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418498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专题: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专题: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专题: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职教中心 李春霞教学目的一、诵读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重点一、课文的思想内容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教学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教学设想一、诵读的准备指导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设计说明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为了便于研习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

2、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辅助手段幻灯片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预习准备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文二、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

3、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三、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四、 (板书课题、作者)五、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三、研习课文(一)、读悟第1段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指名朗读本段。思考:陶潜辞官归

4、田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幻灯片1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明确:鄙弃官场,蔑视权贵,向往田园的

5、隐士情怀。(二)、读悟第2段齐读本段。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2、抵家时的欣喜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明确: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2、“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

6、相同的心境幻灯片2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二。(三)、读悟第3段“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指定小组朗读此段。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明确:(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

7、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四)、读悟第4段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齐读本段。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此种情感也有诗为证:幻灯片3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

8、,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有陶潜的诗为证:幻灯片4读山海经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四、总结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五、布置作业(一)、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二)、以我眼中的陶潜为题,写一篇随笔

9、。逍遥游教学简案张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疏通文字,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风格。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情意目标: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疏通文字,理解文意,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大家写了一篇奇文,说鲲鹏之大,鲲鹏展翅之时,两翼蔽日,扶摇而上可达九万里;写事物之小,说连一根小草也能做成船。这些夸张令人惊奇,感觉新鲜,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位大家就是庄子,这篇奇文就是

10、逍遥游。二、整体把握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读破句。教师范读,生听读解决自读时的问题。师朗读指导生再读、或齐读反馈:用自己的话概述本文的内容或提出疑问。三、疏通文意,把握内容借助注释、借助小组的力量理解课文疑难词语,粗通文意。(要点提示:通假字,重点实词“怒”“志”“抟”“息”“负”“覆”“培”“角”“枪”“控”“适”“念”“修”“绝”“已”“正”“海运”“野马”“扶摇”“坳堂”“夭阙”“莽苍”“果然”“泠然”“数数然”等等)以练习一(第3问的后一问暂不考虑)为线,继续研读课文()全班讨论明确要求:逐题朗读,逐题作答,要求尽量用原文作答,并直译。四、小结:(参见板书)第一段文意上有三个要

11、点。第一个从文章开始至“南冥者,天池也”,写鹏鸟遨游于九万里,有待“海运”。第二个从“齐谐者”至“而后乃今将图南”引齐谐的话,证明大鹏徙于南冥是凭借风力,再进而说明鹏和“野马”“尘埃”同样是“有所待”。第三个从“蜩与学鸠笑之曰”至第一段完说明蝉和斑鸠这两个小动物也是“有所待”。第二段文章为了说明小与大的区别,小与大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在鲲鹏与蜩、学鸠的故事中,插入了一系列的比喻,如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长寿者的彭祖与众人之比等等,有的浅显,有的神奇,有的夸张,极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情趣。第三段“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以及不求名的宋荣子算不得逍遥游,“列自御风而行”“

12、犹有所待”;文末点明主旨“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板书设计五、作业熟读课文,思考练习一第3问和练习二。思考课文怎样从“有所待”和“小大之辩”推出三“无”的结论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风格。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帮助学生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诵读课文,投影上节课板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二、新课讨论明确课文怎样从“有所待”和“小大之辩”推出三“无”的结论的。第一段,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鲲鹏,小至尘埃、小草)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第二段,说明万物在“有所

13、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这一段是对上文的归纳、补充、印证。(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运用对比列举了大量例证。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有时“小年”。鲲鹏是“大知”,蜩、学鸠、斥鴳等见识短浅,只能算是“小知”。)(教师可深问:作者为什么还要讨论“小大之辩”的问题?一方面强调了人在认识上的区别,说明“以小及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庄子认识世间事物时并不能完全的“无己”。)第三段,由对万物的泛论转入对社会中人的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点名全文主题。作者写了三种不同层次的人:心系功名的“知效

14、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第一种自视甚高,但只不过是斥鴳之类;宋荣子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远胜于第一种人,但“犹有未树”;列子虽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仍然“犹有所待”。因此这三种人都不能说已入“逍遥游”之境。最后庄子说,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才能“无所待”而“逍遥游”。什么人才可入此境呢?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无自我、无功利、无声名,才能得到绝对的精神自由。这样,全文结论水到渠成。课后练习三,史记中说庄子“汪洋自咨以适己”,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特点?要点:构思宏伟,思路开阔。(

