双手好像要从地上把一棵大树连根拔起。此式通过练两臂的托劲,以增加下盘的功力。如

2、果动作与呼吸配合协调,使内气一提一降,周身一家,最后可达到练出全身的整劲。内气在此式中走的是督脉,久练可以增肾水,故能强腰背并可明目。此式功夫深者,与对手较技,在接触时,可以直接把双手插入对方的双腋下,用劲一掀,就可将对方掷出,好似“打人如挂画”。 二、金丝缠葫芦 甲乙相对而立,两腿微屈,成马步式,两肘关节弯屈呈60度角,两拳并拢贴在胸前。乙成右弓步式,上身略前倾,双手向前抓握甲两手腕部,拳眼斜向上,用力下压。甲双臂缓慢地用力向上伸直,随后左手缓慢用力由上向下回带到自己左肩外侧。同时,右手从上向下朝乙右肩膀压下,并向前使冲击劲,使乙左臂缠绕着自己的右侧脖根处(图)。乙双手前后用力阻挡。稍倾,甲

3、右手缓慢地抽回到自己的右肩外侧,左手从自己左肩外侧向乙左肩膀压下,并向前使冲劲,使乙的右臂缠绕着自己的左侧脖根处(图4)。如此反复运动。 功理:甲两臂反复地一伸一压一拉,用的是臂、腰和胯的转动力。乙抓住甲两手腕部时,也要随甲的腰胯转动而动.此式是练乙的两臂开弓劲.此式功夫深者,两臂前后开弓劲非常大,可以轻松地折断弓背或者弓弦。若是与人近身格斗时,可以毫不费力的从对方手中夺下凶器。此式摇膀活胯,左右运动着腰背,活动着带脉,锻炼了整个脊柱神经,对常年的腰痛等顽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擎双枝头 甲、乙相对而立,两脚略宽于肩,乙两手握拳,两拳眼相对或拳眼朝上,与肩同宽,在右胸前向前伸出。甲双手抓握乙

4、两拳,乙则用力上抬两臂。甲双手缓慢地用力下压,当乙双臂被压到腹前时,乙用腹部的力量挺住(图5)。甲再缓慢地松劲,乙则用力将双臂抬到与肩同高,甲再次压下,如此反复运动. 功理:此式是形意拳十二式中马形练习的辅助功法.老谱讲:“马有疾蹄之功,起如闪,快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之能。”此式功夫深者,其出拳速度极快,而且非常有力。当拳头出击时,由于手臂产生由下而上的竖项劲,即使受到对方向下的格挡力,也阻止不了拳头向前的冲击力,故突出了马疾蹄的特点。马奔之形,在腹内为心。其气顺,则心意安定,可以凝神通络。手臂一起一落,特别是左手臂落下后,用腹部的力量挺住片刻,这样既可以锻炼腿部的蹬力,又可以疏通心肺及全身雍

5、塞不通之处,对调解脑供血不足,改善末稍毛细血管的微循环有一定的疗效。 四、擎单枝头(右式) 甲两脚略宽于肩站立,乙两脚略宽于肩站于甲身前,在胸前抬起略弯屈的右臂,握拳,拳心向下或拳眼向上.甲右手抓握乙右拳,缓慢地用力下压(图),乙则双臂用力上抬。当乙右臂被压到腹前时,乙用腹部的力量挺住(图7)。甲松劲,乙用力再将右臂抬到与肩同高,甲用力再压下,如此反复运动。 擎单枝头左式动作同上,惟方向相反。 功理:同擎双枝头。 五、小鬼推车 乙左脚置于甲双脚前,呈左弓步,双手用力抓握甲上臂,身体前倾,推甲。同时,对甲的上臂用力掐握(图8)。甲根据乙推力大小,用双肩调整力量来抵住乙的推力,并不时地向左右横向或

6、上下纵向移动双臂(图),化解乙两手握力。如此反复运动.乙双手对甲上臂推与捏要同时进行,用全力,劲力连绵不断,当虎口和拇指酸、胀难忍时,也要坚持一会儿再松手,这样易于增长两手的握力。 功理:此式为形意拳十二形中鹰形的辅助功法。鹰之性最狠、最烈,其劲在爪,故老谱曰:“鹰有捉拿之精.”本功法得出的鹰爪力是在人身上练就的,它比传统鹰爪功法得出的功力更具杀伤力。此功深者,与人搏斗,使用刁拿手、点穴手和分筋挫骨手等手法威力极大,可随意抓人筋穴,重则使人毙命,用时慎之。 六、托霸王肘 甲两脚左右分开成马步式,两臂微屈抬起,把双手分别放在乙的两臂上。乙成右弓步式,双手分别抓握甲肘关节,用力上抬甲双肘。甲双臂立

