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规模高效率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和技术难点

上传人:达2 文档编号:16422027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析大规模高效率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和技术难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析大规模高效率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和技术难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析大规模高效率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和技术难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分析大规模高效率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和技术难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大规模高效率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和技术难点(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析大规:i;/_高效:;:二間R H: smriiiail iiilLu IMii ill in mi i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LGA16H-LGYY-LGUA8Q8-LGA162】团结奉献拼搏分析大规模高效率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和技术难点目录一、前言二、大规模高效率利用太阳能的途径三、利用太阳能的技术难点四、国内发展现状五、结语前言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 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 发展的新动力。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太阳

2、能利用背景,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 国已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以及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太阳光能转化为热 加热到高温度,以 生产中的热水使 是由全玻璃真空集 架及相关附件组 成热能主要依靠玻 热管受阳光照射面 阳面温度低,而管 应,利用热水上浮 使水产生微循环而我们根据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能量形式的不同,把太阳能利用分为光热利用、光电利 用、光化学利用。一、光热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温室、太 阳房、太阳能制冷、太阳池、太阳能热力发电、太阳能热力机、海水淡化、太阳能制氢 1、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把 能,将

3、水从低温度 满足人们在生活、 用。太阳能热水器 热管、储水箱、支 成,把太阳能转换 璃真空集热管。集 温度高,集热管背 内水便产生温差反 冷水下沉的原理,达到所需热水。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可分为焖晒式、管板式、聚光式、真空管式、热管式。按照流体流动的方式分为焖晒式、直流式和循环式。2、 太阳灶太阳灶利用太阳的辐射,直接把太阳的辐射能转换成人们炊事使用的热能。太阳灶种类繁多,按原理结构分为焖晒式(箱式)、聚光式和热管式三种。1)、焖晒式:它的工作方式是至于太阳光下长时间焖晒,慢慢的积蓄热量。箱内 温度一般可达 120150 摄氏度,适合于闪蒸食品或作为医疗器械的消毒。2)、聚光式:它是将较大面积的

4、阳光进行聚焦,使焦点温度达到较高的程度,以 满足炊事要求。3)、热管式:它分为两部分:一是室外收集太阳能的集热器,二是热管。3、太阳能干燥器 加热空气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加热空气,二是间接加热空气。目前国内外应用的 多为低温型干燥器,它分为以下几种:集热器型干燥器、温室型干燥器、整体型干燥 器。4、太阳能温室常见的太阳能温室很多,如玻璃房和花房。随着透明塑料和玻璃纤维等新材料的出 现,太阳能温室越来越多样化,发展成为田园工厂。温室的结构和型式可分为以下几 种:屋脊型棚、拱圆形大棚、大型塑料棚、管架大棚。5、太阳房它是利用太阳能采暖和降温的房子,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当前主动式利用成热 门,发展

5、迅速,朝着微排建筑或是 0 排建筑发展。6、太阳能制冷 目前太阳能制冷的方法有多种,如压缩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收式制冷等。7、太阳池 太阳池是一种收集和储蓄太阳能并作为热源用的水池。通常利用水中盐浓度成稳定 状态而吸收太阳辐射热,并隔绝热在底层水中的对流损失。8、太阳能热力发电 太阳能热力发电是利用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然后通过汽轮机、发电机来发 电。按照太阳能采集方式划分,太阳能热力发电站主要有塔式、槽式和盘式三类。1、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在空旷平地上建立高大的塔,塔顶安装固定一个接收器(相当于锅炉),塔的周围安置大量的定日镜,将太阳光聚集并反射到塔顶的接收器上产生高温,接收器内