15、鲲鹏鸟的雄伟,大椿树的长寿,都令人叹为观止,又将这些庞然大物与芥、蜩、朝菌之类细微、短命者对比,献出事物、境界用意的奇特。)借用寓言说理;想象奇特丰富;句法多变,节奏明快。(详见教师用书)三、小结本文采用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法,运用对比与想象由物及人,最后推出结论,其是阔大而思路严谨,夸张虚幻的描述中隐藏着炽烈的感情。四、齐读课文,再体会。讨论明确:你对庄子提出的境界有什么看法?(追求小要是庄子思想的一个基本方面,他认为:在到了这样的境界,就能与天地浑然一体,遨游在绝对自由之中。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这当然是一种不能实现的幻想,但也间接地反映了战国时期动乱的社会带给人们心

16、灵上的创伤,使得一些人渴望逃离社会。)五、布置作业背诵第一段。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庄子“无为”思想的看法。有兴趣者可查找关于庄子的资料,利用早读时间与大家交流。 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宋玉新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能力目标:体味散文所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理清散文的结构层次,体会其思想感情,领会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德育目标:分析、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美育目标: 感受散文的画面美、情调美、语言美及艺术风格。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探讨、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

17、情。体味散文的比喻、叠字、通感、恰当的动词的运用。三、学法指导: 朗读字词的形、义句意 结构层次思想感情写作特点 背诵四、活动设计:借助多媒体,展现散文所描绘的画面,直观感受散文的意境。探讨、理解、评析文中的语句含义,理清结构层次,体味散文的意境,把握散文的写作特点。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理清结构层次。教学过程:明确目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字、词、句的含义,理解主要内容。理清结构层次,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整体感知: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在中国现代现代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散文作家创造了现代白话散文的繁荣景象:“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

18、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朱自清背影序)朱自清以文字的优美、风格的清丽隽永而著名于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散文创作,更以善于描写,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诗画交融把白话散文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美文,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揭示课题: 荷塘月色听录音,观看课文意境画,直观感受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初读课文

19、,理解字词。学生讨论完成下面的练习(CAI显示)给后面加点的字注音:蓊( ) 脉脉( ) 血脉( )独处( ) 袅娜( )( ) 薄薄的( )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带上门出去。(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结合脚注,理解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的大意。理清结构层次:学生研究完成下面的练习(CAI显示)散文中点明时间的句子有( )。点明地点的句子有( )。散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独游荷塘的( )。第2自然段勾勒荷塘的( )。描写作者小路漫步时的( )。第4自然段从静态、动态两方面描绘了( )下的( )景色。第5自然段虚实结合描绘了(

20、)上的( )。第6自然段描写了( ),重点写了( )。最后几个自然段由眼前之景联想到( ),表现作者( )。综上所述,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怎样分?各部分的主要大意是什么?布置作业:朗读背诵第46自然段。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第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段落,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写作特点。教学过程:明确目标: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体会其思想感情,培养、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探讨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背诵第46自然段。探讨、研究、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

21、(学生研究、讨论、完成下面练习)(CAI显示)文中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有: , , , 。体会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 “平常的自己”是指 。“另一个世界”是指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什么都可以想”是指 。“什么都可以不想”是指 。“自由的人”是指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表现了作者 的心理 。探讨、研究、分析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分析、理解文中的比喻句:1完成课后第二题。比较“通感”与“一般比

22、喻”: 重点分析文中的两处“通感”,说说“通感”与“一般比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官的感受移到另一感官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如:苦笑一下、嗓音甜亮、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其心理学基础为“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联想和想象,产生的契机是事物之间的共性或特定的主观情感。运用通感可以化实为虚,也可以化虚为实。找出散文中的叠词并体会其作用:传神地描摹景象,文气舒展,音韵和谐。体会下面加点词的作用和表现力: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点缀”有的意义,是人为之,含有作者。月光

23、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有之意,准确地写出了月光的特点,显示了月光之美。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是地升起,显示出雾的状态,突出雾的和。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在中寄托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当运用、等修辞手法。恰当选用、。朗读课文,体味散文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第二、三题。仿照这种学习方法阅读其他散文。兰亭集序教案宋玉新教学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教学重点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

24、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2背诵全文。教学难点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兰亭集序摹本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教学步骤一、导语: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

25、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二、作者简介。选一学生读注解。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三、放录音、正音。学生听录音一遍。教

26、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多音字:会稽(kuij)感慨系之(x)曾不知老之将至(zng)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四、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五、品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

27、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六、布置作业: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教学步骤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1选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要求学生摘录写景句,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

28、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理解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学生尝试背诵。2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心境的变迁。朗读语调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以“哉”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理清背诵思路: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

29、法各异,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3选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

30、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三、探究性阅读训练:思考: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

31、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四、课堂小结: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五、词语解难。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