7、起缓慢地用力下压,使乙前臂到水平位置(图10)。再慢慢地松劲,乙再将甲双肘抬起,如此反复。若乙功夫较深,甲两肘可以慢慢地用力向左右分开(图11)。双手于心逐渐下翻,当两臂呈水平时,再缓慢地松劲,乙再用力将甲的两肘抱成立肘,如此反复。功理:前臂及身体由下向上提起,使周身之力自背达顶,由顶而贯注于前臂和双手。内气在身体内部一升一降,反复运动,可理气消滞,达到增长气力的目的。 七、挑大梁柱(右式) 甲成马步式,左手放在乙左肩,右手放在乙左腹前.乙将前脚放在甲马步中间,站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拳,右前臂插在甲右腋下,左手向后拉甲右手腕,转体向斜上方用力挑起(图1).向前冲击,再放下(图13)。如此反复

8、运动。 挑大梁柱左式动作同上,惟方向相反。 功理:此式是形意拳十二形中蛇形的辅助功法.老谱曰:“蛇有拨草之技,能缠能绕,无孔不入之能。”练时前臂插入对方腋下,体现的是下钻之意。上挑、后手向回拉,要沉肩蓄劲,后背绷紧。同时,转体用前臂向上一挑,后手一带,前臂再一抛,练就挑领之劲。这个动作过去也叫“青蛇抖身。此式练时,要头顶,项竖,使身体中的内气自后脚跟起,沿大腿上与督脉相连,直达百会,督脉诸穴全通。练之日久,可使腰背部肌肉发达并有强肾之功。此式功夫深者,与人交手时,一个下潜式,可将人挑起,掷出。故称此式为“霸王功”也。 八、大开门 甲、乙相对而立,均两脚略宽于肩。乙在胸前将双臂并拢并伸直,甲两腕

9、用力分别靠紧乙双掌外侧。乙双臂用力向左右分开,身体前倾;甲缓慢地松劲(图14)。当乙两臂用力放开到8度时,甲再用力将乙双臂合拢,乙再用力向左右打开,如此反复运动。 功理:此式是形意拳五行中横拳的辅助功法,专练两臂之开劲,单臂之横劲。与人交手,对方如双手向我胸前扑来,我可以开劲接之,将对方双臂分开,或用虎扑,或用单拳进攻,此曰:“横劲为直劲之克星”。此式一开则两膀、两肩、胸背、双胁齐开,真气降入丹田、任脉通;一合则胸含、背拔、头顶、竖项,真气达于百会,聚于中脘,督脉通。一开一合,内气在体内走一个小周天,故可通肺气,补脾土,僧长气力. 九、二郎担山 甲、乙相对而立,两脚均略宽于肩.乙双臂分别向两侧

10、平行抬起,握拳。拳心向下或拳眼朝上。甲双手分别握住乙两拳,缓慢地用力下压。乙下颏微收,头顶,项竖两臂同时用力上抬(图)。当乙双臂被压到腹前时,甲缓慢地松劲,乙用力将被压下的双臂再抬到水平位置,甲用力再压下,如此反复运动。 功理:此式又日扁担功,专练十字劲,对胸肌、背阔肌和肩部肌肉,特别是对颈部两侧肌肉有很好的锻炼作用.此式功夫深者,其颈部被人用力抓握而不觉疼痛,号称“铁箍颈.两臂被压下时,十指齐握,手三阴、三阳之脉气皆通.臂上下运动时,极泉、章门、带脉三穴皆开。头顶项领,躯干四肢运动时,头之发劲最大最整.从头到脚成为一条直线,气自涌泉可直贯百会,而全身之十字劲形成之内气,从百会发出,周流全身,

11、开四窍,健脑力,得养生之妙。 十、老僧撞钟(左式) 甲两脚分开,比肩略宽,成右弓步式,右手搭扶在乙左上臂外侧,左前臂插入乙右臂内侧并贴在右胸处。乙左脚上步,置于甲右脚旁,成右弓步式,右手在甲左臂外侧,抓握住甲左臂肘关节,左臂下垂(图1),吸气,转腰,随后在呼气的同时,左肩使出爆发力,向甲左胸撞击;甲则左胸用 顶劲,抵住乙撞击。乙撞完再向后转腰,协调好呼吸,再向甲右胸撞击。如此反复运动。 老僧撞钟右式如图17,动作要领同上,惟方向相反. 功理:老谱曰:“脚上涌泉之穴,与肩井穴是上下照应之穴。”在撞击之前,脚蹬地,通过转腰,将内气从底部传递到肩井穴上。同时,内气把背后的肩胛骨与肩前的 骨以及肩部的

