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页全册】苏少版四年级音乐教案【1】

上传人:lil****n07 文档编号:16405620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60页全册】苏少版四年级音乐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60页全册】苏少版四年级音乐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60页全册】苏少版四年级音乐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资源描述:

《【60页全册】苏少版四年级音乐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页全册】苏少版四年级音乐教案【1】(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解压密码联系qq 1119139686 加微信公众号jiaoxuewuyou 九折优惠!淘宝网址: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1、强化课堂常规,明确平时成绩的内容及记录方法。2、复习音阶、各种节奏、音符。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细化平时成绩内容,公布各类之星于音乐教室墙面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区别八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唱准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教学重难点提出新学期要求和计划;附点八分音符时值的演唱。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组织教学1、安排好学生座位。2、师生问好。二、强化课堂常规1、说明本学期音乐书的使用方法。每组选一个小组长负责音乐书的发放与收起,并

2、由一个课代表总负责。2、明确本学期音乐平时成绩的内容及记录方法,及墙面光荣榜的使用。三、复习乐理知识1、复习各种节奏及音符(1)用有节奏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复习各种时值的节奏 (要求划拍齐答)出示各种节奏: - - - -师:这 是 几分节奏 念 几 拍?生:这 是 四分节奏 念 一 拍。(2)出示各种音符、休止符,指名个别学生回答。0 0 5 5 5 5 难点在附点音符的名称及时值。2、复习音阶(1)出示音乐台阶,请生说说在从中知道了什么?A、在这个音乐台阶中,有三个音区,分别是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B、在音乐台阶中,3 4 ; 7 1 ;是半音,其余是全音。(2)听师钢琴弹奏,用手势1表示全

3、音,2表示半音。(3)跟琴唱一唱音阶。四、小调查(以不记名的形式,要求学生不讨论,真实反馈自己的想法) 1、 各项音乐技能中,你最擅长什么?(可以是唱、舞、乐器、表演、记歌特别快、听音乐挺有自己的想法等)2、 最不擅长什么?(比如歌谱、节奏、舞蹈等)3、 音乐课上你最喜欢干什么?4、 最讨厌干什么?5、 音乐课上你想了解些什么知识?6、 (我)音乐老师的优点7、 (我)的缺点8、 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五彩民歌风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我的祖家是歌乡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体验高山族的风土人情,感受与其相关的音乐艺术文化。 2、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

4、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 ;3、积极参与民歌的聆听、演唱、伴奏等实践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注意有些乐句节奏演唱的准确性难点:用杵乐节奏或舞蹈的方式来配合歌唱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舞蹈导入、节奏训练1、欣赏舞蹈视频片段杵舞,问: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欣赏时间1分钟,及时截图看一看他们的服装,看一看他们赤着脚载歌载舞,你知道是哪个民族吗?高山族他们手中拿着的乐器叫什么?杵(chu)幻灯片,文字:杵是高山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乐器,由舂米工具木杆演变而来,音色动听,常用于歌舞伴奏。2、出示“杵”,竹制的,谁来试一试,敲击一下?你想想怎样来敲这个杵?能自己创

5、编节奏吗?如果不能,老师试一下,然后请他自己创编一条。及时表扬,然后让大家拿出笔来,当作小杵,跟着这个同学大杵敲一敲。真棒。大家把小杵放好,老师给你一节奏,你试试看。来看一条节奏谱。3、跟着老师来感受一下节奏。分条出示,分条练习1、 老师打一遍,学生感受,学生打打看,不好,就来念一下。2、 学生念一下,老师指着谱子领念一遍3、 拿起小杵,同学们打一遍,没问题就ok4、 处理,要求重音记号处,打一下,有问题再指导。我们能不能打得难一些,把节奏反过来,把它打好呢?出示第二条节奏。1、 老师念一遍,学生在念一遍。2、 给你一分钟,大家一起练一练,四个人一组,相互比较倾听一下。教师巡视,找到正确的同学

6、,请他上台来试一试。3、 让学生上台试一试,大家表扬,然后大家一起练一练。表扬:节奏感非常强,(导入部分节奏不能过长,57分钟即可)二、歌曲伴奏练习(高山族的人民不但能用杵打节奏,还喜欢用杵为歌曲伴奏)出示歌谱,放音乐,教师敲大杵,大家看节奏谱。第二遍,大家一起试一试,教师指着节奏谱。前奏是提前喊“1、2、3、走”为歌曲伴节奏。跟着老师,听着音乐,试一试,用小杵敲出节奏。然后叫一个学生敲大杵,其余同学敲小杵,前两句大杵敲在第一拍上,后两句敲在第二拍上。小杵敲,和部分三、歌曲教学1、揭题:这一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静静的来听这一首歌曲,感受一下情绪。听后回答:基本情绪,

