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章思考题及习题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6401713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9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二章思考题及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一、二章思考题及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一、二章思考题及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一、二章思考题及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二章思考题及习题(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析化学(第五版)思考题及习题第一章 概论思考题1. 简述分析化学定义、任务和作用。2. 讨论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3. 简述一般试样的分析过程。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M=204.23gmol-1)二水含草酸(H2C2O42H2O,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其分子量更大,称量相对误差较小。5. 答:HCl与两者均按1:2计量比进行反应,硼砂摩尔质量大,称量时相对误差小。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CHC

2、l=)a、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测出的VHCl偏大,所以 CHCl偏小)b、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1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m(Na2CO3)的计算值变小,所以CHCl偏小)c、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这会使标定时所用HCl溶液的浓度稀释,消耗VHCl增大,所以CHCl偏小)d、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标定时只与锥瓶中Na2CO3的总量有关,与其浓度无关,所以无影响)e、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a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测得的VHCl偏小,所以CH

3、Cl偏高)f、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测得的VHCl偏大,所以CHCl偏低)g、称取Na2CO3时,撒在天平盘上。(需称两次,所以无影响)h、配制HCl溶液时没混匀(标定时所用HCl溶液的浓度高于或低于HCl溶液的平均浓度,所以对CHCl有影响,是高还是低无法确定)7. 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答:偏低。因为失水后的H2C2O4中含有比同样质量H2C2O42H2O更多的能与NaOH作用的H+,这样测定时消耗VNaOH增大,所以CNaOH偏小。8. 假设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不纯的Na2CO3

4、样品,若出现6题中所述的情况,将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何种影响?(Na2CO3%=100%根据公式可知:在a、b、c、d、e、f情况中对结果影响情况与12题中的相反,d、g无影响,h有影响,但无法确定高低。)习题2. 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问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溶液2530mL。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多少克?如果改用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解: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应称取0.30.4g6含S有机试样0.47

5、1g,在氧气中燃烧,使S氧化为SO2,用预中和过的H2O2将SO2吸收,全部转化为H2SO4,以0.108mol/LKOH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求试样中S的质量分数。解:80.2500g不纯CaCO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加入l溶解,煮沸除去CO2,用0.2450mol/LNaOH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6.50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解:10不纯Sb2S30.2513g,将其置于氧气流中灼烧,产生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使Fe3+还原至Fe2+,然后用0.02000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消耗溶液31.80mL。计算试样中Sb2S

6、3的质量分数。若以Sb计,质量分数又为多少?解:12. 用纯As2O3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若0.211 2 g As2O3在酸性溶液中恰好与36.42 mL KMnO4反应。求该KMnO4溶液的浓度。解: 故 14H2C2O4作为还原剂。可与KMnO4反应如下:其两个质子也可被NaOH标准溶液滴定。分别计算0.100molL-1NaOH和0.100 molL-1 KMnO4溶液与500mg H2C2O4完全反应所消耗的体积(mL)。解: 16. 含K2Cr2O7 5.442gL-1的标准溶液。求其浓度以及对于Fe3O4(M=231.54gmol-1)的滴定度(mg/mL)。解: 18.

7、按国家标准规定,化学试剂FeSO47H2O(M=278.04gmol-1)的含量:99.50100.5%为一级(G.R);99.00%100.5%为二级(A.R);98.00%101.0%为三级(C.P)。现以KMnO4法测定,称取试样1.012g,在酸性介质中用0.02034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5.70mL。计算此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并判断此产品符合哪一级化学试剂标准。解: 故为一级化学试剂。20. CN-可用EDTA间接滴定法测定。已知一定量过量的Ni2+与CN-反应生成Ni(CN),过量的Ni2+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Ni(CN)并不发生反

8、应。取12.7mL含CN-的试液,加入25.00mL含过量Ni2+的标准溶液以形成Ni(CN),过量的Ni2+需与10.1mL 0.0130 molL-1 EDTA完全反应。已知39.3mL 0.0130 molL-1 EDTA与上述Ni2+标准溶液30.0mL完全反应。计算含CN-试液中CN-的物质的量浓度。解: 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思考题1. 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物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应将原始试样全

