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2013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6397230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醴陵市2013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醴陵市2013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醴陵市2013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醴陵市2013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醴陵市2013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上册(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醴陵市2013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在试题上将学校、年级、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学校: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室号: 座位号: 2.本学科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 分复 分 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恕(sh)贮蓄(zh)迸溅(bng)忍俊不禁(jng)B感慨(ki)滑稽(j)栖息(x)恍然大悟(hung)C黄晕(yn)嬉戏(x)狩猎(shu)骇人听闻(hi)D脸颊(xi)称职(chng)模样(m)仙露琼浆(qing)2下列词语书写

2、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憔碎 燎亮 宛转 一丝不苟B澄清 啜泣 诺大 豪不犹豫C飘缈 蜷曲 预兆 更胜一踌D御聘 烂漫 徘徊 蛛丝马迹3根据具体语境,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天空)晴朗无云。B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C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枯涸:没有水了。D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嶙峋:形容人消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C爸爸去哪儿是现在最火的一个节目,可以说是妇孺皆知。D

3、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使我们从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5根据提示,填出横线上的句子。(1)几处早莺争暖树,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4)开轩面场圃,_ _ 。(孟浩然过故人庄)(5)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三)按要求答题。(共6分,每小题2分)6情境表达:某同学身患重病,病痛的折磨和经济的贫困让他悲观。班里同学为此开展了爱心捐款活动,现推荐你为代表,到医院看望并送去捐款,面对病床上的同学你该说些什么? 7成长,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

4、成长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发育,更多的还是心理的成熟。某班同学开展了一次以“成长”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活动一:名言警句伴我成长。请说出你成长过程中最重要、最喜爱的一则名言: (2)活动二:说说你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克服这些烦恼。我的烦恼是: 克服办法是: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共25分。) (一)名著阅读 (第8题每空1分,第9题每空2分,共6分)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8这首小诗选自繁星,作者是 ,该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共4分)9其中第一个“风雨”指的是 。第二个“风雨”指的是 。(共2分

5、) (二)春(节选) (第13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9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

6、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0. 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文字描写的内容。(2分) 11. 第段划线部分的文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2分)A比喻 拟人 排比 B排比 拟人 引用C引用 比喻 拟人 D引用 对比 拟人12.第段中用“别恼”一词的作用最贴切是( )(2分)A表现作者把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传达给读者。B写出江南春雨的特点。 C劝别人不要生雨的气。D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13. 第段描写的对象是春雨,为什么还要突出对小草儿和树叶儿的描写?(3分)答: (三)我说,你听(10分)木 铃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

7、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

8、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大声说“好”。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有一年,学校考虑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

9、讲台上退休的。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你的眉心有

10、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17期 有改动)14.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2分) 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 。15.下面是当年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从修辞手法和作用的角度分析。(2分) “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答:我选择第 句,赏析: 16. 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

11、的问题。(2分)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答: 17.“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请你概括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答:第一次“好”说明老师是一个 的人, 第二次“好”说明老师是一个 的人。 18.结合自身的经历,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次交流。(2分)答: 三、文言诗文阅读(共15分) (一)论语十二章(节选)(6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12、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不亦说乎( ) 不逾矩( ) 20翻译下列句子(2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 21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上文中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则,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 (二)精卫填海 (6分)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发鸠之

13、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文首:头上有花纹。 其鸣自洨: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堙:填塞,堵塞。2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溺而不返( ) 故为精卫( )23.翻译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2分)译文: 24. 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2分)(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分)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5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本诗第一与第二句中借景抒情的一句诗是: (1分)26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 的情感。(2分)四、作文。(40分)题目: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等等。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字体端正,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题目: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600祝贺你顺利完成了答卷!为了取得最佳成绩,在交卷之前请再仔细检查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