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平的艺术语言探释与实践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387771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闫平的艺术语言探释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闫平的艺术语言探释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闫平的艺术语言探释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闫平的艺术语言探释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闫平的艺术语言探释与实践(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绪 论1.1题目的背景及目的“在美术绘画的发展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男性占据着主体位置,然而近现代绘画发展中女性绘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女性绘画发展至今已日益在美术界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艺术表现力量”。女艺术家情感更为丰富,感受更为敏感,在她们的作品中,鲜艳的色彩、丰富的内涵表现着女性独特的内心。本文欲以当代出色的女油画家闫平的艺术语言探析为主体研究对象,在分析闫平的绘画作品的同时,感受她丰富的情感世界。另外还介绍了我的毕业创作“沉睡以后”,它是我受到闫平的作品影响而创作出来的,它是以花为主题的四张绘画作品。1.2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本文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闫平的艺术语言,介绍她不

2、同题材的艺术创作,然后还详细地分析了她的三张画。第二部分,介绍我受闫平的绘画作品影响而创作的“沉睡以后”系列,它是以花为主题的四张绘画作品,每一张都反映着我绘画时的心情。2闫平的艺术语言探析2.1 闫平的个人简介闫平是当代画坛上成绩十分突出的一位女画家,她说过:“是艺术和让我感动的生活,给了我时时品尝做女人的快乐和温馨。”闫平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受到正规的专业训练并留校任教。1989年至1991年又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进修两年。研修班的教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较高艺术人才。在这里,闫平得到了两方面的训练,一方面是取长补短,在艺术上广泛吸收,加强自身的修养,并进一步发现、认识

3、自己;另一方面是扬长避短,在创作上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显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把观念的更新与审美的提高同时融入习作与创作中,从而向艺术的深层和更高意境发展。“步入不惑之年的闫平的人生阅历是坎坷而又充满进取精神的,幼年时代家庭的离合聚散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她凭借勇气、魄力、恒心与自信,克服外界的各种压力,获得一种外柔内刚的品质,即积四十年丰富的心理体验从家庭中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到社会上由学生而为先生,社会阅历和不断培养起的心智力成为其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2.2闫平绘画的女性视觉2.2.1 女人爱花女人爱花的美,爱花的香。和所有的女性画家一样,闫平对花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记忆。不过,她不是

4、通过花的变异表达女性主义的性意识,而是将花“精神化”,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感情去寻找独特的表达角度和形式。“闫平不仅创作了大最独立的静物花卉,描绘了百合花、大非洲菊、芍药等。闫平认为画花是心灵的需要,让花放肆的开,让心绪在那一瞬间绽放。中国人其实是很含蓄的,许多感情和心绪无法从口头上表达出来,可以通过画花让自己的心情随着笔触释放出来。闫平认为画花也是自己生活的节奏,隔段时间我们需要闻一闻花香。女人也需要一些浪漫的气息,生活才会更富于情趣。通过闫平画中盛开的花我们看到了生气和喜悦,看到了丰富的色彩,感受到了一种别样放松的美丽和无限的希望,使人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花儿是处在运动状态中的。闫平就

5、是把静静的花画出了动的感觉,给花赋予了生命。闫平画的花处于盛开的巅峰,是所有人迷恋的时刻,此时,周围的一切,也变得熠熠生辉,它们都被花的灿烂所感染。事实上,这些花在绽放,也在舞蹈,周围的一切也在起舞,这就是那些为花所主宰的画面的充沛的激情。对于她来说,画花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需要,花儿灿烂地开,也是心绪的绽放。在以前的绘画中,花总是人的一个陪衬,是人的目光对象,是人的背景性的他者。“在闫平的画面上,恰恰相反,花构造了一个自主的世界,它将人弃之不顾,花不是观看的对象,而是完全沉浸在自身的世界中,有自身的热情和欲望。然而闫平的个性具有大部分中国女性的特点含蓄,许多感情和心绪难以用文字和语言完整地阐述和