6、生成的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来发电。2、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利用圆柱抛物面的槽式反射镜将太阳聚焦到管状的接收器 上,并将管内传热工质加热。槽式系统商业化的典型代表是位于美国加州 Mojave 沙漠 上的总装机容量为354MW的9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年发电总量为8亿kWh,从上世3、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利用旋转抛物面的碟式反射镜将太阳聚焦到一个焦点。和 槽式一样,碟式系统的太阳能接收器也不固定,随着碟形反射镜跟踪太阳的运动而运 动,克服了塔式系统较大余弦效应的损失问题,光热转换效率大大提高。和槽式不同的 是,碟式接收器将太阳聚焦于旋转抛物面的焦点上,而槽式接收器则将太阳聚焦于圆柱 抛物面的焦线

7、上。9、太阳能热力机太阳能热力机是一种以太阳辐射热作为动力的机械。它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 同,有的直接提供动力,有的作太阳泵,也有作小型发电设备,但是,他们的基本原理 不外乎郎肯循环和斯特林发动机。10、海水淡化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含盐的海水占 97%,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使城市用水 日趋紧张。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海水淡化越来越受重视。11、太阳能制氢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需将水或水蒸气加热到3000K以上,水中的氢和氧便能分 解。这种方法制氢效率高,但需要高倍聚光器才能获得如此高的温度,一般不采用这种 方法制氢。二、光电利用。光电,也称作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

8、伏作 用,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 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适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相 对较高;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 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正在走向成熟,是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 源技术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容量达1700兆瓦; 同时,光伏发电产业在最近五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已逾 30%。太阳光照在半导体 p-n 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 p-

9、n 结电场的作用下,空 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 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中除了各种硅太阳能电池外,还有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等。(1)硅太阳能电池 硅太阳能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三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在实验室里最高的转换效率为 23%,规模生产时的效率为15%。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单 晶硅成本价格高,大幅度降低其成本很困难,为了节省硅材料,发展了多晶硅薄膜和非 晶硅薄膜做为

10、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替代产品。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单晶硅比较,成本低廉,而效率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其 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为 18%,工业规模生产的转换效率为 10%。因此,多晶硅薄膜电池不 久将会在太阳能电地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低重量轻,转换效率较高,便于大规模生产,有极大的 潜力。但受制于其材料引发的光电效率衰退效应,稳定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它的实际应 用。如果能进一步解决稳定性问题及提高转换率问题,那么,非晶硅大阳能电池无疑是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发展产品之一。(2)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为无机盐,其主要包括砷化镓III-V族化合物、硫化 镉

11、、硫化镉及铜锢硒薄膜电池等。硫化镉、碲化镉多晶薄膜电池的效率较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高,成本较单晶 硅电池低,并且也易于大规模生产,但由于镉有剧毒,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 此,并不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最理想的替代产品。砷化镓(GaAs) III-V化合物电池的转换效率可达28%, GaAs化合物材料具有十分 理想的光学带隙以及较高的吸收效率,抗辐照能力强,对热不敏感,适合于制造高效单结 电池。但是GaAs材料的价格不菲,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GaAs电池的普及。铜铟硒薄膜电池(简称CIS)适合光电转换,不存在光致衰退问题,转换效率和多晶硅一样。具有价格低廉、性能良好和工艺简单等优点,将成

12、为今后发展太阳能电池的 一个重要方向。唯一的问题是材料的来源,由于铟和硒都是比较稀有的元素,因此,这 类电池的发展又必然受到限制。(3)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 以有机聚合物代替无机材料是刚刚开始的一个太阳能电池制造的研究方向。由于有机材料柔性好,制作容易,材料来源广泛,成本底等优势,从而对大规模利用太阳能, 提供廉价电能具有重要意义。但以有机材料制备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仅仅刚开始,不论是 使用寿命,还是电池效率都不能和无机材料特别是硅电池相比。能否发展成为具有实用 意义的产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4)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纳米 TiO2 晶体化学能太阳能电池是新近发展的,优点在于它廉价的成

