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七章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385953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6.6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七章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七章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七章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七章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七章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3版),第七章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一、 有关空间形体的基本知识,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括,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数学概念中的形包含平面和立体两部分。几何图形是指点、线、面以及它们的集合,几何形体,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一、 有关空间形体的基本知识,几何形体,圆形,正方形,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一、 有关空间形体的基本知识,几何形体,三角形,长方形,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一、 有关空间形体的基本知识,几何形体,梯形,椭圆形,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一、 有关空间

2、形体的基本知识,几何形体,正方体,球体,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一、 有关空间形体的基本知识,几何形体,长方体,圆柱体,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一、 有关空间形体的基本知识,等分,所谓等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等分平面图形,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一、 有关空间形体的基本知识,等分,所谓等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等分几何体,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二、 有关空间量的基本知识,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测量是指把待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虎口、臂长、小

3、棒、绳子、瓶子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等,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三、 有关空间方位的基本知识,空间方位及其辨别,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三、 有关空间方位的基本知识,确定“基准”,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三、 有关空间方位的基本知识,空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可变性、连续性,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四、 有关时间的基本知识,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四、 有关时间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一、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一般过程,第二节学前

4、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一、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年龄特点,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平面图形,在视觉、触摸觉感知实物轮廓的基础上认识图形,引导儿童抚摸、观察物体的面,感知物体面的轮廓,出示与物体的面形状相似的几何图形,介绍其名称、特征,出示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排放形式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图形的认识,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平面图形,运用重叠比较法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PK,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猜图形(中班),1.

5、感知图形的特征,尝试用相关语言进行描述。 2. 在游戏中体验乐趣。,图形片(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各两个)、图形卡片若干、摸箱一个,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认识图形 二、 摸图形,感受图形的特征 三、 游戏:猜图形,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平面图形,通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活动,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区域活动:图形拼拼乐,利用移动、翻转、或旋转等方法拼搭图形,在纸上画难易程度不一样的图形底版;各种图形组合图片若干,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幼儿观察图片,在留白的

6、地方,用各种图形组合的图片嵌进去,把整个图形填满,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区域活动:解嵌套(中班),能够识别较复杂图形的外框和主要结构,以及嵌套于其他形体中的简单形体,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嵌套的图形,画有几个简单图形嵌套的硬纸底版(由易到难若干张)和相对应的独立图形纸,或可选择的多个独立图形纸;,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请幼儿观察硬纸底版上的图形后,从多个独立图形中找到图形中所包含的独立图形,并说说自己找到的图形名称,以及这些图形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平面图形,运用多种操作形式,巩固对平面图形的

7、认识,涂色,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平面图形,运用多种操作形式,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折叠,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平面图形,运用多种操作形式,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分类,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平面图形,运用多种操作形式,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寻找,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平面图形,运用多种操作形式,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点数,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

8、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平面图形,运用多种操作形式,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拼搭,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三角王国,1. 在讨论、操作等活动中,帮助幼儿认识三角形。 2. 诱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态度。,三角形图案六幅,制成多媒体课件;蜡笔(或小棍、小棒)若干。,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感知三角形 二、 讲述三角形的故事 三、 拼搭三角形,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区域活动:摸箱(小班),用盛放饼干或糖果的硬纸盒改装成一个“摸箱”,摸箱的左右两边各开一个洞,在洞口分别扎上一个袖套,可以容两只手分别进入摸箱。

9、在摸箱里放置、的拼板或积木,让幼儿伸手进去摸一摸,猜一猜摸到的图形是什么名称?并说说摸上去的感觉和它们的特征。,玩法,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立体图形,运用触摸觉感知形体及其特征,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立体图形,通过自然测量认识形体及其特征,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立体图形,运用重叠比较认识形体及其特征,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立体图形,通过粘贴活动认识形

10、体及其特征,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认识立体图形,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巩固对几何体的认识,寻找活动,分类、排序活动,拼搭活动,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会变的正方体(大班),1. 能认识并找出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区别及关系。 2. 在搭建正方体的过程中感受建构游戏的快乐。,1. 正方形纸片一张、正方体积木一个。 2. 正方形拼搭积木若干(足够每个幼儿都能拼搭成一个正方体)。 3. 长棍形积木若干(足够每个幼儿都能拼搭成一个正方体)。 4. 橡皮泥少许。,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观察正方形和正方体的区别 二、 用正