6、表达出来,而当她画花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放松,心情也会随着笔触释放出来”。2.2.2 母子的欢悦1990年,这一年闫平正在中央美院学习,孤身一人在外,对孩子的那种思念,难以言表,慢慢的,她开始将这种情感转移到对母子题材的创作中,之后这个主题成为了闫平艺术创作中重要的一个题材。也正是这个系列的创作令她一举成名。这个时期闫平的作品中处处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母亲完全被那个纯洁和神圣的孩子所围绕,这种图式神化了母性主义和它所带来的欢乐。她与那个时期许多艺术家不同,但她的母与子却意外地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画里面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激情。虽然不是张张精彩,但大部分都使人眼前一亮。其中母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个场

7、景,都可以让人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那种溢于言表的情感”。虽然有些画中人物的五官并没有深入的刻画,但同样能让人感受得到母与子之间的那种深情地对视,仿佛看画的人也与她们母子在一起,体会着那种温馨的感觉,我想她在作画的时候应该是被幸福笼罩着的。作为一个年轻母亲面对不堪重负的现实生活与一位年轻画家的艺术体验融为一体的时候,她也获得了生活的愉悦与艺术上的享受。当然,从母与子的画面里我们还感受到了画家的真诚,画面表现了孩子和母亲之间一种很平常却令人感动的真实。这种情感,相对男性画家来说是难以体验到的,也是很多没有做母亲的人较难体会到,必须对母与子之问的连带关系有深刻的体会,那种细腻的感情才能表达出来。“母与

8、子”是美术史中常出现的重要题材之,大多揭示了女性从各自的角度真实反映孩子造成女性的生活混乱的状态。把女人作为一个“人”的体验直观地传达出来,赋予画新颖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感受。闫平作为女画家和学校教师,有繁重的教学和创作任务,又要照顾小孩,两者之间难以分身。“所以在画面上,常常出现拥堵和零乱的场面:画面的一边是作画的工具画笔、颜料罐、挤剩下的颜料锡管、翻开的画册另一边是画家本人正在给小孩洗脚、玩游戏、阅读画面充满了温馨”。闫平的母与子系列作品展现了一个母亲育儿的的过程,包括拥抱、照看、玩耍、哄喂和洗澡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也是一个女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慈爱的、辛劳的、坚韧的。母与子通过平易近人地描述,

9、描绘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凡生活,表现了生活中可以牵动情感波澜的、能够直接触动细腻感觉的小事情,她描绘了人的情感,表达了人间最普遍、最深厚、最单纯的爱。应该说,她在画中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天地,她的作品允满了女性主题:女人的温情、女人的心事、女人的蜕变和升华、女人对世界的看法。她说,许多人想到“母与子”,第一个感觉是温馨,但真正做了母亲才“知道养育孩子其实是个艰辛的过程,需要女人有忍让、坚毅、宽大的特质”。“做了母亲之后,就好像上帝往你的身体里注入了一种分泌素,女人浑身上下充满了对孩子那种爱的激素。这是母亲的天性”。(闫平语)一个画家所表现的题材必须先打动自己,才有可能打动别人。因此,闫平以她最

10、熟悉而且为之动情的感受进行创作,在平凡的生活主题中咀嚼人生。她说:“我是女人,首先是母亲我们的生活充满着艺术。我喜欢做女人的感觉,就是生活本身和艺术创作混在一起感受。的确,我们平时生活在一个很俗套的生活里,需要来点上升的东西。我画平实的生活情景,你看满画面的被单、瓶瓶罐罐什么的,可我发现了其中的美再画出来,就小俗套了。我特别爱孩子,不光爱我的孩子,我爱所有的孩子,觉得小孩子嘴里那团气息干净得要命,我喜欢那股纯净的气息。”作为一个母亲,这种最本源、也是最具想象力的经验,使得闫平找到了对她来说最直接的题材表达。闫平是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中选择最易把握的事物来作创作题材。她认为这样既可以使其在情感方面

11、表达自如,又可以使她省心省时。“并会让她腾出手来更加注意画面中的色彩和笔触等技巧问题。因此,多年来她不厌其烦地画着母与子系列。母与子这个主题的表现,使闫平本人和观众都置身于一个温馨细腻的内心世界。所以闫平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贴近内心的题材的选取”。同样描述过母子题材的艺术家,还有柯勒惠之、卡萨特等。当然,虽然同是母子题材,画面却传达给了人们不同的感受。从闫平母与子系列作品中感受强烈的是中国女性意识带来的力量,并不是只有战争之下或者西方文明表现出来的母爱才是撼动人心的,平静安详的母子氛围与胡乱摆放的油画颜料,映射了女性生育之后所要面对的工作和生活境遇,看似矛盾的图像语言捕捉了真实、动人