7、活泼欢快2、按节奏教师领读歌词,你知道“祖家”是什么意思?祖家就是高山族人民对家乡的称呼。高山族人民为什么会称赞自己的家乡是歌乡呢?小结:高山族人民在黎明刚来的时候就开始唱歌,到了月亮上山了还在唱歌,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歌乡。4、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高山族人民一起放声歌唱吧,感受这种每时每刻都有音乐环绕的美妙生活吧!试着唱第一段歌词。 跟着音乐,学生跟唱。教师伴奏,学生试唱。在演唱过程中你感觉哪里唱得不够流畅?我们发现,第三乐句比较难唱,老师来唱一遍,我们来唱一唱,四个字“月亮上山”唱一唱,然后第三句唱一唱,个别同学唱一唱。第三句一起唱一遍,“唱歌”注意,我们接着连到第四乐句,非常棒。跟着琴唱三

8、四两个乐句,加上节奏打一打。训练以下。突破节奏难点。第二段的三四两个乐句,女同学来尝试一下。女同学唱对了吗?-“明天上山”试一试,第二段第四句一起来男同学第二段的三四两句跟进来。完整的唱一唱,面带微笑,姿势坐好,教师伴奏,带前奏,评价: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不好的地方及时弥补练习。再分两组,分段演唱,请同学们把刚才老师提醒要注意的,落实到歌唱中。5、 再来听一听,思考,我们能不能做到边唱边用小杵来伴奏呢,自己试一试吧。每句歌词后面再加上小杵的节奏,加上节奏清唱。一半唱,一半打杵。5、打小杵节奏的同学,加上衬词“嘿”再分组轮换练习。精神饱满,亮出你最美的歌声,换组演唱。一个同学敲大杵,女同学伴唱,

9、男同学敲小杵,加衬词,看一看这遍效果怎样?三、 你想一想,还能用什么表演形式来演绎这首民歌呢?舞蹈、合唱、器乐等。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歌曲有高山族民歌特色的歌曲吗、(阿里山的姑娘、娜卢湾情歌等等,你还想听什么哥呢?你知道这个歌手是谁吗,张惠妹),其实高山族民歌种类很多,题材广泛,我们来了解一下。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边打节奏边唱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动人的歌声源自这片美丽的土地,感受到了高山族人民载歌载舞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同样我们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用歌声来描绘家乡歌唱家乡,大家去找一找这样的音乐作品吧。今天我们一起学唱了台湾高山族民歌,。(高山族民歌种类)让我们随着随着欢快的节奏,畅游着这

10、如诗如画的歌声中。娜鲁湾情歌,并且边听边拍节奏。 教学反思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跳柴歌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有感情、有活力地演唱歌曲;2、 了解附点音符的节奏特点、2/4拍的强弱关系、一字两音的对位、了解歌中相同音乐素材的运用;3、 通过这首歌,了解宝岛海南的风土人情和竹竿舞这种艺术形式。教学重难点独立自信的唱好这首歌曲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用一首歌,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先来说几个关于这个地方的特点,看看谁能最先猜出是哪里。”师:这里四季如春、这里盛产椰子、竹子、这里还有美丽的“五指山”、“万泉

11、河”、这里有著名的“天涯海角”、“这里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最南端” 生回答(海南)生补充关于海南的知识“提到海南、你还想到什么?”师补充:“海南是祖国最南端的一个省份、四面环海少数民族黎族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一首来自海南的黎族民歌跳柴歌,这首歌不仅可以演唱,并且可以加入一些有活力的动作,同学们想一想一起跳舞啊?那我们就先来学习这首歌曲吧。”二、教唱:1.欣赏跳柴歌范唱,初步感受节奏与旋律;2.分两句教打节拍,强调附点节奏;XXXX|XXXX|XXXX|XX|先请一位同学尝试打拍,再由全体同学齐打。师:“这一句每个小节有几拍”生回答“2拍子的强弱关系是什么样子的?”生回答全体同学有力度对比地打拍。请

12、一位同学有节奏地朗诵歌词。(第一二句)全体同学有节奏地朗诵歌词。(第一二句)2.请同学找出三四句和一二句节奏的不同。(相同办法朗诵三四句)3.全体视唱旋律,注意强调重拍;(钢琴伴奏)4.加入歌词演唱;全体同学演唱;师:“这首歌一共有几个乐句?”生回答师:“这四个乐句的旋律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一二乐句前两小节相同、后两小节变化;三四乐句也是前两小节相同、后两小节变化)生回答5.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比比谁唱得更有感情;分组衔接演唱,一大组唱使用了相同旋律的部分(每句的前半句)二大组唱每句的后半句(师指挥,MP3伴奏)师:“谁能跟老师分享一下你唱这首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生回答师:“那让我们带着