11、方形拼搭正方体 三、 用长棍拼搭正方体,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圆变球,1. 通过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球体及基本特征。 2. 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发散性。,教师演示实物:圆纽扣、钥匙圈、山楂片、唱片、乒乓球、玻璃弹子、桂圆、地球仪等若干;幼儿每人1枚角币、1粒珠珠、1张练习纸。,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转转玩角币 二、 找找分两类 三、 摸摸感觉怎么样? 四、 滚滚会滚吗? 五、 说说哪些是图形?哪些是球体? 六、 添添像什么?,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区域活动:大布袋(大班),准备大布袋一只,里面放置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片,以及皮

12、球、积木、卷糖、电池、魔方等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物品。请幼儿用手伸进布袋,触摸口袋中的物品,并告知他人摸到了什么。 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幼儿另准备一套图片,图片上画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既可以让幼儿根据拿到的图片去摸相应形体的物品,也可以让幼儿把摸出的形体区分后,分别放到对应的图片下面进行匹配,巩固幼儿对形和体特征的区分与认识,玩法,第二节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形体的感知与学习,等分的教学,讲解演示,实践操作,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图形等分(大班),1. 学习运用对边折、对角、过中心折的方法,把图形进行

13、二等分、四等分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 尝试运用各种等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图形纸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剪刀等,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两只笨狗熊 2. 幼儿尝试进行二等分 3. 幼儿继续探索四等分,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一、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年龄特点,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一、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年龄特点,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高矮、轻重等,运

14、用各种感官感知、比较物体的量,目测比较,触摸觉比较,运动觉感知比较,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高矮、轻重等,运用重叠、并放法比较物体的量,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高矮、轻重等,运用发现法认识物体的量,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高矮、轻重等,运用寻找法,描述物体的量,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

15、粗细、高矮、轻重等,运用游戏法巩固对量的认识,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量的排序,所谓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按照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一定的规则排列成序。,1,2,3,4,5,6,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量的排序,注意方面,从小数量的排序大数量的排序,从按次序规则排序按特定规则排序,从参照排序独立排序,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体验量的守恒,变换图式,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体验量的守恒,添加干

16、扰因素,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学习自然测量,示范讲解,在儿童学习自然测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测量对象及测量工具,其次要向儿童讲清测量的始端、终点、移动及其记号,算出量的结果,量后重复测量加以验证,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量的感知与学习,学习自然测量,实践操作,作为教师,应当创设尽可能的环境和材料让儿童自己去感知,材料的提供则应当和日常生活相联系,结合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测量的问题,在情境中学习和感知。,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造房子比高矮,1. 乐意和大家一起用多种材料造房子,尝

17、试比较房子的高矮,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将房子从矮到高依次排列。 2. 愿意和同伴愉快地交流合作,大胆地表达。,幼儿收集的各种造房子的材料,如:空盒子、书本、小椅子、易拉罐等(堆叠起来不容易倒的材料)。 16的数字卡片。,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谁最高 二、 造房子 三、 房子比高矮,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比粗细,1. 能比较物体的粗细,并寻找生活中可以比较粗细的物品,积累确立属性特征的经验。 2. 尝试用语言表述“粗”和“细”。,幼儿人手一份吸管(两根;粗细不同;红色吸管粗,黑色吸管细);塑料大串珠若干 创设可让幼儿寻找“粗细”的环境,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

18、过程,一、 穿珠子 二、 比粗细,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撕纸比长短(大班),在撕报纸的游戏中体验量(长短)的相对性。 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体验游戏的乐趣,报纸若干张、剪刀、水笔,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引出主题 二、 撕报纸 三、 整理,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比比谁跳得远, 尝试用不同的自然材料测量并比较长度。 掌握一些自然测量的基本方法,用即时贴在地面标示两条并列的起跳线;用于标记的即时贴纸条若干。 丝带一卷;记号笔若干;铅画纸若干。,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第一次比较 二、 第二次比较 三、 选取材料进行测量 四、

19、 小结,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区域活动:套碗(套杯、套蛋、套娃娃)(小班),为幼儿准备6个大小(或高矮、粗细)不等的套碗(套杯、套蛋、套娃娃)玩具,让幼儿在摆放、套合的过程中积累比较量的差异的经验,并尝试根据它们量的差异进行排序。,玩法,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区域活动:美丽的相框(中班),将幼儿个人的照片粘贴在一张硬卡纸的中间,周围用粗线描画成相框,为幼儿准备装饰相框的材料,如各色的塑料小花,不同形状的贴纸,西瓜子壳、云豆粒、蚕豆等。让幼儿自己选择后,按照某种量的差异或特定规则进行排序装饰相框。,玩法,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区域活动:串糖葫芦(小

