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4年江宁区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16377475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京市2014年江宁区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京市2014年江宁区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京市2014年江宁区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14年江宁区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2014年江宁区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2014.04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29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1)蒹葭萋萋, 。 (诗经秦风)(2)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3)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7)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

2、承天寺夜游)(8)春色满园关不住, 。 (叶绍翁游园不值)(9)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街头采访“家风是什么”。初中生卓远说:“家风是爸爸从小教导我要推己及人,宽恕待人,做到 , 。”(用十则中的句子填空)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翩 然 (2)九曲 连环 (3)妖ro (4)一xi 千里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B.“在水里游泳是多么痛快!”小鸭说:“让水淹没你的头,往水底一钻,多么痛快!”C.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者节日,人们聚在一起,即兴歌唱。D

3、.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挑淡青壳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梁小斌脑梗入院,却无钱付医疗费,不仅是对文化的漠视,也是对诗人的忘却。B.据悉,去年10月,南京地区启动青奥志愿者招募,我区有近万人通过青奥官网报名。C.在“最炫文言风”的热潮中,使一些流行语和英语翻译成了文言文,颇添语言美感。D.作为索契冬奥会东道主,俄罗斯向国际奥委会成员国发出出席开幕式、观摩冬奥会。班级进行“微说中韩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当珠算遇上泡菜】5.搜集材料时,你的同桌提出了一个疑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和他的对话。(2分)材料:近期,

4、中国珠算与韩国泡菜先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对比两者一冷一热的处境,不免让人感叹。究其原因,中国珠算早已退出了我们的文化阵地,甚至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圈。而韩国泡菜则代代相传,冬天来临之前,邻里之间会聚集在一起腌制过冬的泡菜;另外韩国在1956年颁布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这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同桌:打扰了!请教你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中国的珠算“热”起来呢? 你: 同桌:谢谢!如果真如你所说的这样,我想,珠算一定也会慢慢“热”起来的。【当韩文遇上书法】6.请你根据第二小组准备的发言稿,请完成下面题目。在韩国,也有“中国流”。如,很多韩国的学生非常喜欢中国的书法,他们不仅勤于临摹

5、,而且还借鉴中国隶书、楷书、行书等书体的特点来创作韩文的书法。但无论如何创作,都无法达到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以下是我们搜集的几幅中国书法作品。 A B C D(1)四幅作品中“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的一幅是 (填字母)(2分)(2)请用正楷字体抄写下面内容,力求体现出书法的形美。(3分)为书之体 须入其形 【当我们遇上韩星】7.下面是第三小组的发言稿,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韩国明星李敏镐出镜央视春晚,再次掀起了一股“韩流”,而后热播的来自星星的你,一个俊朗、帅气的金秀贤闯入了中国人和韩国人的视野。中国的粉丝们极度痴狂,他们甚至放弃学业,放弃家庭千里迢迢赶到韩国,日夜蹲守金秀贤的住点,

6、这让金秀贤非常紧张、害怕。不可否认,追星是每个人的权利,但 A 。令人尴尬的是,中国粉丝们的痴狂是因为金秀贤的外表,而韩国人喜欢他是因为他在剧中饰演的是人民教师。追星,不应追其外表,而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如:水浒中的武松,他在景阳冈打虎时的镇定值得我们学习;童年中的阿廖沙,他 B 值得我们学习(1)根据文稿内容,在A处补充一个议论性的句子。(2分)(2)根据画线句的特点,仿写句子,将文稿B处补充完整。(2分)二(41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古诗阅读】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

7、过蔷薇。8.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3分) 词的上片,一个(1)“”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2)“ ”,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3) 之情。要求:(1)用词中的字填空;(2)用词中句子填空;(3)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填空。【古文阅读】圣琵琶传闻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书生往吴

8、,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注释 过:寻访。攻: 善于。把:拿。当亦:当时也是。经年:过了几年。非一:不止一二次。幡花:挂着幡,供着花。:背:违背。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有书生欲游/吴地 B. 过/一僧院C. 而遂为/村人传说 D. 僧夜已/归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9、的词语。(4分)(1)甚效 (2)还宿船中 (3)以失琵琶故 (4)自是灵圣亦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12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1)书生因为 而入林、访僧院,过了几年,又因为 再访僧院。(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2)书生所画的琵琶为什么能被村人当作灵圣?(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2分)南京古都“桥”名、“巷”名知多少【分类统计】分类标准巷 名数量用数字命名二条巷、三条巷等8用人物命名秦状元巷、黄状元巷等10用物品命名箍桶巷、璇子巷等18用动物命名饮马巷、宰猪巷等9用家宅命名许家巷、许府巷等9表一:南京古