9、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2. 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3. 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答:用NaOH溶解试样,Fe,Ni,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基体分离。4. 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应分别选择什么方法分解试样?答:测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熔融

10、,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2SiO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时,用HF酸溶解试样,使Si以SiF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Al,Ca,Mg,Ti的含量。5. 镍币中含有少量铜、银。欲测定其中铜、银的含量,有人将镍币的表层擦洁后,直接用稀HNO3溶解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根据称量镍币在溶解前后的质量差,确定试样的质量。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试液中铜、银的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应将镍币全部溶解,因为镍币中铜银分布不一定均匀,这样做取样无代表性。6. 微波辅助消解法有哪些优点?习题1某种物料,如各个采样单元间标准偏差的估计值为0.61,

11、允许的误差为0.48,测定8次,置信水平选定为90%,则采样单元数应为多少?解:f=7 P=90% 查表可知t=1.902某物料取得8份试样,经分别处理后测得其中硫酸钙量分别为81.65、81.48、81.34、81.40、80.98、81.08、81.17、81.24,求各个采样单元间的标准偏差如果允许的误差为0.20,置信水平选定为95,则在分析同样的物料时,应选取多少个采样单元?解:f=7 P=85% 查表可知 t=2.36 4已知铅锌矿的K值为0.1,若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30 mm,问最少应采取试样多少千克才有代表性?解:5采取锰矿试样15 kg,经粉碎后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2 mm

12、,设K值为0.3,问可缩分至多少克?解:设缩分n次,则 解得,所以n=3 m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思考题1. 准确度和精密度有何区别和联系?2. 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如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a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系统误差(仪器误差)b 过滤时出现透滤现象没有及时发现;系统误差(操作误差)c 读取滴定管读书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系统误差(主观误差)d 标准试样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系统误差(试剂误差)e 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系统误差(操作误差)f 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g 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系统误差(方法误差

13、)h 砝码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i 用NaOH滴定HAc,选酚酞为指示剂确定终点颜色时稍有出入。系统误差(主观误差)3. 下列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各是多少?0.007(1位),7.026(4位),pH=5.36(2位),6.00x10-5(6位), 1000(位数较含糊),91.40(4位),pK=9.26(2位)4. 某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如果称取试样0.0600g,相对误差多少?如称样为1.0000g,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样结果说明什么问题?5. 某人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某药物中主成分含量时,称取此药物0.0350g,最后计算其主成分含量为97.26%,此结果是否合理?为什么

14、?答:不合理,因为称样量为0.0350g只有三位有效数字,根据误差传递规律或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其结果只能有三位有效数字,应为97.3%。6.7.8.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CaSO4H2O中结晶水的含量,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试问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100%= 6.21%因为本方法只能测准至0.01%,所以分析结果应以三位有效数字报出。习题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1)19.469+1.537-0.0386+2.54(2) 3.60.032320.592.12345(3)(4) pH=0.06,求H+=? 解:a. 原式=19.47+1.5

15、4-0.04+2.54=23.51 b. 原式=3.60.032212.1=5.1 c. 原式= d. H+=10-0.06=0.87( mol/L )3设某痕量组分按下式计算分析结果:,A为测量值,C为空白值,m为试样质量。已知sA=sC=0.1,sm=0.001,A=8.0,C=1.0,m=1.0,求sx。解: 且 故5. 反复称量一个质量为 1.0000g的物体,若标准偏差为0.4mg,那么测得值为1.00001.0008g的概率为多少? 解:由 故有 即 查表得 P=47.73%7要使在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不超过s,问至少应平行测定几次?解: 查表,得: 9. 测定黄铁矿中硫

16、的质量分数,六次测定结果分别为30.48%, 30.42%, 30.59%, 30.51%, 30.56%, 30.49%,计算置信水平95%时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解: =0.06% 置信度为95%时: 11.下列两组实验数据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置信度90)? A:9.56,9.49,9.62,9.51,9.58,9.63 B:9.33,9.51,9.49,9.51,9.56,9.40解:a. 故 b. 故 所以 查表得2.22113用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对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如下: s n 方法1 15.34 0.10 11 方法2 15.43 0.12 11 a置信度

