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大师108自在语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375789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圣严大师108自在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圣严大师108自在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圣严大师108自在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圣严大师108自在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圣严大师108自在语(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圣严大师的“修心大法”时间:2009-04-24 18:1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查看: 42次圣严法师(1930-2009),1930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县,13岁出家。圣严法师所推动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以教育完成关怀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目的。本文是圣严法师修心大法的经典,为提升人品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元一国学网 一元一国学网 1、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一元一国学网 2、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一元一国学网 3、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微笑;放松能使我们身心健康,带笑容易增进彼此友谊。 一元一国学网 4、忙人时间

2、最多,勤劳健康最好。 一元一国学网 5、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一元一国学网 6、唯有体验了艰苦的境遇,才会有精进奋发的心。 一元一国学网 7、感谢给我们机会的人,顺境、逆境,皆是恩人。 一元一国学网 8、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 一元一国学网 9、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一元一国学网 10、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一元一国学网 11、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一元一国学网 12、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一元一国学网 13、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一元一国学网 14、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说,而是要惜言慎语。 一元一国学网 15

3、、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 一元一国学网 圣严大师108自在语 提升人品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2、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3、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4、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5、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9、识人识己识进退,时时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处处广结善缘。10、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种福田,日日都是好日。11、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带笑;放松能使我们身心健康,带笑容易增进彼此友谊。12、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说,而是要惜言慎语。13

4、、在生活中,不妨养成:“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的想法,便能转苦为乐。14、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15、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16、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17、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18、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19、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20、感恩能使我们成长,报恩能助我们成就。21、感谢给我们机会,顺境、逆境,皆是恩人。22、遇到好事,要随喜、赞叹、鼓励,并且虚心学习。23、少批评、多赞美,是避免造口业的好方法。24、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25、踏实地走一步路,胜过说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语。26、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

5、,成长的速度愈快,对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坚定。27、多听多看少说话,快手快脚慢用钱。28、唯有体验了艰苦的境遇,才会有精进奋发的心。29、踏踏实实做人,心胸要广大;稳稳当当做事,著眼宜深远。享受工作30、忙而不乱,累而不疲。31、忙得快乐,累得欢喜。32、“忙”没关系,不“烦”就好。33、工作要赶不要急,身心要松不要紧。34、应该忙中有序的赶工作,不要紧张兮兮的赶时间。35、不要以富贵贫贱论成败得失,只要能尽心尽力来自利利人。36、任劳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评。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评之中藏金玉。37、随遇而安,随缘奉献。38、成功的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39、见有机缘宜把握,没有

6、机缘要营造,机缘未熟不强求。40、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长的经验。41、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关怀人。42、以智慧时时修正偏差,以慈悲处处给人方便。43、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烦恼也就愈少。44、面对许多的情况,只管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而不担心自己的利害得失。45、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46、大鸭游出大路,小鸭游出小路,不游就没有路。47、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48、“精进”不等于拼命,而是努力不懈。49、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50、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51、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受辱吃暗亏,是愚蠢。52、

7、压力通常来自对身外事物过于在意,同时也过于在意他人的评断。53、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的工作,便不会感到倦怠与疲累。54、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平安人生55、生命的意义是为了服务,生活的价值是为了奉献。56、人生的目标,是来受报、还愿、发愿的。57、人的价值,不在寿命的长短,而在贡献的大小。58、过去已成虚幻,未来尚是梦想,把握现在最重要。59、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60、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辩,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61、积极人生,谦虚满分;自我愈大,不安愈多。62、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

8、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63、你是有那些身分的人,就应该做那些身分的事。64、在安定和谐中、把握精彩的今天,走出新鲜的明天。65、担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动力。66、财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财富则愈大。67、面对生活,要有“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68、只要还有一口呼吸在,就有无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财富。69、救苦救难的是菩萨,受苦受难的是大菩萨。70、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则:活得快乐、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71、超越死亡三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72、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件庄严的佛事。73、每一个孩子,都是帮助父母成长的小菩萨。

9、74、对青少年,要关心不要担心,要诱导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权威。75、爱你的孩子,与其担心,不如祝福吧!76、夫妻是伦理的关系,不是“论理”的关系。77、能不乱丢垃圾,随时清捡垃圾,都是做的功德。78、眼光,是你的智慧;运气,是你的福德。79、喜爱的就想占有,讨厌的就会排斥,患得患失,烦恼就来了。80、经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无虞匮乏的富人。81、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体的病痛不一定是苦。82、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赶快以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来安心吧!83、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拥有再多也无法满足,就等于是穷人。84、不要用压抑来控制情绪,最好用观想、用佛号、用祈祷,来化解情绪。幸福人间85

