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下肢、全脊柱全景成像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6398203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下肢、全脊柱全景成像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全下肢、全脊柱全景成像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全下肢、全脊柱全景成像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下肢、全脊柱全景成像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意义(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下肢、全脊柱全景成像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摘要】 目的探讨全下肢、全脊柱全景摄影技术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 分析 100 例患者的全下肢、全脊柱摄影影像资料,采用 P hilips Digital Diagnost 型 800MADR 全下肢、全脊柱摄影功能软件、立式全下肢、全脊柱专用架,获得全下 肢、全脊柱无缝拼接正侧位影像,经图像后处理后应用测量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 测量。结果100例患者的DR全下肢、全脊柱摄影,影像经电脑处理机拼接后, 形成一幅完整的全腿全脊柱影像,采用14*17 大尺寸胶片,使打印出的图像与人 体脊柱和下肢实现1:1比例,图像清晰,解剖形态及比例真实,测量数据真

2、实可 靠。临床诊断符合率达 98.7%。结论全下肢、全脊柱成像技术,一次曝光,通过 无缝拼接功能,能在一张上显示全腿全脊柱全景影像,减少了拼接处理过程中的 人为误差因素,为矫形治疗及术前术后的疗效观察提供了高质量的全景解剖图像 和精确的测量数据。【关键词】数字化DR摄影全下肢、全脊柱全景成像技术脊柱侧弯和负重骨骼病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如不及时发现和早期积极 治疗,可发展成严重的畸形,危害患者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脊柱侧弯和下肢 负重骨骼畸形早期发现多可行手术矫正,矫正术前术后的全景摄影能直观的反映 病变的程度和部位,为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我科于20 1 1年3月引进 Philips

3、 Digital Diajnost型800MA,具有全下肢、全脊柱摄影功能软件的DR机一台, 为处理负重位全下肢、全脊柱的摄影提供了可能,现笔者分析我科100例患者全 下肢、全脊柱摄影影像资料,探讨全景摄影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我科自2011年3月10日至2012年3月30日间100例全下肢、全脊柱 摄影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56例行全脊柱摄影,男36例,女20例,年龄10 46岁,平均年龄28岁,全下肢摄影患者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50-81 岁,平均年龄 65 岁。1.2 使用设备使用Philips Digital Diagnost型800MA D

4、R摄影机,全下肢、全脊柱专用立式摄 片架。1.3 投照体位和方法 摄影体位采取站立脊柱前后位,右侧位。全下肢正位及侧位。中心线经脊柱正中或双下肢正中水平摄入。1.4 曝光条件一般根据患者自身条件而定,脊柱正位一般为7080KV 40MA左右,侧位在 90-120KV 60MA左右,下肢正位在50-70KV 30MA左右,侧位在80-90KV 60MA左 右。2 结果100 例患者中,全脊柱正侧位片显示了颈、胸、腰、骶尾椎的全景连接,图 像清晰度、对比度很好,侧位由于体厚原因,清晰度及对比度较正位片稍差,但 完全达到临床诊断要求。全下肢正侧位图像显示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全 景连接,由于体厚

5、及个体差别不一等因素,但经过工作站图像后处理,其清晰度、 对比度完全可以达到临床满意程度。采用 14*17 大尺寸胶片,使打印出的图像与 人体脊柱和下肢实现1:1比例,图像真实可靠,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8.7%。此项 功能是脊柱和下肢在术前和术后 X 线检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诊疗技术开展 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3 讨论 脊柱侧弯和负重骨骼的矫形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能在一张平片上观察全下 肢、全脊柱影像是我科医生和骨科医生期盼已久的,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摄影, 解决了在观察颈椎至尾椎的脊柱侧弯或其他病变时不能一次成像的问题,它能够 直观的显示脊柱和下肢的整体解剖形态及侧凸部位,而且立位全下肢、全脊

6、柱成 像是唯一能够正确反映人体生理功能形态改变的体位1,2。全脊柱成像对于脊 柱侧弯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测量软件对 cobb 角3、肋椎角等相关数据进行测量评价病变程度。双下肢负重位全长摄影能够观 察双下肢、髋关节及膝关节的病变程度范围及整体形态,下肢长度测量、股骨角、 胫骨角、膝关节关节面夹角和膝外翻角等数据的测量都需要有完整的负重位全下 肢图像作为测量依据4,下肢全长摄影对于髋、膝关节矫形手术及人工关节置换 术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3,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极大的方便 了临床医生和患者,此技术是脊柱侧弯和负重骨骼矫形在术前术后X线检查的首 选方法。全

7、下肢、全脊柱摄影,以其图像清晰,方便快捷,配合简单,一次曝光,效 果满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我院临床医生特别是骨科医生的肯定和患者的青睐, 它的全下肢、全脊柱无缝拼接摄影技术更是为临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准确无误信 息。能在一张平片上显示出下肢及脊柱的全景图像,它解决了传统摄影只能局部 摄片,无法观察全貌,难准确测量数据的缺点5,且全景摄影能够存储、网络传 输为医疗、科研、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影像资料,我科开展的全下肢、全脊柱摄影 技术为我院临床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项技术填补了巴州乃 至南疆放射界在这方面的空白,极大的提高了我院在本地区甚至全疆范围内的良 好声誉。参考文献1秦民益,吴琮琏等负重位全下肢、骨盆及脊柱的整体成像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 年10 期122-123.2李亚雄,王予生等.DR在肢体全长成像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年05期42.3张任华,邓波红等数字化X线摄影在全脊柱摄影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 年 05 期 61.4宋玉全,何志诚等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拼接图像的可靠性探讨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 05 期 431.5史建静,许嵩永等.全下肢及全脊柱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放射学实践, 2005年09期.4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