13、这种欢快的情绪,按照分组的顺序再来演唱一遍”(师指挥,MP3伴奏)(时间不足改用视频伴奏,学唱的同时欣赏舞蹈)三、舞蹈师:“黎族人每逢过节时,都喜欢进行一种叫做“跳竹竿”的活动。跳竹竿是一种古老的活动,不但舞姿优美,而且富于节奏。每逢过年过节,黎族人民穿着艳丽的服饰,欢聚在广场上,跳起“竹竿舞”。(播放视频、后切换到222)(先由12个学生简单描述这种运动)师:两个人在两边,各执竹竿的顶端,在音乐的伴奏下随着节拍一开一合。同时不断敲打垫在下面较粗的竹竿。中间跳的人要用双脚或单脚踩着节拍巧妙地落地,既不能踩着竹竿,也不能被不断开合的竹竿夹住。(师弹旋律、生在既定的节拍点用单脚着地)分角色模拟跳竹

14、竿:1/3同学拍手、打出落脚的拍点1/3同学演唱歌曲1/3同学跳、在既定节拍点单脚落地、上半身自由造型。(时间充分可轮流进行)四、文化拓展:师:“歌词中提到个两个海南的地方,哪位小朋友发现了啊?”生回答师:“五指山”和“万泉河”欣赏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反思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欣赏花儿与少年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2、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部分歌词。3、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及民族器乐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民族音乐及民族器乐的喜爱

15、之情。2、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跟着音乐跳一跳。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导入故事导入二、新课内容1、听音乐欣赏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请你听一听,你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葫芦丝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生:月光下的凤尾竹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说说你的感受。生:学生讨论交流。师: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这首乐曲,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幽攸抑

16、扬,轻清淡雅。2、看舞蹈 观看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体会舞蹈中葫丝伴奏的韵味。 3、唱傣歌 演唱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再次体会葫芦丝伴奏的意味。三、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笛子独奏)师:我们一起来到了美丽西双版纳。在这儿同学们聆听到了优美婉转、富有傣族风情的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下面我们在一起去看看美丽的青海草原。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完整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笛子) 1、 师:真棒,你听出了是笛子奏,其他同学听出了吗?(表扬全体) “那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2、 学生边回答,

17、师边切出每部分的一小段旋律,学生说:一开始很慢师“是不是这一段?这是歌曲的开头是引子的部分还没有进入主旋律”a “这一段情绪非常的欢快是歌曲的第一段,A段”依次介绍出示ABA结构3、 师:“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跟着乐曲感受一下情绪不同的两段它们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 学生跟着乐曲感受速度与节拍的变化(多媒体出示表格) 学生回答,师表扬总结:A段是二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师范唱,接着说:所以节奏感很强很欢快B段呢是三四排,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弱)恩,它的节奏很平稳,师范唱,而且速度比A段慢,所以我们感觉这段曲调很柔美祥和,B段更优美了,那么非常欢快的

18、A段大家换个方式来体验,让我们为歌曲来伴奏吧(大家身上带乐器了吗),没关系,我觉得大家的身体就是最好的乐器,我们可以通过踩地,拍腿拍手来伴奏,请同学们听着A段来创编你的节奏,呆会请同学来展示”听乐曲A段,生创编,展示。师整合:大家的创作给老师带来了灵感,你们看这样怎样?(和学生一起打节奏)5、融入乐曲:A段声势表演,B段跟着哼唱。(四)、拓展欣赏花儿与少年(女子十二乐坊)1、师:在现代流行乐的冲击下,我们的传统民乐的演绎也可以更富表现力,接下来我们就感受一下接下来的这首花儿与少年与刚刚的有哪些不同(多媒体播放乐曲的A,B段)生感受回答(五)、结束同学们,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经典动听的民歌,

19、它们就像是明珠一样镶嵌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如果大家能留心采集,它将成我们宝贵的财富。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丰收之歌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丰收之歌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2通过猜谜语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3在“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2、运用所学的集体舞创编技巧创编表演简单的集体舞。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 情境创设,感受音乐1、丰收的

