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15劝学节选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389583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必修4-15劝学节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4-15劝学节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4-15劝学节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必修4-15劝学节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4-15劝学节选(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必修4-15劝学节选劝学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 荀子(约公元前前)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四、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五、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一)、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u

2、通煣有yu通又 知zh是“智”的古字 暴p已是“曝”的古字 生xng通性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文知识1.词类活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情况:明确:(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是名词用作动词。(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2.特殊方式。提问:本文特殊句式有哪些,请分别找出来并翻译。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变式句。(1)介词结构后置A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3.固定用

3、法。找出下列句子多读几遍,并注意加点词的用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4.一词多义。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1.绝例句出处释义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以为妙绝口技极点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2.强例句出处释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强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ng,勉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3.假例句出处释

4、义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4.望例句出处释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5.闻例句出处释义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第二课

5、时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教学重点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

6、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二、解题劝,劝勉,鼓励。学,学习。三、分析课文(一)分析第一段: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答: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

7、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翻译:木

8、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3.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4.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答: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学习。吾尝跂

9、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使.快;致,达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我们思考:“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

10、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答:不是。)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答: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3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四)导入下一段: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下面

11、我们来学习第四段。大家齐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答:迎风坡降雨等),是哲学上讲的质变,是一个飞跃。(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找一位同学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生答:学习要善于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学生说及: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

12、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2.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3.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学生译出两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说出“上”与“下”的用法以及实词“强”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学生说出“寄托”

13、的古今异义)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四、略析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五、分析语言特色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六、总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应该超越古人,上升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度: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学习能开阔人的视野,学习能增长人的学识,学习能改善人的生活,学习能提高人的品位,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请学生举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七、作业1.写一篇一二百字劝学文字。2.背诵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