12、的感情。笔触肯定而坚决,一如母爱的深重和决绝,闫平认为只有采取表现主义的方式才能将内心激情更充分地表现出来。闫平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不拘泥于真实的人和真实情景的描写,她更多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形式技巧上方面,闫平除了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研究之外,又同时具有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修养,使闫平的作品又多了一份写意性。母与子系列闫平创作了将近20幅,其中母与子下棋获93年中国油画年展银奖:母与子系列之一至五获91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优秀毕业成绩证书:1993年母与子系列之八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994年母与子系列之九参加93年秋季联展,并为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收藏。母与子系列之十参加9

13、4年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在闫萍母与子系列作品中,多表现室内一角,母子二人或嬉戏、喂饭、洗脸、晒太阳、唱拍手歌、下棋她不厌其烦地描绘室内的各种杂物:床、椅、桌、凳、被单等。“她如实地记录了各种生活的细屑与真实情态,诸如室内简陋而繁琐的生活用品陈设,质朴的形象与稚拙的动态等,然而,由于她在色彩上对于灰色的成功控制,对零散道具富于气魄的摆布,一切粗陋在这里竟变得如皇室般的辉煌逼人。这正是来自于生命写意要求与真实生活相叠合的高贵意识使然”。闫平说过她喜欢作一个平常人,以一颗平常心创造着生活和艺术。而平常心本身是一个棱角不分明的多面体,其中不存在一以贯之的“原则”。母亲的感受在一天天蓄积中愈变愈浓。闫平的

14、创作也在不断地升华。前期作品多为母子特写,那是初为人母时的快乐,并欲告知天下的心情。后期作品更多的是真切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心理和人生感受,是揉合生活各种滋味之后的一种综合感受,它在表现自己,更重要的是执著于个人所钟情的母子亲情题材领域中不倦地努力扩展自己的艺术天地,从而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质朴而又充满诗意的感情世界。而这一世界又标示出闫平作为一位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的不同阶段。看闫平的作品如享受精神按摩,奉献给欣赏者的是慰藉与安抚。2.2.3 小戏班子中的人物闫平创作的“戏班子”系列,表现的是社会地位卑微的传统地方戏或杂技演员班子,描绘了他们特有的行为生活习惯和精神世界。与画母与子系列一样

15、,画戏班子系列也是缘于闫平本人的切身体验,这些戏曲情景缘自于她早期的乡土经验,其中她对戏曲的记忆犹为深刻。原来在农村插队时,她看到过戏班子后台的气氛,给闫平了很大的冲击。后台的生活特别枯燥、琐碎,农村的男人会对唱戏的女人打情骂俏,会叫她们大菊花、大玫瑰等等,很生涩、很粗鲁。但一上台,她们仿佛变了一个人,由下里巴人变成阳春白雪,嘴里吐露出特别文雅的唱腔,这些特别令闫平感动。演员的这两种生活舞台生活和日常生活并没有严格的界线,着戏装的演员的日常生活同样充满了表演性,同样是在认真地演戏。“牡丹亭姹紫嫣红”,那叫板一出来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她画了很多花,其实思绪也是和戏班子搅在一起的,她觉

16、得花特别悲壮,花其实不是脆弱的,花儿虽然败了,来年还会开;牡丹亭也一样,年年唱却年年给人不同的思绪。它的戏文,它的情节,总能给听者带来不同的遐思。这,就是闫平的绘画的出发点。不仅因为懂戏文喜欢看戏,更多地是被唱戏人感动。“戏班子”更多的是她对女人情绪的表达,体现了女性看外在世界的视角,也是她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自觉与自省。总的来看,“母与子”、“戏班子”己经成为闫平的两个独立的代表系列。“戏班子”系列是她对人生的思考,更孕育着她的成熟期,也是她未来很长时期内要遵循的思路。闫平也画了不少的静物画,画里留下的都是她日常生活的痕迹。总之,她所选择的题材都是客观的,是最能体现她自己生活状态的题材,这样的表