20、季节到了,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最喜欢什么呢?(生讨论回答,展现一副美丽的秋景)2、音乐游戏“猜谜语”、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老师也到田野里转了一圈,收获了很多好东西,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猜猜看。(出示课件,请学生回答。)、除了这些苹果橘子,在田间,老师还看到很多农民伯伯在忙碌着,你们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呢?二、节奏练习1、田间的农民伯伯有的在收稻子,有的在挑稻子,还有的虽然在休息,可嘴里也在忙着喊加油,他们都是怎么劳动的呢?请你来模仿一下,或者用声音来表示一下。(收割:刷刷刷 挑担:嘿哟 加油声:加油干)2、老师给农民伯伯们配上了节奏,同学们试试看:收 割:X X X X | X X X X | X

21、X X X | X 0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挑 担: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嘿 哟哟 嘿 哟哟 嘿 哟哟 嘿 嘿加油声:X X | X X X | X X | X X X 加 油 加油 干 加 油 加油 干(分组表演,加动作,然后合起来)三、学唱歌曲丰收之歌1、看课件,初听歌曲:师:除了这些,老师还带回来一首歌,请大家听一听看一看。(播放课件)在这首歌曲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啊?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请你给歌曲取个名字。(生回答)2、出示歌谱,教师范唱,请学生用点拍的方式帮助打拍子,熟悉歌曲旋律。3、学习歌谱、学生随琴用“lu”轻声哼唱旋律,师及时

22、指导;、再次哼唱,找出其中相同的乐句,然后画画相同乐句的旋律线条,再唱一唱;a、 i 53 | 1 35 | 1 35 | i i |b、46 66 | 35 55 | 24 32 | 1 0 |(3)、完整的唱歌谱4、加上歌词唱一唱、学生轻声清唱歌词一遍,演唱中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难点(如一拍两字,半拍两字)、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评价。、分男女学生演唱,学生互评,教师小结。5、分析处理,表演歌曲a、教师分析讲解,多媒体出示板书节拍:2/4拍 情绪:欢乐地演唱方法: 跳跃的,有弹性的b、按分析要求,有表情的演唱,师点评小结。四、拓展1、同学们,你们在平时还学过听过哪些关于秋天丰收的歌?(生

23、答:丰收歌、采金秋)2、今天老师给大家也带来了两首关于秋天、关于丰收的歌,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跳起来吧。(播放音乐课件:丰收歌、丰收锣鼓)3、请学生随音乐模仿篝火舞会,围成圈跳起轮舞。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在歌声中进行了一次秋游,体验并感受到了秋天给我们带来的欢就让我们把这份喜悦带到你们的生活中吧!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听:丰收歌 动:丰收舞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丰州之歌歌曲,观察人民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激发学生生活的情感进行表演。2、欣赏“丰收歌”,学跳丰收舞 。3、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教学重难点1、听

24、赏乐曲,感受乐曲情绪。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即兴演一演丰收时的各种场景。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猜猜这是来到了哪儿?(丹麦)2、聆听范唱,是什么美景?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为他们伴奏。4、随乐用la哼唱两遍。5、朗读歌词。(要饱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6随乐演唱丰收之歌二、欣赏“丰收歌”1、律动: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音乐:“丰收歌”。)2、谈话:你们跳完后,对音乐有什么感受?描写了什么场景?3、再听,并随着音乐哼唱歌曲旋律。4、再随音乐唱唱歌曲三、我的编创丰收舞1

25、、引入:你们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丰收的喜悦吧。2、将学生分组讨论,丰收时都有哪些场景。3、聆听范唱,让学生一组一组表演,师指导。4、播放音乐,用纱巾或其他道具,让生共同演一演丰收的各种场景,表现出丰收时的繁忙与喜悦。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听:喜洋洋(民乐合奏) 我的编创:编创打击乐节奏并伴奏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2、能听辨主奏乐器,并能随着音乐哼唱旋律。3、能积极参与我的编创活动,并能用小鼓、木鱼等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教学重难点1、听辨乐曲的主奏乐器并能随音乐哼唱旋律。2、激发学生的创作热

26、情,并能用小鼓、木鱼等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听赏民乐合奏喜洋洋1、导入听赏歌曲的情绪既可以通过旋律来表现,又可以借助歌词来传递,那么这乐曲又是怎样来表现音乐情绪呢?2、整体听赏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初步认识笛子、二胡、木鱼。3、分段赏析分别听赏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然后让学生说说两个乐段音乐情绪的表现特点。第一段旋律欢快,热情洋溢;第二乐段旋律舒展流畅,非常抒情。4、听辨乐器听赏第二段旋律,说一说是有什么乐器主奏的?并试着随音乐哼唱旋律。5、参与表现再次完整的欣赏乐曲,让学生带着欢快,热情的情绪哼唱音乐旋律。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二、我的编