10、都“桥”名分类统计表 表二:南京古都“巷”名分类统计表分类标准桥 名数量用数字命名半边桥、二道桥等14用动物命名龙江桥、锁龙桥等10用植物命名莲花桥、花家桥等4与食物有关盐仓桥、糖坊桥等4按材料结构虹桥、宝塔桥等16【空间分布】表三:南京古都范围内“桥”“巷”数量空间分布表 区划类别秦淮区鼓楼区玄武区建邺区桥的数量45211811巷的数量2221175【成因分析】 南京古都的“桥”“巷”名的命名及空间分布与 密切相关。自然与生活有机统一。南京占据长江中下游的特殊地理位置。桥、巷代表了人口出行和生活的需要,南京古都的桥、巷地名分布的数量与人口分布的密集度基本成正比。凝重的历史沧桑感。南京的桥、巷

11、的地名反映了历史沧海桑田之变。如“逸仙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按其所愿,葬于南京的紫金山。但因为南京当时的城市交通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为了便于运载孙中山先生灵柩,于是就修建了中山大道,当时,中山东路上的一座石桥十分破旧,国民政府下令,重建此桥,并改名“逸仙桥”。逸仙是孙中山先生的号。异彩纷呈的平民文化。南京许多地名源于民间传说,有着浓郁的平民文化色彩,折射着昔日南京百姓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心态。每一条“老地名”或许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当然,南京的“桥”“巷”名还与“唯才是举”的科举文化,朱门豪宅的士族文化,浓郁的古商业文化密切相关。【地图截图】 【生活链接】2014年

12、3月1日至2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市选拔赛如期举行。参赛的小选手们听写生僻字词手到擒来,然而却被“逸仙桥”地名难住,究其原因,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哪里有座“逸仙桥”,又为何名为“逸仙桥”。13.阅读【分类统计】,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南京古都“桥”名中按材料结构命名的最多,用植物命名和“与食物有关”的命名最少。B.南京古都“巷”名中用物品命名的最多,用数字命名和用人物命名的巷名数量相差不大。 C.南京古都“桥”“巷”名中都有用数字和动物来命名的,其中用动物来命名的都极少。 D.南京古都“油坊桥”的命名应该是与食物有关,“沈举人巷”应该是用人物来命名的。14.阅读【

13、成因分析】,请将材料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10个字以内)(2分) 15.阅读材料,从“桥”“巷”名的数量分布推断南京古都人口的数量分布情况。(2分) 16.阅读材料,按要求下列答题。(4分)(1)下面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2分)每一条“老地名”或许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2)为什么先介绍“分类统计”与“空间分布”,再介绍“成因分析”?(2分) 17.结合【地图截图】和【成因分析】两则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小选手们介绍“逸仙桥”。(要求:从“逸仙桥”的地理位置和来历两个角度来介绍。)(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4分)攀在树梢上的童年方华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

14、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

15、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

16、。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还有,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那天尿急,又不愿从树上下来,就地解决,恰被几个同学看见了,大喊着“流氓”报告了老师。这件丑事让我好长一段

17、日子在班上抬不起头来。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丫上荡秋千;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选自岁月2014年第3期,有删改)18.文章前七段围绕“童年”写了哪两件让“我”得意的事?(2分) 19.赏析文中两处画

18、线句,按括号内的要求答题。(6分) (1)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结合语境,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2分) (2)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 “鸟鸣啾啾”和“绿莹莹”分别有何表达效果?)(4分) 20.文章第八段为什么要写“在树上吃的苦头”?(3分) 21.文题“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三(50分)22.是什么让我们笑得如此甜蜜?是一丛丛芳香四溢的鲜花,还是一篇篇温暖人心的佳作?是一本振奋人心的好书,还是一部回味无穷的电影?是获得成功时的欢笑,还是战胜困难后的欢呼?请以“笑得很甜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