17、现也就显得更加真实。“闫平的艺术之美就在于她的女性气质,这种女性气质对她来讲并不混同于柔弱的、犹豫不决或者只是一种男性标准下的局部成功,而是一种独立自主、自爱自强的高贵品格。她的艺术作品是热烈的,包含了她的幻想。她的成功是她用女性的敏感抒发了生活中细小模糊又难以捉摸的情感,努力创造出一种理想境界”。2.3闫平静物绘画技法探析2.3.1等你花儿开绘画是平面艺术,而绘画的历史大部分是在表现空间。闫平的静物作品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艺术大师灵活多变的空间表现挤法。结合自身的实践形成了其自由多变的空间组合表现手法。例:图1等你花儿开,画面中央是一个平视视角下的花瓶形象。花瓶下面的桌面则表现俯视的视觉效果。与

18、桌子紧紧相连的左侧画面是非常隐秘的镜面一角,折射着局部的花瓶和桌面,画家运用多种视角下的空间组合、遮挡和折射主体静物的方法,把在现实中无法出现的空间关系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在整体的画面空间布局上。画家基本还是遵循了近大远小、近处清晰远模糊的处理手法,使画面整体上既增加了视觉的丰富性又营造了一种多维与平面结合的空间处理手法。“画面出现了即具有装饰意味有不失独具特点的画面效果,这样的表现手法在闫平很多的静物作品中可以看到”。2.3.2大非洲菊凡成功的作品,大都具备清晰而明确的视觉层次,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有一个顺序。闫平在许多静物作品中喜欢运用满构图与多个视觉点结合的形式。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19、和历久弥新的视觉魅力。例;如图2大非洲菊这是非常典型的满构图与多个视觉注意点相结合的画面处理方式。画面似乎被其中物体填满没有大点面积的“空地”,但其中却没一个有孤立完整的形体。就连主体花卉的枝叶都溢出了画面之外。在花叶间穿插了一个平涂人体,把花卉分成前后两部分,画家利用遮叠和自由穿插的方法使得物体自然和谐地融合于一起,形成了画面主体即分离又互为整体呼应的新颖形态。除了丰富和整体的视觉效果外,画面的多个视觉点的视觉层次布局,也是闫平所精心经营的。视觉层次是由画面各个部分的强度所决定的。最强的作为构图中心,其余则降为强弱不等的视觉注意点。作品大非洲菊,中心位置的花卉,在面积、疏密对比、色彩的纯度对

20、比上的优势等因素把观众的目光吸引其上,形成画面的构图中心。其次,处于花瓶、人体边缘与花叶相间处的黑色点、线,形成了的视觉节奏,成为画面的视觉注意点。在黑色线条的引导下。左下角与花卉色相非常相近的人形,逐步显露出来,形成了另外一个视觉注意点。“紧跟其后的平涂人体、较为平涂的墙面等,像卷轴一样的慢慢在观者的眼帘中逐一展开,视觉层次分布明确又相得益彰。层层精心布局又充满视觉趣味的画面效果。使我们不由得不感慨画家的独具匠心”。2.3.3我有了新画室色彩是油画表现的灵魂所在。闫平静物绘画展现了一幅幅充满激情,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绚烂的色彩常让我们感到惊异,而画面浓墨重彩又简约温馨的侧面效果。与她巧妙地安

21、排色彩对比与黑、白、灰色的穿插搭配是紧密不可分的。例如:图3我有了新画室,占主体地位的红桌布与绿叶两者高纯度的色彩对比,传达出一种鲜艳浓烈的色彩感觉。画面上的几处红色(桌布、花卉、人体肤色、右下角的地面)随着物体在画面中的主次地位的变化,在面积和色彩纯度上也依次降低使得画面主体鲜明突出、视觉依次有序:在视觉中心的主体(花卉,桌布)周围,几处白色与深灰色的不规则色块环绕在其周围。“较大面积的浅灰绿色作为画面的底色减弱了补色的刺激与冲突:面中深黑色的线条有节奏地穿插于整幅画面(例如:左下角的黑色横线、绿色枝条上的黑色线条,桌布上的黑色线条、背景上的深色布纹、人体裙子的线条等)加强了画面的整体协调感

