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382386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设计课题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科化学课型教授课课时2年级初三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材分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的教学内容。在教材编排上,是继氧气、单质碳等物质学习之后,进入“化合物的知识”学习的启蒙课。本单元的教学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氧化物与酸碱盐的知识起着过渡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能制汽水,还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CO2,但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它还有哪些用途,是学生们不知道的,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所以这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

2、论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具备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觉去看待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引导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猜想,并会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 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相 关信息及所要探究

3、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合,探究的科学精神;培养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爱护环境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重点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与用途。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教学手段学案导学、 PowerPoint 教学课件、实验演示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同伴交流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环节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演示动画)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

4、讲解】这是二氧化碳所致。那么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并板书课题。【板书】6.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学生观看动画。学生回忆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并思考动画中提出的问题。通过动画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画提出问题,作为后面探究活动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昨天我们制备的CO2的实验,你可以说说CO2的颜色气味和状态么? 【板书】1、物理性质CO2无色、气体【提问】能否根据存放的CO2瓶口方向猜出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是小?你可以用哪种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呢?(学生可能回答:演示吹气球,充满C02的气球在空气中向下沉;蜡烛阶梯实验)【板书】密度

5、大于空气【小结】现象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分析1.CO2密度比空气大;2.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板书】2、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提问】那根据以上CO2的性质,你能分析一下“屠狗洞”狗死人活的原因么?在性质后补充【板书】:不供给呼吸【补充】贸然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深洞会发生意外死亡事件。这是为什么呢?那应该怎么办呢?【解释】灯火实验【疑问】那好,我们已经逐渐发现了二氧化碳有了这样的诸多性质,还有没有其他性质没有探究的呢?比如水溶性。【实验】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里倒入水,拧紧瓶盖后,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现象塑料瓶变瘪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解释】以上实验已经能

6、证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性质后补充【板书】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提问】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什么反应昂?你怎么证明呢?【引导】那我们接下来做几个游戏。大家已经分好四个组了。之后每个组会抽到一个密码纸,请每个小组长依次上台来按照你的密码纸来做个魔术,等全部结束之后,告诉我你们密码纸上的文字,与你们操作后的实验现象,以及你们分析得出的结论。比比哪组做的最成功。1号密码纸:提示:1.小花已被石蕊试剂浸泡并干燥。2.石蕊试剂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物质会显示不同颜色。3.醋酸为酸性物质。操作:向小花喷醋酸2号密码纸:提示:1.小花已被石蕊试剂浸泡并干燥。2.石蕊试剂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

7、会显示为红色。操作:向小花喷水3号密码纸:提示:1.小花已被石蕊试剂浸泡并干燥。2.石蕊试剂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会显示为红色。操作:将小花直接放入干燥的CO2中;4号密码纸:提示:1.小花已被石蕊试剂浸泡并干燥。2.石蕊试剂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会显示为红色。操作:先向小花喷水,再放入干燥的CO2中。【提问】根据你们四个小组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小结】一号密码纸:酸性物质能使石蕊变红;二号密码纸: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三号密码纸: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四号密码纸:CO2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能使石蕊变红。【ppt】H2O+CO2=H2CO3【讲解】而碳酸不稳定

8、,容易分解。【实验】把四号密码纸的小花烘烤一下,观察到小花从红色变回原有的颜色。【ppt】H2CO3=H2O+CO2【板书】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过度】那接下来,每一个小组抽一题进行讨论,讨论后请发言人进行发言。【ppt】【指导】通常我们怎么检验澄清石灰水呢?实验现象又是怎样的,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怎样的呢?【板书】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O2 + Ca(OH)2=CaCO3+H2O【用途总结】请同学们看P119页图示,并根据刚才大家学过的二氧化碳性质总结一下它的用途。观察,积极回答CO2的色态和思考其密度,正确猜想,说明依据。学生到前面实验演示

9、。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解释“狗死人活”的原因。思考,回答问题思考,回答,联系之前的学习。说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思考,假设分四组,认真做实验。大约3min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物为酸性。思考轮流发言思考思考,回答问题。相互交流、补充,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在温室中做肥料制冷剂:人工降雨或舞台仙境 灭火 制饮料(板书)根据已有的知识或者常识学习新的知识。体会实验是获得正确事实结论的科学手段之一。激发学生兴趣,并反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用生活实际来解决化学问题,化学联系生活。尊重实验现象,体现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用小组演

10、示演示的方法,让全班参与到学习探讨的氛围中。类比实验的引入启发学生思考。这种学生亲自做实验、观察现象的点拨方式胜于老师讲解叙述。使学生再次体会实验是获得正确事实结论的科学手段。从实验的角度解释碳酸不稳定。尊重实验。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课堂小结学完本课题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学案) 从三维目标交流所得。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反思学完本节课能力与情感体验。板书设计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通常状态下,二氧化碳是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 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气大,能溶于水。 CO2 + H2O = H2CO3一定条件下

11、,能变成固体(干冰)。 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CO2 + Ca(OH)2=CaCO3+H2O第 二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环节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一氧化碳师:我们先学习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板书】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师: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煤气中毒的事例,煤气中毒实际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它有没有颜色?有没有气味?能否溶于水?生:没有颜色,但有气味,不清楚是否溶于水。讲授新课【展示】盛满一氧化碳气体的试管。(观察气体的颜色和状态。)【演示】操作:(1)把两支分别盛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用投影仪演示,让学生观察水面是否上升,(提问:这是什

