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399737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滥竽充数,汉语成语,指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方无本事的冒充有本事,次货冒充好货。语出韩非子内储说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1 一、引入课题 1、 今日要请同学们先观赏一段动画,看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生:在演奏、在吹笛子、在吹竽 师:看来你肯定仔细地做了预习,动画里的人就是在吹奏古代的一种乐器竽,板书“竽”,你能依据竽这个字来猜一猜这种乐器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生:是用竹子做的。师:为什么?生:由于竽字是竹字头。看来是已经懂得了依据字的偏旁来猜想字的意思。师:竽字正是我们二班级学习的一类形

2、旁表意,声旁表音的形声字。 2、 今日我们要学习其次则寓言板书“滥竽充数”就跟吹竽有关。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究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信任学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就能明白。 二、初步感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 检测预习。师:昨天我们布置了预习作业,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你都会认会读了吗?出示生字新词。请男生读左边的,女生读右边的,相互听一听。 滥竽充数装腔作势 待遇讲排场 腮帮竽眼儿 演奏继承 一个挨一个南 郭先生 齐宣王齐湣王 师:我们的腮帮在哪?谁来指一指?, 师: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湣王是这则寓言中的三个人物,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三个人物中谁是吹竽的,齐宣王和齐湣王他们俩是什么关系?生:

3、父子关系,师:谁是父亲?谁是儿子?看来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自己读懂了一些信息。 2、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则寓言吧。留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断句,不加字不漏字。全班齐读。个别订正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脉络层次。 1、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了这则寓言讲了南郭先生吹竽(板书),那么谁和谁要听他吹竽?(齐宣王和齐湣王,板书)结果分别怎样?(在齐宣王那得到很高的待遇,在齐湣王那只好偷偷地溜走)请同学们边默读边思索,找到书上的关键词句来回答。 2、 生竽默读反馈。师相机板书。南郭先生吹竽给齐宣王听,得到很高的待遇,而到了齐湣王要听他吹竽,他却只好偷偷溜走了。 3、 师:课文的那些

4、自然段是在讲南郭先生吹竽给齐宣王听得到了很高的待遇,哪些自然段又是在讲齐湣王要听他吹竽,他却偷偷溜走了。快速扫瞄课文找一找。 4、 生汇报:1、2自然段讲,3、4自然段讲师:请同学们在2自然末尾画出象这样的双竖线,用双竖线这种符号就能把不同意思的两个部分标记出来。 四、深化学习课文内容,品词析句,感悟寓言本义和寓意。 (一)明确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的 1、齐宣王和齐湣王都喜爱听吹竽,南郭先生会吹竽吗?(生:不会吹竽)请你小声自读其次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直接描写他不会吹竽的句子,和他吹竽时的表现的相关句子,留意句子要勾画完整。 2、生汇报:其实,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演奏的时候,他就鼓

5、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3、演奏的时候,这的演奏是谁在演奏?生:是南郭先生,师:是吗?他是在演奏吗?我们把演奏这个词拆开看,吹竽的时候要演什么?又要奏出什么?现在你觉得南郭先生是在演奏吗?生:不是,他只是在演吹竽的样子,并没有奏出乐曲。一起读一读南郭先生是怎样演吹竽的样子的,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这里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请你圈出来,为了让别人知道他在吹竽,于是他就得把腮帮(鼓着),把竽眼儿(捂着)卖命地演,你们会做这些动作吗?我来读这句话,你们来学一学,请女生读,男生演。你们也会表演吹竽的样子,请问你们会吹竽吗?(不会),你们是在表演,而南郭先生却是为了(骗人)

6、演得再像也只是在演,没有奏出乐曲来啊,这不是真的在演奏,因此,书上形容南郭先生的表现是在“装腔作势”,也叫装“模作样”。同学们可以把这个词批注在下面。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经常用滥竽充数来形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他的样子怎样?(可笑、让人看不起,让人生气)请你试着读出你的感受:我从你的读里感受到了你对他的嘲笑,讽刺。感受到你一点也瞧不起他。现在你能依据这个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了吗?(不会吹竽,却装出会吹竽的样子,却在那装腔作势,混在队伍里充数) (二)明确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1、既然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什么还能混过一次又一次,在齐宣王那得到很高的待遇

7、?齐宣王究竟是怎么回事?齐读第一自然段。这段的那些语句告知我们齐宣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齐宣王这喜爱听吹竽,又喜爱讲排场。 2、 齐宣王喜爱听吹竽,又喜爱讲排场。你还从哪看出他爱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换词读“就有,有”只是吹竽的就有三百人,其他的军队、佣人 就更不用说了。他经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这为什么是一齐,而不是一起呢?我们还把两个字拆开分别组词看。可以是(场面很宏大,声音更嘹亮,更能显出他的威严) 3、出示:A齐宣王经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B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发觉。 请你自己读读