22、”。在我有了新画室的作品中画面中绿叶与紫红花束、红桌布形成强烈的补色对比但由于画家采用了黑、白、灰色的巧妙穿插、色彩纯度、面积的合理安排、疏密搭配得当,使强烈的色彩对比冲突大大减弱,画面的色彩整体协调起来。画面画家在画面中对黑、白、灰色等无彩色的运用,更凸现了其独具的绘画色彩表现语言。闫平会细细品味着生活中每一个让她感动的瞬间,在她的画面中线条、笔触、色彩、空间处理甚至是每一点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对画面构成每一个因素的细心推敲。不但形成了形与色在画面上布局构成的美感,更准确传递了艺术家微妙的情感世界,对其画面视觉效果的探释,细心揣摩艺术家如何把感受转化成绘画语言。最终呈现出的视觉碰撞带来了心灵

23、的愉悦,这一过程对我们有很实际的指导及启示作用。这也是我们分析其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3 我的毕业创作“沉睡以后”系列3.1“沉睡以后”的创作随想2010年11月,我的毕业创作在策划当中,当时我一直在想要画什么题材的画,在无意间,我翻开了一本闫平的画册,我被闫平豪放的色彩运用和像在跳舞的线条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她的各类题材中,我最喜欢的是花的题材,她画的花单看一个颜色,会觉得纯度很高,但你整体看时,又会觉得很协调,给人感觉很舒服。仔细地探讨一番她的画以后,我自己就开始试着买花回画室,找了个逆光的地方摆起了一组以花为主体的静物。在我的毕业创作中,我参考了一点闫平的静物作品,而更多的是我自己的绘画感

24、情。我的毕业创作是一个系列,总共有四张画,我给它命名为“沉睡以后”,我当时想着,鲜花都是从花蕾才到开得很灿烂的,就像人一样,从睡觉到醒来,所以我觉得“沉睡以后”很适合我的作品。“沉睡以后”系列之一,描绘的是非洲菊,其画面色彩效果十分突出,色彩斑阑,大笔触、条件色相杂交织,产生了强烈对比,画面上厚薄处理别具匠心,似信手拈来,随意挥洒,于不经心处见艺术慧心。“沉睡以后”系列之二,画面以紫色为主调,大的明暗处理适度。白色的运用,尤在前景与突出位置摆放,形成稳定的节奏感。暖色与冷色和谐平衡运用,桌布上线条的随意摆放,使整幅画面流露着蓬勃的生机和对生活的信心。“沉睡以后”系列之三,从画面上看,更多的是高

25、纯度的颜色,作品中将笔法、形象等各种造型要素浑然融合在色彩构成的氛围中,形成一种具整体感的艺术境界,从而使观众透过色彩与笔法的跃动交错直觉地感受到形象的感情内涵,并给观众留下更多想象和创造的余地。“沉睡以后”系列之四,以写实的语言,表现强烈的色彩意识,以色彩造型,注重色彩的生动感和闪烁感。不拘于形的束缚,又不舍弃形的要素,着重表现力,着重传情达意。画面在大的横直线框架上铺满圆弧的线和笔触。笔触是画笔触接画布出现的颜色痕迹变化,更是视觉触动欲的一种满足,因生活中人对物质肌理触动产生的快感会由笔触的出现而得到暗示,从而又诱导产生视觉美感。“沉睡以后”系列从起稿到完成,历时5个多月,我并不是凭感觉,

26、草率完成的,也不是单纯的,偶然性的行为,而是经过了精心准备,一旦进入了绘画,每一点点想达到的想法都必须完全变成视觉语言去说它。一个真正的画家是用绘画的因素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每一张新画的开始,都是一个新生命的蜕变。常听前辈音乐家说,灵魂高高在上,技术低低在下,这只是形容在今天看来那些被称为大师的画家们,哪有一张灵魂高高在上,技术低低在下的作品呢?作为一个画家,恐怕这一辈子都要使尽全身解数保持一颗敏锐鲜活的心,一辈子都有怎么画的问题。那些绘画的每一个因素,是画家们无数的情人,也许一系列的画都在探索一个问题,也许一张画只对一个小小的绘画因素感兴趣。对我的创作题材影响最大的第一就是闫平,还有就是那些自