17、为90时,两组数据的标准偏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b在置信度分别为90,95及99时,两组分析结果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解:(a)=0.00102,=0.00122F=1.440.063查表得:当置信度为95%时,=2.090.063查表得:当置信度为99%时,=2.840.063所以两组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5实验室有两瓶NaCl试剂,标签上未标明出厂批号,为了判断这两瓶试剂含Cl-1的质量分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某人用莫尔法对它们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A瓶 60.52,60.41,60.43,60.45B瓶 60.15,60.15,60.05,60.08问置信度为90%时

18、,两瓶试剂含Cl-1的质量分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解:用F检验法:= =60.45%,= =2.310-3=60.11%,=2.610-3F=1.13, 查表得F表=9.281.13因此没有差异。用t检验法:S=5.010-4所以 t=9.6而查表得t表=1.941.46,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用t检验法:S=4.010-3所以 t=2.8而查表得t表=2.452.8所以存在显著性差异 。21某荧光物质的含量(c)及其荧光相对强度(y)的关系如下: 含量 c/mg 0.0 2.0 4.0 6.0 8.0 10.0 12.0 荧光相对强度y 2.1 5.0 9.0 12.6 17.3 21.0 24

19、.7 a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b求出相关系数并评价y与x间的相关关系。解:由题意可得,=6.0, =13.1,=216.2,=112.0,=418.28,所以b=1.93,6.0=1.52所以一元回归方程为:y=1.52+1.93x(b)因为 =0.9987比较接近于1,所以y与x的线性关系很好。第4章 分析质量的控制与保证16 解:平均值 = 0.256 mg/L 标准偏差 s = 0.020 mg/L标准物质标准值=0.250 mg/L 控制限 3s=(0.256 0.060)mg/L警戒限 2s=(0.256 0.040)mg/L绘制分析数据的质控图如下图。 还原糖分析的质量控制图第5章

20、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思考题1、在硫酸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的大小次序为:试加以说明。答:离子强度对活度系数的影响是与离子的电荷和离子的体积有关,电荷越高,影响越大,体积越大,影响越大,而受电荷的影响程度大于体积的影响程度,而上述三种离子的体积大小为H+SO42-HSO4-,但SO42-是2价离子,所以三种离子的活度系数的大小顺序为。2、于草酸溶液中加入大量强电解质,草酸的浓度常数Kca1和Kca2之间的差别是增大还是减少?对其活度常数K0a1和K0a2的影响又是怎样?答:当加入大量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时,离子的活度系数均减小。离子的价态越高,减小的程度越大,所以这时Kca1和Kca2均

21、增大。由于r ,所以Kca1增加幅度大,Kca2增加幅度小,所以Kca1和Kca2之间的差别是增大了,由于活度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离子强度无关,所以K0a1和K0a2不受影响。3、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1) 不是(2) 不是(3) 不是(4) 不是(5) 不是 (6) 是4、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1)标定NaOH溶液时,若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答:偏低。因其将使NaOH溶液的体积消耗增大。()(2)用吸收了二氧化碳的NaOH溶液滴定H3PO4至第一化学计量点;若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情况又怎样?答: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无影响(CO2+2NaOH=CO32-

22、+2Na+H2OCO32-+2H3PO4=CO2+H2O+2H2PO4-NaOH+H3PO4=NaH2PO4+H2O)第二化学计量点时,结果偏高(CO2+2NaOH=CO32-+2Na+H2O2CO32-+ H3PO4=2HCO3-+HPO42-H2PO4-+OH-=HPO42-+H2O)相当于使NaOH浓度变稀,消耗体积增大。()(3)已知某NaOH溶液吸收了CO2,有0.4%的NaOH转变成Na2CO3,用此NaOH溶液测定HAc的含量时,会对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答:偏高。5、有人试图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NaAc的含量,先加入一定量过量标准HCl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HCl

23、。上述操作是否正确?试述其理由。答:上述操作不正确。因为NaOH返滴定过量的HCl时,NaAc的中和产物HAc也能与NaOH作用。(CKAc-=C10-9.2610-8)6、用HCl中和Na2CO3溶液至pH=10.50和pH=6.00时,溶液中各有哪些组分?其中主要组分是什么?当中和至pH4.0时,主要组分是什么?答:pH=10.50时 有CO3 2-、HCO3 -, 主要组分为CO3 2-pH=6.00时 有HCO3 和H2CO3 , 主要组分HCO3 -pH103 Ka2=1.010-2 H3PO4 Ka1=7.610-3Ka2=6.310-8 Ka3=4.410-13 2个突跃2)HC