27、创1、播放喜洋洋音乐,老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2再次播放喜洋洋音乐片断,让学生加进打击乐伴奏,边听边做律动。(师:在这段欢快的音乐中,若让我们加进打击乐进行伴奏就更好听了。让我们试一试。)P113、将之前做得节奏用打击乐演奏,并将学生分为三组进行配合演奏。4、热情创作节奏型,并用打击乐参与表现。5、指定几名同学选择沙锤、双响铜、碰铃、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承担伴奏任务。6、没有伴奏任务的同学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节奏,选择最能表达自己快乐心情的动作(动作不要求全班统一)做律动。7、播放喜洋洋音乐片段,让学生听、奏、做结合,在教师指挥手式下进行。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28、教学内容打麦号子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感受一领众合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并从中感受到浓郁的靖江民歌风格。2.技能目标:能用一领众合的形式,热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3.情感目标:通过听赏情系江淮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听、唱打麦号子,学生能对江苏民歌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热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教学难点:2122小节的音准,16小节和24小节的变拍子的节奏。领唱与演唱的互相衔接。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游戏导入,了解导入1.拔河比赛。老师和学生啦啦队用师领生合的形式喊加油。老师喊一二三,学生喊加油。2.让学生讨论加油声所起的

29、作用。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运用他们的已知经验,他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到号子这一领众和的形式。3.引入号子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号子这一民歌体裁号子又称为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一般分为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二、新歌教授,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按节奏朗读。2.初听录音,出示歌谱,让学生感受出歌词不同之处、演唱形式以及演唱的情绪3.教师简介方言,引入靖江民歌这一主题。课件出示歌曲中的方言字,并读读。4.再听录音,要求找到不同的拍号处,并边划拍边唱3/4拍处的两句。(示范)5出示打麦图片,引导学生

30、做表演动作。尤其在“接过你号子我来喊啊”通过调动学生的身体器官,使教学非常富有趣味,逐渐掌握这里较复杂的音准节奏的难点。6.学唱领唱部分(教师示范)7.指导学生用热情饱满的声音完整齐唱歌曲。8.我设计了不同的演唱形式:女领男合、男领女合、一领众合。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既巩固了歌曲,又很好地体现了参与性原则,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三、创编表演,表现歌曲1.出示道具,学生分组讨论,用道具进行即兴创编一个主题的劳动场面教师巡回指导。2.分组展示,鼓励评价既鼓励了学生的音乐创造,又强化了学生对号子的特征的感受,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集体合作能力。3.尝试用靖江方言演唱歌曲。四、

31、拓宽欣赏,开阔视野小结学生的活动后,进入点歌台栏目,让学生自由点击各种号子歌曲。如打夯号子等五、视听结合,升华情感1.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学生初步欣赏情系江淮,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赏江苏风貌,并说出音乐的演唱形式。2.学生交流有关江苏人文地理方面的资料。再次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3.诵读歌词,同时对交流的情况作个总结。4.听赏歌曲,教师引导学生用小声哼唱,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来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感受音乐美,主要运用视觉图象法,师生合作创设情境等方法来学习演唱打麦号子

32、,体验乐曲风格及情绪。学生学习需要方法,所以这节课学生将通过视听欣赏、自主体和谐合作等学习手段,在听、唱、动中反复感受乐曲风格及特点第三单元 雨中交响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捉泥鳅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体会在大自然中嬉戏的愉快情绪。2、欣赏合唱曲,体会在大自然中尽情歌舞的快乐与自在。3、认识4/4拍号知道其含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演唱时声音富有弹性和童趣。难点:附点节奏的演唱,四四拍强弱规律的掌握。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导入新课:1、 谈话(说一说:平时你最喜欢玩什么?)2、 师:今天老师带同学学习一

33、首新歌,看看乡村的孩子喜欢玩什么?3、 欣赏歌曲捉泥鳅1) 歌曲中唱到了哪些景物?(池塘、雨、田野、泥鳅)2) 乡村的孩子喜欢玩什么?(捉泥鳅)3) 想一想:如果换成了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害怕、急切、兴奋)二、新授歌曲1、 朗读歌词,理解歌词(有感情朗读,后半段读出急切的心情-有节奏朗读,注意有附点处的节奏一定要准确)2、 歌词中的“了”应读成liao音。3、 音乐游戏:找泥鳅仔细观察歌谱,找出节奏相同的乐句,老师用彩笔勾画出。找出旋律相同的乐句,同样勾画出来,并重点演唱。4、 演唱歌曲 注意:同音反复时应口齿清晰,音高一致,不能晃动。三、认识4/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强