12、巨骨紧紧合抱在一起,产生出巨大的根节劲力。旧时,因肩能产生巨大的劲力,故用“熊膀”来比喻。与人较手若得机会时,突然使出这招,可使对方防不胜防,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十一、大捋(左式) 甲两脚左右分开成马步式,上体略前倾,右手伸到乙腹前,左手搭扶在乙右上臂处。乙右脚放在甲两脚中间,侧身站在甲身前,两脚左右分开,成马步式,左手抓握住甲伸到腹前的右手腕,右手伸向甲右腋下,从甲的右上臂内侧抓住甲的上臂,转体如图8,用长劲或用断续的短劲拉动着甲的手臂,如此反复运动(如图)。 大捋右式动作同上,惟方向相反. 功理:此式好像是拽动风帆的动作,头要与腰手的运动方向一致。常习此式能练就出一种令人望而生畏、难以琢

13、磨的冷弹、脆劲。另外,此式通过腰腿部的运动,能迅速增加腰腿部的力量,对预防和延缓腰腿功能衰退有一定的作用. 十二、愚公移山(左式) 甲两脚左右分开成马步式,右臂从乙左臂外侧搭扶在左背处,左臂从乙右臂内侧环绕在乙右腹旁。乙将左脚放在甲右脚内侧,并站成马步,左臂置于甲右腋下,右手从甲左臂外侧抓握住甲上臂,左臂向右斜上方发劲.同时,右手向左下方拉动,扭腰转胯,用长劲或用断续的短劲带动着甲的身体(图2).如此反复运动。 右式动作同上,惟方向相反(图1) 功理:此式可增加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直肌等原动肌力量,增强肌体的旋转功能。这种旋转鼓荡作用,对脏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常习能从肌体内反射出一种带有旋转

14、性的内劲,与对手接触时,两手像启动陀螺一样,把对方腾空抛飞。 十三、饿虎扑食 甲两脚成左弓步式,两手臂落置于腹前,手心向上.乙把右脚放在甲左脚前,成右三体式步。发劲时,乙手心向内,双手上钻至眉高,手腕转动9度,吸气,手掌外侧朝前,两手掌向前向下落翻,当两手掌接近甲胸部时,两腿由三体式步变成右弓步式,手腕再转动90度,整个手掌扑打在甲胸部,呼气(图22)。甲两腿用力蹬地,上身向前,运用胸部的 顶劲抵住乙两手扑打,或胸部在顶住乙扑打的同时,腰左旋或右旋,以化解乙之攻势.如此反复运动。 功理:步型变换,把下盘劲力通过腰部运动传递到肩,再到手扑打出击。实际上,这是一种肩催肘,肘催手的劲力发放过程.甲用

15、变化 顶劲的方法来抵住乙的扑打,目的是训练乙的抖腕,让其打出寸劲。 十四、黑熊竖项 1。后搬头:乙两脚左右分开成高式马步,两手环抱于腹前。甲亦成高式马步式,站在乙耳后,两臂呈环状,左右抱住乙额头,缓慢地向后搬动。当甲把乙头部向后搬成30度角时,再慢慢地松劲,乙用力将头立起(图)。甲再用双手搬下,乙颈部用力再将头立起,如此反复运动。 2。侧搬头(右式).甲两脚左右分开成高式马步。乙右脚放在甲两脚中间,侧身站在甲身前,两手臂背向身后。甲两臂呈环状,两手抱住乙左侧头顶部,缓慢地向左侧搬动,乙头部用力向左侧顶住。当甲抱乙头部向右侧搬成45度角时(图4),再慢慢地松劲,乙用力将头从右侧位置立起,甲再用双

16、手搬下,乙颈部用力再将头从右侧位置立起。如此反复运动(改向左侧搬头,方法同上). 。正搬头.甲两脚左右分开成高式马步,上身微前倾.乙将右脚放在甲两脚中间,站成右弓步,在胸前伸出微屈的两臂,用两掌心顶住甲的胸部。甲两臂呈环状,用两手抱住乙头部。乙颈部用力将头挺住。甲两手缓慢用力将乙头向胸前压下,当乙头部被压至5度角时(图25),再慢慢地松劲。乙用力将被压下的头挺起,甲再用力压下,乙用力将被压下的头挺起。如此反复运动。功理:熊与其它动物争斗时,头上视而不仰,一伸一竖,皆有绝大项力。此式训练目的,就是要使人具有熊那样的项力。头部在搏击中,当用头部进攻或头部遭受打击时,颈部如果没有相当大的挺力来阻止头部的突然扭转,很容易造成脑干毛细血管断裂,使大脑组织受损,失去战斗力。项作为头部的根节,因此,项力的训练不可忽视。本式与二郎担山是互为辅助的功法,两者结合起来练,能将颈部练就“铁箍劲”,其咽喉部位不怕外人的五指抓握.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