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复习试卷-洋流地质地貌

上传人:tia****g98 文档编号:16412669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高考地理复习试卷-洋流地质地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高考地理复习试卷-洋流地质地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高考地理复习试卷-洋流地质地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地理复习试卷-洋流地质地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地理复习试卷-洋流地质地貌(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高三文科地理复习试卷-洋流、地质(2011年高考广东卷)1.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2009重庆卷)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2)(3)题。2、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3、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读下图,完成46题。4.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

2、列正确的是 ()A. B. C. D.5.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6.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裂谷海岭山系海沟A. B. C. D.7.下面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89题。8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 A海浪 B流水 C风力 D.冰川9下列地貌类型中,

3、在图中所示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是 ( )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堤 10、读洋流模式图,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A. B.C. D.读右图,并完成1113题。11.图示海域属于()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2.洋流L属于( )A自南向北流的暖流 B自南向北流的寒流C自北向南流的暖流 D自北向南流的寒流13.下列城市的气候受该洋流影响最大的是( )A圣保罗 B利马C布宜诺斯艾利斯D悉尼读下图,回答1415题。A. B.C. D.14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 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

4、、岩浆侵入、断裂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15图中、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 B岩层断裂 C侵蚀作用 D水平挤压右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1416题。14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15a、b、c、d四处的洋流和海水性质是( )Aa处为暖流,盐度最高 Bb处为寒流,温度最低 Cc处为寒流,盐度最低 Dd处为暖流,温度最高16若此图为太平洋局部海域,则a洋流的名称为()A墨西哥湾暖流B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读大陆和海洋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1719题。17.图中a、b、c、d四海域的水温对比是(

5、)A.dcba B.dbca C.dcab D. dabc18.若图中大陆为亚欧大陆,则流经d处的洋流为()A.墨西哥湾暖流B.巴西暖流C.日本暖流 D.千岛寒流19.如果图中大陆为北美大陆,则a、b、c、d 四海域中盐度最高的是()A.a海域 B.b海域 C.c海域D.d海域(09年重庆文综)图5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B. C. D.2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读两段“沿20纬线的海陆分布图”,之间和之间为陆地,其余两侧为海洋,回答2324题。

6、23.8月份,图中四处附近海域水温最低的是( )A. B. C. D.24.关于图中四处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海域冬季洋流东流B.处海域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C.处海域有上升流,形成渔场 D.处沿海有荒漠景观二、综合题1、右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比例尺为1:2 000 00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为_。(2)请分别说明甲、乙两处的河流特征。(3)如甲区河流特征仍在加剧,说明上游(乙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_。试推测其原因,并提出上游治理措施。(4)假设此河夏季常发生洪涝,试说明甲地发生洪涝的原因,并提出甲地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洪涝灾害。(5)判断图中A区的地形

7、,并说明其在防洪方面的作用。2、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图14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8分)参考答案1、B2、B3、C甲图是喀斯特地貌景观,在喀斯特地貌区可常见石林、石峰、丛林、石芽、溶洞等。甲地地貌景观以石林、石芽为主。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乙图景观为武陵源风景,外力作用以流水的物理风化作用为主。4、表示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地表开始隆起

8、;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地壳变薄,岩浆上升明显;表示岩层断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B项正确。5、图中表示的现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应该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D项正确。(解惑)地壳可分陆壳和洋壳两部分。陆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组成,平均厚度33KM,洋壳主要由硅镁层构成,几乎没有硅铝层(即缺失硅铝层),平均厚度56KM。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是根据地壳的构成划分的,属于洋壳部分的为大洋板块,属于陆壳的为大陆板块。全球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洋壳构成,故称为大洋板块,其余板块习惯上称作为大陆板块(其实这五大板块既有陆壳部分也有洋壳部分,故不能直

9、接称为大陆板块,要因题而异,把握问题情境。6、图中所示现象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则形成裂谷,如果是两个大洋板块张裂则形成海岭,A项正确。7答案选C。处为石林、峰丛,是流水溶蚀的结果;处为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处所示的界面是由于地质时期背斜顶部出露地表发生风化、侵蚀作用,然后地壳下沉发生沉积作用;指示的岩层弯曲,是由于内力挤压作用形成。(区别: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大体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等。侵蚀作用是由于海水、流水、移冰、降水或风的作用而使土壤或岩石磨损、腐蚀并由一点至另一点迁移

10、。可分为机械侵蚀(风力、流水等)和化学侵蚀(喀斯特地貌)。风化作用对岩石产生崩解破碎,风化一般不涉及物质迁移,风化物留在源地,形成风化壳,风化壳是成土母质。侵蚀作用对岩石和风化壳都可能造成破坏,涉及到物质迁移,往往与搬运、堆积联系在一起,侵蚀产物往往离开源地。)海岸线变迁往往跟流水沉积作用和海浪侵蚀作用有关,关键在于看哪个因素是主导作用(类似于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流水沉积作用会使海岸线向海洋延伸(如我国黄河三角洲),海浪侵蚀会使海岸线向陆地退缩(如阿斯旺大坝建成后,下游泥沙减少,海岸线遭侵蚀而后退)。答案:8.B 9.C10、A11.A12.B13.B【解析】沉积岩一般是越老越在下,岩浆岩是

11、被侵入的岩层老于侵入的岩层,断层会使岩层发生错位。 岩浆喷出 流水溶蚀 断层使岩层错位 水平挤压使岩层弯曲。答案:14.A 15.D 16C17A18C19.C20.C 21.D答案:21.C 22.D23、C24、C综合题1、(1)自西向东(2)甲处: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乙处: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水量较大。(3)水土流失原因:过樵、过牧、过采造成植被减少;陡坡垦荒;山区开矿,破坏植被。措施:减少樵采,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并积极恢复矿区植被;植树种草,建设水土保持林;积极发展沼气等能源,代替薪柴,保护环境。(4)洪涝原因: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上游河段支流多,水量大;甲位于平原区,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措施:加固堤坝;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建设分洪区;增强防灾意识,建立健全防洪预警系统。(5)A地是洼地地形,在洪涝发生时,可作为分洪、滞洪区。2、(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2)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