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参赛论文以点带面探索校本资源平台的开发、管理与应用 - 中考指南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370408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学信息技术参赛论文以点带面探索校本资源平台的开发、管理与应用 - 中考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信息技术参赛论文以点带面探索校本资源平台的开发、管理与应用 - 中考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信息技术参赛论文以点带面探索校本资源平台的开发、管理与应用 - 中考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学信息技术参赛论文以点带面探索校本资源平台的开发、管理与应用 - 中考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信息技术参赛论文以点带面探索校本资源平台的开发、管理与应用 - 中考指南(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学信息技术参赛论文以点带面,探索校本资源平台的开发、管理与应用 - 中考指南 中学信息技术参赛论文以点带面,探索校本资源平台的开发、管理与应用摘要: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很多老师都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但这些资源根本上都是为我所用,没有充分发挥其最大功能,利用率低。为了使资源实现真正共享,真正发挥其最大作用,我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研组利用课余时间搭建成了基于学校内部校园网的校本资源平台,每位学科教师都能将自己的资源随时上传到平台中,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平台有效的管理和应用,逐步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本学科资源。以下是以技术学科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例介绍平台的开发、管理与应用的过程。关键词:

2、校本资源平台;开发;管理;应用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技术教材,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中的内容在时效性、适用性等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很多老师自己都积累了大量的课外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得不外乎三条途径:一是自主开发的,二是从网上下载的,三是从其他的同学科教师处拷贝过来的。据我们了解,他们对自己这些教学资源的管理根本上是使用自己电脑上的“资源管理器,通过建立相应的文件夹来分类管理,或放在自己的网上私有空间里分类保存,但这些资源的管理方式更适合个人行为,根本上都是为我所用,没有充分发挥其最大功能,利用率低。一研究的目的意义通过研究,探索开发出适合教师需要的校本资源

3、动态共享平台,这种共享是基于网络化的,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用资源平台构建贴近教材、适合教师需要和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资源库;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教师的认识,增强教师主动开发教材的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开展;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真正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参与热情,会聚集体的智慧,碰撞出绚丽的火花;进一步减轻教师二轮备课工作量,让教师能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研究,不仅促进了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在研究过程中,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开展。通过研究,不仅在技术学科教师间进行应用,而且将向全校各学科教师进行推广,力争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课程

4、学习资源。动态平台的构建,使教学资源实现真正共享;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资源的合理有效管理与运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和生动的营养保证;在校本教研模式方面摒弃旧的观念,力争求新、求变。二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开展性教学的理念提出教师要具备加工教材和开发课程学习资源的能力,使教学内容具备动态性和开展性,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当新课程将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时,教材的功能定位便由“控制和“标准变为“为教学效劳了。此时,教材的内容和范例只是师生开展活动的中介与话题,只是课程学习资源之一,对教师有启发与引导、辅助与促进的作用,却不能规约与限制、束缚与捆绑教师的创造力。这就意味着教师可以在领会和把握教材意图

5、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教学风格、实际教学需要和设备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选择、创造、生成新的课程学习资源,为学生度身打造“合体之衣。一旦教师具备了这种创造性生成意识和能力,课堂教学就可能有丰富和生动的“营养保证。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以高中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气氛;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开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同时还提出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资源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

6、个性化开展;关注不同地区开展的不均衡性,在到达“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开展。课程标准中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环节中提出: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应遵循相关技术标准,便于交流与共享;应充分利用网上共享资源,防止低水平重复开发。这些课程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指明了方向。【2】二、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校内局域网络对动态校本资源平台的构建,平台的有效管理以及利用平台将教师平时开发、收集、整理、存储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7、更新和使用。在实践研究中探索平台对教师专业化开展、校本教研模式转变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力争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资源。而且这个过程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教师要经过自身的思考、实践、交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资源平台的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资源平台设计结构图平台中设置了三个角色: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管理员角色: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维护和资源划分工作,可以对系统的使用权限进行分配,保证系统的稳定和数据的平安。管理员模块主要包括:管理员登录验证、维护教研组信息、设置教研组权限,是否可以上传文件、删除文件等,增加用户信息,设置上传资源文档的文件

8、属性,如:什么类型的文件、文件大小等,可以随时取消用户上传资格。以管理员身份登陆后所具有的局部权限添加用户、设置用户是否允许上传文件以及上传文件的类型及大小、是否允许删除文件、对上传的文件进行分类等如图2、3、4、5所示: 图2 管理员对用户组进行管理 图3 管理员设置的用户列表 图4 管理员设置的文件分类局部 图5 管理员登陆后浏览到的资源列表教师角色:将个人的教学资源按单元分节分类上传保存,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资源,并且分配给其他教职员工使用自己的资源。涉及的资源主要有:素材资源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课件资源自主开发、网络下载、异地拷贝、优秀案例自主设计、他人成果。教师管理资源模块主要包

9、括:教师登录验证、上传资源、授权、删除资源、查找资源等功能。教师一次可以上传多个文件。以教师身份登陆后的的局部权限如图6、7、8所示: 图6 教师上传资源界面 图7 教师登陆后浏览到的资源列表 图8 教师下载资源页面学生角色:学生利用这个搭建的平台可以获取本节课的资源,了解学习任务,还可以下载前期资源进行稳固学习,也可以从中了解后续学习内容。学生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登录验证、查找资源、下载资源等功能。平台中设置搜索功能,能根据文件类型或关键字进行资源的搜索,便于快速找到所需资源。相关搜索页面如图10所示: 因为是一个网络平台,所以平台的管理尤其是平安性问题,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资源使用无组件上传