8、这两个句子,想想这两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试着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联起来。 谁情愿将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 (三)感悟滥竽充数的最终下场,并从中受到启示。 1、在齐宣王那里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能够得到很高的待遇,混过了一次又一次,不被人发觉,为什么在齐湣王继承王位后,却只好偷偷地溜走了呢?自读第三自然段,查找答案。 2、生汇报: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是他不喜爱听大家一起吹,改成了一个挨一个地吹给他听。 3、师出示句子。生齐读。理解挨,换词。 4、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会是怎样的心情,他会想些什么?生沟通。 5、正由于如此,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于是他只好偷偷溜走了。此时他又是怎样的心情呢?难过,无可奈何

9、,可怕,没有面子。这就是没有真本领的人的下场,混得了一时,却混不了。 6、从南郭先生的境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做人要有真本领。 五、初步感知古文 1、今日我们学习的这则寓言故事,由一本古书韩非子。内储说上中一篇古文改编而来的。古文就是我们的古人的写作方式。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则滥竽充数的古文。 边看书,边听读。这古文好懂吗?是不太好懂,和我们现在的表达方式不太一样。不仅不好懂,而且还不太好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问这篇古文一共有几句话。4句,我们刚才学的课文是4(段话),你能发觉这4句话和4段话之间有联系吗?是啊,这就是我们古文的魅力,特别简洁,精炼。这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10、传统经典。几千年前我们的古人就给我们总结出了做人的道理。我们可要多学习经典,把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2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学会生字、生词,理解词语意思。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二、过程和方法 抓住重点词语,争论南郭先生混在吹竽队里胜利以及失败的缘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没有真才实学,蒙混凑数是不行的,把握寓言的寓意,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查资料。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胜利的缘由:齐宣王喜爱讲排场,叫三百人一齐吹竽。 南郭先生很会弄虚作假,钻人家的空子。 滥竽充

11、数失败的缘由:齐湣王喜爱一个一个地听吹竽。 南郭先生原来就不会吹竽。 说明白什么:没有真才实学而弄虚作假的人,最终总要败露的。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成语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些,有谁说说你所 知道的成语故事。问题的设置,引出所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和视频,以此创设情境,集中同学的留意力,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 新课教学: 一、揭题解题 1、揭题:滥竽充数 2、老师简介“竽”,课文出处,寓言简介。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读破句。画出不熟悉的生字、词。 2、同学反馈:指名读,齐读。解释字词。 三、问绕问题,自

12、学课文 1、老师朗读,让同学回答问题。 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吹竽队里,而又不被发觉的? 2、争论问题,理解课文 (1)争论沟通: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出很会吹的样子,居 然得到很高的待遇。 齐宣王喜爱听吹竽,他总是叫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2)小结: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胜利的缘由 齐宣王喜爱讲排场,叫三百人一齐吹竽。 南郭先生很会弄虚作假,钻人家的空子。 过渡:南郭先生这样滥竽充数能够长远的呆在吹竽队里吗? (3)下面请看后面两段。在文中找找,后来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齐湣王喜爱听人一个一个地吹。) (4)请你想象一下当时他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四人一小组进行沟通。

13、南郭先生见此景,他想:_ 于是他_ (5)小结: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失败的缘由 齐湣王喜爱一个一个地听吹竽。 南郭先生原来就不会吹竽。 四、理解寓意 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隐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 不例外,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了? 没有真才实学,蒙混凑数是不行的。 五、课后延长 作业 续写故事 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3 教学目标: 1.关心同学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容,让同学懂得:没有真正的才能,混在行家里充数是_不住的。 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3.能绽开合理的想象,扩写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4、 一、导入课题 1.成语,同学们已经把握了一些,谁能随口说出几个? 同学说后老师叙述(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有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2.读题:成语故事三则 就是什么?成语故事三个,成语故事三篇 3.谁能来读读这三则成语故事的题目? 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其中的其次则: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今日我们先来齐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内。 2.指名齐读中读得不仔细的来读课文,指出不足。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请同学们回到课本中,快速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句话

15、说的是滥竽充数的意思。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齐读句子。 你能结合这个句子来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吗? 竽:古时一种簧管乐器。可看图理解,顺势点拨“竽” 滥竽:吹不成调的竽。(结合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说) 充数:凑数。 说整个词的意思。 三、理解课文 师口述出示的句子,板书:混 1.看到这个“混”,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吗? 让同学谈:(1)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现? 打听状况:总是叫很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感到有机可乘 (外部环境) 跟随别人一起 蒙混进去 可谈谈南郭先生的心里想法 (本人心术不正) (2)混的状况: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16、同学做做样子,用词来形容:装模作样 装腔作势 还会有什么表现? (3)混的结果: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理解: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混的时间很长, 2.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和别人拿一样多俸禄的南郭先生当时确定很 ,你能用这种语气读好这一部分吗? 3.可世事难料,齐宣王死了。南郭先生还能“混”吗?请读读下文,用一个字来说说?(生读、沟通后板书“逃”) 或:南郭先生始终混得这样幸福吗?他最终怎样?(板书“逃”) 对于这个“逃”,读了文章,你有话要说吗? (1)逃的缘由: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外部环境不适合“混”了) 其他人为何没“逃”呢? (2)想象逃之前会有些什么表现?会想些什么