32、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设计 刘丽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3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4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课前准备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美国黑人

33、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简介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2教师课堂播放课件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个梦想的音频片断。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怎样划分本文的演讲思路?讨论后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2我有一个梦想

34、的演讲特征是什么?讨论后明确: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下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着”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三、具体研习1演说辞开篇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

35、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评价了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从内容上看,在阐明宣言的意义后,作者笔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

36、,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2由演讲辞第二部分能看出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吗?明确:能。第二部分分为三层:第一层(第7段至第8段),提出斗争原则和对白人的态度。斗争的原则是不使用暴力。这和马丁路德金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对白人的态度,不应该全不信任,因为普通白人的命运与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第二层(第9段到第14段),指出斗争的目标:黑人获得自由,争得正义的权利。这一层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飞瀑直泻,表达了黑人争民权,争平等,争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层(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坚定的信念。斗争是长期的,不是这一次游行就能解决的,黑人的境遇也许暂时

37、还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怀着不变的信念和热忱,坚持下去,正义的愿望终会实现。总而言之,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包括五个维度:原则不使用暴力,因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由此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达到的目的绝不含糊;信念长期斗争才能成功,胜利总会实现;激情蕴含着理性的导向,因为斗争仅仅有激情没有理智往往失败。3本文是怎样运用排比句演讲的?运用这样的排比句演讲有什么效果?明确: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

38、极为深刻的印象。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第27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四、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39、1本文是一篇演说辞,作者面对着集会群众充满了热情,但激昂的情绪并没有使其结构有丝毫的紊乱。文章紧紧围绕着争取黑人民权这一中心,先谈美国让人激动的历史,然后揭露百年后让人失望的现实,由现实中政府兑现诺言的紧迫性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梦想。全文线索清晰,丝丝入扣,整体性强。其冷静深入地分析,稳健严谨的结构,使得文章周密老到,无懈可击。2文章在语言表述上极富特色。马丁路德金有着“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这篇演说文字生动流畅,语调热情,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尤其是演说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更显示出作者超凡的语言驾驭能力。作者把美国应该履行的义务比喻成“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被退

40、了回来,这形象地揭露了政府的虚伪与可鄙。“我梦想有一天”五个连续的排比段落使得这篇演讲充满了真挚热烈的感情色彩,气韵流转,一气呵成。这扎根于美国现实中的梦想是那么亲切而令人神往,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黑人群众渴望自由平等的心声,也增强了人们为民权而斗争的力量。五、小结这篇演说辞蕴含了作者的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的痛苦的生活处境,赞颂了黑人群众的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权自由的强烈愿望。六、扩展阅读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美理查德尼克松因为你们的成就,使天空也变成了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当你们从宁静海对我们说话时,我们感到要加

41、倍努力,使地球上也获得和平和宁静。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为一体,他们对你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他们也与我们共同祈祷,祈望你们安返地球。欣赏提示:1969年6月19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点火升入太空,5天后,即6月21日,乘坐该飞船的两位美国宇航员首次在月球上登陆,开辟了人类历史性旅程的新纪元。尼克松的这篇演讲,就是当宇航员登上月球之际,通过电视向他们发表的。也许可以这么说,这是当今世界的政治领袖们发表的最有特点的演讲之一了。说它最有特点,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简短,只有几分钟,只有几句话;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位地球人向登上月球的另两位地球人发表的首次讲话,虽然这样的机会确

42、实很难得很珍贵。我们说这篇演讲很有特点,主要是因为尼克松抓住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珍贵时刻,把对这位宇航员的讲话,扩大到以全体地球居民为对象。你看他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中,谈“天”说“地”,从月球上的“宁静海”,谈到地球上的“和平和宁静”,使听众不由自由地产生某种联想,不仅借机炫耀了美国的科技实力,而且宣扬了美国的对外政策。鉴赏训练:假如有一天,你作为中国首位登上月球的一名科学家,请你对全国乃至世界发表演说,你将怎样演讲?你能围绕这个主题撰写一篇精短的演讲词吗?阿房宫赋教案刘丽教学目的1领会本文骈散兼行,音韵流畅的艺术风格。2理解本文详略适宜的写作特点。3体会本篇的铺排手法和代古讽今的作

43、用,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4理解并归纳“一、爱、取、族、焉、而、天”等词语的用法。5背诵全文。教学重点及难点1明确运用想象,夸张等多种手法具体描写阿房宫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加强了深度的写作特色。2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秦代时,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原来的宫廷狭小,就在谓南营造新宫,面积庞大,隔离天日,到秦之都没有完工。直到项羽带兵攻入咸阳,一把火将它烧毁,据说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不灭。这座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只剩下夯工和台基,它就是阿房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二、解题1文体“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

