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第1章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时训练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16406659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选修5第1章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选修5第1章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选修5第1章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5第1章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时训练(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选修5第1章第2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时训练1.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 B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C台风是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D台风现象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2寒潮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B.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D.日本和东南亚国家3.下列四在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无焰的微火)

2、据此回答4-5题。4.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灾害的是( )A稻瘟病 B.蝗虫 C森林火灾 D赤潮5.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现象的是(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台风过境6.从材料中可知,此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隆冬季节 B盛夏季节 C初春季节 D仲秋时节7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A干旱 B寒潮 C地震 D热带气旋8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A震中 B震级 C震源 D震波9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 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较差 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10干旱和洪涝容易发生的地区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B亚热带季风

3、气候区 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D非洲11洪水的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A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12温带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季节搭配,正确的是()A台风、夏秋季节节 B温带气旋、夏秋季节 C寒潮、春秋季节 D温带气旋、春秋季节13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为震源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C地城无论大小都具有破坏性 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14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A太阳重力能 B地球的内能 C重力能 D潮汐能15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

4、特征的点分别是_和_。(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_。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16.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1)B岛的地势特点是_,判断的依据是_。(4)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社会原因是_。(5)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_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

5、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_性。答案:1C 2A 3A 4C 5B 6C 7A 8C 9C 10B 11.B 12.D 13.D 14.C15.(1) (2)A主要类型: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原因: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地势起伏,坡度较陡;降水集中,植被较少。(3)B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少旱灾;远离热带气旋生成地,少台风灾害;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16.(1)西南高东北低 河流多从西南流向东北。(2)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细菌繁殖和疾病传播)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3)突发性 群发性防灾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严密监视相关地区海底地震的发生;及时接收和发布海啸信息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