20、、中班),为幼儿提供各种木珠、筷子或塑料小棍,要求幼儿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串成一串“糖葫芦”,在制作的过程中,可提示幼儿按照已经串好的“糖葫芦”模仿着串同样的,也可以要求幼儿将未串完的“糖葫芦”继续串完或直接要求幼儿自己串一串和别人不同的“糖葫芦”,并和同伴互相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糖葫芦”里藏着一个什么样的秘密,玩法,第三节学前儿童空间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区域活动:量一量(大班),1. 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2. 选择合适的工具,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底板若干块(上面绘有三色弯曲线条);夹子若干;皮尺一把;等长的绳子3根;等长的扭扭棒3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21、选择工具对三种颜色的线条进行测量,判断哪种颜色的线条最长,哪种最短。,第四节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一、 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第四节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一、 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第四节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方位的感知与学习,以自身为中心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是从对自己身体有关部位的方位认识开始的。让幼儿直接感知自己身体有关部位的方位,再配合适当方位词的描述,逐步理解方位词汇的含义,认识空间方位,第四节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与学

22、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方位的感知与学习,以客体为中心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以客体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学中,除了教师的演示与幼儿的观察比较外,操作和游戏的方法也是可以充分加以运用的,第四节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空间方位的感知与学习,认识空间方位的相对性、连续性、可变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确定不同的物体作为主体进行比较或采用改变主体位置的方式让幼儿在演示性操作中感知和理解,第四节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班),1. 区分远近、中间、旁边的方位,并用简单的方位语言描述位置。 2. 积极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P

23、PT课件、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头饰、音乐、场景布置(羊村情景:房子、树、花、小羊若干)、椅子若干把,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欣赏PPT说出各种小羊的位置 二、 羊村做客寻找小羊,并用简单的语言说出方位。 三、 欣赏PPT区分远近 四、 抢椅子尝试用简单的方位语言描述,第四节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母鸡萝丝去散步,1. 能使用方位词来确定和表述方向,并能根据指示向一定的空间方向移动身体。 2. 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征空间关系,并感受为母鸡萝丝设计散步路线图的乐趣。,1. 截取绘本相关画面做成的PPT。 2. 用于搭建障碍路线的物体:桌子、椅子、栅栏、圆形地毯、方形地毯等

24、。 3. 白纸、水彩笔、大黑板、图钉。,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回顾故事 二、 模仿母鸡萝丝去散步 三、 为萝丝绘制路线图,第五节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一、 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认识时间概念的一般特点,第五节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一、 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认识时间概念的年龄特点,第五节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时间概念的感知与学习,认识“早、中、晚”、“白天与黑夜”,第五节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时间概念的感知与学习,认识区分“昨天、今天、明天”,第五节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

25、有关时间概念的感知与学习,认识 “年、月、四季、星期”,第五节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时间概念的感知与学习,认识时钟 (整点、半点),第五节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二、 学前儿童有关时间概念的感知与学习,认识时钟 (整点、半点),出示时钟讲解用途,引导幼儿观察,认识钟面的结构,演示讲解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及规律,多次演示讲解整点(或半点),总结整点、半点规律,幼儿练习,巩固对整点(或半点)的认识,第五节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太阳和月亮(小班),1.通过欣赏和游戏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早、晚及白天、黑夜的时间概念。 2.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及大胆的

26、表现。,自制拟人化“太阳”和“月亮”活动教具各一个, 小猫头饰同幼儿人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教师带领幼儿到公园或操场去欣赏蓝天、白天和大自然。 二、 幼儿模拟自己在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活动。,第五节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看日历(大班),1. 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在看看讲讲的活动中,了解一年有几个月、几个季节;一个月有几天,一个星期有几天。 2. 进一步促进幼儿的认数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发展。,日历本1本;年历卡1份;日历卡片若干;黑白围棋子若干;红蓝两色正误卡人手1份,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猜谜猜日历 二、 观察看日历 三、 操作玩日历 四、 游戏用日历,第五节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学习,集体活动:熊猫钟(大班),1.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动手操作中学习认识整点。 2. 通过猜想游戏,提高幼儿对认识钟点的兴趣。,幼儿每人1张可拨猜想熊猫卡片,112数字卡1套,演示用“熊猫钟”卡片1张,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 说说 二、 比比 三、 想想 四、 拨拨 五、 猜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