34、 弱 次强 弱声势练习:1踏脚2拍腿3、拍手4、拍腿利用声势练习为歌曲伴奏。四、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水花花、泥巴巴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用活泼、跳跃的情绪来学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验雨中跑着勇敢的小娃娃。2、欣赏我国民歌落水天,感受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歌曲节奏跳动、活泼,唱准乐谱旋律中的小跳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听音练习 三、学唱乐谱 1、学生先自己认识音名。并根据歌曲旋律音高来演唱乐谱。 2、老师把有难度的乐句提出来师生一起解决。 3、轻声跟琴来演唱歌曲乐谱。 4、分

35、组来演唱歌曲乐谱。 四、新授歌曲 1、导入: 从新课内容进行导入。 2、教师范唱。 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4、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 5、按节奏朗读歌词 。 6、跟琴学唱歌曲。五、创编动作1、观赏、体验“小脚丫”在雨中跑的动作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六、欣赏“落水天”1、听赏“落水天”歌曲,并跟着哼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讨论:1):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 2):请你随着音乐做动作。 教学反思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

36、重难点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导入新课二、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1、整体感知2、认识打击乐器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介绍定音鼓和钹3、片段欣赏 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说)片段二中,给你什么感受呢?三、实践创作我们感受了大师所创作的“雷鸣电闪”,现在我们也来创作。 (1、雷雨;2、清晨;3、课间十分钟;4、厨房交响曲)四、欣赏第六(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这首乐曲又是

37、什么器乐演奏的?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飞翔的翅膀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翅膀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以欢快的歌声,抒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及有远大的理想。2. 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因色统一。3. 初步感受三、八拍节奏、音乐。教学重难点重点:翅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尝试合唱之前可运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三度和四度的音程训练。难点:教学中既要追求声音的和谐、统一,又不可为达到此目的而进行过于枯燥、苛刻的训练。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 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1 2 3 4 5 5 4 3 2 1

38、 MI YA MI YO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口腔中的软腭抬起,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注意韵母的口型。 二、体验三、八拍节奏。1、复习三、四拍,认识三、八拍;2、听音乐,用不同的拍击形式体验三、八拍歌曲;3、创编三、八节奏及乐句。 和老师一起复习拍号。体验三八拍的律动 。三、合唱练习。1、利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两音程练习。2、练习合唱发声练习曲。要求:一气呵成,韵母发音位置统一。3、视唱二声部旋律; 做一做柯伊达手势; 和同学一起进行二声部音程练习 。四、新歌教学翅膀。1、激趣导入,播放课件:学生听赏歌曲翅膀。老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小结;刻画

39、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上,愉快歌唱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及远大的理想。2、聆听范唱,划分乐段。3、朗读歌词。4、跟琴唱词。5、找出曲谱中的节奏较难的乐句, 跟师唱一唱。6、跟琴唱一唱高声部歌谱。7、小组练唱,并随即指导,主要是唱准确。8、巩固演唱歌曲9、再引导学生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谱10、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学生听赏歌曲翅膀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再次聆听范唱,分一分乐段朗读歌词和老师一起解决较难的乐句跟琴唱谱小组比一比谁唱得更准再唱唱低声部的歌谱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五、歌曲艺术处理。1、讨论、实践后总结:这是一首带副歌的分节歌,高潮在副

40、歌部分。我们在演唱时可以怎样处理呢?2、各组按新的要求练唱全曲。3、各组展示演唱。4、评议。 合唱部分可用“Mf”合唱部分用“Mp”,总的是以轻柔、优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意境。各组练习小组展示活动评价 六、小结。每个人都有很好的理想,让我们把握现在美好的时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飞吧,飞吧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飞吧,飞吧通过学生自己的配乐朗诵导入到歌曲,感受歌曲柔和、深远的意境;最后进行三声部的合唱,边练习边引导学生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2. 在聆听乐器作品云雀、天鹅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特定情感;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乐

41、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有粗浅的认识。教学重难点1. 感受歌曲柔和、深远的意境。2. 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开始上课。2、进行连音和断音的发声练习。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二、欣赏云雀、天鹅。1请同学们欣赏两首乐曲。2播放歌曲云雀、天鹅。听赏两首乐曲,听辨所演奏的乐器。三、 教授新课:1、师导入:在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经写了这样有名的一句诗,“少

42、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知道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师:在外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德国歌曲飞吧,飞吧,它借用了小鸟的口来向大家讲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2、师播放录音歌曲。分析:这首乐曲很简单,只有几句,但却有三个声部。我们可以很快的将歌谱和歌词学会,再进行合唱。3、教师弹奏旋律。4、学习歌词:1)学生集体朗读歌词。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3)播放歌曲伴奏。和大家一起学习歌曲飞吧飞吧听赏老师播放的歌曲录音感受二声部的和声在演唱声音要统一,时边唱边听,注意各声部的音准以及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学习歌词集体朗读播放歌曲录音播放歌曲伴奏,跟唱 五、课堂小结:1、小结:同学们,从这首歌曲的学习当中