44、一种体裁。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铺的手法。赋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时注重铺陈和夸张;结尾多发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多个阶段。本文属于文赋。2背景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三、整体把握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熟悉课

45、文。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例文,划出疑难。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一)第1段:1第一层:“六五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重点词:兀:形动,被砍光。一:名动,统一。学生背诵。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写阿房宫的面积。学生背诵。3第三层: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规模气势。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直走咸阳:趋向。学生背诵。4第四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重点词:钩心斗争:古今异义。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学生背诵。5第五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写长桥复道。重点词: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

46、龙。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学生背诵。6第六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写歌台和舞榭。重点词:气候:环境气氛。学生背诵。总结:本段从阿房宫的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榭等方面描写了阿房宫规模的壮丽。(二)第2段1第1层:妃嫔媵嫱为秦宫人。写宫人的来历。重点词:辇名历乘车。学生背诵。2第二层:明星荧荧焚椒兰也。写宫女众多。重点词:绿云:绿即青,不用青,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梳晓鬟也:晓梳鬟也。学生背诵。3第三层:雷霆飞惊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写宫人的命运。重点词:缦之:长久地。而望幸焉:宠幸。学生背诵。4第四层:燕赵之收藏亦不其惜。写宫内奢侈的生活。重点词:鼎铛玉石,金

47、块缕砾:把宝鼎当作铁锅,把宝石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瓦砾。学生背诵。总结:本段从宫人的情况和宫人的生活来写阿房宫内奢侈的生活。五、布置作业1背诵1、2段。2预习3、4段。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指导学生自读三、四段1重点词:(1)秦爱纷奢:豪华(2)直栏横槛:栏杆(3)可怜焦土:可怜,可惜;焦土:名动。变成焦土。(4)族:灭族(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动意动,以为鉴。2段落大意:第3段:写秦始皇的荒淫导致秦国灭亡。第4段:总结历史教训,希望当世统治者引以为戒。3总结: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陈,转入对秦之历史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使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

48、句排比,尽情揭露了秦王朝的奢侈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最后写民众的反抗,迅猛异常,摧枯拉朽。第4段讽劝后人引以为戒,是前一段的扩展。作者连续慨叹,情不自禁,“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最后用“后人”,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辙。三、借古讽今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借古讽今,借回领历史来向当地统治者进行讽喻,希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提醒唐敬宗不要为自己享乐而劳民伤财,最终落得亡秦的下场。四、布置作业1背诵3、4段。2完成练习二、三、四。将进酒的教学设计 李春霞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

49、望用世的复杂情感。(2)背诵全诗。2、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3、情感目标: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4、教学重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5、教学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6、教学方法:师生探讨法导入新课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

50、。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朗诵全诗)一、整体感知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但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使然,是无法改变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试图说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

51、,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内容。 (给学生五分钟朗诵全文,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变化。)二、鉴赏要点 1、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2、感情上大起大落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开头四句写感伤之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的“高堂明镜”并非指母亲,而是悬于高堂之上的镜子。诗人一落

52、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着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两鬓斑斑,真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所以“

53、人生”以下六句转而写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 (此处用典:“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且为乐”就是姑且作乐,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丢开不想。(提问:诗人的这种欢乐是真实的吗?仅仅为了一醉方休吗?)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

54、尽欢”的正当理由。“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钟鼓”本意指乐器,这里做“击鼓作乐”解;“馔玉”指精美的食品。“钟鼓馔玉”在这里是富贵利禄的代称。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

55、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提问:诗人说他们“古来圣贤皆寂寞”,是不是否定他们呢?)不是!这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这里要注意,此处用典:“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花马: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讲究马的装饰,会把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马,五瓣的

56、就叫五花马。在这里指名贵的马。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而且是“径须沽取”,要毫不犹豫的去买,这就反客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极点。(提问:这种狂放是不是可信的,为什么?)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给学生十分钟,练习背诵。注意作者的感情。)提问: 一、 1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基调常常可以凭直观被感知,但只有经过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例如这首诗,初读一两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

57、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 2首先要正确理解“古来”二句的意思;“圣贤”,不是单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饮者”,决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说圣贤“寂寞”,并非贬抑,不过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意;说饮者“留名”,固属偏激之辞,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强调饮酒的意义,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来解释这两句,则诗人以曹植为例的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3、夸张的运用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要启发学生对此作一点比较深入的分析,从诗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修养等方面了解这种写法的实质。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朝如青丝暮成雪”则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飘逸不群,用辞大胆,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