24、l+H3BO3(Ka=5.810-10) 1个突跃3)HF+HAC (KHF=6.610-4 KHAc=1.810-5) 1个突跃4)NaOH+Na3PO4(Kb1=10-1.64 Kb2=10-6.80 Kb3=10-11.88) 2个突跃5)Na2CO3+Na2HPO4 (Na2CO3 Kb1=10-3.75 Kb2=10-7.62) 1个突跃6)Na2HPO4+NaH2PO4 1个突跃9、设计测定下列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并简述其理由。a. HCl+H3BO3 答:因为的H3BO3的KaC 10Kwc/Kb 100故使用最简式; OH- = = 5.2910-6 pH = 14 pO

25、H = 8.72c. NH4+ Ka = 5.6 10-10 HCN Ka = 6.2. 10-10cKa 10Kw c 10 Ka 由近似公式可以得到:H+ = = = 5.8910-10pH = 10 0.77 = 9.23e. 氨基乙酸一端羧基显酸性,一端氨基显碱性,Ka1 = 4.510-3 , Ka2 = 2.5 10-10c/Ka2 100 且c 10 Ka1所以H+ = = = 1.06 10-6pH = 6-0.03 = 5.97g. 对于双氧水而言,Ka = 1.8 10-12cKa 100所以可以计算氢离子浓度H+ = = = 1.67 10-7pH = 7 0.22 =

26、6.78i. 由于ClCH2COONa + HCl = ClCH2COOH + NaCl 所以原溶液可以看成0.050mol/L的ClCH2COOH和0.010mo/LHCl的混合溶液设有x mol/L的ClCH2COOH发生离解,则 ClCH2COOH ClCH2COO- + H+ 0.05-x x 0.01+x 所以有= Ka = 1.4 10-3解得x = 4.4 10-3mol/L那么H+ = 0.0144mol/L pH = -log H+ = 1.845某混合溶液含有0.10 molL-l HCl、2.010-4 molL-l NaHSO4和2.010-6 molL-l HAc。a

27、计算此混合溶液的pH。b加入等体积0.10 molL-l NaOH溶液后,溶液的pH。解:a. HSO4- Ka2=1.010-2 HAc Ka=1.810-5 均为弱酸,且浓度远低于HCl的浓度,所以此体系中的HSO4-和HAc在计算pH值时刻忽略。故pH=1.00。 b.加入等体积0.1mol/LNaOH溶液,HCl被中和,体系变为HSO4-和HAc的混酸体系, 忽略KW及KHAHA,H+ 2=(CHSO4-H+ )解得H+ =9.9010-5 故pH=4.007已知Cr3+的一级水解反应常数为10-3.8,若只考虑一级水解,则0.010 molL-l Cr(ClO4)3 的pH为多少?

28、此时溶液中Cr(OH)2+的分布分数是多大?解:1) mol/L 故pH=2.93 2)9今用某弱酸HB及其盐配制缓冲溶液,其中HB的浓度为0.25 molL-l。于100mL该缓冲溶液中加入200 mg NaO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所得溶液的pH为5.60。问原来所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为多少? (已知HB的) 解:(mol/L) 已知p Ka=5.30,pH=5.60 设原缓冲溶液中盐的浓度为x mol/L,故 得x=0.35 则原缓冲溶液pH= 11配制氨基乙酸总浓度为0.10 molL-l的缓冲溶液(pH =2.0)100mL,需氨基乙酸多少克?还需加多少毫升1 molL-l酸或碱,