10、、好话大家说,好事大家做,好运大家转。86、大家说好话,大家做好事,大家转好运。87、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话,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88、急须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来吧!89、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欢欢喜喜有幸福。90、内和外和,因和缘和,平平安安真自在。91、自求心安就有平安,关怀他人就有幸福。92、人品等于财富,奉献等于积蓄。93、奉献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94、拥有的多,不一定让人满足;拥有的少,不一定让人贫乏。95、现在所得的,是过去所造的,未来所得的,是现在所做的。96、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己,时时处处你最幸福。97、若希望人际关系相处得好

11、,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98、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99、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你就原谅和容忍他。100、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谅解大的。101、以全心全力关怀家庭,用整体生命投入事业。102、戒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布施、多奉献、多与人分享。103、包容别人时,双方的问题就解决了。104、学佛的人,有两大任务:庄严国土,成熟众生。105、要做无底的垃圾桶,要学无尘的反射镜。106、烦恼消归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107、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108、净化人心,少欲知足,净化社会,关

12、怀他人。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后,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是真正的自我完成,否则很容易产生傲慢心。而其方法和自我成长、自我肯定完全不同,其重点是在于惭愧和忏悔心的升起。 如果有“惭愧心”,就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努力不够,没有做到最好。而对自己所获得的成就和成功升起惭愧心,就会惭愧自己得到的太多,付出的太少;回馈的太少,而接受的利益太多。 所以佛教徒在功德回向时,总会特别提到要“上报四重恩”,意即要报国家、父母、三宝与众生的恩。所谓国家恩,是指整体的社会,包含政府及全体人民,因为我们能安居乐业的生活,都是国家给的保障,故要报国家恩。而报父母恩,就是要想到父

13、母生养我们的恩情。 至于三宝恩,是指佛法,佛法给我们的更多。但并非一定要看很多经典,或是上很多佛学的课程,才能得到佛法的好处。其实只要听闻一句,甚至数句佛法,就可以转变我们的人生观,一生受用不尽。我在十几岁时,听到佛法中讲述如何把颠倒的观念变成正念,我这才发现,一般的人都是用颠倒的方向看世界,之所以颠倒的原因,是因为自私心;如果我们不以自私心看世界,就不会烦恼,也不会自以为理所当然地向这个世界有所要求,生命中没有过多的要求,便会过得很快乐。就是因为这样的观念,让我一生受用不尽,因此我对三宝产生无限的感恩,而希望能永远奉献三宝。 另外,我们要感恩的是众生。所谓的“众生”,是指所有的人,包括我们生

14、命中间接、直接接触的人,乃至于古代及历史上所有的人。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人我们根本不认识,也许连名字都不知道,但是我们却都受过他们的恩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不是一个人就能发明成就的,而是过去许许多多人的智慧与努力,所累积的结晶,才能让今日的我们坐享其成,对于这些我们都要感恩。 时时以感恩的心来过生活,“自我”就会消融。因为知道宇宙之大,个人实在是太渺小了,一个人所知、所能、所奉献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反观我们所接受的恩惠,却太多、太大了。如果真的能如此自省、觉察,就是懂得自我消融,能生活在“自我消融”的状态中,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成为菩萨、成为佛,至少傲慢心及自以为是的心

15、,就不会那么的强烈了。 此外,还有一种自我消融的方法就是忏悔,虽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而伤害众生或伤害人,就应该要忏悔。忏悔是表示知道自己的过失,非常对不起他人,而心中有所愧疚。忏悔之后,仍必须负起对他人的责任;也唯有负起责任,愧疚感才会减轻、减少。 其实,愧疚心的减少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因为愧疚心就是痛苦的我,只有真正负起责任,痛苦才能减少;所以是在奉献他人时,才知道并不是为了求回馈,而是为了报答别人让我们有机会减轻痛苦的恩。 奉献他人是为了报恩,忏悔是为了改进自己,如此,我们的自我中心自然而然会愈来愈少。自我中心愈少,智慧就会增长,慈悲心也会愈增加,烦恼也就愈少,过失也就愈少。虽然还没有到达成佛的境界,但是如果能持之以恒,一点一滴地慢慢增加、慢慢提升,当提升到“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的境界自然出现时,便是烦恼永远不动、智慧永远不停、慈悲永远不止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