12、么原因导致的?说明什么问题?)(2)用拇指按住盛一氧化碳的试管口,从水槽中取出试管,松开手指让一位学生闻气体气味(提示用正确的操作方法闻气味)(3)按(2)同样操作从水槽中取出另一试管,滴入2滴到3滴石蕊试液(提问: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讲述】把两支盛满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如果气体能溶于水,试管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会把水压入管内,引起液面上升。如果气体不溶于水,液面不会有变化。你们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小结:由此说明,平时闻到的煤气味并不是一氧化碳的气味。下面请大家填写下表。【板书】(气体的密度跟空气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得到。)师:根据

13、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我们在实验室应怎样收集它呢?师:用向下排气法行不行?为什么?【板书】二、 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空气的污染【讲述】之所以引起煤气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被人吸进肺中,跟血液里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跟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200倍到300倍,造成机体急性缺氧。当一氧化碳在空气中浓度为0.02时,人在23 h后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浓度达0.08时,2 h即昏迷;浓度再高,将危及生命。【提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成CO的两种途径。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学生讨论,教师小结:(1)火炉通风不良,氧气供给不足。(2)当炉火快熄灭或刚加煤时,火炉里中下层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向

14、上通过灼热煤炭会产生较多一氧化碳。因此,我们不宜长时间在密闭房间里使用炭火取暖。师:有人用炉火取暖,为了防止发生煤气中毒,在火炉上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为什么?师:有人说只要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就不会造成煤气中毒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讲述】煤气中毒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措施。【阅读】课本【投影】【板书】三、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师:用煤炉烧水时,水开时常会溢出来,洒在通红的煤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师:对。这是因为发生下列反应:CH2OCOH2,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演示】一氧化碳的燃烧【板书】2CO+O22CO2师:在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师:应该怎样鉴别一氧化碳和

15、氢气?评注:认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既能联系生活实际,又能从跟氢气的可燃性和燃烧产物作比较中学活新知识,使旧知识得到复习、巩固、深化。【小结】由此说明,我们可以利用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可燃性,根据它们燃烧产物不同来鉴别。那么能不能用这一性质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板书】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讲述】一氧化碳不仅跟氢气一样,有可燃性,也有还原性。原因是它们都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使其还原。【板书】COCuOCO2Cu师:前面我们已学过氢气和碳还原氧化铜的两套实验装置。这些装置是否适用于一氧化碳呢?为什么?【投影】用氢气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师:对。我们要把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中盛装氧化铜的试管换成

16、硬质玻管(阅读课本中的实验图)。师:从图中看到把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但是怎样证明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呢?师:一氧化碳有毒,因此可用气球收集尾气一氧化碳。那么能不能利用燃烧一氧化碳来除去尾气呢?应在盛有石灰水洗气瓶的导气管口处安置燃着的酒精灯,使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演示】按改进意见安装好CO还原CuO装置。评注:在这里,师生间通过提问和应答,使学生认识不能用木炭或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的原因。教师改进尾气的处理,增添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提高了该实验的效果。师: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我们必须注意“两先两后”,即先通气再点燃,

17、先熄灯后停气。一氧化碳也应这样,请叙述理由。【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师:实验中看到哪些现象?【讲述】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个反应。【板书】【讲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板书】四、一氧化碳的用途师:一氧化碳可作气体燃料和用来冶炼金属,请分别说明利用一氧化碳的哪些化学性质。【板书】1作气体燃料(可燃性)2冶炼金属(还原性)师: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炼铁厂把铁矿石还原成铁。完成一氧化碳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结】生:一氧化碳是无色气体。生:二氧化碳溶于水,试管中水面上升,一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生:二氧化碳中石蕊变红,一氧化碳中无明显变化。生甲: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无气味。二氧化碳能溶

18、于水。生乙: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跟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生: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气法。生:不行,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法知道气体是否集满,而且一氧化碳有毒,长时间收集会使实验者中毒。生:2C+O22CO,CO2+C2CO生:不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生:不对,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生:会听到“嗞”的声响,同时火苗窜得很高。生:一氧化碳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把干冷洁净的烧杯分别罩在两种点燃气体的火焰上方,烧杯上有水珠的原气体是氢气,另一瓶是一氧化碳。生:也可将沾有石灰水的烧杯分别罩在两种点燃气体的火焰上方,烧杯上有白色斑痕的原气体是一氧

19、化碳,另一瓶是氢气。(学生讨论后回答)生:用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不行,因为不能把一氧化碳气体先装在试管里跟氧化铜反应。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可以。生: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也不行,因为氢气无毒,一氧化碳有毒,多余氢气可放出,多余的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生:在气体进入硬质玻管前先通入澄清石灰水。生:先通入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空气,避免一氧化碳跟管内的空气混合,受热而引起爆炸。停止反应后,先熄灭酒精灯,仍继续通一氧化碳,防止灼热的铜遇到进入管内空气又生成氧化铜。生: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生:Fe2O3+3CO2Fe3CO2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一氧化碳的各种性质,它既可能危害人类,又能造福于人民。我们只有掌握物质的性质,才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环境。记录学案科学的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两面性,趋利避害。板书设计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CO的物理性质二、CO的化学性质1、毒性;2、可燃性;3、还原性三、用途:燃料、冶炼金属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