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设计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16412248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送别诗。学习前先认识两位诗人。(出示诗人简介)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首诗,思考这两首诗在题目、内容、情感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幻灯片出示)诗题的形式相同。 内容上都描写了美景。 情感上都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4这节课,我们将用一读二吟三诵的方法学习古诗两首,同学们有信心吗?一读学古诗,首先要朗读。(一)读准读顺。1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2出示生字和多音字(根据字义说读音),指名认读,全班齐读。3这些字跑到了古诗里,你们还能读准吗?老师请两个同学来读古诗。4让我们齐读古诗。(二)读出美感。读诗不仅要读准读顺,还讲究音韵美和节奏美, “平长仄短

2、”的读法能显现出这种种美。1介绍“平长仄短”。普通话中的一、二声一般叫做平声,三、四声一般叫做仄声。平声读得拉长,仄声读得短暂,这就是“平长仄短”的读法。平声用“”表示,仄声用“”表示。2第一首诗老师已经标上了平仄的记号。听老师朗读第一首诗,感受一下平长仄短,可以跟着小声读。3读得怎样了?有没有信心给同学读一读?读得好的可以做小老师带读。(指名读)4感谢我们的小老师,全班再齐读一次。5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试着给第二首诗标上平仄的记号。注意:平声用“”表示,仄声用“”表示。6你们都标好了吗?来看看标得对不对,不对就马上改正,看谁的动作最快。(出示平声和仄声的标记)。7改好后,请同学们像老师刚才那

3、样读出“平长仄短”,自己读起来吧。同学们读得真投入,现在男女生比赛,女生读第一首,男生读第二首,看谁能读出美感?师评价:女生读出了音韵美和节奏美,表现得更棒。男孩子也不要气馁,相信你们在下次比赛中能够胜出。8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古诗两首,注意读出平长仄短,读出美感。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好。(三)读出情感。1平长仄短除了能让我们读准字音,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作者用这些字的时候的情感。平声字一般作者要抒发的是一种开朗、豁达、愉悦的心情,那么仄声呢,正好相反要传达的是一种压抑、低落、甚至悲伤。所以,我们的平仄标记,也就形成了一条情感线。2让我们看着平仄标记,读出诗人起起落落的情感来,先自己读起来。3读完了

4、吗?请男生派个代表读第一首,再请女生派个代表读第二首。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好在哪里?好,让我们像这个男(女)孩子一样读出送别朋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来。过渡: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诗也是品诗,是对读诗的深化,要诵出诗的情性,品出诗的情感。二吟现在老师带大家吟诗三品。(一) 品物境品物境就是通过吟诗,想象出诗歌描绘的景物、画面,也就是“想象画面,品出物境。”1老师吟读(改为录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仔细听,哪些语句可以让人看到美丽的景色? 预设一: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而孟浩然又是在柳如烟、花似景的阳春三月出发,所以一路上是享不尽

5、的人间胜景。来看看三月时的扬州。(幻灯片出示扬州三月时的图片)所以一吟到“烟花三月”,我们仿佛看到什么?(阳春三月,杨柳花开,风一吹,远远看去,白蒙蒙的,如烟雾;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繁花似锦。 )2你还从什么语句看到了美丽的景色?预设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我们吟读这句诗,边吟边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景色?(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3.这景色真美啊!让我们也来吟读一番。先自由吟读,再请女孩子吟读前两句,男孩子吟读后两句,全班吟读。4自由吟诵送元二使安西,边吟边想象画面。小组内交流,你吟出了什么画面?根

6、据派代表回答。(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柳树,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诗人举起酒杯,对元二说: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4.全班齐吟送元二使安西。(二) 品情境品情境就是在吟诗时抓住字眼来体味诗人的感情,也就是:“紧扣字词,品出诗情。”1刚才我们感受了两首诗中都有美景,但两位诗人的心情如何?(不舍、不忍离去)2那我们来扣词品情。(幻灯片出示)听同学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哪些字能看出李白对友人是依依不舍的呢?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理解。 “孤”什么意思?(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 按理说,江南三月,风

7、景如画、气候宜人,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什么说是 “孤帆”呢? ( “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心朋友的船;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 ) 4当孟浩然乘坐的帆船渐行渐远,只留下李白一人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猜猜他站了多长时间?(很久很久)从哪个字知道?(尽)师:那船消失后,李白是不是掉头走了呢?生:不是师:理由,从哪个字知道的?生:“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唯”师:朋友的船影都已经消失了,却还呆呆地痴痴地看着朋友远去的方向。你这样送过客人吗?实话实说。生:没有师:我也没有,以目相送,眼睛里包含着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5那王维

8、则是以什么来相送?生:以酒相送师:你从哪句知道的?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最妙?(“更”用得妙,表明酒已经劝了多次、尽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不提,但都见语言外。)6.李白以目相送把好友送到繁华的扬州,而王维以酒相送把好友送到萧条的安西。(课件展示) 师:李白与王维虽然都是依依不舍,但是他们的心情略有不同。同学们看到了,孟浩然要去的是繁华的扬州,况且是在烟花三月,一路上是享不尽的美丽风光。而元二要去的是萧条的安西,面对着茫茫的大漠与戈壁;长途跋涉,此地一别,生死难料,更别提重逢。 7此时的王维心里除了依依不舍,还有怎样的心情?(担忧、牵挂)让我们跟着

9、音乐,吟读出王维的不舍、担忧和牵挂。(三) 品意境1 品意境就是吟着吟着,眼前的景物越来越模糊,心中恍恍惚惚,自己仿佛就是诗人,也就是:“物我两忘,进入意境。”同学们之前都是用“平长仄短”吟读,其实还可以用“平长仄短”吟咏,请听录音。吟咏是不是更有味道呢?2我们再听听这两首诗的吟唱,想象着自己就是李白,就是王维,跟着录音轻轻吟唱起来吧。过渡:恭喜同学们学会了吟诗,那你们会背诵了吗?三诵1 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看谁背得又快又好?2 指名背诵,点评。3 看着插图,听着音乐,想着这两对好友间的深厚情谊,让我们一起背诵古诗两首。总结:这节课我们用一读二吟三诵的方法学习了两首送别诗,也知道了“平长仄短”、学会了“吟诗三品”。(板书:吟诗三品)希望同学们可以将“平长仄短”、“吟诗三品”运用到日后的古诗学习中去。布置作业:自选作业:三选一1、做个小书法家:默写课文。2、做个小吟唱家:为父母吟唱课文。3、做个小作家:选其中一首古诗写成小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