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技术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6391042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运动治疗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动治疗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动治疗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运动治疗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治疗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 康复的核心是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评定为治疗服务,治疗是达成康复目标的的必要措施。2.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两部分内容。3. 物理治疗是运用力、电、光、声、水及温度等物理因子来促进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改善功能的一门专业学科。4. 运动疗法是指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本原理,采用主动和(或)被动的运 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来矫正人体身体、心理、情感及社会功能障碍,提高 健康水平的一类康复治疗措施。5. 运动治疗技术的特点:主动参与、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防病和治病相结合。6. 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神经发育疗法

2、和运动再学习疗法、 以代偿和替代原理为基础。7. 运动治疗技术的分类方法: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是分类、按运动方式分类。8. 运动治疗技术的治疗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参与、全面锻炼。 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1。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导致 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2。关节活动技术常用训练方法:主动运动、主力运动、被动运动、持续性被动活动、 第三章:关节松动技术1. 关节松动技术是指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技能之一,主要应用于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 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或关节僵硬等.由于澳大利亚的麦特兰德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贡献 很大,

3、故也称为“麦特兰德手法”“澳式手法”2. 关节松动技术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的效应不同,小范围、快速松动可抑制疼痛 ;大范围、 慢速松动可 缓解紧张。第四章:肌力训练1。肌力:肌力是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是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肌肉发挥其生理功能的形式,肌 肉主要是通过对外界做工.2. 按照不同肌力大小分类 肌肉的运动方式分类可分为: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 抗阻运动、牵伸运动.3. 按照不同肌肉收缩的方式分类 可分为等长训练、等张训练和等速训练。4。肌力训练目的可分为:肌力训练和肌肉耐力训练。 第五章:牵伸技术1. 牵伸技术:是指运用外力(人工或机械/电动设备)牵伸短缩或挛缩组织并使其延长,利 用

4、该技术能明显改善组织的短缩或挛缩状态,以达到重新获得关节着微软组织 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改善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目的.2。牵伸方向:牵伸力量的方向应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方向相反。3. 牵伸强度:牵伸力量必须足够拉紧软组织的结构,但不至于导致疼痛或损伤。4.牵伸时间:被动牵伸持续时间为每次1015 秒,也可以达30-60秒,然后重复1020次, 反复使被牵伸肌肉在长度上延伸、局部有紧张牵拉感。每次之间要休息30 秒左 右,并配合轻手法按摩,以利于组织修复并缓解治疗反应.第七章:平衡与协调训练1。平衡:满足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在临床上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动或 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

5、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类2. 平衡反应:指当平衡状态改变时,肌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 和运动时间。3。平衡的维持机制: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4. 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地运动的能力。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 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协调功能障碍又称 共济失调5. 桥式运动的目的:训练腰背肌和提高骨盆的控制能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躯干及下 肢痉挛,提高躯干肌肌力和平衡能力.6. 桥式运动的方法:患者仰卧位,双手放于体侧,或双手交叉十指相握,胸前上举,注意还 手大拇指放在最上面,以对抗

6、拇指内收和屈曲(Bobath手),下肢屈曲 支撑于床面,患者将臀部抬离床面,尽量抬高,即完成伸髋、屈膝、足 平踏于床面的动作.双侧下肢同时完成此动作为双桥运动,但侧下肢完 成此动作为单桥运动。第十一章:轮椅训练1、轮椅架:固定式轮椅的结构简单,强度和刚度好。折叠式轮椅折起后体积小,便于携带2、足托和脚托:足托离地5cm以上,调节其高度,应先降低脚托,让患者的足跟恰离开托面,然后再上抬1。31。5cm固定3、坐垫要求: 1、软硬适中 2、良好的均压性 3、易于透气,吸湿和清洁4、坐垫种类: 1、泡沫塑料坐垫 2、凝胶坐垫 3、充气坐垫5、靠背: 1、低靠背 2、高靠背 3、高靠背加头托第十二章:

7、体外转移训练1、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2、转移训练是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的前提3、转移的完成应具备良好的平衡,稳定的基底面4、基本概念: 1、重心:即重力的作用点2、人体重心:人体各组成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3、基底面:是身体支撑点在支撑面上所围成的面积5、影响平衡的因素: 1、重心的高度 2、基底面的大小 3、重力线和基底面6、主动转移的基本原则: 1、选择适当的转移时机2 、选择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3、选择有一定硬度的床垫和椅面4、转移的平面之间应该相互靠近7、主动转移前的准备:1、肌力及平衡能力的训练 2、教会患者利用技巧转移 第十三

8、章:步行功能训练1、步行是指通过双脚的交互移动来安全,有效的转移人体的一种活动2、自然步态的定义:人在正常的条件下移动身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态3、步行的条件: 1、肌力 2、平衡能力 3、协调能力及肌张力平衡 4、感觉功能及空间认知功能 5、中枢控制4、步态训练的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1、稳定脊柱,盆骨 2、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3、提高运动时由核心输出的力量 4、协调上下肢 协调工作能力 5、预防运动损伤 6、降低能量消耗7、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第十六章:Bobath技术1. Bobath理论是以运动控制为核心的系统性疗法为基础,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Bobat

9、h 密切关注神经生理学、骨骼肌与运动学等领域里最新研究,发展具有专业性和独特 性的评价治疗法。2. Bobath 技术治疗原则:强调学习运动的感觉、强调学习基本的运动模式、按照运动的发晕顺序制定训练计划、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3. 关键点或部位,是指在调整姿势张力的同时可促进更正常姿势反应及运动的身体部分。(躯 干中心部关键点、近端关键点、远端关键点)4. Bobath 认为:正常运动的感觉体验式学习新运动模式的基础,也有助于抑制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5. 注意点:1、节奏要缓慢 2、在应用手法的过程中,治疗师要通过观察肌张力的变化和患者有无出现主动运动来判断肌肉活动是否正常 3、强而有力的手法

10、用于延长 痉挛肌的长度 4、当出现主动反应时,治疗师应逐渐减少控制,通过反复实践 最终重获正常的运动模式6. 头部关键点控制:1、前屈:全身屈曲模式占优势,抑制全身伸展模式,完成促进屈曲2、后伸:颈部伸张,全身伸展占优势,抑制全身屈曲模式,完成伸展姿势,促进伸展运动3、旋转:用于破坏全身性伸展和屈曲模式7、躯干关键点控制:胸骨柄中下段主要控制躯干的张力.躯干伸展,使全身肌占优势,成为抑制全身性屈曲模式的方法.躯干旋转,可以破坏全身性屈曲,伸 展模式8、躯干关键点操作方法:1、“ ”弧形运动2、胸部挺直,下压治疗9、肩胛及上肢关键点的控制:保持肩胛带向前伸则全身屈曲占优势,能抑制头向后方过伸的全

11、身伸展模式,也可以诱导上肢伸展状态向前伸出,可促 通肩胛带向前方突出10、下肢及骨盆关键点的控制:坐位骨盆后仰时,上半身屈曲位占优势,下肢伸展位占优势。骨盆前倾坐位时上半身伸展占优势,下半身屈曲占优势.站 位时成后仰姿势,全身伸展模式;站位时成前倾姿势,全身 屈曲模式11、促进正常姿势:1、翻正反应的促进 2、保护反应的促进 3、平衡反应的促进12、小二脑瘫痉挛型治疗原则:应以减轻躯干,盆骨以及肩胛带的张力为主要目标,然后再进行恢复功能的其他训练13、小二脑瘫手足徐动型治疗原则:改善其头部和躯干的控制力,促进手的功能恢复,就要帮助患儿从地板站起来,在调整姿势,让身体负重14、小二脑瘫共济失调型治疗原则:通过负重及给关节施压控制肌张力15、小二脑瘫软瘫型治疗原则:努力促进持续性共同收缩,促进抗重力能力,多种姿势让四肢负重,让患儿有运动感觉体验16、Bobath将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弛缓期,痉挛期和相对恢复期 第十八章:Rood技术1、定义:Rood技术又称为多种皮肤感觉刺激技术,是通过对相应皮肤区域,采用多种感觉刺激,以诱发产生肌肉的收缩或关节运动的方法2、刺激的方法:触觉刺激,温度刺激,叩击,牵拉,挤压,听觉刺激,视觉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