13、本和简单的 工艺及稳定的性能。其光电效率稳定在10%以上,制作成本仅为硅太阳电池的1/5 1/10寿命能达到 2O 年以上。三、光化学利用。主要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微生物质能,这里不再 做详细介绍。做详细介绍。 利用太阳能的技术难点太阳能主要缺点: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强度受季节、地点、气候等各种因素的 影响,因此不能维持常量,上述两个缺点限制了太阳能的有效利用。针对光热利用,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高效率的集热。如何更好收集太阳辐射 能,设计更好的集热设备有待人们进一步开发探索。而对于太阳能热力发电,上述几种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除碟式发电系统外,都属于大规模发电系统,只有建设几十到

14、几百 兆瓦级的发电站,成本才可能降下来。太阳能塔热气流发电和太阳池发电占地面积大, 利用效率只有 1%左右,因此太阳能塔热气流发电适合于土地广阔、人口稀少的沙漠地 区;而太阳池发电适合日照条件好、盐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总体来看,槽式发电 系统技术上最为成熟,且跟踪机构比较简单、易于实现,总体成本最低。太阳能热发电 系统要实现的是低投资和高可靠性运行,这就要求未来要进行新型集热材料的研究和开 发,快速提高跟踪机构的技术并降低成本。同时发电产业要实现规模化,建立大规模的 并网系统,既节约成本又保证系统平稳安全运行。 光伏发电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是由于太阳能发电初期投资大,控制成本高,而太阳

15、能转化效率比较低,且容易受 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根据目前光伏发电发展状况和技术难点,未来的光伏发电研究需 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太阳能原材料晶体硅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新型替代 材料的开发,降低材料成本并提高其转化效率。 (2)提高系统控制技术,如实现 光伏电池阵列的最优化排列组合和太阳光最大功率跟踪等。 (3)研究光伏发电的 并网技术,减少光伏电能对电网的冲击。 (4)研究光伏发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 电技术的结合应用,保证供电持续性。国内发展现状发展太阳能发电的需求主要来自满足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生产与生活用电及我国电力 事业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在太阳能发电方面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1

16、)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我国总面积2/3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h 以上,年平均日辐射量在4000MJ/m2以上,要优于欧洲和日本,与美国相近。如此丰富 的太阳能资源可以节省太阳能电池的用量,有利于太阳能发电在较低成本下加以推广。(2)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已超过日本、美国和欧洲,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约为1180MW。2007年在全球太阳能生产企业16强中,我 国占据了 6 席。(3)逆变技术是太阳能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我国在大功率开关器件开 发和逆变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生产出适用于光伏并网、高效率、高可靠 性、低污染、低成本的逆变器亦成为可能。

17、但是,为了太阳能发电产业能快速发展,还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而绝大多数太阳能电池和 切片用于出口,这种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局面必须尽快扭转。(2)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在3元/kWh以上,远远高于目前居民电网电价元 /kWh,这也是发展太阳能发电的不利一面。(3)目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比较低,比如小尺寸(lcm2)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而大尺寸(1000cm2)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为 12%,为了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必须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4) 我国的太阳能发电产业起步于独立型太阳能发电设备(10kW以下),

18、主要用于解决太阳 能资源丰富而又无电的边远地区的居民用电。而更大容量(MW级)的并网型太阳能发电 设备的投产是降低成本的途径之一。 (5)截止到 2005年,我国的风力发电总装机 容量为1500MW左右,是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0倍,到2020年规划总装机容量为 30000MW,也是规划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5倍。但两者特点各异。夏季日照足风速低,冬季日照弱风速强;同样白天日照强时风小,夜晚无光照时风大。因此,协调 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并网是提高电能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另一途径。结语太阳能发电对我国农村与边远地区发展的意义重大,并已取得了显着成绩。在近期 内,应用的重点仍应是解决农村及边远地区的供电。太阳能发电对于我国电力发展的重 要作用也已开始被认识,独立光伏站已开始示范运行。经过10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 已建立了太阳能发电的研究、设备制造与应用的良好基础,制定了至2010年的发展规 划。积极开拓光电市场,我国太阳能发电的前景将会十分光明。【参考文献】1】 李传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9.2】 苏亚欣, 毛玉如, 赵敬德编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39.3】 马平着能源纵横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