17、? 4.“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最终不得不逃之夭夭,从他身上你明白些什么? 四、指导行为 1.在我们四周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这样的事呢?指名说 生活中:假冒违劣商品 害人还影响声誉 校内里:听课不用心,作业不仔细,害人又害已 师说明:一个同学不好影响的是他自己和一个班级,一个班级不好影响的是一个学校,一个学校不好影响的是整个训练和.的声誉,.不好影响的是整个国家。 2.你情愿做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那么我们应怎样做? 3.理解“滥竽充数”的另一种用法 出示句子:李强擅长打乒乓球,当大家推选他参与区乒乓球队时,他说:“我只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表示自谦) 五、齐读课文 过渡: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

18、使我们受到了启发训练,南郭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齐来读好这则故事,我想这一回再也不会有滥竽充数的人了。 六、拓展延长 师:结合我们这堂课,你能让滥竽充数这则故事的情节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吗? 扩写故事:绽开合理的想象,插入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让故事更生动。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4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竽眼儿”“齐闵王”等词的字音。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3、能读通古文,能对比课文初步理解对应的古文。 4、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并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竽眼儿”“

19、齐闵王”等词的字音。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懂得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教学设想: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同学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老师的指导朗读,使同学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练习题的拓展延长,使同学把握滥竽充数的几种意思,从而把课文学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掩耳盗铃,谁说说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 2、师:什么叫寓言? 3、师:列举你们所知道的寓言故事? 4、师:今日我们连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其次篇滥竽充数 (师板书课题:滥竽充数) 二、初读课文,检查词语 1、请同

20、学们打开书用你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留意读的要求) 2、检查字词把握的状况。 3、理解词语“竽眼儿”。 4、再次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老师读,同学思索课文中都讲了谁,他们有什么喜好?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索这一段讲了什么?(理解词语“排场”) (二)学习其次自然段 1、男生齐读课文其次自然段。思索:南郭先生是怎样吹竽的? 2、看图,图中哪位先生是南郭先生,你们觉得他的样子可笑在哪? (不会吹、装腔作势、照样子学、作假) 3、随机问: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4、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什么还要装腔作势的混在队里充数?(女生读课文) 5、你们想象一下是什么样的

21、待遇? 6、一个不会吹竽的人,却能得到很高的待遇,而且还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发觉这是为什么? (会作假、在三百人的乐队里、齐宣王选拔人才时制度不严格) 7、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能永久的混下去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男生读课文。 2、南郭先生为什么混不下去了?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同学思索:南郭先生很会作假,又能获得高待遇为什么还要偷偷地溜走? 2、理解词语“只好”。 3、你能把“偷偷”换个词吗? 4、老师小结:像南郭先生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能混得了一时,却混不了一世。当真相暴露时,他只好夹着尾巴偷偷地溜走。 5、指名读最终一自然段

22、。 6、全班齐读最终一自然段。 四、揭示课题,理解寓意 1、理解“滥竽充数” 2、用“滥竽充数”造句。 3、全班齐读。 五、拓展练习,升华寓意 1、我会说。 2、我会提。 3、我会选。 六、了解出处,古今对比 1、寓言学懂了,你们知道他出自哪吗?(介绍韩非子) 2、我们这节课学的课文就是依据这段古文编写的。自己试着读一读。 3、跟着老师读,同学找相应的段落。 4、老师读,同学找相应的段落,然后指名读。 七、布置作业,发挥想象 南郭先生偷偷溜走后会怎样?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齐宣王爱听合奏混 南郭先生 (没有本事) 齐闵王爱听独奏溜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5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讲的是战国时候,不

23、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装会吹竽,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骗取酬劳,齐宣王的儿子继位后他怕败露,只好逃走的一件事。这个故事讽刺没有真正本事、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 学校生正处于语言进展的重要时期,训练同学口头语言表达力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时,我鼓舞同学进行自由表达。设计续编故事激发同学的爱好,同学在续编故事时不仅保持原意,讽刺没有真才实学的南郭先生混在行家里面充数,而且讽刺了一位“滥竽充数”的国王,这是同学在深化理解寓言的含义之后发出来的想象,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风格。 新课程标准非常注意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强调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本课“装腔作势”一词形象地揭

24、露了南郭先生不学无术、混饭吃的丑陋嘴脸,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同学结合上下文,在仿照动作中呈现南郭先生做贼心虚的心情,这一段的沟通与品读对于进一步理解寓意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 课堂上利用教材绽开的语文活动有利于促进同学主动、乐观地学习,使同学乐于学、乐于尝试。如表演激发了同学的爱好,调动起了同学学习的最大乐观性,反复朗读使同学体会到了文章中包含的道理,结合自己所学的学问,联系到生活实际加以运用,加深对寓言道理的理解,使同学学会举一反三,从中学到寓言学习的方法。 本节课中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同学争论沟通时,个别同学乐观性不高,参加意识不强。由于授课时同学比较紧急,同学思维受到了局限,不是很活跃,同学没有很好的发表自己独创的见解。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这节课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培育同学创新精神方面的重要性,今后将使这种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多为同学制造一些展现自我的机会。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