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16397574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编号:1-21、我们的民族小学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3词语卡片。第一课时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

2、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读课题,说说题目中的重点词是哪个?为什么?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3、4、读准这几个少数民族的名字: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指名读)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3、这是一所民族小学,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b学生写字。3

4、.抄写本课的词语。反思:认识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但各民族的友爱和团结体会不够深刻。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

5、。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

6、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反思: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些繁琐。 抄写句子的练习要指导,让孩子一开始就有写整句话的概念。练习题一、听写词语标

7、本、坪坝、傣族、昌盛、昂贵、爱戴、绚丽、蝴蝶、跳舞、摔跤、铜钟、尾巴、打扮、欢唱、飘扬、敬礼、好奇、游戏、招引、热闹、古老、粗壮、洁白、摇晃二、多音字好ho( )ho( )干gn( )gn( )三、形近字组词戴( )傣( )绚( )铜( )跤( )栽( )泰( )询( )洞( )较(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服装( )的老师 ()的国旗 ( )的铜钟 ( )的枝干 ( )的粉墙五、写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六、“这就是我们民族小学”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时编号:3-42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 1. 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

8、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重难: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二、检查预习1开火车读生字。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 “耍”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4抽读课文。5从课文中划出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并读三遍。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

9、情,你能找出来吗?归纳总结:1 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 2 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的原因。四、理解课文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2、朗读。反思:“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这样的问题学生无从下手,还应细化指导到位,让学生一步一步入手。学生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但表演不自然,要练习。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二感知第二自然段1 自读第二自然段2 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3.汇报表演.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

10、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三.理解第三自然段.1 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我的发现我的问题我的收获早上中午傍晚2 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3 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五、完成课后练习二:回顾全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爱。六、有感情地朗读。反思:金色的草地是蒲公英给草地带来的新装,如此的精彩要

11、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索取。 课时编号:5-63爬天都峰学习目标:1会认“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分解色朗读课文。3、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5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教法设计:边读边想法。教学时间:2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目的:初

12、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3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检查生字词

13、自学情况。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

14、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反思: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兴趣盎然,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多种读书方式,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从中体会到什么,有什么感受,再用画一画,评一评,读一读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感悟。第 二 课 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生朗读课文。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二、深入读议,体会我们互相鼓励爬上峰顶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15、?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3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师筛选出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4、读读议议,释疑。a. “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

16、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C.“我”和老爷

17、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反思:老爷爷怎样受小妹妹勇气鼓舞,下决心爬上天都峰的对?他为什么也能爬上天都峰?我觉得重点在天都峰的高和陡的理解最重要,读懂了这一段,可以为

18、后面的理解打好基础。 课时编号:74、槐乡的孩子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学习时间: 12课时学习准备: 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教师准备学习网站;学习过程: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从“*”认识略读课文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2、再读课文

19、。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 重体会到的?(3)自己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打开网站:(1)积累词语;(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四、巩固练习1、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2、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反思:第一次接触略读课文,一时还把不住教学方法。总担心自己解读太少,孩子们会有很多无法理解。如何把握住度是教学时要注

20、意的。课时编号:8-11语文园地一知识目标: 1、完成习作。2、准确区别不同读音。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情感目标:熟练背诵古诗。能力目标: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一、引入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很有趣的,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可以说一说自己在课余中都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谈“我们的课余生活”吧!二、准备交际明确要求教师谈话:来看看我们的谈话有什么要求吧!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写话。(板书出示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在老师帮助下找到三点要求: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和感受;评一评谁的课余生活最有意义;说一说

21、以后自己的打算。三、交际过程、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学生准备:师:先来谈第一方面吧!孩子们先准备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的积累本上关于课余生活的记录。然后用一段话来说:我的课余生活有我的感受(体会)是学生们认真准备。在四人小组里交流:(1)组长安排交流顺序和管理纪律。(2)发言的同学要求站立、注意眼神、声音洪亮。(3)听的同学要求认真,听完后才能发表意见(4)同学们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注意对学生评价的引导。(5)请小组派代表到班级交流。、评一评:明确评价标准:师生共同讨论出评价标准:有意义,内容丰富。学生分小班来评价,选择出了“课余生活之星”。每个小班的学习委员代表全小班同学说说为什么大家评选这个

22、同学。请这些小星按照要求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资料整理,然后在全班展示。、说一说自己的打算:老师出示了一分自己设计的课余生活资料:早上:锻炼身体。中午:看今日说法。晚上吃饭后散步或者打羽毛球;睡觉前看书半个小时。每个周六:精心照顾自己的花和鱼。每个周日:争取外出休闲。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老师的建议(每天应该有锻炼身体的时间、应该有读课外书的时间)自己在积累本上设计自己的课余生活。反思:通过这个交际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更多了,在什么是课余生活的认识上是明确了的。同时,知道主动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了。第二、三课时习作:我们的课余生活【习作要求】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

23、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写好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点】把课余发生的事情经过写清楚。【教学难点】内容要表达清楚。【指导过程】一、说一说、学生自读习作要求,师生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分组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师巡视,相机指导: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去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想写的其他事:游戏娱乐活动(踢毽子、跳皮筋、扔沙包、“老鹰捉小鸡”),个人爱好(小饲养、小种植、练钢琴等),家务劳动(洗衣服、打扫卫生、学做菜等)二、想一想 、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师提示: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

24、可以借鉴刚学过的或以前学过的课文做范例。)、写时注意事项: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要把话写通顺;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三、写一写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指导。、各自修改。教师提议:自己自由朗读,想想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找篇左右的好习作指名朗读,听众当小评委说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得好,值得在习作中借鉴,为什么? 、再改自己的习作。建议同桌互读互改,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可与老师商讨。、誊写作文。 反思:在引导学生写作时,没有规定字数,只要求把想讲述的那件事或那项活动写清楚写明白即可,学生的写作负担较轻,写作情绪也较高。第四课时三、日积月累1、生自

25、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3、揭示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4、齐读巩固。四、读读认认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4、齐读巩固。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五、读读背背1、师范读古诗。2、师引导。3、生模仿读。4、比赛读。5、师生合作、表演。6、竞赛背诵。六、展示台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2、了解展示准备。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4、评选优秀展示组。反思:UID131381帖

26、子48精华1积分331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5-7-29最后登录2006-8-2查看详细资料通过本堂课挑战小组,挑战个人朗读下来,我觉得他们的方法比我想得要多得多,所以觉得应该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UID131381帖子48精华1积分331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5-7-29最后登录2006-8-2查看详细资料UID131381帖子48精华1积分331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5-7-29最后登录2006-8-2查看详细资料UID131381帖子48精华1积分331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5-7-29最后登录2006-8-2查看详细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