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的关系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6401151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的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的关系关键词: 语法 词汇 教学摘要:主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指导英语教学实践,改变传统观念影响下将语法与词汇教学割裂的做法。介绍了将语法与词汇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和做法。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语法和词汇一直是重点。学习一门外语,首先必须掌握的就是它的语法和词汇,两者就好比语言的左右手,缺一不可。然而外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恰恰是:语法难以理解,灵活运用更难;单词记忆困难,词汇量不够则阅读能力就上不去。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词汇和语法上,但收效甚微。针对这一现象,多年来人们进行了各种研究试验,也提出了许多方法,如美国结构语言学派提出了刺激反应模式,强调反复练习句型;交际功能

2、学派则强调注重会话语句的操练。笔者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重新思考语法和词汇的关系,希望从中得出对教学有益的启示。1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或非客观主义的经验主义哲学,其经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即人的概念思维结构来自于人的身体经验,并依据身体经验而有意义;2)思维是想象的,那些抽象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3)思维具有完形特征。认知语言学家对语言达成的共识有: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2)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

3、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有关,并以它们为理据;3)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它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也就是说,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单位的连续统,这个连续统只是任意地被分成了单独的成分;4)语义不只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与人的主观认识以及无限的知识系统密切相关。传统的语言观点认为词汇和语法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受此影响,教授语法与教授词汇是割裂开来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各个部分是一个连续统,是被人为分开来的。“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它通过一个共同的概念基础,在形式句法和形态学与语法的语义方面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使得语言教学得以从内容和形式的分离状态中解放出来。”2在教学中的具

4、体应用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借鉴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成果,换个思路来解释词汇和教授语法,即从揭示词汇和语法与人类大脑思维的关系角度出发,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然后领会掌握。下面试从三个方面进行举例说明:2.1单词教学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大多在基本范畴层次上进行,反映在语言上,即日常用语集中在基本范畴词上。因此,我们应重视基本词汇,在此基础上,通过上下义的词汇关系扩展词汇量。同时,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利用词缀、词源知识来增加词汇量,建立词族(word family)的概念意识。例如,学习gaze一词时,教师可以从gaze属于look这个语义范畴讲起,再联系其它look范畴词汇,如glan

5、ce,peer,stare,see,watch等,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同样,利用look这一已经存在的概念去讲解gaze的含义,将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根据认知语义观,还可以在单词之间建立语义关系。上面所举的单词,都可以look为语义核心,相互之间组成语义链。至于多义词,认知语言学认为一词多义现象,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即从自身的基本经验出发,进而扩展到周围其他事物,从一般具体的东西到抽象复杂的东西。一个单词的众多意义中有一个最基本的,称之为原型(prototype),其余义项由此引申、联想而来。因此在讲解多义词时,教师可以把这个词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层次关系加以分析,以便于学生理解掌

6、握。通常,我们习惯通过对自身的了解来理解外部事物,典型的是关于空间概念的认识,如head,位于人体最上部,引申为指物体的顶端、前端,the head of the rose,the head of thequeue;再可隐喻指抽象概念“重要,首要”,headquarter,head-master。这样运用隐喻联想的方法,就能将一个词的多种意义联系起来,不需死记硬背,也能轻松掌握词义。2.2语法教学在语法研究上,认知语言学采用的是基于用法的研究方向。语法是概念化,具有语义功能,反映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认知。换句话说,语言使用者如何组织和理解语言,包括词汇、句型甚至篇章,都是基于一定的意义的。例如:关

7、于If句型的用法,我们可以归纳出基本规则:if从句用一般时态,主句用将来时态。(1)a.if incomes,prices of related goods,or preferenceschange,the entire demand curve shifts.b.if a task is difficult,fewer accurate responses are usually given.(2)a.if the weather is okay,well have lunch outside.b.ifyoure feeling better,we can go for a walk lat

8、er.c.if you dontfinish your homework,there will be no TV.(3)a.if we were free,we would love to go with you.b.ifwe didnt have to study,we could have a lot more fun.c.if Iwere you,Id leave him.(4)a.if the teacher hadnt made the test so hard,I couldhave passed.b.if my car hadnt broken down,I would have

9、 beenon time.c.if I had studied more,I wouldnt have failed the exam.但在具体用法中,我们发现这条规则似乎归纳不够,还需要再深入分析。第(1)类a和b,主、从句时态一致,一般现在时态,在意义上表达的是基于事实的逻辑关系;第(2)类a、b和c主句一般现在时,从句将来时,表达基于现时状况的预测,或是推理;第(3)a和b,c用的一般过去时态和过去将来时态,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第(4)类,从句过去完成时态,主句过去将来时态,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作否定的假设。时态的用法较为繁琐,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英文的时态,不仅表示时间的概念,还可引申,通

10、过时间到空间的映射,指示与认知主体的远近,那么从表达的意义去理解句型规则要简单得多。在这里,现在时态表示事实或与事实接近的推测,过去时态则指出与事实相差较远。通过这样分析就会发现,相比死记语法规则,掌握语法背后的理据要生动得多,不仅能加深理解,还会激发学生探求语言奥秘的兴趣。2.3词汇和语法的关系词汇和语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认知语言学家中有专门研究两者关系的,如Traugott&Heine,Hopper&Traugott,Bybee等。这些学者认为语法并不是凭空生造出来的,语法规则也是来源于人类自身最基本的经验。语法化的产生过程是:词附着语素后缀。语法化理论认为,所有语法项都是从词汇词衍生的。如

11、古英语原先没有定冠词the,后由指示词that衍生而来;不定冠词a/an是由数词one衍生的;表示将来时态的will来源于动词willan,其意义为to want,等等。语义是语法的基础,而语义的体现落实在词汇上。周国辉从英语的发展历史、当代英语的发展趋势、黑人英语的特征以及其它语种的发展变化趋势得出结论,认为语言的发展变化是语法的不断弱化和语义的不断显化的结合,这与认知心理学的人们倾向于用最简单的规则表达最复杂的抽象概念的观点是相一致的。由此可以推测,一方面,词汇由具体像抽象发展而固化为语法;另一方面,语法的规则性在减弱,语义特征突显。 因而,语法与词汇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而是可以互相融会贯通的。词汇和语法作为语言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二者不应互相孤立,而应互相包含,人为的区分只会增加学习的难度。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够在充分认识语言本质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经验体会,学会在词汇的学习中理解语法,在分析语法时发现词汇运用的规律,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找到适合他们的行之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