10、,防止黑客利用上传木马,对网站进行破坏。随着资源的不断增多,我们将安排专人负责对资源进行定期备份和审核,主要是从资源的价值、有效性以及是否重复等方面进行审核,将问题资源进行删除。为了防止误删除,平台中对删除的数据要进行备份,以便恢复。另外为了防止数据被黑客攻击,平台中的数据库将设置翻开密码,内部的数据表保存的用户密码要经过md5密码技术进行加密;数据库扩展名采用asa,防止被黑客下载。三、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我们首先研读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以及上网阅读一些相关文章,为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支持以及了解当前一些相关资源平台的使用情况;探讨交流平台搭建的可行性条件;根据教师各自专长,进行了

11、明确分工,大家各负其责,开始进入了正式研究实践阶段。二实施阶段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为了使每一阶段的研究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我们在每学期开学初都制定详尽的研究规划,针对方案布置相关的研究任务。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屡次的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大家一起探讨、设计平台的结构、功能、模块,共同研究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在平台搭建初步成型后,我们又紧锣密鼓地分批将前期准备的资源进行了上传,在上传资源过程中,对平台出现的问题及时通过交流会之机进行了公布和分析,大家共同探讨,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经过屡次对资源平台的实践应用、交流、分析、修改,到目前为止,资源平台已经根本成型,资源的上传和整理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12、着。据统计,信息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2和通用技术两个必修模块的资源已经根本上传完毕,但随着课程的进行,我们也在对资源进行不断地整理、修改、完善,对新的资源继续补充到平台上。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需要,将两个学科的资源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具体分类如下:1.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21教学设计:对自己的教学流程进行描述、尤其是对课堂用的素材如何使用的进行说明,方便浏览者了解设计者的教学思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教学课件:表达了利用课件如何辅助教学的,以及课堂素材如何呈现给学生的。3素材:这是最主要的资源,教师将自己课堂使用的素材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共享出来,方便了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防

13、止重复工作,减轻了工作量,使教师能有更多时间专注教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4软件:将教学中临时使用的一些小软件共享出来,防止了重复下载。5其他:将软件教程、下载的优秀案例、课程标准、教研组方案和总结、撰写的论文、培训的相关资料等等共享出来,方便教师互相学习,提升自身专业能力。2.通用技术学科必修模块1、21教学设计:对自己的教学流程进行描述、尤其是对课堂用的素材如何使用的进行说明,方便浏览者了解设计者的教学思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教学课件:表达了利用课件如何辅助教学的,以及课堂素材如何呈现给学生的。3课堂素材:教师将自己课堂使用的素材图片、视频、动画等共享出来,方便了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防止

14、重复工作,减轻了工作量,使教师能有更多时间专注教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4论文: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共享出来,方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为了让更多的教师从我们的研究成果中受益,在研究过程中,随着平台的逐步成型以及我们积累的一些经验,我们已经开始在本校其他学科中对资源平台进行了推广。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专门为我们召开了资源平台的推广交流会,会上不仅有全体研究人员,而且学校的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各学科的教师代表都参加了进来。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他学科教师代表也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由此使我们的资源平台向着推广目标迈出了第一步。随后学校又利用校本研修时

15、间,我们又进行了面向全体一线教师的资源平台使用培训。到现在为止,利用我们的资源平台已经有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历史、物理、地理、化学8个学科完成了教师已有资源的上传工作,并在尝试使用过程中。我们将以上8个学科和我们研究的两个学科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10个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汇总,建立了本校的“教学资源网站。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在探索着一种新型的校本教研模式。过去我们的校本教研就是“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的形式,主要内容就是传达相关文件、公布学期教研方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展示一下自己上课将要使用的资源,如果其他老师觉得好的话,也会直接拷走,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这样的所谓“

16、资源共享,一学期也就只有几次,大局部时间老师们都是各忙各的,自己整理的教学资源根本上都是为我所用,一节课结束了,资源也就被束之高阁,没有充分发挥其最大功能,利用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利用资源平台,尝试探索新的校本教研模式,将传统的“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的模式推向了开放式的教研模式。课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资源平台上其他教师上传的资源,也可以将自己整理的资源进行上传供其他教师借鉴,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备课工作量,同时也防止了重复备课问题。资源既可以是图片、视频、声音、动画这些学生学习用资源,也可以是专门授权给管理员和教师用户浏览的教学设计、课件、相关上级文件等资

17、源。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反映自己的课堂资源使用情况,其他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设计了解资源使用效果,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再结合自己的教学找出差距,寻找缺乏,深入思考,找出最正确教学模式。在浏览其他教师上传的资源,尤其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针对教学情况产生一些疑问,这时大家带着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找出最正确解决方案,这种校本教研模式更加开放了,教研内容更有针对性,也更实际了。大家畅所欲言,从实际需要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经过完善,使上传的资源最优化,既符合学生特点,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逐步形成高效校本教研模式。在区教研活动中,我们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模式还与全区同学科教

18、师进行了分享、交流。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了教师的认识,增强了教师主动开发教材的意识,进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开展。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资源平台的搭建、资源的整理上传、校本教研模式的改变,我们在各类专业竞赛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获得各类奖项共计23个,其中国家级奖项2个,市级奖项12个,区级奖项9个;三位教师五次在区级活动中做经验交流。两位老师在区教师教学根本功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四、总结我们的校本资源平台的开发、管理与应用的研究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两年来我们确实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对教材、课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个人专业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课堂高效教学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资源的有效共享不仅减轻了教师备课工作量,而且这些通过集体智慧优化出来的资源也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资源虽然按部就班地上传到平台了,在平台使用过程中,我们也改良了一些问题,但由于技术人员能力有限,所以仍存在着目前需急待解决的新问题,平台的一些功能还需完善、补充。今后我们将通过学习交流,使资源平台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