27、传性画家,像马帝丝、波拉克、毕加索他们的艺术家在画室里那些作品,就是他们最为得意的主题,因为他们能在很熟悉的主题中,用物体进行了绘画性的最本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因此使得他们的作品,无论是主观、客观、抽象、写实都是那样可信而感人。马帝丝的对比色调以及黑色的运用,和它那明朗简洁的风格以及他对艺术的态度,对我都有极大的影响。3.2 自己对今后艺术创作的展望闫平说过:“最可怕的是虚假,宁愿有缺点,也要把握心灵的真诚。”的确,真诚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确定艺术真伪优劣的第一试金石。色彩、造型、笔墨都是艺术家精神和情感的迹化,正是基于这一点,艺术界才大力呼唤作品的精神性。从多年的绘画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

28、个有理想的学者,不是在各种纷乱的思潮中人云亦云;而是必须坚守学术信仰,找准判断方向,并身体力行去实现。几年来,我的绘画水平一直在提高,到了大四,更多的是创作,在找准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之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画好它,画到累了就看看书,多从其他人的身上学习,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进步地更快。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我会发扬自己的优点用色大胆豪放,在学习前辈的同时,我更多的是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自己的艺术实践。我希望自己可以把用色和用线还有构图都一起用好,在我的绘画中,我希望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欢快愉悦的感觉,因为我在创作我的每一张作品时,我都是很愉悦的。我希望观赏者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了我的画心情会变得好

29、起来。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时代,它向我们提供了可贵的发展机遇。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上,我会进一步加强修养,研究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关注现实人生,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当前的中国和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以及整个人类命运,让自己的创作更具有思想穿透力和强大的艺术感召力。结 论作为一个女性,闫平的作品中四处散发着生命元素烂漫而迷幻的气息;身为一个艺术家,她又用适度的理性控制着画面语言的舒张。“灵性的书写”、“中国格调”、“意象性色彩”是批评家们对其作品的映像。历经岁月的积淀,闫平将艺术和生活融合着一起发展,又恰当相隔只为内心情感呈现的纯粹,也为两种生命精神状态各自无可取代的单纯。作为一个女性,闫平在运用色彩

30、上的豪放大度和运笔上的泼辣强劲应该令诸多男性画家汗颜。闫平从不讳言向博纳尔、维亚尔、德尼、凡高等前辈大师和中西方的艺术传统中借鉴,并义无反顾地融入了自己的艺术实践,立志将这一纯粹的油画之美继承和延续。许多人把闫平看成是中国的卡萨特,理由是她们都在画同一个题材。然而题材绝对只是闫平艺术中的一个借口,她真正热衷于的是画布上那种用色、用笔、用宽宏大量而又细腻入微的女性心态体悟与创造出来的强烈和微妙,响亮和低吟的诗一般的油画氛围。闫平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画家,我喜欢她的画,更喜欢她的个性。在我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我会像闫平一样,不断地学习发展,坚守着自己的优势。“沉睡以后”系列只是我创作生涯的一个开端,展

31、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可以创作出更多动人的作品。参 考 文 献1 闫平. 等你花儿开:二零零六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2 王克举,闫平著. 色彩印象语言/油画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3 闫平绘.名家名品闫平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4 英赫伯特里德著,朱伯雄、曹剑译现代艺术哲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社19995 黄蓓佳,闫平我喜欢百合的香味杭州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6 莫祥莹.美术界ARTSCIRCLE.广西大学艺术学院.2010(7).7 中国油画名家.闫平闫平/赵锦剑主编,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38 Edmondson,H

32、T2002RetIlm to Good and Evil:Flannery OConnorsRespome to Nihilism MLanham,Md:Lexington Books9 Lynch,W1960Christ and Apollo:The Dimensions of LitcraryImaginationMNew York:SheedWard10 OConnor,F1955A Good Mall Is Hard to Fifd and Other StoriesMNew York:Farrar, straus&Giroux致 谢本设计(论文)是在我的指导教师蒋弘烨的亲切关怀和悉心

33、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题目的选择到最终完成,蒋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最后感谢四年来遇到的各位老师,感谢我的父母,感谢各位同学,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大家的共同扶持。附录A1 闫平. 等你花儿开:二零零六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2 王克举,闫平著. 色彩印象语言/油画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3 黄蓓佳,闫平我喜欢百合的香味杭州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图1等你花儿开1 97*130cm 图2大非洲菊2 100*120cm 图3我有了新画室5 140*160cm附录B 作者名称:吕玉珊 创工作名称:“沉睡以后”系列 尺寸:88*97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