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语文教案优秀设计

上传人:yi****21 文档编号:16373674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怀念母亲语文教案优秀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怀念母亲语文教案优秀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怀念母亲语文教案优秀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怀念母亲语文教案优秀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念母亲语文教案优秀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怀念母亲语文教案优秀设计 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慧才智和制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对两位母亲深沉的爱。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怀念母亲语文教案,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篇一:怀念母亲 【教学目标】 1.会写本文出现的生字,学写“真挚、避开、凄凉、寝担心席、频入梦来、朦胧、剧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并能依据语言环境理解其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对两位母亲深沉的爱。并摘抄相关句段。 3.了解文章写作方法。开门见山,点明主题,首尾呼应。以及文章特有的引用格式。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抓住文中的关键

2、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尝揣摩,理解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喜爱,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日记和散文,体会季羡林思念 祖国的情感,感悟其爱国之情。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季羡林成长过程文字资料、赋得永久悔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来自谁的哪篇文章?(季羡林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简介季羡林。今日我们再来品尝季老的一篇有关母亲的散文怀念母亲。 首先让我们观赏他的另一篇写母亲的文章中的几个片段。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导入,我从同学的旧知入手,直 接引入,贴

3、近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的开篇方法。这篇文章的年月背景与同学的年月背景相差甚远,对于与母亲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同学缺乏现实体验,他们年龄小,阅历少,进入感悟、观赏的层次较低,表达自己感受力量较差。这是同学形成本节课学问时最主要的障碍点。所以,我给同学介绍了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中的几个片段,让同学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体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为理解本课起到帮助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组词(重点指导寝、聘、朦、凄的写法) (2)认读重点词语(提示同学留意丧的写法,理解寝担心席 思潮起伏 、频来入梦

4、、 可见一斑的意思)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弃养、终天之恨、薄暗、怅望灰天等不常用词语的意思,有些词语最好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留下悬念在品读课文时理解)。 3.教: 介绍引用较多文章的另一种格式: 以冒号标注开头,另段用不同字体表示。指导同学标出自然段。(把引用内容和提示语看成一个自然段) 4、快速扫瞄课文,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设:、生答:“我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喜爱。”或“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始终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设计意图】让同学把课文读成一句话,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从而增加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削减听课的盲目性,大大降低

5、听课的难度,增加同学学习的自信念,培育同学自己规律思维的力量。 追问:这两位母亲指的是谁? 指名读第一段,了解文章写作方法: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指名读最终一段,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三.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再次扫瞄课文,思索:哪部分集中写怀念生身母亲?哪部分是写对生母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四、学习其次自然段。 篇二:怀念母亲 一、复习谈话导入。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回顾中心,体会的懊悔。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有助于唤醒孩子们的记忆,让孩子们获得胜利的感受体验。让孩子们带着上节课的心情体验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导入. 痛失母亲的“悔”“恨”

6、还未淡去,李老又离开了祖国。思国,思乡,追忆母亲的复杂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呢? 二.品读第三段课文。 1.学: 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勾画出表现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怀念的词句,把你的感受简洁地写下来,标记出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展:读出表现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怀念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两位母亲频入梦来的缘由是什么? 古今中外的母亲在哪些方面都是一样的? 展现时留意点拨: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 意思是祖国母亲常常到梦中来。身居异国他乡,心中无限思念祖国,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句子中一个

7、“也”字很奇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设计意图:同学理解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旨在加深理解二者的因果关系,同时培育了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 3.用: 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我第一次离开我的祖国母亲。 祖国母亲总是频来入梦。 4.研: 甜美和凄凉是不是冲突?你怎么理解? 拨: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一般的凄凉一样,是甜美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孤独冷落,凄惨。身在异国小城,心中非常忧愁;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劝慰、一些宽心、一

8、点甜美。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的特别充分。 (设计意图:同学理解之后,我设计了下面的练习,既提高了同学的想象力,又培育了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生母和祖国的喜爱呢? 篇三:怀念母亲 教学目标 1. 精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A案 课件:季羡林相关资料 谈话导入 1.了解。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高校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 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 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受。 2.呈现季

9、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1)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懊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2)同学默读,沟通感受。 (3)出示课题。 季老的很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出示课题怀念母亲板书)读,读出“怀念”的情感。 (4),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对同学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

10、的印象?) 2.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如,题目的双重含义。 以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初步理解: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喜爱。” 品读课文 (一)抓课文主线。 母亲去逝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很多年后,母亲还经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现心头。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1、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特别地思念“母亲”?(两个“频来入梦”) 2.朗读句子。质疑。(如,“频来入梦”什么意思?对于“频来入梦”的初步理解应当联系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记中的时间可以反映常常怀念母亲,文章的最终一节中的“没有断过”、“始终”“十一年”等。) (二)品读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课件出示资料1:到了中秋节农夫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奇妙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留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

12、,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也许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课件出示资料2: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知我说:“你娘常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哀痛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希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始终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三)品读思国之情。 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暖和,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国母亲) (四)抒发情感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很多很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我们尽情读一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