43、,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同,都要在小时候就养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习惯,长大了才不会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流下后悔的泪水。2、课后作业:学习了这首歌曲,你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打算?在学习了歌曲后为今后的学习做做打算。 教学反思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欣赏天鹅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音乐知识(如;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等)来感受乐曲的形象和意境。2、通过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形体语言结合音乐去表现天鹅。教学重难点创造形体语言去表现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意境。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

44、师生共同律动问好歌播放磁带一周1次的“快乐音乐40分”又和大家见面了。现在请带上你的耳朵和我出发!二、聆听小提琴独奏曲小蜜蜂播放CD今天我们仍旧去“动物乐园”游玩。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一种小昆虫,请先不要说出它的名字,还是让音乐来告诉大家吧!欣赏完后提问:1、这首乐曲的名字?它表现了什么?2、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三、新课教学(一)离开了可爱的“蜜蜂宫”,现在让我们去问候一下天鹅公主怎么样?在拜访她之前,请大家先说说你印象中的天鹅是什么样子的?她有什么特点?(语言、形体)(二)初听天鹅播放VCD刚才你们用自己的语言、形体表现了一下天鹅,接下来还是让我们来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了吧!(三)说说初听的感受

45、请大家说说对天鹅这首乐曲的感受?(四)说说大提琴音色的特点,简单介绍曲作者。在电视机画面上左边是一只高洁优雅的天鹅,右边则是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大提琴。它是西洋乐器中弓弦乐器家族中一员、小提琴的哥哥。请说说大提琴与演奏小蜜蜂的小提琴相比较,音色上有什么特点?中间这位年轻的绅士就是这首天鹅的作者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圣桑。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管弦乐动物狂欢节最为出名。他分别用12中不同的音乐片段表现了12种不同的动物,这其中又以这首天鹅流传最广。(五)复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天鹅是由大提琴演奏的。那么你还记得除了大提琴还有什么乐器的声音吗?如果说大提琴表现了天鹅,那么钢琴又表现了什么呢?请让我们再仔细

46、地听一遍,除了要仔细聆听大提琴演奏的音乐,还要注意钢琴的伴奏。(六)对音乐要素进行讨论、回答、分析。旋律线、力度、速度、情绪四、观看芭蕾舞天鹅之死播放VCD这首音乐也深深打动了一位俄罗斯的芭蕾舞演员,她为这首音乐创编了一出芭蕾舞天鹅之死,请大家看看她是怎样用舞蹈来表现天鹅的?五、学生结合天鹅音乐创编舞蹈造型。播放VCD1、请大家说说自己喜爱的几个表现天鹅的舞蹈造型。2、结合自己的想象,配合音乐分组摆造型。六、欣赏芭蕾舞四小天鹅。播放VCD观看舞蹈,说说与天鹅乐曲中各音乐要素的区别,简单说说这首乐曲的表现。七、观看圣桑及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简介 教学反思第五单元 浪花里的歌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

47、学内容水乡歌儿多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唱出水乡歌儿多欢快优美的音乐情趣。 2、欣赏水草舞。教学重难点重点:1、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2、能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唱出水乡歌儿多欢快、优美的音乐情趣。 3、知道江南丝竹合奏的含义。难点:通过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节奏、装饰音、休止符等,有感情的表现歌曲情绪。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 情景定向,导入学习 1、学生随着水乡歌儿多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2、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学生听歌曲水草舞。 3、提问:片中的画面你熟悉吗? 4、讨论: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风光特点吗?诗人就曾这样赞美江南美景

4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如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二、 感受体验 ,自主学习 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无锡民歌水草舞,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首水乡儿童歌曲水乡歌儿多。 2、初听:边默声学唱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想想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旋律流畅优美,板书3/8拍的强弱规律fpp,和基本节奏型xxx,轻快活泼。) 3、复听:轻声学唱,在强拍上拍腿,即每小节的第一拍右手拍右腿。 “思考”歌曲的动感从哪儿来的?交流节奏和休止符。比较 3/8xxx与3/8x x两种节奏的平稳程度。教师演唱,学生打拍子。感受x x和休止符所带来的动感。 4、三听,

