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下六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16398189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语下六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语下六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语下六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四语下六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语下六单元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达旗第九小学语文导学案 主备课:李翠玲 副备课:高亚琼 使用人: 备课组长:贺小燕 课型:精读 教学时间 分管领导签字:班级姓名 小组 评价 学法指导:1、借助字典、词典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组内接对子检查课文、生字,习题。2默读课文,带着问题思考。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课题21 乡下人家 (自学跟踪)闯关一:夯实基础。1、我能正确、工整的书写学习目标1中的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小小的( ) 绿绿

2、的( ) 鲜嫩的( )风趣的( ) 独特的( )3、组词:檐( ) 饰( ) 棚( ) 冠( ) 楷( ) 赡( ) 晓( ) 朋( ) 观( ) 湝( )4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时今: 捣衣: 向晚:天高地阔:闯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乡村的哪些生活场景?并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合作展示)闯关三:品读感悟。1、思考一下,课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2、与同学交流品味文中的优美句段:(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者竖着的两根大旗杆可

3、爱多了。(2)我想读好这一段,再次感受瓜藤攀檐,富有生机的美景。3学习2-7自然段。4我会填:有些人家,门前场地上( ),它们会依着时领显出( )。人们还养几只鸡,在房前屋后( )。屋后倘若有小河,就会见至( )。夏天傍晚出去散步,你会瞧见( )。秋天到了,你还会听见( )。闯关四:积累语言。我要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课后反思或反馈安全提示:过马路,可要走人行横道达旗第九小学语文导学案 主备课:李翠玲 副备课:高亚琼 使用人: 备课组长:贺小燕 课型: 教学时间 分管领导签字:班级姓名 小组 评价 学法指导:1、借助字典、词典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组内接对子检查课文、生字,习题。2默读课文,带着问

4、题思考。安全提示:珍惜生命,遵守活动场地的规则。 课题 22 牧场之国 (跟踪展示)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闯关一:夯实基础。 1、给多音字注音模( )样 畜( )牧 圆圈( ) 模( )范 储( )畜 羊圈( )2、解释下列词语。悠然自得: 吆喝: 3、我会写近反义词。近义词:专注( ) 仪态( ) 端正( )安闲( ) 悠然自得( ) 反义词:端正( ) 微弱( )闯关二:整体感知课文。1、认真朗读课文,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闯关三:品读课文。1、有感情地

5、朗读课文。2、作者为什么四次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3、我会用喜欢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还能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并提出不懂得问题。闯关四:拓展:你能用几句话写一写“牧场之国”荷兰给你的感受吧。3组内多种形式读课文。课后反思或反馈达旗第九小学语文导学案 主备课:李翠玲 副备课:高亚琼 使用人: 备课组长:贺小燕 课型: 教学时间 分管领导签字:班级姓名 小组 评价 学法指导:1、我要反复读一读诗文,多方查找资料,同时借助工具书,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句的意思。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诵读,解读课文,

6、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题23 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自学跟踪)闯关一:夯实基础。1、我能正确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下列字注音。蚕 昼 耘 绩 箸 笠 鹭 蓑2、我能区别形近字组词。 塞( ) 箸( ) 蓑( ) 耕( )赛( ) 笠( ) 衰( ) 耘( )重难点: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闯关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习乡村四月。(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下列练习。绿: 白: 山原: 川: 子规: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意思: 。从中我知道了 。 (合作展示)(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里的“闲”的

7、意思 。“了”的意思 。我能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我体会到了: 。(4)乡村四月这首诗作者主要描写了 的景象;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整首诗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 的赞美。闯关三: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句的意思。课后反思或反馈安全提示:勿把安全当儿戏,稍一差池悔莫及。达旗第九小学语文导学案 主备课:李翠玲 副备课:高亚琼 使用人: 备课组长:贺小燕 课型:精读 教学时间 分管领导签字:班级姓名 小组 评价 学法指导:1利用字典读通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2熟读成诵,并能听写下来。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

8、古诗。3、通过诵读,解读课文,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自学跟踪)闯关一:夯实基础:1、听写乡村四月。2、我是识字小能手。zhu y gng yn chng j x si bi l( ) ( ) ( ) ( )( )ru l su y( ) ( )闯关二:整体感知课文:1、我能借助注释的工具,完成下列练习。(1)杂兴:( ) 绩麻:( ) 未解( ) 箬笠:( ) 蓑衣:(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 ) (合作展示)(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 )西塞:( );

9、鱼肥:( )。2、学了这三首诗词我发现他们有共同点,都是描写( )。闯关三:当堂训练。1、我发现这三首诗为我们再现了三幅精美的画,乡村四月描写的是:( ),诗的前两句写景:( ),后两句写人:( ),而四时田园杂兴则描写的是( ),渔歌子一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描写的是( )课后反思或反馈安全提示:我的安全我负责别人安全我有责。达旗第九小学语文导学案 主备课:李翠玲 副备课:高亚琼 使用人: 备课组长:贺小燕 课型: 教学时间 分管领导签字:班级姓名 小组 评价 学法指导:1、借助字典、词典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组内接对子检查课文、生字,习题。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

10、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题 24* 麦哨 (跟踪展示)闯关一:夯实基础。1、我能给下列生字注音畔( ) 兜( ) 穗( ) 裹( ) 肺( ) 腑( ) 撩( ) 嚼( )2、我能给多音字组词jio( ) lio( ) (嚼 ju ( ) 撩 jio ( ) lio( ) yng( ) h( )应 和yng( h( )3、读通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闯关二:课堂研习。X k B 1 . c o m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 “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

11、什么?3、把你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呼。4、你平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的?5、交流、展示、点拨。闯关:当堂训练。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极( )远( ) 膘肥( )( ) 辽阔( )( )悠然( )( ) ( )起( )落 鹅( )嫩( )2、在比喻句后面打“”(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2)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3)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4)这草地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课后反思或反馈安全提示:同学们在娱乐的时候请注意安全。达旗第九小学语文导学

12、案 主备课:李翠玲 副备课:高亚琼 使用人: 备课组长:贺小燕 课型: 教学时间 分管领导签字:班级姓名 小组 评价 学法指导: 课题 语文园地六 (自学跟踪)学习目标:1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2、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第一课时闯关一:我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1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2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3 组内交流。4 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5 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闯关二:日积月累: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 同桌

13、互读,体会诗意。3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合作展示)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展示台一、 谈话引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二、 口头交流展示:1 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2 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三、 习作:1 精彩回放: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2 学生习作:教师启发思路,教师个别指导。同桌互相交流,推荐代表交流师生共同评议,独立进行修改3 展示台: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反映自己农村家的 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课后反思或反馈安全提示:同学们在娱乐的时候请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