29、所得溶液的缓冲容量为多大?解:设酸以HA表示,p Ka1=2.35 p Ka2=9.60 1)需HA质量m=0.1010075.00.75(g) 2)因为氨基乙酸及质子化氨基乙酸构成缓冲溶液,设pH=2时,质子化氨基乙酸浓度为xmol/L,则 即,解得x=0.079 生成0.079mol/L的质子化氨基乙酸,需加酸为0.079100=7.9ml13计算下列标准缓冲溶液的pH(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并与标准值相比较。 a饱和酒石酸氢钾(0.034 0 molL-l); c0.010 0 molL-l 硼砂。解:a. p Ka1=3.04,p Ka24.37 I= (mol/L), 查表得, 故,

30、得 同理可得, 又 最简式 pH=3.56 c. c=0.0100 mol/L,p Ka1=4,p Ka2=9 查表 故 K=5.810-10 故pH=9.1816. 解: 已知一元弱酸的,问其等浓度的共轭碱的为多少?(已知:,且)解:据题意:19. 用滴定至。计算终点误差。解:时22. 用滴定羟胺盐酸盐()和的混合溶液。问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为多少?在化学计量点有百分之几的参加了反应?解:(1) 已知时,产物为和(2) 时,参加反应的百分数为:25.称取钢样,溶解后,将其中的磷沉淀为磷钼酸铵。用溶解沉淀,过量的用返滴定至酚酞刚好褪色,耗去。计算钢中和的质量分数。解:过量用于滴定磷钼酸铵的含物质

31、的量为:28. 标定甲醇钠溶液时,称取苯甲酸,消耗甲醇钠溶液,求甲醇钠的浓度。解:,令其浓度为第6章 络合滴定法2.解:4.解:用氨水调解时: 故主要存在形式是,其浓度为 用氨水和NaOH调解时: 故主要存在形式是和,其浓度均为6解:8.解:PH=5.0时, 10.解:设Al3+浓度为0.010mol/L,则由Al(OH)3的Ksp计算可得Al3+发生水解时pH=3.7。要想在加入EDTA时,Al3+不发生水解,pH应小于3.7。12.解:a. b.15. 解: 由Ksp ,测Th时pH3.2,测La时pH8.4,查酸效应曲线(数据)可知,测Th时 pH2较好,为消除La的干扰,宜选pH有Ag

32、I沉淀生成。第10章 吸光光度法2. 解:A=-lgT=Kbc 当b=2cm时,A=-log0.60=0.222;当b=1cm,A=0.222/2=0.111,lgT=-0.111T=0.77=77%;当b=3cm,A=0.2223/2=0.333,lgT=-0.333T=0.46=46%4. 解:A=-lgT=-lg50.5%=0.297, c=25.510-6103/(50M)=8.1810-6mol/L K稳 =A/bc=0.297/(28.1810-6)=1.91104L/(mol.cm) s=M/=3.310-8ug/cm2 6.解:此为饱和法测定络合物组成,以配位试剂Phen与Fe

33、2+的浓度比R/M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图。图中曲线转折点不敏锐,所以运用外推法得一交点,从交点向横坐标作垂线,对应的R/M值就是络合物的配比。由图示可见,络合物的组成为Fe(Phen)3,即M:R=1:3 8.解:A=0.700=-lgT1,T1=20%; A=1.00=-lgT2,T2=10%,T=10%; 以0.00100mol/L溶液为参比时,测得试样的透射比为T2, 则20%/100%=10%/T2 T2=50%,试样的吸光度为A=-lgT2=-lg0.50=0.301; 标尺放大倍数n=100%/20%=510.解:Ti和V定容后的浓度分别为5.310-4mol/L和1.5

34、710-3mol/L,设Ti和V络合物在415nm和455nm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1,12,21,22。未知样经处理后的浓度为c(Ti),c(V)。根据郎-比尔定律可知: 0.435=115.310-4,11=8.2102L.mol-1.cm-1;0.246=125.310-4,12=4.6102L.mol-1.cm-1;0.510=211.5710-3,21=1.6102L.mol-1.cm-1;0.377=221.5710-3,22=2.4102L.mol-1.cm-1;11c(Ti)+21c(V)=0.645 且12c(Ti)+22c(V)=0.555 ,将数据代入后解得: c(Ti)=2.7110-3mol/L,c(V)=6.3010-3 mol/L12.解:A=-lgT=-lg0.42=0.376, c=A/b=0.376/(2.51032)=7.5210-5 mol/L 因此,1000mL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