49、听师范唱,仔细听辨休止符的位置,休止符在乐句中间,具有一种推动的作用。并点出波音的演唱方法,指导学生唱前2个乐句,要声断气连,师带唱第一乐句,生独立试唱第二乐句。 5、这首歌具有民歌风味,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歌曲中多次出现的衬词“哟罗喂”,它们的时值一样吗?它们在演唱情绪上有怎样的区别? (短的“哟罗喂”是轻声的低吟,而长的“哟罗喂”是在抒发情感,第一个长的可以唱得强些,第二个长的要有应和的感觉。) 6、完整的演唱歌曲:第1段 女齐男齐齐; 第2段 男齐女齐齐; 第3段 齐。 三、欣赏乐曲,体验风格 1、谈话:同学们,江南水乡不但水美,它还孕育出一种著名的乐器组合江南丝竹。江南丝竹被称为“中

50、国式的轻音乐、室内乐”,今天我们先欣赏一首欢乐歌,想想你听出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初 听欢乐歌。(笛、二胡、琵琶) 2、简介江南丝竹,丝竹乐队的构成: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一带的丝竹音乐,乐队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所以称为丝竹乐。 乐队组合:“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 “竹”笛、箫、笙; 其它板、板鼓、碰铃。 区分“丝”和“竹”,既然是“丝竹音乐”必然它的区分方法之一就是“丝”和“竹”类。那刚才三样乐器二胡、笛、琵琶又分别代表“丝”和“竹”的哪一类呢? 3、观看课本图片,分辨哪些是拉弦乐器组,哪些是弹拔乐器组,哪些是打击乐器组。说说你所知道的乐器演奏的姿势或肢体语言。 4

51、、再次聆听:充分了解丝竹合奏的意思。 听赏感受音乐的层次,为什么叫它欢乐歌呢?是跟音乐的情绪变化有关系的。感受音乐段落的情绪变化,边听边打拍。提示学生注意乐曲的演奏速度。分析其结构,采用放慢加花的变奏技巧,被称为“倒装变奏曲”A1A2A,用颜色表现乐曲的情绪。 四、拓展延伸 1、大家一起分享你所了解的江南水乡。(文化、诗词、传统手工艺、 泥塑、印染、刺绣、茶文化、丝绸) 2、今天,老师还带一段具有浓郁江南风韵的舞蹈给大家-小城雨巷。(欣赏舞蹈片段) 3、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3|8拍歌曲的韵律和江南丝竹曲调特征,最后齐唱水乡歌儿多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小事情教时

52、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小事情, 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在演唱二声部中要做到声部和谐。2、通过编创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对艺术的表现和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在唱唱、听听、做做中感受音乐;唱好小事情歌曲二声部,做到声部和谐。难点:让学生在唱唱、听听、做做中感受音乐;唱好小事情歌曲二声部,做到声部和谐。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导入:欣赏鳟鱼这首歌曲,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故事梗概,了解鳟鱼的基本情绪,为下面分析乐曲情绪做铺垫。学生可能对小学所欣赏的曲目忘记了,没有了印象,通过视觉图象法,展示出歌曲的乐谱,帮助学生恢复记忆。(展示课件,完成认知目标)

53、二、赏析鳟鱼五重奏A、 初听、完整的听音乐。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音乐长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分散了,不能够集中了,所以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结合课件中的提示,数一下主题旋律共分为几次出现?每次都相同吗?同时要求学生在主题旋律每出现一次的时候,用手指打出它的序号,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地听音乐,感受音乐。B、 分节听。通过分节听赏,让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对感情术语并不能很好的运用,但他们能说出:“我觉得这段音乐怎样怎样,”老师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后,引导全班同学用一个最常用的词语来总结。(完成能力目标,对乐曲的风格、情绪作出简单的评析。)对于变奏曲式,引导学生找出每段音乐

54、的不同点,这一点对于能够认真听完音乐的学生相当简单,因为这个变奏曲式非常的典型,段与段之间的不同点很明显,让学生自己总结,每段音乐有哪些地方不同?(音色、节奏、音高、速度、力度等等)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变奏方法。同时利用数学中A、A1及音乐中的变音的概念帮助学生解决变奏曲式这个概念。(完成认知目标及解决重难点中的各音乐要素的变化的方式。)C、 让学生找一首自己熟悉的乐曲,先哼唱出主旋律,说出它的情绪,让后在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变奏,体验一下,音乐情绪还一样吗?让学生自己体验来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解决重难点中的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带来的音乐情绪的变化。)三、情景体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相对较为活跃,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较强,可以让学生根据鳟鱼的故事梗概编排一个短剧,然后让学生讨论,如果我是小鳟鱼,感受如何?我是旁边看的小男孩,又该怎样?我是渔夫呢?对于2、4班的学生,他们相对较为稳沉,对音乐的接受较慢,引导学生讨论,小鳟鱼的感受怎样?男孩为什么感到悲伤?渔夫应该怎样做?(完成德育目标。)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山谷回响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教学内容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时数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乐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